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閱讀—字的美醜VS學習態度

完整請看http://enews.url.com.tw/education.shtml

◎黃俐雅(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辦公室副主任)

大人要求孩子字體的美醜,是在培養孩子學習的態度,抑或是對孩子的控制?

蔡媽媽:小一的女兒寫個字總是拖拖拉拉的,要怎麼改進啊?

雅:是哪個科目?是作業量很多不想寫,還是寫作業遇到困難需要被協助?

媽:國語!就是不喜歡寫!

雅:媽媽覺得喜歡寫作業的小孩會很多嗎?像我從小就不喜歡寫家庭作業,不好意思,我這麼說大概嚇到媽媽了!

媽:嗯…可是還是要寫,這是學生的本分。

雅:剛剛那樣說是讓我們對孩子的無奈多點疼惜心,請問她作業寫不完,在學校或在家會怎樣被對待嗎?

媽:應該會被老師罰寫吧!不過她還沒有寫不完的記錄。

雅:她有寫還能寫完,媽媽是擔心什麼?

媽:擔心她的學習態度,從寫字的樣子就能看出她的學習態度。

雅:媽媽看出她什麼讓自己無法接受的態度?

媽:不夠用心!不夠謹慎!就是草率應付的態度!

雅:所以你是嫌她字體不夠工整漂亮嗎?

媽:我不在乎字體的好看, 是對她潦草應付的樣子生氣。

雅:請媽媽再認真的想想,要孩子用心謹慎的寫,是在乎字體要井然有序、分布均勻嗎?

媽:也是啦!不然那麼小就會應付了事,長大還得了?

雅:關於應付了事,有時候它算不算是種能力?一板一眼有它的好處,也有缺點吧!萬一事情一多卻無法放過自己,一直拘泥於某種制式的要求,結果事情不是做不完,就是只能固著於一些事了!

從某種角度來看是限縮彈性與發展吧?我們一定常常有被事情追著跑的狀態,事多如麻時必須做出輕重緩急的判斷,這不只是評估選擇的能力,有時也得應付一下,不然每件事都得謹慎完美,那要怎麼生活?除非只固定做少少的事, 哪能放過自己接受更繁瑣的挑戰?為了字體工整卻讓孩子學習胃口被破壞,學習需有外力監控,或龜毛放不過自己,這不是我們用心良苦想換來的吧!

媽:應付也可以是種能力?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雅:媽媽說從寫字的態度就看出讓人擔心的事,具體來說是擔心成績不好,或將來沒成就嗎?字體的漂亮和人的成就有關嗎?

我這裡的成就是指學歷、職場表現、賺錢多寡、生活能力。如果真的是有如此因果關係,大家就好好練字就好了,學習不是更單純?務實來看,現在職場上不太寫字了 ,連情書都靠指頭按鍵或滑動,說不定以後只需感控呢!孩子是未來的大人,他們將面對什麼未來世界,連想像都不太好想像。

媽:說得是沒錯,可是就放不開!

雅:請問寫字是誰的事?

媽:嗯…可是可以讓等級好一點就好一點啊,比如甲上、甲上上。

雅:沒錯啦!可是半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如果為了得個甲上,花兩小時來完成,別人每天比她多一個半小時玩樂或探索其他的,這到底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

媽:可是這讓老師印象好,小孩也會有成就感。

仁作品—生本第九課

今天邊看生字本邊笑,仁寶的想法真可愛,趕緊貼在教室後方。

寶貝們,你們一定要欣賞同學的作品,邊觀賞邊想:她(他)怎能想出這麼棒的想法呢?

用國習第一大題測驗,全對的有:

1、3、4、5、9、10、12、13、14、15、16、17、18、19、21、22。

錯一題的有:

2、6、20

至於澔,比起以前全錯,這次他對一題,總是進步。

IMG_3002IMG_2986IMG_2987IMG_2988IMG_2989IMG_2992IMG_2993IMG_2995IMG_2996IMG_2997IMG_2998IMG_2999

IMG_3003IMG_2990IMG_2991IMG_3001

仁閱讀—希望牧場

希望牧場

這是一本繪本的書名,從牧場名稱可以感覺到滿滿希望,不過,這是一座位在福島核災隔離區的牧場,這裡沒有人居住,也不該有生物居住,在這裡的生物會曝曬高劑量的輻射汙染,這樣的牧場有什麼希望可言?

福島311核災,即將屆滿五年,很希望大家都讀過這本繪本,思考人類的責任以及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導讀
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一拿到日文原著《希望の牧場》和中譯的打樣,編輯希望我能從哲學,尤其是探索生命意義的生命哲學之角度,為這本書做個導讀。當時,我正在研究一部論翻譯的名著,這本書有個很吸引我的主張:「翻譯是一種旅行,首先要離開原著,而旅途中的變化,有些可以預期,有些難以預期,有些無法預期;而無法預期的,正是翻譯之旅最吸引人的「生命哲學」。
細看了森繪都與吉田尚令合作的成果與周姚萍的翻譯之後,我深深受感動,覺得這是一部存在主義哲學的繪本。這部哲學繪本是由一個真實故事營造出來的作品,而且真實的故事目前仍然在進行中,「M牧場浪江農場」的主人吉澤正巳。起先雖然不斷問自己:「為什麼要繼續飼養這些已經無法販賣的牛?這有意義嗎?還是毫無意義?」卻盡一切努力養那些牛,他是在矛盾中不斷檢視自己的生活,到底有沒有意義的人。希臘大哲蘇格拉底表示過:「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人生最根本的功課是要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才可能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作者森繪都,在《希望牧場》道出吉澤正巳檢視自己生命意義的過程:「小鎮即使沒有了人們的身影、聲音、腳步聲,當春天來到,花兒依舊盛開;當夏天來到,布穀鳥依舊歌唱;當秋天來到,紅葉依舊豔麗得像火;當冬天來到,大地依舊一片雪白。」
吉澤正巳最後說:「我是個養牛人,會負起餵食的責任,這是注定的。我會和你們一起在這裡,不管有意義,或沒意義。」吉澤正巳的自我檢視,到此就結束了,他確知自己所做的是有意義的。而真實世界裡的吉澤正巳等人與他們的牛,仍然持續奮戰著。他們的努力啟發人思考,給人希望。

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楊茂秀教授

延伸閱讀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40114/c14cows/zh-hant/

http://jhlee0203.pixnet.net/blog/post/45921152-%E3%80%90%E6%A0%B8%E7%81%BD%E8%AD%B0%E9%A1%8C%E7%B9%AA%E6%9C%AC%E3%80%91%E3%80%8A%E5%B8%8C%E6%9C%9B%E7%89%A7%E5%A0%B4%E3%80%8B

仁閱讀—3C生活VS親子關係

這篇文章中,有精闢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詳見http://enews.url.com.tw/education/83242

◎賴友堂(人本基金會數學想想國教學長)

無論是父母或孩子,對於3C科技產品的依賴,已成為當今親子關係中須正視的課題,今天,來回應兩個相關的提問—

問1:我從事資訊業,很習慣用3C產品給孩子看影片、聽故事、玩遊戲軟體,我覺得這樣很方便,小孩對於操作學得很快,可以有娛樂,也可以學到東西,而且大人小孩都很開心。可是我太太覺得這樣教孩子不好,會影響視力、影響親子互動品質,還說,會影響大腦發展…每次我們都為了這種事情起爭執。請問這中間的程度怎麼拿捏?

問2:最近社會上討論到很多關於電子競技方面的發展,我也聽到有人提倡打電動不該被用異樣的眼光對待。但是,我家青少年每天打電動的時間真的很多,也花很多金錢在上面;我真的很矛盾,希望自己當個開明、尊重小孩的家長,但又怕他太沈迷,請問到底該怎麼辦?

答:近幾年因為智慧型手機的風行,台灣隨處可見大人和小孩一起玩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的景象。我們雖然很難直接用二分法論定這樣子的行為是「好」?還是「不好」?但是可以先來討論,在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的時候,家長應該要先留意什麼?

科技進步的浪潮很難阻擋。除非父母自己可以忍住完全不用智慧型3C產品,不然孩子時時看到父母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很難不要求嘗試看看;而家長也很難完全拒絕孩子使用。

其實這和「是否該給小孩看電視」的議題很像,只是3C產品可以使用的地點更多元、更容易隨處取得,所以使用起來更要小心謹慎。

那到底怎樣才算「適度」呢?

人閱讀—阿布拉電子報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I0040/289894/web/

看完這篇文章【引發孩子閱讀興趣的選書】,我開心極了,終於找到一篇與我相同觀點的文章。

以下節錄文章最後一段

常常覺得,大人在讀繪本時和孩子不同。孩子的閱讀是「融入情境式」的,他們會將自己投身在故事之中,跟隨故事走向投入其中。然而,大人往往是「抽離情境式」的,他們常常在閱讀的同時打開「探照燈」,不斷蒐尋著這個故事「到底要告訴我什麼」,以至於往往得不到閱讀的樂趣,只會在意義上去探索。就像坊間許多的繪本導讀,有時將繪本支解得零碎不堪,並賦予過於沉重的大人觀點。其實,對於兒童而言,只要故事有趣──不一定只是趣味性,而是能夠藉由不同方式的呈現,引發他們的興趣,自然能夠讓他們沉浸於閱讀之中。就這一點而言,孩子實在比大人幸福太多。所以,為什麼不能只為了喜歡而閱讀呢?!

仁閱讀—被打大的孩子,會逐漸失落自己的感覺

《人本教育札記》11月份317期《棍棒與訓練 打造好小孩?分解「狼爸」與「百歲」教養法》
十一月二十日,世界兒童人權日。每年此時,世界各地總有眾多活動,提醒人們關注兒童身為「人」的權利。
台灣人不見得熟悉這個節日,但對於許多兒童人權議題,如國際難民潮,孩子流離失所、營養午餐出問題,孩子健康受損、廁所設置不良,孩子難以使用,越來越多人呼籲改善…
但在日常生活裡,最容易損害孩子人權的,往往是家庭內部成員,狼爸「們」說:棍棒是養成孩子良好學行的最佳工具,打小孩能把他們造就為「人上人」;而百歲醫師則指出:適當忽略嬰孩的嚎哭,其實能訓練他們學會正常作息規律,有助其身心發展。
這些說法,似是而非。
本期特別企畫,邀集各方專家-包括醫師、教育與幼保研究者、資深輔導與幼教老師、教養書藉作家-請他們各依所長,從教育與心理學理論、教養實務,乃至大腦科學等方方面面,分頭討論狼爸與百歲的主張。
請翻開書頁,與我們一起分解那侵犯兒童的「教養法」。

以下文章引自其中一篇【被打大的孩子,回逐漸失去自己的感覺】[@more@]

〉訪資深輔導教師李世慶

◎採訪整理/王士誠

零體罰的確是一種理想教養方式,但如果沒本事在零體罰之下好好管教小孩,那選擇體罰搭配理性愛的教育,以「確實」管教好小孩也不錯。

這段話,節錄自「親子教養作家」陳安儀今年九月發表的文章〈註一〉,讓人想起幾年前中國的「狼爸」蕭百佑。狼爸主張:小孩要打才能學好,所謂「三天一頓打,小孩上北大」。〈註二〉

陳安儀和狼爸都列出體罰的「注意事項」:該打哪裡才好、幾歲可打幾歲不可打…稱之為「理性體罰」。

體罰是真的,理性是假的。

「都要打人了,怎麼是理性?」李世慶老師無法認同他們。李世慶曾任國中輔導主任及高雄中學輔導教師,也擔任過義務「張老師」;她數十年來接觸過許多孩子,從不認為對孩子揮舞棍棒時,人還保有理性。

「除非你弄清楚自己在氣什麼、弄清楚他踩到你什麼雷,否則何來理性?因為情緒是自己的一部份,成熟的人是對自己的情緒負責的。怎能推卸給孩子,說是孩子的問題?」她反問:「然而,如果你真弄清楚了,還需要用打來對待孩子嗎?」

就連狼爸也贊成把事情弄清楚,在書裡不只一次提到,會讓孩子想清自己的錯,這才打;陳安儀也說:

重點在於,這個「罰」是不是真的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知不知道為什麼被罰?服不服氣被罰?

這就怪了。都說「弄清錯誤最重要」,那孩子知錯不就結了?怎麼還打?

李世慶說明:「情緒走在理性前面是一般人的常態,動手打人通常是因為情緒跑在前面,例如發火了;而理性還在後面沒跟上來的當兒,棍子已經先落下了。如果是跟孩子說明他的錯後才動棍,孩子不是知錯了嗎?這不是教養的重點嗎?為什麼還需要打呢?有些父母可能會認為身上的痛會讓孩子記住,如果真是這樣,那打一次不就行了,為什麼還需要繼續打呢?」因此,所謂「理性體罰」仍是情緒先反應,而事後方用「理性」來說明罷了。陳安儀就招認:對小孩的劣行,她雖盡量控制怒氣,「還是免不了火冒三丈時,劈頭大罵,抄起『傢伙』亂打一通。」這,還有理性嗎?

孩子沒有選擇,管教就沒有意義。

「狼爸等人實際上是擔心小孩會有不好的行為,才限制小孩的。」李世慶自己也是母親,瞭解父母的心思:「但是在家規裡或口頭告誡上一直說No,例如不能任意上網、不能隨意開冰箱吃零食…等等都是否定的陳述,小孩不會知道什麼是Yes;他做了你不喜歡的事,你打他,他只知道父母生氣了。」

那有什麼不好?阻止犯錯,不就能把小孩「管教」出「規矩」來嗎?

李世慶未直接回應,而先談起狼爸長子寫給狼爸的信;那上頭寫著,他怕爸爸,也感謝爸爸。「我猜他的感謝是在外在成就面的部分。在家裡,他習慣了爸爸的權威,只會、也只能那麼講。」李世慶進一步指出:「孩子小的時候,親子是一種依附關係,如果否定了狼爸這個權威,他要依附誰?要怎麼在這個家庭系統裡生活?對孩子來說,生存危機太大了,所以他只能服從、習慣、適應,因為怕那個罵人的大聲響、會讓自己身體疼的棍棒繼續往身上落,因而沒有選擇。

『選擇』,對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很重要。就好像我們在生命的學習中,不知道什麼食物是合自己口味的,就會嘗試不同的食物來做選擇;不知道什麼是自己最想要的,因此會有一段摸索的過程來確認,這其中就是透過不同的選擇來決定的啊。而在選擇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挫折、困頓、傷心…產生,而這些不就是讓孩子這棵小苗越來越成長的澆灌嗎?何況『選擇』是人一生都會持續的功課,讓孩子小的時候就有練習的機會,不正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目的之一嗎?

其實,狼爸是想教導小孩很多正面的價值,例如辨別是非,只是方法是強制性的而非啟發性的。讓小孩在沒有選擇的環境裡,怎麼學習『辨別』?」

就以「規矩」來說,狼爸的孩子看到長輩就會自動起立,這被認為是尊敬長輩;但他們有機會思考為何「起立就是尊敬」嗎?或者,還來不及思考,就被要求「應該」這麼做了?只見「應該的動作」,而不明白「尊敬的心意」,這樣的「規矩」有意義嗎?

當孩子只會反射性地表現出不明意義的「規矩」,你會認為已經把他「管教」好了嗎?

孩子沒有感覺,各種關係都會被阻絕。

「狼爸用外在的標準來要求小孩,但我更在意內在。」李世慶說:「比如,狼爸的孩子說怕爸爸,這對我來說就是兩人的關係有了一定的距離。如果小孩的內心狀態是要戒備著爸爸、怕自己被打,內在發展就受限了。」

聽起來很抽象?其實一點也不。

例如,小孩餓了想吃點心,不准;小孩想買漂亮文具,也不准;小孩想到同學家玩,還是不准…感覺一次次被大人否決,日子久了,小孩會怎樣?

很可能會這樣:吃點心?不對,那沒營養;買漂亮文具?不對,那很浪費;去同學家?不對,那會「業荒於嬉」…也就是,小孩習慣讓「對的價值觀」壓過自己真實的感覺,甚至會懷疑、否定自己的感覺。李世慶認為,那就是「把自己跟感覺隔絕了」;時間一長,人很容易對什麼都無感。

那又如何?「要是某天狼爸的小孩變成主管…因為他外在成就高,當主管的機率很高;可是他對下屬沒有感覺,會怎樣?」李世慶問。這很容易設想:下屬說,這任務讓他快爆肝了,但主管無感,只會公事公辦,只看到一部工作的機器,而不是一個活生生、需要喘息的「人」。這樣的人顯然不容易成為好主管,不容易跟下屬有良好關係。

「關係」,也是李世慶在意的:「人要建立各種關係:跟自己的關係、跟別人的關係、跟情境的關係。小孩的感覺被隔絕,但如果一輩子只認同被灌輸的那套價值,或許也會有自我認同吧?

他可能在腦袋是認同的,但,事實上他已經跟自己隔絕了。因為人不是只有腦袋,而跟自己隔絕的人,要怎麼跟別人建立關係?因為別人不見得認同那套價值體系啊,那他能接受、尊重、瞭解別人嗎?如果他只有一種思維角度,跟人相處很容易產生原生家庭帶來的文化衝擊,更難和各種『情境』建立關係。包括跟家庭的關係、跟社會的關係、跟自然的關係…他要如何面對?」

李世慶自己,就是個「關係斷裂」的例子。

小時候,李世慶和阿嬤一起生活:「阿嬤那時守寡,把憤怒、悲傷都放到我身上了。」小小的她,每天得提滿三大缸水,濺出來就被打;地沒拖乾淨,被打;家裡的狗跑了,被打…「我那時的內在狀態就是警覺、戒備,常擔心會不會被打。」李世慶回憶:「年紀稍長後,我發現自己由於長期要看大人的臉色,不敢有自己的感覺,很在乎別人如何看我,沒辦法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無法跟別人互動,好怕自己講錯話、做錯事,因而畏畏縮縮、放不開,導致別人也不太瞭解我。為了救自己,想搞清楚自己怎麼了,就插班考彰師大輔導系,開始練習跟自己與別人建立關係。」

被打大的小孩,會把心力都放在觀察外面的動靜上。內在呢?自己心裡感覺如何?她沒力氣想。

跟小孩談感覺,不等於順著他的感覺做事

「所以,要跟小孩『談感覺』。」李世慶特別強調:「不是『順著他的感覺』,他要怎樣就怎樣,而是談彼此的感覺。」她舉例:「小孩飯前想吃糖,你要他飯後吃,小孩哭了,可以先說說他的感覺:『我不讓你現在吃糖,你很難過,對不對?』這時候孩子可能會點點頭。然後,可以問他:『你知道媽媽為什麼現在不給你糖吃嗎?』孩子可能搖頭。接著媽媽可以說自己的感覺及想法:『我擔心你吃了糖之後會不舒服又吃不下飯,上次你在飯前吃糖後就說肚子痛痛了,你還記得嗎?我沒有說不准你吃,只要你吃過飯之後,就可以吃啦。』

李世慶接著說:「小孩有時候不知道怎麼講或還不會講自己的感覺,大人要觀察他,把他可能的感覺說給他聽。感覺不被忽略,人才會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被瞭解、被同理,生命會比較完整。教育就是要把人教得越來越完整,這也有助於建立親密關係。

狼爸其實也是靠感覺在教小孩。他因為很擔心放任的教育會對孩子有不良後果,就使用大量的否定和限制。可是在放任和限制之間,其實還有很多選擇,不需要走極端。」

但怎麼選呢?李世慶回答:「那就要看小孩的狀態了。如果選了某種方法,小孩跟你更親密了,方向就是適合的。否則,只會造成遺憾。」

拿起棍棒、抬出理性大旗,剝奪小孩的選擇、打壓小孩的感覺…這會讓親子關係更親密,還是造成遺憾?你感覺呢?

註一:本文引用陳安儀的字句,均來自〈小孩該打?還是不能打?〉一文。

註二:本文論及蕭百佑的觀點,均參考《狼爸的愛與棍棒》一書。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317期

仁信—如何把功課還給孩子?

節錄自http://enews.url.com.tw/education/67878

◎吳麗芬(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總監)
如果針對小學生家長做民調,我相信「功課問題」會是排名第一的煩惱。
每學期都有家長來找我討論這類問題,因為孩子要不拖拖拉拉,要不,不願訂正也不肯接受爸媽的好意見,事實上,即便在「數學想想國」這樣強調寫完功課就出去玩的安親環境,也不是沒有「功課問題」的困擾;孩子上學的日子越久,便越對學校課業反感,每到寫功課時間,孩子們紛紛比較誰的功課多,只有一兩樣功課的人就自感幸運,只差一兩樣功課就變成最多功課的人,竟是露出一種怨恨,似乎在說:「噢!可惡!連悲慘都輸給別人!」 [@more@]
但無論孩子們有幾樣功課,許多人都是在拖拉之中才能幾近完成,特別會拖的還把功課留回家,緊接著上演親子大戰…因為大多數的家長,早已習慣「搶走」孩子的功課主導權而不自知。
我們當然知道大人的無奈,誰愛搶著主導啊?誰叫他們都不主動!而問題的根源,大家也知道是出在學校教育—上學無趣、玩耍時間縮水,重複抄寫的功課又多,我們自己重讀一次小學都未必能高高興興寫功課,因此,在教改還沒有成功之前,除非家長敢去學校交涉,否則這根本是難以解脫的宿命。然而,大家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寫功課仍然是孩子的事情,是孩子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大人絕不該從幫忙變承擔,甚至演變成日益嚴重的焦慮,成為影響家庭生活最負面的源頭。
因此,最近我們和一些家長合作,進行了為期兩週的實驗,效果十分顯著。孩子依舊抱怨功課,但他們明顯縮短了拖拉、主動設定了自己想要完成功課的時間,即使決定留一部分回家寫,回家後也能主動完成;最重要的是,家長逐漸從孩子的功課中解脫出來,有更多心力經營親子關係,孩子受到愛與肯定,回過頭來更有能量面對無趣的學校功課。正向的轉變已經開始,我知道,只要維持下去,改變就不會停止!
什麼神奇實驗呢?其實只是試著「放手」,讓孩子能當自己功課的主人,並忍耐實驗期間孩子自理的結果。既然是讓孩子當主人,自然要讓他學著決定自己何時想完成功課,大人的工作比較像能幹但絕不越權的秘書。孩子放學後,就和他商量接下來到回家前的行程,其中玩耍時間要受到保障,不然會橫生枝節(詳情請參閱札記二七二期〈玩太少,孩子也會生病。〉一文),在「老闆」決定的時間內,盡可能陪著他「上工」,這時需要對他上工時的一切表現盡可能的讚美,除非寫錯,否則不要出言指導,尤其不要挑剔美觀問題,因為那不是現階段的重點,我們要焦點集中的幫助孩子完成他自己的目標,這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自己是主人的感覺。
然而剛開始事情不會那麼美好,老闆失誤連連,以為自己可以寫完功課,卻因為分心弄東弄西,時間都花光了,有的老闆則還不相信自己是老闆,提心吊膽玩了一整天,到睡前才慌張地想工作,此時家長們真正面臨的考驗是,要不要讓孩子熬夜寫完呢?答案是「不要」,因為晚睡造成隔天的問題更大,但也不要趁機虧他唸他訓他,請爸爸媽媽務必溫柔地當爸爸媽媽,同情沒寫完功課孩子的心情跟處境,安撫他的懊悔,答應他明天早點叫他起床或早點去學校補寫,告訴他你相信他明天很快就能補完,現在來聽爸爸媽媽說床邊故事吧!
沒寫功課的隔天,是這實驗成敗關鍵的日子,大人要如何面對因為功課問題而遭遇「不幸」的孩子呢?答案是「哀矜勿喜」。我們要盡量傾聽孩子的苦水、同情孩子的遭遇,但千萬不能數落、責罵,因為大人一責罵,小孩就再度證明自己的無能,更不相信自己能管理自己,更覺得需要依賴爸媽的催促,事情便又回到原點,所以大人千萬要忍耐,事實上,只要忍耐幾次,情勢就改觀了,我們真正要對孩子說的話只有一句:「那麼,今天想要怎麼寫功課呢?需要我幫什麼忙?」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75期

後省思—介紹兩本書

三早上閱讀時間,一定唸一本書,希望有助大家寫閱讀心得。

今天的書和閱讀心得都較特別,完全為澔澔設計。

點與線的大變身

點和線大變身[@more@]

這本書,從一個點與一條線相遇開始,就像大地初始,世界從最簡單開始,慢慢增加點、線條,構成複雜圖案,出現複雜城市,最後是色彩,世界變得繽紛。

如果認真的再讀一次,會看見世界怎麼從一片曠野變成好幾座城市,也就是蠻荒到文明的過程。

好像很簡單的一本書,卻有很深的意涵。

心得單,請大家自行創作點與線的大變身,至少九個圖案。

DSC_3457DSC_3458DSC_3456

下次,依然,要請大家一起來玩【閱讀單】。

豬先生和他的小小好朋友

豬先生和他的小小好朋友

放學前,又唸一本,裡頭的兩個角色,一大(豬)一小(小蟲)。

兩人看似難以相處,找不到共通點,不停的碰撞衝突後,發現彼此的共通點。

人與人的相處總是相對,沒有絕對。

只要願意,總能找到能夠相處的某個【接觸點】。

我一直都很喜歡米奇巴克出版社的書,充滿哲學性,故事最後,跑出一隻大象站在豬與小蟲面前,這時,又考驗讀者,誰說豬很大?站在大象面前,誰最大呢?

相對於小蟲,大象不只是大,簡直超級大,又該如何取得相處的平衡感呢?

這些問題,留給大家思考。

之所以選擇朗讀這篇故事,做為大家放學前的禮物,是因為整個故事的基調溫暖、積極,很適合當作彼此加油打氣的禮物書。

那麼,每次放學前,我們喊的不是:老師再見、同學再見、大家明天見。

而是喊:三仁有你真好,大家明天見。

知道原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