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如何辦到? 小四必修英文 老師雙語教學

記者張錦弘、孟祥傑、李名揚/台北報導  2004/12/08 聯合報】

芬蘭蟬連「國際學生評量」(PISA)榜首,國內學者及官員分析主因,

在於芬蘭國際化程度高、重視知識經濟及解決問題導向的產學合作教育。

[@more@]

國科會科教處長林福來指出,芬蘭僅530多萬人,又欠缺天然資源,培育基礎科學人才一直是國家發展首要目標,也是成就芬蘭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石。芬蘭平均每年培育出1500個博士,四倍人口的台灣直到近三年才達到這個水準。

教育部國教司長吳財順表示,台灣學生曾參加1999年的「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調查」(TIMSS-R),並在科學項目全球排名第一,但與第二的新加坡和第三的匈牙利並無顯著差距;數學則排名第三,和第一名新加坡、第二名韓國和第四名香港也無顯著差距。

三年前曾訪問芬蘭的台北市立中山女中校長丁亞雯指出,芬蘭中學生的資訊化、國際化程度令她印象深刻,他們每名中學生都配備有筆記型電腦,從小四就開始必修英文,電視的英語節目幾乎和芬蘭語節目一樣多,老師也都能雙語教學,連高中生的專題研究報告,都要用英文發表,學生的國際競爭力不言可喻。

丁亞雯說,芬蘭教育還很重視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學就引進產學合作模式,部分課程採「問題導向學習模式」(PBL),要學生學習如何分析、解決問題,有學生擬出的方案最後被公司採用,高中還沒畢業就被企業預訂了。

淡江大學講座教授黃榮村說,用統一測驗的國際評量方式,能否測出學生實力,見仁見智,台灣因為有升學考的督促,學生的學科國際評比向來都和日、韓、港相去不遠,倒是台灣學生的英文能力,的確應該加強。

芬蘭學生 全球最頂尖 韓港日緊追 【2004/12/08 聯合報】

編譯洪伯昌/綜合報導  2004/12/08 聯合報】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6日公布2003年對全球41個國家地區15歲中學生進行的「國際學生評量」(PISA)調查報告,
芬蘭再度蟬連榜首,南韓、香港和日本分居二、三、 四名,工業大國美國和德國則從前段班掉到中段班。台灣不在評量之列。

[@more@]

PISA調查每三年一次,評量15歲中學生的數學、自然科學、閱讀和問題解決能力。去年的調查是第二次舉行,以兩小時的數學測驗為主,測驗學生將學校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的能力,共有30個工業國及11個夥伴國的25萬名中學生參與。

以整體表現來看,2000年的榜首芬蘭仍穩坐第一名寶座,僅在數學方面輸給香港。數學一向是亞洲國家的強項,香港在2000年也是榜首,當年南韓和日本分居第三和第五。不過香港和日本在閱讀能力的表現明顯遜色。

最令人驚豔的是南韓,國民所得雖然只有OECD會員國平均值的30%,但整體表現的排名卻從2000年的後段班一躍成為第二。

德國的整體成績排名第17,數學成績依舊積弱不振,排名第16,程度落後芬蘭一年。美國更慘,只勉強和波蘭、匈牙利、西班牙及拉脫維亞並列第24。德國和美國一代不如一代,也是少數對教育的投資和報酬不成正比的例外。

今年吊車尾的共有四個,分別是突尼西亞、印尼、巴西和墨西哥。

另外,女生的表現優於男生,特別是閱讀能力,但男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略勝女生一籌。

2000年的評量是以閱讀測驗為主,下次於2006年將以自然科學為評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