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省思—國語第一課

第一課第一堂

【請同學說自己曾經看過日出的經驗】

誠–有一次我在太平山上看日出,記得那一天天色很暗,很冷,真的很冷,超級冷,我們等很久,我冷得快受不了,太陽才出來。

叡–車子開在高速公路上,一開始天色是暗的,我一直看窗外,等天有一點亮,金黃色的太陽慢慢上升,整顆太陽出現時,我很感動。

文:誰的日出說得多?

全班:叡的。

文:所以誠的題目應該要改成【看日出很冷】。謝謝這兩位同學提供的故事,讓我們能具體猜想,這一課【阿里山上看日出】,應該會寫到什麼?

珉:日出。

文:當然,而且應該有詳細的描寫。還有嗎?

宇:還有等待的過程,才會有期待感。

文:你的意思是讀者也能跟著期待,對嗎?

宇:嗯!

文:還有什麼呢?

昀:寫到阿里山。

文:對!要提到阿里山的景色。

【請大家翻開課本看第一段】

睡夢中,我聽見爸爸把大家叫醒,他要我們趕快準備好,早起到祝山看日出。

文:哪裡奇怪?

琰:不是在睡覺嗎?怎麼會聽見?

文:好問題。感覺是在半夢半醒的狀態,聽見了。同意嗎?

任:作者還在作夢,爸爸要他準備好,怎麼準備?

文:哈哈!作者在半夢半醒聽見這一大串話,至於作者到底有沒有醒,給讀者猜。同意嗎?大家都沒發現有個很奇怪的描述嗎?若沒有就看第二段吧!

【請全班看第二段】

  我們走出飯店大門,發現外面還是一片漆黑,只有幾家旅館還亮著點點燈火。一陣陣冷風吹過來,凍得我直發抖,低頭看了看手錶,原來才凌晨四點。

文:哪裡感覺奇怪?

珉:不是說一片漆黑,為什麼還有旅館亮著?

文:問得真好,我來解釋【只有】的用法。只有的上句要接最大多數狀況,下句接只有,會讓人特別感覺到與眾不同。比如:全班都穿班服,只有洋洋穿校服。

宇:喔!有唯一的意思。

文:嗯!這樣說也行。當上句往某方向,下句只有往反方向,句子的張力就會出現。

文:【原來】意思大家還記得嗎?

珉:本來。

文:是的,還有嗎?

昱:有一種狀況是我們不了解,經過實驗或調查,才發現真相。

文:你說得真好。這課的【原來才凌晨四點】是哪一種?

全班:發現真相那一種。

文:請看上句,因為很冷,才想看手錶,因此發現時間是四點,合理嗎?

安:太奇怪了吧!應該是很暗,才想看時間。

文:既然上下句沒什麼關聯,怎麼改比較對?

臻:把發抖和低頭中間的逗點改成句點。

文:意思是風吹來,作者很冷。他低頭看手錶,發現四點。

宇:還是有點怪。

文:嗯!怎麼調整呢?

宇:走出飯店大門,先感覺冷,再說外面很黑,低頭看手錶,發現時間很早。

文:大家覺得呢?要怎樣讓【發現四點】這事情合理些呢?

有人支持作者寫法,有人支持小宇寫法。

文:不管選擇哪一種,都要有合邏輯的解釋。

【請全班看第三段】

  「嘟——嘟——」我們搭乘阿里山小火車,在山林間緩緩爬升,穿過幽暗的山路來到祝山車站。只見處處黑影晃動,仔細一看,原來觀景臺早已擠滿了看日出的遊客。離開小火車,我們也站在人群裡靜靜的等待。

文:哪裡奇怪?

媛:觀景台早已擠滿,為什麼課本寫我們也站在人群裡?

文:哈哈!一開始我也想過這問題耶。擠滿是一種感覺,事實上,再擠更滿,應該是可以的。

文:如果把聲音拿掉會怎樣?

萱:比較不能跟作者一起感受。

文:聽到火車聲音,讀者會好像也在現場。這一段天亮了嗎?有沒有證據證明?

巧:從【只見處處黑影晃動】,可以知道還沒天亮。

文:這三段都要存在嗎?有沒有不太相關的段落?

彧:有阿,第一段。

文:是嗎?我們下一次討論。

 

第一課第二堂

文:上一次我們跟著作者一起等待,還沒見到日出,今天應該會看見才對。先複習上一次說的,第一段有人說不相關要拿掉,我直接從第二段開始,可以嗎?

叡:這樣很怪,我們會不知道他們走出飯店要做什麼。

文:所以第一段不能刪,因為他想表達什麼?

巧:他們要去看日出。

文:嗯!還有位置。好,我們來看作者等半天等到什麼。

【請全班看第四段】

 不久,東方的天色漸漸發白,層層浮雲的背後透出淡淡亮光。日出的奇景馬上就要上場,我的心裡又是高興,又是緊張,目不轉睛的看著天空。

文:請問發白什麼意思?

晨:變白。

文:沒錯,這一段天色如何?說明證據。

昀:天色亮了,漸漸發白和透出亮光可以證明。

文:很好。這一段日出了嗎?

陽:還沒,因為他說日出的奇景就要上場。

文:誰可以幫我說清楚一些,這整句話從哪兩個字就可以判斷還沒。

維:【就要】,這兩個字代表還沒。

文:太對了,當我說就要下課,就是還沒下課。

彧:我的心裡應該改成我的心情。

文:你要這樣寫也行,但作者這樣寫也沒錯喔!

【請全班看第五段】

  日出的「燈光秀」開始了!先是灰雲轉換成紫雲,紫雲又轉換成紅雲,紅雲逐漸變成橘色的雲,橘雲漸漸閃耀著金光。就在這金光閃閃的浮雲背後,忽然跳出一顆圓圓的火球,一下子金光四射。「哇!」我們等待的太陽出來啦!讚嘆聲此起彼落,大家都被眼前的美景深深感動。

文:日出了嗎?來看看他怎麼說明的。請凱幫忙念。

文:為了說明六種顏色轉變,作者使用一些連接詞,可以學起來。這裡是在說日出嗎?

陽:這裡說明雲顏色的變化。

文:下一句日出了嗎?速度如何?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巧:從【忽然】可以知道日出的速度很快。

安:我有問題。怎麼會先說完金光四射,才哇!太陽都上去了。應該要先哇!才會金光四射。

文:發現的好。在整個太陽上升的過程中,觀眾會不斷讚嘆吧!所以該怎麼改寫呢?

維:【哇!讚嘆聲此起彼落】這樣就好,不用中間那一句。

文:大家覺得呢?我們下一次再討論。

 

第一課第三堂

  

我轉頭向旁邊一看,山邊的白雲湧起,像千堆雪,又像成群的綿羊,更像朵朵的浪花。想不到高空突然出現了大海,群山變成海上的小島,讓人看得又驚又喜,捨不得移開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