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省思—社報,社爆

社會報告拖了一個半月,正式上台。

請大家依照黑板說明進行,五組報告完,我也爆炸了。

等了一個半月的成果,不應該只有這樣,已經上台兩次,該修正的依然沒有修正。

唯一讓我感到一點欣慰的是,每個人都沒有逃避上台。

然而,站在台上就夠了嗎?不用有一點貢獻,不用表達立場嗎?

社會課的學習重點:透過自己的大腦思考世界問題。

以此為標準,寶貝們,準備報告時有認真思考自己報告的內容,上台報告時有思考怎麼報告嗎?

讓我來分析每一組的報告狀況,大家想一想。

五分車

IMG_2899IMG_2900IMG_2904

眼睛盯著小抄,這樣報告好嗎?

IMG_2901

大家勤作筆記,滿好的。

IMG_2902IMG_2903

勝說:五分車是糖廠的小火車。

請問:羅東林場的火車算是小火車嗎?

勝說:五分是一半的意思。

請問:什麼東西的一半?能說清楚嗎?

勝又說:五分車軌大約是762mm。

薰問:大概多長?

是阿,沒說清楚,還以為是車軌長度,其實是寬度,為何不在報告時一個人說,一個人比寬度呢?

勳問:五分車的速度?

真的找不到資料嗎?還是根本沒有想過這問題?

同組組員,不需要協助找資料、討論資料嗎?

永和寺

IMG_2905IMG_2906

讓自己成為貼資料的工具,這樣好嗎?

IMG_2907IMG_2908

台下態度可圈可點,不斷提問。

IMG_2909

三個女生一起講,一個男生在旁邊發呆,這樣是認真負責的表現嗎?

三個女生同時講,重點會清楚嗎?

我知道你們希望同學聽清楚,一起說話音量好像比較大,音量大同學就聽清楚了嗎?

宏問了好問題:為何叫做永和寺?

永和寺名字本身,一定有意義。

勳又問:是拜哪一位觀音?千手觀音嗎?

全部的人都回答不出來,這次和上次一樣,重複報告小文曾經說果的傳說。

玉兔鉛筆工廠

IMG_2911IMG_2910

IMG_2913IMG_2912

IMG_2915IMG_2916

我好喜歡今天的小喬,自信滿分。

IMG_2917

一開始彤報告的非常清晰,先介紹鉛筆的做法,在介紹鉛筆的材質,我對這組充滿期待。

汝報告的和上次的一模一樣,上次就有人反應今天的問題:怎麼掏耳朵、綁頭髮?

今天汝還是回答不出來,小組也無人可以支援。

後面的報告更奇怪,年代說不清楚,故事講不完整。

音量倒是滿分,小喬說得很好。

羅東林場

IMG_2918

宏如果不看稿,就滿分了。

IMG_2920

唸到組員都來關切,不覺得有問題嗎?

IMG_2919

這組報告的題目最簡單,報告內容最差。

林場我們去過最多次,從小一到現在,林場有什麼景觀、功能歷史等,應該會查到超越其他組的資料量。

實際上呢?只有宏仔細的找了林場的歷史資料,報告完之後,後繼無力,沒有任何人能將林場介紹完。

林場真的什麼都沒有嗎?自己到林場的感受不能說嗎?

勸世堂

IMG_2926IMG_2921

看報告者的表情,就知道誰有準備誰沒有。

IMG_2922IMG_2923

台上沒有認真報告,台下要學什麼呢?

IMG_2924IMG_2925

緯和上次一樣報告勸世堂的功能,這之前就過關。與前一組一樣,後面同學報告的內容可以用四個字說明:不知所云。

為什麼連續三個人都在報告祭拜什麼神明?三個人說著不一樣的神明,只要介紹一個神明就算是報告嗎?

 

一早,我開心的帶著蝦叔叔到校,以為最後一節全班過關,我們可以有一點點心時間,開心的品嘗努力成果。

結果,每一組其實只有一到兩位查資料,用心準備,其他人以為可以蒙混過關。

寶貝們,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小文總是要你們盡心盡力,說這麼一點點,講得不清不楚,算是對自己負責嗎?

請大家重新準備,下禮拜四,希望每一組每一個人都用了心,盡了力。

做報告方式:

1.問自己關於報告題目10個問題,你會問什麼?

2.找出這10個問題的解答。

3.練習將10個解答,精簡扼要地說。

4.關於這10個解答,問自己的感受。

PS我知道你已經盡力,請放心,我會多教一點報告小技巧,不會讓你浪費間的,你就和全班再試一次,超越這禮拜的自己!

後省思—種菜初體驗

下午第二節,在孟君老師陪伴下,我們來到學校僅有的一塊小菜園。

三年級的孩子好幸福,惠群老師替我們申請了一筆食農教育的經驗,在課堂前,替我們選地、整地、找講師,我們只需要到現場稍微碰一下土壤,幾乎沒有下田。(我還以為會弄得滿腳都是…,想不到菜園被整理的五星級乾淨)

IMG_2828IMG_2829IMG_2830IMG_2831IMG_2832IMG_2833IMG_2834IMG_2835

做記號

IMG_2836IMG_2837IMG_2844IMG_2838IMG_2840IMG_2841

感謝前兩班替我們整土(孝愛),小春老師告訴我們先拿著竹枝作記號。

種子之間的寬度,就是每個人肩膀相連自然而然形成的距離。大家一列站開,像在對種子說:請多多指教。

竹枝插入土壤,約在自己腳前10公分位置,要直要深,才能替種子築好一個窩。

放種子

IMG_2843IMG_2839IMG_2842

替種子築好窩,就要放入甜玉米種子,每人一顆,輕柔的放入,約手指指節兩節深處,再覆土。

每個人都輕彎膝蓋,想著六月的美食,小心翼翼地呵護著種子。

種好玉米,又種四季豆,最後是大陸妹。

三排土壟,三種植物,小春老師笑著說:這可是史上最小的菜園了,這樣的菜園農夫只要一小時,就能獨立完成。而你們動員這麼多人,分批進行兩小時,一定要好好照顧哪!

照顧

IMG_2861IMG_2845IMG_2846IMG_2847IMG_2848IMG_2849IMG_2850IMG_2851IMG_2853IMG_2854IMG_2855IMG_2856IMG_2857IMG_2858IMG_2859IMG_2860

 

巡視努力成果,小春老師請大家每天都要來觀察菜園,是否長高了呢?還要澆水,整個菜園約三桶水(澆水器),要緩緩而均勻地在土上灑水,要注意力道慎防土石流。

灑水時,葉菜類不能直接澆灌在葉片上,會容易腐爛。

如果在土上看見一堆圓圓的排泄物,就得出動抓蟲大隊,不讓蟲偷走大家辛勤的成果。

勳說:可以用辣椒水除蟲嗎?

小春老師說:可以啊!小心不要調太濃,辣死蟲也把植物辣死。

他還說等小苗長出來,會來放有機肥,邊說邊把一顆顆圓圓的肥料灑給大家看。

勳又問:可以在上面尿尿嗎?

小春老師笑著說:尿也滿有機的,偏偏有味道。大便也是很好的肥料,然而,就怕沒長植物,長滿蒼蠅。

薰問:那裏有蟋蟀,要抓嗎?

小春老師趕緊回答:蟋蟀不是害蟲,他吃肉,不吃菜。蟋蟀是聞菜蟲的味道來的,可以幫我們吃菜蟲。

驊異想天開說:需要抓一堆蟋蟀來嗎?

小春老師苦笑:是不用啦!

我趕緊問:大概要多久才能長出小苗?

小春老師說:大概40天左右,大約六月就能採收。

惠群老師偷偷告訴我:如果收成不好沒關係,我會想辦法

哇!聽到這句話,有沒有很感動!

整土不難,插枝不難,放種子不難,難在照顧,接下來每一天,誰願意每天都去照顧菜園,當偉大的小園丁呢?

後省思—作家王淑芬大駕光臨

3642-3492700

行前

為了迎接這活動,上學期拿到平板,就請大家閱君偉上小學系列電子書,再透過作家的手工書學會怎麼做開門書,最後還辦了一場書展

兩週前,小葉老師特地到班上,以王老師的方法教我們製作卡片,這週開始布置在圖書館外面,明天一早我們就去欣賞。

一週前,請大家設想如果我可以變成作家筆下人物,我想變成誰,不管網路上有沒有出現迴響,大家都想過一遍。

今天,作家王淑芬來到現場,仁寶好興奮,抓著一張紙就想給作家簽名,我知道這是你們展現崇拜的方式。

即將與作家見面的前五分鐘,你們興奮的無法排好,我裝作生氣的模樣,其實我知道這是你們過分期待的舉動。

演講第一段

準備進入視聽教室,每個人深呼吸後,安靜的前進:哇!是王淑芬!

我看見每一張小臉的喜悅,作家竟然朝我們走過來,露出笑臉問班長阿勝:怎麼有這本書?

阿~原來阿勝手上拿著小文買的書—我是白癡,這本書是舊版,是作家最愛的書。

我是白癡

作家一開口,果真不同凡響,口中每一句話都是故事,如作家所說:You are what you read,我也想這麼對作家說,她溫柔而幽默的氣質,博學而寬諒的態度,一定與她長期閱讀的習慣有關。

IMG_2600

作家介紹完自己的工作之後,問大家第一個問題:

你們知道我的工作都和哪一個字有關嗎?

想對了嗎?請看簡報,答案一目了然,就是

 

演講第二段

介紹完自己,介紹寫過的五十本書。

五十本書是多少呢?從地面上排起,以作家的身高來對比,幾乎到脖子。

IMG_2599

(小諺,超級認真作筆記,我沒要求哪…可見多喜愛這作家)

IMG_2598

先介紹君偉上小學系列,再介紹怪咖教室系列,接著說到作家最愛的書我是白癡,又來一本我是怪胎,作家反問大家:

猜我是第三本是什麼?

每個人都說著難聽的名字,作家再問大家:

為何我要寫這些書呢?

聽見了嗎?作家為了終極關懷,希望讀者能跟著關心並照顧弱勢

【君偉上小學】系列二十週年紀念典藏套書(加贈上學好好玩貼紙)      怪咖教室  

書介紹完之後,作家請大家猜自己小學時最拿手的兩個科目是什麼?

我還沒想到,坐在我前面的萱終於回魂,轉頭跟我說:國語、美勞

見我不理她,趕緊跟著聽眾舉手。

問了幾輪沒人答對,作家眼尖,看見坐在最後面的她,點她說話。

答對之後,萱一直拿著簽名書籤當手槍,不停掃射我。(臭小子…今天是來看作家的…不是看我….)

作家又問,聽完這些,你們覺得我是怎樣的人啊?一堆人說:點子很多的人…

作家說:閱讀可以讓人心情愉快,可以讓我知道許多事情,我不是只有讀喔,我還會想,閱讀和思考是很重要的。

此時,萱又轉頭對我傻笑。(是,沒錯,我常念這些話…)

演講第三段

作家開始介紹最近剛寫完的童話去問貓巧可,先問大家為何要寫貓呢?

作家說:因為我家有養一隻貓,我好喜歡貓。

仁寶全轉過來,輕喊:小文…(知道知道,轉回去啦…呵呵…作家跟我一樣耶…)

只要有問題,就可以問貓巧可。林肯的老師問他的問題,從作家口中說出。

小諺轉頭看我,因為林肯曾經是他想研究的偉人(第二課文本)。

所以,到底先有雞才有蛋,還是先有蛋才有雞?

演講第四段

講完貓巧可的故事,作家開始抽各班的提問,抽到小緯,全班尖叫。

小緯好幸運,能被王淑芬欽點上台問問題,整個人笑得合不攏嘴。

IMG_2601IMG_2602

小緯問:您做手工書的點子,從哪裡來呢?

再來是阿鳳,阿鳳緊張的一動不動。

IMG_2605

阿鳳的問題已經與別班同學問題重複,有些可惜。

最後開放提問,COCO問了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題目:您喜歡創作還是勞作?

演講第五段

阿鳳與COCO特地帶作家的書來簽名,其他同學全忘記…,其實教室有一堆王淑芬的書,但來不及準備,我隨手拿兩本給班長和彤(本來要給小緯機會的…他竟然推掉…),最後是大合照。

IMG_2609IMG_2610IMG_2606IMG_2607IMG_2608

阿~~~今天的大家一定收穫滿滿,整場將近兩小時的演講,多數同學從頭笑到尾,肯定是生命旅途中難忘的一場與作家的約會。

PS諺、睿、勳、CO、彤、怡、佑、薰、緯、鳳、蓁、元、喬、捷、汝很認真聽喔~

20160412_14553820160412_14571720160412_14575120160412_15001120160412_15035620160412_15100320160412_15111120160412_151349

20160412_14411720160412_14500720160412_145104

 

後省思—除法思考(三)

前兩堂課一次做完,這堂課分解除法,一步一步用兩種方式對照,孩子更快理解除法意義。【九九乘法不熟的孩子,還是學得很慢】

複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在全班面前畫圖,先布題百位可以被除掉的三位數。

比如786除以6,和全班一起畫圖。

這次請全班解題,先用6除掉百位7,除掉1次,還剩下幾個百?

左邊畫圖法,剩下1個百;右邊直式除法,剩下1個百。

將1個百換成10個十,再問全班現在有幾個十要被6除掉?

左邊畫圖法,發現有18個十;右邊直式除法,將十位8放下來。

用6除掉十位18,發現需要3次,還剩下幾個十?

左邊畫圖法,剩下0個十;右邊直式除法,剩下0個十。

【叮嚀孩子0可以寫可以不寫,0+個位沒有意義】

請問現在有多少個一要被6除掉?

左邊畫圖法,發現有6個一;右邊直式除法,將個位6放下來。

左邊畫圖法,用6除掉一次之後,個位全部消除,沒有剩下;右邊直式除法,6-6,餘數是0,也是全部除掉。

再幫孩子整理,無論是畫圖或者直式除法,都先處理哪個位值比較方便?接著是?最後是?

強化【除掉】概念,孩子的除法就會比較有量感。

再布題,三位數的百位不能被除掉的數字。

比如286除以6,一樣左邊畫圖法,右邊直式除法對照。

左邊畫圖法百位無法一次消去6個百,只好把2個百化成20個十;右邊直式除法商可以寫0或者不表示,直接往後退,處理28個十。

先讓孩子不足就用0來處理,處理多了,再問孩子0可以去掉嗎?可以不要寫那麼多次0嗎?

今天再這樣整理一次,學會除法的孩子增加了,明明寫數習的時間減少,但答對率很高。

阿~慢慢學總算有點成果。

明天上數學課以前,先讓我說個心理學上的小故事,保證大家學得更好。

PS小諺、佑子最讓我感動,三上學除法學得亂七八糟,一開始上第五單元時,也一度卡住;但因為專注不放棄,有問題就問,兩個人的除法概念穩固又正確,相信嗎?明天一早要訂正數習到48頁,全班只有一個人不用訂正,就是小諺喔!

PS澔澔這單元也很認真,也是幾乎全對喔!

 

後省思—語感

閱讀量大的孩子,果然會有語感。

每一個語言都會有相應正確的腔調,該用怎樣的語調詮釋,總還是有個相對正確的答案。

朗讀詩會用怎樣的語氣?

朗讀童謠會用哪樣的語氣?

朗讀一篇情節詭譎的偵探小說,又是怎樣的語氣呢?

總不會都用一般朗讀比賽青睞的怪腔怪調來唸吧?

教完第七課,請大家嘗試自己念課文後附錄的一首小詩,大家中規中矩唸完以後,突然聽到佑子唸出一組好聽的節奏。

請他示範唸給全班聽,就像是唸出一首歌,幾個小音符明確的在空中飄著。

如果不是心中對詩有強烈感覺,很難這麼精準的表達詩的韻味。

親愛的仁寶,讀書到底可以做什麼?管他的,快樂的讀就對了,好嗎?

後省思—除法思考(二)

透過反覆畫圖,用【畫圖式】對照【直式】,越來越多孩子說:喔~~我懂了!

我以為商是二位的除法孩子會,商是三位的除法只是再多算一步驟,孩子就一定會。

今天一上,大錯特錯。

關於多一位這件事,還是得從頭說起。

像是900除以4,還是得先畫出9個100,【4個百】一除,除掉兩次以後,發現剩下1個百分不掉。

再換成10個十,【4個十】一除,除掉兩次以後,剩下2個十分不掉。

換成20個一,【4個一】一除,除掉5次,就完全除掉,所以沒有剩下【餘數】。

少數孩子看數字就能理解,多數孩子要反覆畫圖才能懂【除】的意義,仍有少數不管怎麼畫都沒有用,就要從最根本的倍數著手。

究竟倍數和除法的關係是什麼呢?慢慢來,一步一步找出問題,孩子就能學會。

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去除心魔,每一堂數學課前,都先請孩子深呼吸,告訴自己:我一定可以想出來,只要給我時間。

有信心,就能學會。

目前進度到5-2,我們慢慢學,不急。

後省思—除法關卡

第一關

教二位數除一位數前,孩子會遇到第一關—九九乘法熟悉了嗎?每個1-9的簡單倍數清楚,估算就輕鬆了。

上完課發現一堆人5*9多少,必須得從5*1算起,直到5*9才能說出45。

關於這關卡,就是布題慢,讓孩子有機會想,多算多用,慢慢就會。

要不要急著馬上背起來?學期中就算了,不過,這會是某些孩子的暑假功課。

第二關

加減乘除什麼意思?教半天發現,上除法時,孩子對於除法有些了解(多數應該是背出課本概念),然而一問:除法和減法有關嗎?一堆人說:沒有關係。

仔細一想孩子知道什麼是加法嗎?加減乘除關係,似乎也需要被釐清才行。

經過一連串無感教學後,孩子只會覺得加法就是+,減法就是-,乘法就是*,除法就是…,將依切想法化約為算法,難怪數學總是被稱為算學。

第三關

為何要除?除的情境有很多種,情境不同,分法不同,有包含除與等分除,孩子的一開始究竟要從哪裡下手?

解題時,可以畫畫,可以直式計算,可以用計算機算。

不過,為何要發明一個直式計算方法?與有沒有計算機無關,肯定有某種學問在背後。

那麼直式為何一定要從十位算起?而不從個位?

直觀的問題,往往能解決孩子學習的困難。

對於除法有疑問嗎?如果沒有,很難真正學會。

第四關

從畫畫理解除法直式,孩子看懂畫畫,以為理所當然能寫成直式。

當我把分完的結果寫上商,孩子立刻問:為什麼?

阿~光是畫畫怎麼分的,孩子也不懂;商的意義,孩子顯然不清楚。

重新擦掉,全班一起來分一次,從十開始分,孩子有感的說:比較快。

在分一,一個一個分完以後,再寫成直式,這次有人問:怎知道商答案是那麼多?為何不是…

發現孩子顯然對於倍數應該是多少,以及要盡量分完這件事情沒有感覺。

上完課,仔細一想,孩子在學習這單元之前,有好多概念缺漏,想要一步到位,是痴人說夢。

今天我將說話速度放慢,一步一步問:有問題嗎?

小驊、佑子、小緯、COCO、小薰、小勳、彤彤、小諺、宏宏不斷提問,這感覺真好。

每個人的疑問不會一樣,切入角度也不同。

明天我會繼續慢慢來,每一句話短且明確,搭配清楚的題目與畫法,讓大家一起來思考,就這樣嗎?

後省思—作家有約延伸活動(卡片製作)

4/12作家王淑芬會到竹小來,和三年級孩子聊聊他的故事。

有人問:他很老嗎?

別急,到時候就知道。

下午小葉老師來教我們做卡片,這一張卡片的做法出現在作家王淑芬的書中。

至於…卡片是給誰的呢?

噓!仁寶知道就好,千萬別說。

學習單

這張學習單與作家的三年級花樣多有關,學習單上是針對三年級生活的基本問題,嘿嘿~不乏攸關同學秘密的問題(我好期待喔~)。

小葉老師問其中一題:最喜歡的科任老師是哪一位?

感謝全班阿~大聲地回答:小文。

阿可是…我不是科任老師ㄋㄟ…。

IMG_2269IMG_2266IMG_2267IMG_2268

卡片

首先,一張紙對折,再將兩邊折向中間。

IMG_2270IMG_2271IMG_2272IMG_2273IMG_2274

IMG_2275IMG_2276

把折好的紙放直,讓三條折線變質立,接著在七公分處由下往上折,另一邊只要對折即可。

在開口處畫上嘴巴,並拉開再將嘴巴折線摺出來。

小怡真厲害,小葉老師說完就能立刻做好,蓁、彤也一樣,成為老師最佳幫手。

翻轉後,在空白處畫上對稱圖形。

這道工序最難,三年級孩子還沒學過對稱圖形。

小葉老師請同學上台試畫,畫完大家就有感覺,兩邊一模一樣就是對稱圖形。

IMG_2282IMG_2277IMG_2278IMG_2281

 

最後是拿鏡子照自己的臉,畫出自己的可愛大頭照。

可愛的卡片,全班完成後,我再公布喔!(還有5人未完成)

後省思—竹林社區踏查1

我們從操場旁側門出發,進入復興路二段180巷。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4.6892253,121.7669295,3a,75y,301.54h,66.72t/data=!3m6!1e1!3m4!1smN4sZSyBbhDVdoApe37mDg!2e0!7i13312!8i6656?hl=zh-TW

觀察門牌,羅東鎮路牌徽章,阿鳳看出來是樹木,有發現嗎?羅東最有名的地方是哪裡呢?所以這些樹木代表個地點呢?或者是歷史?

看完門牌,往前走,接著我們轉進41弄,請大家思考巷、弄,哪個比較大條?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4.6894099,121.7661751,3a,75y,26.36h,84.11t/data=!3m6!1e1!3m4!1sdcVtA6hD1_VLRRJ9Qr5YPA!2e0!7i13312!8i6656?hl=zh-TW

走沒多久,來到鄰長家,鄰長比里長還要小喔!

沿著41弄,我們觀察私人菜園,認識植物。

走出41弄,我請大家走到和平路對面,接著大家發現了,這裡是五結鄉和平路。

五結鄉的標誌與羅東鎮很不一樣,是一座橋,即是利澤簡橋的象徵。走太快,漏掉路邊的路牌囉!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4.690727,121.7665959,3a,75y,101.59h,85.45t/data=!3m6!1e1!3m4!1sXZxGGpcnls-baXmqtvghIQ!2e0!7i13312!8i6656?hl=zh-TW

最後我們站在和平路與仁愛路路口,請大家看著仁愛路有多寬,這條仁愛路以前很小條,上面鋪著五分車鐵軌。

請小薰比出來約76公分的鐵軌寬度,再請大家想一想,這小火車上只能坐幾個人呢?

再問竹林車站之後,下一站是哪裡呢?

哎呀~大家都不知道,沒關係,讓我們看看街景地圖,就會知道啦!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4.6906368,121.7678439,3a,75y,56.32h,75.15t/data=!3m6!1e1!3m4!1sDdfD7ftjQc1y226nLA1umw!2e0!7i13312!8i6656?hl=zh-TW

仁愛路上有著以前竹林社區到處都是的竹圍厝,再看一次吧!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4.691214,121.7675699,3a,75y,16.31h,76.68t/data=!3m6!1e1!3m4!1sna_YMec5S-jw8LHnQDzq1A!2e0!7i13312!8i6656?hl=zh-TW

好的,現在我要讓大家看竹林車站的下一站是哪裡囉!

一直延著仁愛路走,就會走到當時好有名的歪仔歪橋。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4.7031386,121.755406,3a,75y,295.08h,72.51t/data=!3m6!1e1!3m4!1ss9KwsAqARpuiUxHFGm34RQ!2e0!7i13312!8i6656?hl=zh-TW

走過歪仔歪,來到三星鄉囉~

沿著上將路走到底,轉個彎,到囉~下次一起騎腳踏車去看看吧!

https://www.google.com.tw/maps/@24.6921972,121.7304266,3a,75y,317.08h,78.43t/data=!3m6!1e1!3m4!1snpXgjKdnvWuDFJ85GGWCIg!2e0!7i13312!8i6656?hl=zh-TW

 

後省思—探訪故宮

IMG_2022

完整照片請看: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06521363060929215386/2016322

台灣故宮的功能滿像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存放歷史悠久的寶物;雖然我們內展物單一,完全都是中國歷代皇帝搜羅的寶物,不像英國人到全世界各地搜刮。

我這樣陳述,當然是對於雙方收集寶物的背景有所貶抑,然而,現況是眾多千齡寶物,正被故宮小心翼翼保護著。

如同在法國,一定要去羅浮宮,我們身處台灣,一定得去故宮一趟。

為了一探究竟,請大家事先做功課。

從上學期行前歷史課程,到這學期觀賞故宮國寶系列影片,都是為了引發行前疑惑。

學習最快速的方法是先有疑惑,再自己尋求解答,自問自答的過程中,自然學會。

出發前,仁寶已經至少看完三部國寶影片,翻過故宮APP,決定三樣必【找】寶物。

昨天,帶著孩子看故宮虛擬博物館,知道今天行動路線。

我知道,無論做多少準備,故宮對於三年級孩子來說,還是過於沉重,今天會發生多少烏龍事件呢?

出發

無人遲到,是好現象。出發前,每個人都興奮異常,我暗忖:遊覽車要坐兩小時,故宮導覽最少一小時,等一下你們一定笑不出來。

窗外好天氣,算是好預兆嗎?

路途中

IMG_2100

多數孩子開心得睡不著,想聊天想嬉鬧,我想辦法轉移大家注意力,請大家看窗外景觀:你們看,這裡還是平原,等一下會改變。

小諺說:那是什麼?

我趕緊說:那是黎霧橋,底下就是宜蘭河,表示我們要離開宜蘭了。

小恩說:我看到雪山了。

我看看窗外:小恩,有雪不一定是雪山,好嗎?

寶貝們說東說西,就是不肯靜下來。

突然有人大叫:浩浩吐了。

我們才剛轉國道三號,這….

勳媽立刻來協助,浩浩很棒,吐完立刻自己處理,多虧勳媽,我很鎮定。(以往,我會跟著吐…)

大家因此安定了一會,願意閉眼睛睡覺。

車子順利往前開,一下內湖交流道,又有人大叫:他又吐了。

這時諺媽、勳媽都衝過去,小薰再度捐濕紙巾,所有同學遞衛生紙、塑膠袋…,浩浩用充滿歉意的眼神看我,對我說:我真的覺得自己好了,沒想到還會吐。

我安慰他:浩浩,你做得很好,吐不是你的錯。

諺媽什麼都沒說,小心翼翼地替浩浩擦拭,我在一旁學習,覺得好感動。

到達

車子提早在9:30到,真是謝天謝地。

阿勝大喊:我要爆炸了,哪裡有廁所?

拿到導覽子母機,跟著溫柔的解說員進場,先認識故宮文物的由來。

小驊開始與解說員聊天,從誰是蔣介石,聊到歷代總統。

解說員總是說:你們好可愛。

再帶我們認識中國歷史,從商周到現代,那些文物那些朝代,一張表清清楚楚,朝代清楚,就可以開始探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7%AB%8B%E6%95%85%E5%AE%AE%E5%8D%9A%E7%89%A9%E9%99%A2%E9%A4%A8%E8%97%8F%E6%96%87%E7%89%A9

新石器時代

解說員帶我們去看玉琮,小驊說:好像101。

解說員點頭說:101就是仿照玉琮設計的喔!

ㄟ…小孩的眼光,真是銳利!

對面是玉璧,解說員說玉璧有好多種,在古代,玉璧祭天,玉琮祭地。

西周

解說員想帶我們進去看毛公鼎,但滿滿人潮毫無空隙,解說員說:三角器物都代表可以燒,可以加熱,大的鼎是拿來祭拜的,很像現在的香爐,小的就是酒杯囉!

某些青銅器鼎的花紋像是小龍(饕餮紋),解說員請勳媽拿出五元硬幣,硬幣上的花紋就是依據小龍形象來設計的。

漢朝

為了讓我們與人群錯開,今天大部份時間都在認識青銅器。

解說員帶我們看新朝的銅嘉量,問我們:你們已經學圓周率了嗎?

大家當然說沒有,解說員請我們看著圖說:這兩邊的小圓可以旋轉,由五個量體組成,主體上為「斛」、下為「斗」、左為「升」、右為「合」、「合」下為「龠」。

我看看小寶貝,有聽沒有懂,倒是大人都覺得設計的真精巧。

我們只看玉避邪一眼,人潮就把我們推開。

唐朝

一轉彎,唐朝美女在我們面前,孩子們驚呼:啊!是她。

解說員說:這尊陶俑,是唐朝美女喔,唐朝覺得漂亮的女生要胖胖的,要穿和服,髮型要這樣。

小驊說:為何要穿這樣啊?

我替解說員三條線,但她溫柔地說:他們那時候的衣服就這樣喔。

有人問:所以唐朝人學日本人?

解說員笑著說:是日本人學唐朝人。你們看她的鞋子,像什麼?

孩子們很有反應,說東說西的。

又一位唐朝美女,不過,哪裡不太一樣呢?

解說員問:你們看,唐朝女生喜歡做什麼運動?

大家都看出來喜歡騎馬,但沒發現她的手勢。

解說員立刻解答:他們在打馬球。

是不是一頭霧水,我也是第一次聽到馬球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7%90%83

看完馬球介紹,就會知道與吐蕃國密切貿易的唐朝,為何女孩子喜歡打馬球。

一看到北宋定窯嬰兒枕,孩子們脫口而出:國寶娃娃。

哈哈,人家可是有正式名稱的,薰在後方問:有拿球嗎?

解說員說:你看,有喔!

小緯問:不是有兩個嗎?

解說員說:嗯!一個比較白,一個比較黃,這個是黃的。

小女生問:躺在這個上面,好硬喔!

解說員說:所以古人才說高枕無憂,他們都睡得很高。

看完國寶,孩子們理所當然問:玉鴨呢?

解說員立刻帶我們去找,一看,所有人同時說:好小喔!

在動畫中,國寶、玉鴨、玉避邪是一比一等比例,但實際模樣,玉鴨不到手掌大,現場看很有立體感。

說到玉石,解說員帶我們去摸真正的玉石,孩子說好油喔!

解說員說:玉很硬,你們知道這些奇形怪狀的玉石,怎麼弄出來的嗎?

亂猜一通後,解說員說:是拿更硬的玉石來磨的喔!

孩子們像是想起古老故事一樣,問:哪裡有翠玉白菜?

解說員笑笑地說:翠玉白菜正在南院鎮館呢!

仁寶惆悵的哀嘆一聲:蛤….

走著走著,一幅會動的街景突出現,有人指著遠方說:那匹馬跑好快!

有人在打鼓耶?

解說員說:這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圖,有注意到房子都連在一起嗎?那就是四合院。

宏問:什麼是四合院?

解說員指著圖說:你看,四邊都合起來,像一個口。

阿鳳問:我想看轉心瓶。

解說員說:轉心瓶收起來了。

勝問:為何要收起來?

解說員說:也是要讓它們休息啊!

最後,解說員帶我們看乾隆皇帝的玩具盒,她說:乾隆皇帝想看玩具時,就一格一格打開,這些寶物有專人負責保管。如果弄丟了,就會被…

解說員在脖子比畫,薰接著說:殺!

整整一小時半的解說,在滿滿的收穫後結束,也許寶貝們記住的沒有我多,但肯定能感受器物背後故事的魅力。

至善園

吃午餐後,我問有人要去至善園嗎?竟然只有三個孩子舉手,萱最大聲的反對:不要!不要!不要!

哇!真是出人意料,早知道當初不要申請。

但一轉念,只要有人想看,那就去吧!

於是我吹哨子,請要去的人跟著我。

一轉頭,幾乎全班都來排隊。

阿不是….

進入至善園後,發現全班都入場。

勳媽說:剛剛我對萱說一起去嘛,大家都去了,她一開始不要,後來又問那是什麼地方,我一說像公園可以亂跑的地方,她馬上說要!

ㄟ…,原來大家以為那是像故宮正館一樣嚴肅的地方。

IMG_2029

瞧!全部玩瘋了。

故宮自由探索

玩半小時,孩子自己在門口集合。

四小組在帶隊家長協助下,又回到故宮,自由探索,找出自己最愛的四樣寶物。

我帶著小驊一組,探索過程,不經意會看見別隊趴在畫前面臨摹,實在是一幅讓人會心一笑的畫中畫。

回程車上,依然有許多孩子精神飽滿,睜大眼睛看遠方。原本我以為故宮對孩子來說太枯燥,想不到全程結束,沒有人說無聊,真令人欣慰。

謝謝仁寶哪,讓我累一下而已。(在故宮趕羊…)

也謝謝帶隊家長,你們的溫柔,是我難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