星座調查學習單-五下(二)

評量標準說明:「資料來源」須明確寫出可查詢到此篇星座故事的方法或網址,若來源不明確或只有寫出google則不給分。

 

此星座調查單的原意是希望,透過調查星座故事,能引起學生對星座的興趣,藉此培養學生資料收集的能力,且能判斷星座故事大多是人們想像虛構而來的。

 

看到上面學生寫的心得實在令人驚艷,「我覺得雖然星座的故事可能是假的,但是人們的想像力卻是真的。」

看到這句話也讓我反思,原來我一直以來只想讓學生知道星座故事皆是虛構不真實的,但卻忽略最重要的元素,即是會有這些故事都是因為人們的想像力,透過學生的回饋,讓我也成長了!

 

 

 

以上幾張學生作品與夥伴們分享。

星座調查學習單-五下(一)

107上學期即將結束

接續五年級下學期課程

各版本皆是以「觀星」為第一單元

因此便思考是否有能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收集資料的方法呢?

和領域教師們討論後,決定在上學期結束前,發給學生「星座調查單」當作寒假預習作業,待下學期開學後銜接第一單元的課程。

學習單內容如下,供夥伴們參考:

107/12/12冬山國小共備(二)-討論與分享

延續上次共備,今日再次於冬山國小和自然領域夥伴們相聚,

進行教學後的分享,夥伴們認真地聽輔導員說明討論與分享重點及流程。

 以共備後教學的感覺、實況、挑戰與未來等四個面向討論。

 

 教學者分享教學時的感受與實況及教學中遇到的困難(高年級組)

教學者分享教學時的感受與實況及教學中遇到的困難(中年級組)

夥伴們給予回饋

 

透過今日的討論與分享,釐清了許多教學迷思,也感受到夥伴們對教學的認真與熱忱,教學者也表示,和往年相比,經由共備後的教學,讓老師能更聚焦在學生的學習上,課堂上的狀況也較容易掌握!

最後,感謝夥伴們的付出與分享,共備後,彼此又成長了!

 

2018/11/21備一堂好課(冬山國小)

2018/11/21於冬山國小參加自然領域共備的夥伴們都相當投入共備的氛圍,或許是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共備一堂好課」,因此討論過程中相當熱絡,也因夥伴們不吝的分享,在共備的過程中,激發出更多的火花!

原本的理想是三至六年級,各年段分別共備一堂好課,但因人數較多,因此夥伴們取得共識後,決定將現場夥伴分為中年級(三、四)與高年級(五、六)2組,下圖為各組參考教科書決定要共備的年級與單元。

最後,兩組分別決定以三年級的「溶解」與五年級的「空氣與燃燒」為共備單元。

三年級夥伴們共備成果,如下圖。

 五年級夥伴們共備成果,如下圖。 

 

感謝五年級夥伴點出物質「燃點」的迷思,物質的燃點並不會改變。在實驗過程中,加水的紙杯比沒有加水的紙杯更不容易燃燒,是因為紙杯中的水吸收了紙杯的熱,使有水的紙杯溫度未達到燃點而不易燃燒,而非降低燃點,因為物質的燃點是不會改變的,實驗中我們控制了溫度而非燃點。

過程中夥伴們也分享,若教師提問「什麼因素導致一個紙杯會燒起來(沒加水的紙杯),另一個紙杯(有加水的紙杯)卻不會燒起來呢?」學生大多會回答;「因為一個有加水,一個沒加水。」教師該如何從杯中的水引導至物質的燃點呢?

此一概念對於學生而言並不容易懂,因此夥伴們想到用關鍵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深入提問「有加水的那一杯為什麼不容易燒起來呢?」請學生從觀察到的現象中去找尋證據。

若學生還是無法回答,教師可再追問「杯中的水在實驗前、後有什麼變化呢?」從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引導學生去發現,杯中的水吸收了紙杯所受的熱。

但要如何證明呢?有夥伴們提出,可使用感熱紙(註一)或用紅外線感熱器+銲料(註二),直接讓學生看到紙杯受熱後的溫度變化。

亦有夥伴提出可直接拿實驗用溫度計,測量加熱前、後紙杯中水溫的變化,請學生思考水溫的變化,是什麼因素造成的?進而推論因為水吸收了紙杯所受的熱,使裝水的紙杯受熱的溫度達不到燃點而無法燃燒。

經過這次精彩的共備,讓夥伴們更期待下次相聚與教學後的分享!

備註:

一、感熱紙是一種特種高級紙,使用一種化學原料塗抹在紙上,使得紙張可因受熱而改變顏色,不需要使用墨水油墨(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感熱紙)

二、銲料英語:Solder),通常為錫的合金,故又稱銲錫,為低熔點合金,在銲接的過程中被用來接合金屬零件, 熔點需低於被焊物的熔點。(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銲料)

科學園遊會歷程分享

因應學校120校慶

進行科學攤位設置

請校內六年級學生擔任關主

為了讓學生清楚了解任務與活動目標

於第一次聚會時說明時程表

 經過8次的聚會後,學生的努力終有了成果

以上為攤位試闖及學生參與情形

園遊會當天雖然下了點小雨,但絲毫不減學生熱情。

科學攤位共分為三關「換籃高手」、「看不見的砲彈」、「酒精砲彈」。

以下簡單介紹其相關原理,供大家參考。

第一關「換籃高手」

原理:將桌面上的尺抬高一定高度後,小籃中的小球會以自由落體狀態落下,若尺抬的高度正確,即可順利將小球從小籃換至大籃中。

 

第二關「看不見的砲彈」

原理:應用空氣可以被擠壓的特性,用力將寶特瓶後的氣球皮膜往後拉彈,寶特瓶中的空氣受到擠壓後,通過較小的瓶口時,瓶口中心的空氣流速比周圍空氣快,造成快速旋轉而將空氣推出,形成強大的風力將目標推倒。

 

第三關「看不見的砲彈」

原理:點火槍點火引燃養樂多瓶內的酒精,酒精燃燒放出光與大量的熱,使瓶內氣體急速膨脹(包含酒精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壓力瞬間增加,養樂多瓶就如同砲彈一般飛出去了。

※參考資料來源: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NTCU 科學遊戲實驗室http://scigame.ntcu.edu.tw/chemistry/chemistry-029.html

園遊會結束後,請學生針對科學擺攤過程中發現的優點、缺點、盲點、焦點等進行檢討。

雖然多數學生都以賺錢為擺攤目的

但過程中學到的經驗才是無價的!

107四上「光的折射」共備

在進行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的折射實驗前

和夥伴討論如何將該實驗與生活情境結合

例如,以教科書中以放入透明玻璃杯水中的吸管看起來好像折斷一樣為情境,要如何引導學生發現是因為光的折射呢?

討論過程中夥伴們提到,吸管折斷的方向和光進入水中的行進方向並不相同,且玻璃杯有放大吸管的效果,使情境複雜化,是否不適合以此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呢?

此時,有夥伴提出,該活動的重點在引導學生觀察光從空氣進入水中行進的方向,因此透過水中折斷的吸管情境,可以學生的先備知識,光在空氣中是直線前進的,水中的吸管看起來像斷掉一樣,是為什麼呢?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有某些因素使水中的吸管讓我們看起來像斷掉一樣,將重點放在我們眼睛所見的結果來探討其原因或原理,當學生發現這點後再請學生思考要如何根據以往做過的實驗(光在空氣中是直線前進)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光在水中是有偏折的。

透過共備,讓我們的教學思考面更廣了!在與夥伴共備過程中,激起以往不曾思考過的火花,以上共備經驗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