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省思—第二課晒棉被

所有課程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了解世界,了解自己,進而學會與世界溝通。語文課,更要學會【表達】。

每一課,都要讓孩子有感,也許是好感,也可能是惡感;有好感可協助助興,遇惡感則要想如何改變。依這原則,三堂課完成整課討論。

 

討論紀錄

第一段—一連好幾天都是細雨綿綿,直到今天早上,天氣終於放晴了。

#問:孩子什麼意思?

有人說:之前都在下雨,今天出太陽了。

#問那個詞語還是哪個句子,可以解釋出太陽?

有人說:天氣放晴。

#問:放晴這兩個字怎麼解釋成出太陽?

有人說: 沒有下雨了。

#問:沒有下雨就是放晴?

有人說:放晴就是出太陽了阿。

#問:太陽很小也算放晴嗎?

有人說:算吧!?

#問:我是說放晴字面上怎麼想成出太陽?我們會放書包,放餐盒,放很多東西,那麼放【晴】究竟怎麼放?誰放?

一連串討論後,小誠說:【太陽】把自己【放】上去天空。

我讚賞的回:真有畫面的說法。

#問:曬棉被的條件只要有太陽就行了嗎?

有人說:一定要出大太陽。

#問:所以第一段這一句話怎麼改?

有人說:一連好幾天都是細雨綿綿,直到今天早上,終於出大太陽了。

#問:一段在說什麼呢?

全班說:今天早上,終於出太陽了。

PS過程中,綿綿比細還細也討論過。(詞語解釋一併在討論中進行)

 

第二段—「珍珍、智民哪!我們把棉被拿到頂樓晒一晒。」媽媽在樓下喊。我和妹妹抱著棉被,推開頂樓的小門,哇!早晨的陽光好亮啊!

#問:哪裡奇怪?

陽陽好快就舉手:媽媽說我們把棉被拿去晒,但後來他並沒有一起去啊。

#問:怎麼改比較對?

小晨:改成【你們】把棉被拿到頂樓晒一晒。

#問:小恩,你說說看,為什麼要改成你們?

小恩:因為媽媽沒有上去晒棉被。(適時地確認大家都懂!)

#問:還有哪裡怪呢?

有人說:我和妹妹抱著棉被,不就沒有手,怎麼推開門?

我們經過一連串討論,提到連續動作寫法,先抱著棉被後推開門。

#問:有辦法想像嗎?

有人說:可能是手抱著棉被,用背或屁股推開。

#問:為何說早晨的陽光好亮,而不是好熱?

小叡秒回:因為剛推開門,剛走出屋外,對光線亮度會比較敏感。

#問:所以第二段在說什麼?

全班說:我和妹妹抱棉被到頂樓晒。

因為一連串的討論,沒有孩子說媽媽在樓下喊,直接就把重點放在事件本身。

 

第三段—才不過幾天而已,陽臺上的花盆已冒出點點綠芽,四周也長滿細細的雜草。角落那盆日日春,開了幾朵粉紅色的小花,兩隻白粉蝶正飛上飛下。屋外的大樹,也抽出嫩綠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著。

#問:哪裡奇怪?

小璇問:綠芽的樣子怎麼會是點點呢?(勇敢的猜,很棒)

有人立刻回:就是一點點而已嘛。

小臻說:陽台的花盆四周長滿細細的雜草很奇怪,應該是說花盆裡面吧!

#問:大家覺得呢?怎麼改會比較符合作者的意思?

小宇說:陽台上的花盆裡,已冒出點點綠芽,四周長滿細細的雜草。

#問:還有哪裡奇怪呢?

小叡:白粉蝶會飛到這麼高的地方嗎?

陽陽立刻回應:你怎麼知道他們家陽台多高?

#問:你可以去查資料確認,還有奇怪的地方嗎?

小巧說:第一段說一連好幾天都綿綿細雨,這裡說才不過幾天而已,兩個時間點怪怪的。

#問:大家覺得呢?

有人說:對阿,不是好幾天都在下雨嗎?怎麼又說才不過幾天?

#問:是什麼事情一連好幾天?又是什麼事情才不過幾天?

有人說:都是下雨,前面很多天,後面很少天很奇怪。

#問:如果是這樣,確實很奇怪。有沒有可能是另外一種狀況?

【關於某種描述,給大家思考一連好幾天的是下雨的狀態,才不過幾天有可能是(我–作者)沒見到陽台花盆的狀態,有沒有可能下雨天,我有上去陽台呢?】

#問:屋外的大樹,也抽出嫩綠的葉子的【抽】是什麼意思?有聽過抽獎、抽籤、抽衛生紙,和這裡的抽有關嗎?

小彧說:就是把樹枝抽出來,又插下去。(我猜他想到抽藤條鞭打的抽)

小昱說:從大樹的枝條上長出來,感覺很像被抽出來。

#問:聽起來很有道理,為何不直接寫大樹長出嫩綠的葉子,而是大樹抽出嫩綠的葉子?(這問題可以讓孩子去想怎樣表達比較具體)

#問:這一段是在講曬棉被這件事情嗎?

全班說不是,只是在寫陽台的景色。

#問:為何要在曬棉被的文章裡面,安排一個段落,全部都在寫陽台的景色?

有人說:想讓讀者知道作者家的陽臺長怎樣。

有人說:想要拉長文章的長度。

有人說:他現在走到陽臺,想讓我們知道他看見什麼。

過程中,我一直都笑笑的,孩子很熱烈地猜。

小巧說:想要讓我們知道天氣真的很好。(非常有主見的看法)

#問:這說法真好,更接近的說法可能是想讓我們知道哪個季節來了?

多數人都想到,同時說春天,接著大家找出春天來臨的證據。(點點綠芽、細細雜草、日日春、白粉蝶、嫩葉)

 

第四段—我們先搬出椅子,再把棉被攤在上面。攤開的棉被,好像一間小屋子。我小心翼翼的躲進棉被搭乘的「小屋」,喊著:「妹妹,我們來躲貓貓!」陽光暖暖的,照在陽臺上,照在棉被上,也照在我們的身上。過了一會兒,小貓也來了,他高興的在地上翻滾著,像滾來滾去的毛球,我們看到都笑了。

#問:哪裡奇怪或哪裡不會呢?也可以問我詞語的意思。

小任:我玩躲貓貓,怎麼可能沒有撞倒椅子或棉被。

#問:大家覺得呢?

有人說:就寫小心翼翼的躲進去啊。

#問:小心翼翼什麼意思?翼是鳥類的羽毛、翅膀,翼翼是羽毛很多,所以放在小心後面,有什麼意思?

孩子們猜了半天,小維說:很多。

#問:如果我很(多)小心的躲進去,撞倒的機率高嗎?

安安舉手:陽光暖暖的那句,我們不是在棉被裡面躲貓貓嗎?怎麼會照到我們身上?

#問:前一句還在躲貓貓,後一句這樣寫確實會感覺劇情跳得有點快,怎麼修改,劇情會比較合理?

有人說:陽光暖暖的上面多補一句,從小屋出來後。

【有時間再問#小貓翻滾,像滾來滾去的毛球,這樣的說法有具體嗎?有感覺到好笑或趣味嗎?如果是地上滾來滾去的毛球,像玩遊戲的小貓,會更具體嗎?】

#問:這一段在說什麼?

全班說:我們攤開棉被,在陽臺玩躲貓貓。

 

第五段—正當我們玩得高興的時候,媽媽上來了,她拿起棍子拍打棉被,並且看著太陽,瞇著眼睛說:「今天的陽光好舒服,我們一起整理陽臺吧!」妹妹拍著手說:「好啊!好啊!」我們一邊整理陽臺上的雜物和花盆裡的雜草,一邊享受好久不見的陽光,整個陽臺,都是我們的笑聲。

#問:哪裡奇怪呢?記得喔!可以問我詞語的意思。

有人說:人不可能看著太陽。

有人回應:誰說不行?瞇著眼睛有可能。

#問:瞇什麼意思?什麼時候會瞇著眼睛呢?

大家說了很多答案,近視的人看東西會瞇眼睛,點眼藥水會瞇眼睛,打鐵的人會瞇眼睛,笑開的時候…。

#問:所以瞇是什麼意思?

小柔:眼睛沒有打很開。

#問:如果眼睛沒有打很開,看太陽的機率是不是高一些?還有奇怪的嗎?

小媛說:媽媽要整理陽臺,怎麼可能說這麼多話?晒太陽好舒服還說出來。

有人說:她媽媽就是這樣啊,為什麼不可能。

#問:哈哈!我懂,這媽媽晒太陽就晒太陽,還刻意說出很舒服,確實很奇怪。

【課堂上,我後來說這媽媽話很多,有點囉嗦,但現在想一想,媛的感覺很正確,這裡的對話已經脫離現實,變成刻意書寫,亦即對話不夠真誠。】

又討論一陣,有個孩子很可愛,他說:媽媽前面不是說今天陽光很舒服,後面怎會享受好久不見的陽光,不是才剛見過?

#問:為何作者要寫好久不見?

小巧:因為第一段說一連好幾天都下雨,好久不見是因為這一陣子都沒有見到,今天才見到。

【幾乎全班都能理解,我便轉往下個問題,應該要再向提問的孩子確認是否能接受小巧的說法】

#問:這一段在說什麼?

全班說:媽媽上來拍打棉被,大家一起整理陽臺。

 

第六段—下午,我們把棉被收下來。曬過的棉被,又鬆又軟,聞起來似乎有一股香味。嬤媽笑著說,這是陽光的味道,也是春天的味道。

#問:哪裡奇怪?或哪個詞語不會?

大家覺得這段沒有太多問題,於是我追問。

#問:除了曬過的棉被,什麼東西我們會說又鬆又軟?

孩子們爭相回答:肉鬆、沙發、娃娃、鬆餅…

從小孩的回答,可以判斷孩子們對於鬆軟二字是否理解。

#問:聞起來似乎有一股香味,到底有沒有香味?

孩子們說不清楚,我再多舉例。

#問:我走道某個位置,這裡聞起來似乎有一股臭味,大家覺得我這樣說是有還是沒有?

有人說:沒有,那是幻想的。

有人說:有,只是不清楚在哪裡。

舉了好多例子以後,孩子們明白感覺是有的,但無法確定感覺是否正確。

小彧說:陽台怎麼可能會有春天的味道?

有人回:就是想像的阿!

#問:媽媽為何會有這樣的想像,怎麼解釋才合理?

小珉說:他們在陽台整理花,就不小心把春天的味道弄到棉被上了。

我回他:好像一首詩。

有人說:植物讓陽台到處都是春天,棉被曬在陽台上,當然就有春天的味道了。

#問:可以接受媽媽的想像嗎?

#大家說可以,我又問:第六段在說什麼?

大家說:曬過的棉被,有春天的味道。

#問:整個故事只是想說曬棉被這件事情嗎?或者透過這件事情想表達什麼?

有人說:故事想說天氣很好。(告訴我們天氣好,你想知道一個故事天氣好嗎?)

有人說:春天來了(這和天氣好差不多吧?)

有人說:大家感情很好。(是這樣嗎?)

#究竟怎樣的家庭會這樣曬棉被呢?留給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