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永和寺實察課程

要進行鄉土實察課程,要先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在地保育意識。上完華語第二課沈芯菱「我的夢想」,以作者在十一歲年紀想方設法為社區經濟努力作為借鏡,再以熱門廣告「夢騎士」觸發孩子的心,給予他們一種夢的想像:小小年紀為自己的社區服務,成為一下個沈芯菱,讓社區文化保存、延續、壯大。

[@more@]

這個夢說起來難,做起來更難,不過,總算,我們已經踏出第一步。

第三週,夢想課程結束,請大家回家調查社區代表景點、社區歷史故事、社區的變遷,當時,小文自己一個人構想,想法還不夠成熟,設計出一張效度很低的學習單,結果就是回饋的訪談結果不佳(事後,其他班級拿著學習單修改,改出比較圓融的敘述句)。

老師們週三下午安排實地訪查,第一站蘭林新村,恰好遇到蘭林土地公廟管理委員,講著不輪轉的福佬話,聊到蘭林新村的設立與林沒落有關,當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木工程,山上所有的住民,跟著林場建築的眷村移動,便來到這裡定居,現在社區的住民有些還是林場老員工,有些房子則已經轉手好幾回,老阿公說著自己已經八十二歲,孫子兒子都在外地,眼神中透漏無限寂寥,老師們太專注於與阿公聊天,完全沒有觀察土地公廟。

第二站,尋找竹圍厝,由於竹林社區古早時遍佈竹圍厝,故名之,可惜,竹圍厝多為私人住宅,幾乎都有惡犬顧門,識趣的我們早早離去。

第三站,來到歷史悠久的永和寺,清朝時期由駱家人集資建造,香火鼎盛。本身無信仰的我,很怕聞到香的味道,卻還是得硬著頭皮訪問廟公。廟公也是八十幾歲的阿嬤,經歷過日劇時期、民國時期。阿嬤說四十幾年前有在竹林仁愛路看過鐵軌和小火車,當時想要去山上,都得依賴坐火車,火車速度不快不慢,每一站之間若有人想要下車,列車長有時會故意放慢速度,讓乘客安全跳車。小火車和現在林場置放的兩節車廂長得一模一樣,火車頭接木柴平板貨車,再加掛兩節載客車廂,車廂內左右兩排座位,很擠。問到永和寺附近景色,阿嬤說:「復興路上沒有什麼房子,大部分是農田。」我腦中出現一幅畫面:永和寺四周稻田遍佈,連綿到仁愛路口,小火車從縱橫阡陌間穿越,濃濃媒煙往歪仔歪飄散,寺旁俗稱「清水溝」的四結圳水流潺潺,鯽魚其間優遊,孩童水中嬉鬧,歡笑淋漓。

阿嬤說起觀音神蹟,眉飛色舞,她說日本軍隊來時,永和寺一度被當成臨時辦公室,早上日本人騎著駿馬到廟裡辦公,日本人也信觀音,所以廟沒有被拆掉。有一次美軍派空軍轟炸羅東,來到竹林地區,投下一枚炸彈,未幾,看見一名身形馬大的女士抓起裙子接炸彈,輕輕一撩撥,炸彈失去威力,嚇得趕快離開,改轟炸中山公園鎮中心,信眾們傳說是觀音救了竹林地區免受轟炸之苦。

第四站,來到外表荒涼的玉兔鉛筆工廠,賴股長先發現我們,他保持微笑替我們引介經理,經理聽聞竹林國小四字,回想起鉛筆學校開學時的因緣,四位老師才恍然驚覺大家與玉兔的情感聯繫,是以回憶塑造。經理本身是台北人,年屆五十的她,願意每天台北羅東通勤工作,她驕傲的說:「因為玉兔像是我第二個家,在這裡的員工,除非已經在天上,幾乎都在這裡工作二十年以上,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玉兔有一個優良傳統,以家為重。每一家工廠都規定上班時間八點,下班時間四五點,玉兔不一樣,玉兔的工作時間是媽媽接送完孩子上學後才上班,中午前可以先回家煮飯帶孩子,家庭工作結束才到工廠繼續上班。我們不喜歡要求員工加班,要讓員工家庭生活美滿。」

校長笑著走過來,提及玉兔的歷史,原本玉兔在二二八事件當天台北景美區設廠,幾年後政府說首都台北市不能有工廠,恰好蘇澳港想擴充為木材輸出國際港,吸引玉兔到羅東設廠,蘇澳港一直沒有升級,玉兔則在竹林地區經歷過許多經濟的春夏秋冬。話鋒一轉,校長問:「你們知道以前這後面有一條大水溝嗎?現在已經都加蓋,以前我們常在裡面游泳,還可以抓到鯽魚喔!那條水圳非常乾淨,好多魚,大家都叫它清水溝」校長提到的環境優美時代,也是玉兔的全盛時期,剛設廠時,需要員工兩千多位,幾乎都是高職生來應徵,以當時學歷普遍不高的情形來比較,可以想見玉兔原子筆熱銷情形。

校長離去,經理談著當台灣大工廠都出走,玉兔決定把製筆技術根留台灣,建立台灣的文創優勢,她苦思創新這條路,研發出許多種類的筆,每一種都是她獨家設計,別人絕對無法模仿。她自己也在台北兼職當美術老師,知道文化的重要,身為台北人,她替宜蘭人抱不平,台北擁有許多國際級文化資源,許多講座、展演聽、文化中心、圖書館、美術館、藝文空間,宜蘭人想要文化滋養,多半遠赴台北才能獲得,也因此她發願要讓玉兔鉛筆工廠變成和華山藝文特區相類似的展演空間。

越談越深入,經理說著她的人生哲學:「你們知道玉兔一進門,工廠牆壁上寫著四個大字『樂業盡能』嗎?我也常跟學生說不要管興趣和選工作,工作永遠不會讓人滿意,身處哪個工作,都感到快樂並進自己所能去找尋自己的挑戰點,挑戰成功就會快樂,任何工作都很棒,沒有貴賤之分,所以我喜歡掃地,掃地會讓人平靜,不覺得嗎?」看著說話不疾不徐的經理,心中仍然保有發夢的熱忱,真想趕快讓大家接觸到她。

第四週,請大家回家蒐集老照片,希望從中可以抓取到社區變遷的蛛絲馬跡,於此同時,其他班正在進行訪談結果上台報告,分屬各社區的照片少之又少,頂多分享童年的模樣,無法深入聽見童年社區故事,整體而言,此教學活動非常失敗,還不如拿照片來認識同學(適合開學時相見歡活動)。

第五週,準備要走出校園,需要鄉土實察專業指導,週三邀請佛光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莊文生教授到校,跟我們分享他一直努力奉獻的鄉土工作。週二已經先讓大家看過莊教授的故事,他和經理一樣投注許多心力在宜蘭,他們都有一個夢,想讓宜蘭更好,教授曾說:「宜蘭給我的養分深厚,我不能忘記自己生長的土地。我腳踏宜蘭的土地,喝宜蘭的水,怎能不認同宜蘭?」並強調,一個人的生命價值,用知識成就自己,也要成就別人,宜蘭是一個可以塑造文化夢想的地方。」大部分的知識份子靠著知識成就,掌握權力後欺負弱勢,教授卻用知識來成就宜蘭,是不是很令人佩服?

DSCN3538 DSCN3539 DSCN3540 DSCN3541 DSCN3542

(用心做筆記,好可愛阿~)

教授帶來很多羅東舊照片,羅東火車站、歪仔歪鐵路、竹林車站、竹圍厝、整修前的永和寺、勸世堂、羅東街等,為我們介紹太平山林業與羅東的發展關連,全盛時期,林場沿線有十個車站(這是第一個問題,有哪十個呢?),1979年因為颱風的影響,火車鐵軌全數拆除,教授悵然的說:「如果可以留下來,這將是全台唯一的平地林業火車,大家可以想像嗎?我們做在小火車上,小火車從蘭陽平原經過,可以欣賞到農田風光與蘭陽溪河岸之美。」說到永和寺,教授丟給我們第二個問題,永和寺的土地公為何可以戴官帽?另外,還有一間蘭林土地公廟,為何戴著時尚眼鏡?短短四十分鐘,教授傳遞的不僅是知識,還有他對生命的看重與積極態度。

週五走入社區前,利用電腦課,讓大家觀賞採訪玉兔的影片,並出有深度的題目(忘了告訴大家分類,如果有事先說,大家應該比較有方向),看完所有人的題目,我知道誰下午會用心,誰會混生命,阿!真是讓人倍感遺憾(其實只有四位同學在混,但總是會難過呀!因為小文已經祭出團體分數,他們完全不重視團體呢。)(不斷想為團隊付出的有:舜舜、大象、宥宥、毛毛、伯伯、小軒、小賢、猴猴、小琪、庭庭、小慈、罐頭、阿誌)。

下午細雨綿綿,澆不熄多數人的求學熱情(嗯!有可能是因為小文的作業招數利誘,真是不應該,改進改進)。玉兔賴股長以為我們全六年級只有八十幾位學生,安排我們在教室內躲雨上課,事後發現不對勁,整間教室擠得水洩不通,完全無法進行訪問課程。

DSCN3553 DSCN3546 DSCN3547 DSCN3548  DSCN3551 DSCN3552 DSCN3550

賴股長立刻安排,讓我們前往另外一處工廠空地,先和學姊聊天,學姊就像媽媽一樣,因為當初小文沒有說清楚,讓大家問問題時無所適從,看著多數人硬撐,少數人分心,我真是心急如焚,最恐怖的是完全沒有人寫筆記!。

當許多人問著封閉式問題,會不會感覺這工作辛苦?為何要做這份工作?已經做多久?孩子多大了?現在在哪裡?才有同學問出好問題:「請問你在玉兔以前作過哪些工作?」學姊一一說明有哪些項目,可惜沒有追問。還有人問一天最高記錄,製作多少筆?有沒有職業傷害?因為學姊很害羞,大家也跟著害羞沈默起來,我應該要跳出來串場,但又想把對話機會留給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叫做人際互動?人與人的關係很像打乒乓球,一方打過去,另一方打過來,當學姊微笑以對,我們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學姊有人生哲學,她會自己侃侃而談。孩子們,多閱讀,就可以成為不單調的人,明白嗎?我們懂得太少,所以聊的太少。

DSCN3560 DSCN3554 DSCN3557

下一站和仁班交換,大家開始問經理行銷的問題,好問題不斷出現,有問到為何不出走,也有問到為何要轉型成鉛筆學校?當阿誌問為何不生產自動鉛筆?經理猛然說好問題,解釋著玉兔另一項堅持「製作過程一定要環保,所以我們使用人工造林木頭,絕不砍伐原始林,製作出來的用具也一定要符合環保原則,自動鉛筆芯容易斷裂,且裡頭的成份不環保,所以我們不生產。」在經理這一站,大家不斷發問,她也很有耐性的解釋,充分展現她的善意與熱情。讓我回想一下,這一站誰有發問呢?印象中只有2、23、26、28、31沒有發問,另我印象深刻的是毛毛和宥宥依然不斷的問,求知慾望強烈;小群安靜的多次舉手,眼神焦急的等但沒有出聲音,也沒有影響他人,直到被點名;小慈問了與美術有關的問題,且與經理有眼神的交會,我喜歡這一秒的美感。

DSCN3564 DSCN3565 DSCN3567 DSCN3568

賴股長帶著我們前往下一站,一間舒適安穩的小教室(比起其他班去霉味的廠房,我們已經不錯了),楊大哥走進來,有人問他這份工作的成就感在哪裡?楊大哥說:「可以和人互動,像我現在就在和你們對話,我喜歡這樣的工作。」還有人問鉛筆的製作過程和鉛筆、原子筆的製作原料,接續產銷問題,有人問玉兔的銷售點是台灣還是外銷居多?這問題真是專業。有人問工廠和觀光學校有哪些不同?有人問石墨來源?宥宥居然問如何製作原子筆發射器,這還不令人驚訝,最令人驚訝的是前一秒剛有人問鉛筆的材料,馬上就有人問同一個問題,楊大哥說:「你剛剛都沒有在聽吧?這個我說過了,請你問同學我是如何說的。」陪著你們問問題的過程,有感動也有無奈,感動有些人(小軒、毛毛、伯伯、小慈、舜舜、小群、阿祥、宥宥、可樂、蔣公、柳丁、冠頭)能提出專業記者才會想到的有深度問題,有些人很努力作筆記(鍬鍬、小琪、小忻、庭庭、樂樂、竹竹、舜舜、小晴、楊咩、小怡),無奈有些人不在現場(打瞌睡、發呆、為了分數一直在想題目的、聊天的)。

都沒有人問到這一點,楊大哥比起玉兔的老員工,不覺得太年輕了嗎?他是新進員工,為何現在還有新進員工呢?

DSCN3576 DSCN3571 DSCN3573 DSCN3575

賴股長進來換場時,在玉兔的訪問時間,其實已經結束,然而,賴股長可是冒著風雨前來,再怎樣都不能錯過與他互動(今天的活動可是他全程安排的)。有人問到賴股長的生命歷程「為何會到這邊工作」,這個問題可是千金難買的好問題,賴股長說二十年前他本來貨運司機,一個月有六萬多的薪水,這在二十年前已經是天價(二十年前教師的薪水恐怕只有幾千塊),總是開車到玉兔載貨,董事長不斷的說服他:「開貨車很耗體力,不如到玉兔上班。」當時,玉兔一個月的薪水八千元,被問三次後,他毅然決然放棄高薪,從此,沒有離開過玉兔。最後,賴股長還陪著我們在玉兔觀光學校門口留下好幾張時光靜止的回憶。(可惡!小文的相機電池此時冬眠去)

DSCN3577 DSCN3578 DSCN3579 DSCN3580

衝向永和寺,不到十分鐘的訪談時間,多數人立刻跟上別班的訪問進度,伯伯、小慈、舜舜、蔣公、大象、鍬鍬、毛毛、柳丁一直過來分享為什麼永和寺土地公帶官帽的原因,「因為這裡有人當官」,當小文追問:「誰當官?」短時間沒有人問出來,偷偷告訴大家之前我有聽說這間廟和楊世芳有關,如果有空,再去廟裡多問看看,其實與人聊天很有趣(這才是聊天,有主題的問,且能學到知識)。小文有拋給來告訴我答案的同學(伯伯、小慈)一些題目,他們有持續追問,得到不錯的答案,學問就是「有問就能學到」。回程前,不小心看到有同學在打鬧,打壞了美好的心情(有種哀莫大於心死的悲觀)。

教育到底是什麼?晚上沒吃晚餐趕到台北與史英老師對話,重新調整自己對於教育的觀點,放下完美心態,慢慢浮現一張又一張積極提問的小臉,謝謝你們,多數的孩子,我沒有悲觀的權利,因為,我們已經在「保護竹林」的路上,接下來,不管發生什麼,我都會往正面去想,做一點,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