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說相聲

誰來說相聲?

[@more@]

第九課的對話寫作模式,正巧可以讓我們進行「相聲」課程,加上我們欣賞與相聲有關的影片也已經進行一個月,耳濡目染後,也許大家可以表演出令人驚艷的橋段。

週二我們先上電腦課,小文就公布要找一位夥伴搭檔相聲,且上網找資料,下課前,特地播放豬爸與豬妹的對話,讓大家有對話的基礎概念。

週三,再度確認時,還有十位同學尚未找夥伴,一邊讓大家找夥伴,一邊讓已經找好夥伴的同學練習,現場小文觀察,只有一組鬧彆扭,其他組都享受在「對話與想像」的樂趣,看你們討論的熱烈情形,我約略可以嗅到週四的相聲表演有多精采。

週四,恰巧體育老師調課,我們擁有完整的兩節表演課,先讓大家知道相聲的形式,再讓大家準備五分鐘,最後叮嚀主持人康樂股長「蔣公」、「齊弟」(雖然時間掌握不佳,但是有沒有感受到他們賣力的演出呢?),一切就緒,蔣公宣布「開講囉~」

從第一組到最後一組,每一組都沒有遲疑,也沒有在台上發呆,即使是表演最倉促的「鞋子」、「阿誌」組,依然勇敢的上台。其中最讓小文印象深刻的有五組,各有特色。

第一組,「伯伯」帶著「小政政」上台,兩人來一段與「升旗」有關的即席相聲,完全掌握了相聲的精髓-結合生活經驗,又有出其不意的「情節」,就在大家以為他們升旗要唱國歌時,他們決定唱兒歌,就在大家以為他們要正經不唱兒歌時,兩人開始唱起「妹妹背著洋娃娃」,搭配誇張的動作,我最愛這組的表演,完全原創,找不到模仿與抄襲,還能精準的掌握表演節奏。

第二組,「翔爺爺」帶著「小綠」上台,兩人的相聲也是原創,表演的角色也極符合兩人的個性,翔翔飾演的爺爺說話緩慢,有些糊塗;小綠飾演的孫子古靈精怪,也些小聰明,從騙一百元到加碼演出再挖一個洞變成一千元,爺爺糊塗的誇張程度不斷提昇,觀眾感受到意料之外的樂趣就越多。

第三組,「齊哥」與「猴弟」,一上台就讓大家笑翻,猴弟說我是「大」,齊哥立刻說「便」,當猴弟說那你是「大」,齊哥立刻說「帥哥」,經典的開場白展現兩人的絕佳默契,這可是他們練習無數次的成就,別小看這幾句,要接得準,情緒要到位,可不容易呢。

第四組,「可樂」與「小軒」搭檔也很有趣,他們的相聲內容並非原創,但是能將三組笑話自然的串連一起,足見他們討論時間的充沛。小軒維持原本的性格,可樂則是轉變表演形式,冷冷的表情說出熱情的語言,情緒反差造成笑果。

第五組,「小忻」和「筑筑」搭檔,他們的劇本也不是原創,很顯然是網路找的一則笑話,這笑話有層次,最後的結尾很誇張,若能用大音量清晰的說,大家更能感受到這則笑話的魅力。

相聲,是要透過講話來傳達想法,想法可能很深奧,也可能很粗淺,然而,以幽默的外衣包裝,輔以諧音、對比、常識、歷史、生活、時事批判,其中不包含罵人嘲笑人等人身攻擊,不讓人尷尬而舒服的對話,就是相聲,你們覺得有幾組是真正的相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