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引自米奇巴克出版社[@more@]

閱讀、思考與對話─法國童書的特色

(一)尊重由了解孩子開始,和孩子同高度的兒童觀點圖畫書:
◎代表作:法國品格教育圖畫書
◎適讀年齡:三歲以上〜低年級
◎特色:以兒童的角度出發,沒有成人世界的價值判斷

這類法國童書不僅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更從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探討有關:性別、種族、同儕、友情與尊重、科技…等主題。在這些書中不論從圖畫或故事,都是從兒童觀點出發,沒有任何成人世界的價值判斷。對聽故事的小孩而言,很容易引起共鳴,對說故事的大人也是進入兒童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

舉例來說,在《鱷魚怪》一書中李奧很不高興媽媽懷孕了,因為爸媽和肚子裡的寶寶是同一國的,整件事跟他無關,直到他打敗鱷魚怪,把爸媽從鱷魚的肚子裡救出來,他拯救了全家(包括小寶寶),此時,他才接受了媽媽懷孕這件事。書中最後一頁,他跑上床鑽進爸媽的被窩,對著媽媽的肚子說:「嘿!小寶寶,如果你還在肚子裡,這都要感謝我,希望以後你會記得。」

如果你曾為孩子說故事,你會發現大人和小孩對故事的反應大不相同!下一次,當你和小孩共讀時,試著放開所有的預設立場,你會發現,孩子眼中的世界真的很新鮮喔。

(二)文學與藝術兼具的繪本
◎代表作:《樹的聲音》《想念的沙漠》《巴黎的獅子
◎適讀年齡:五歲以上〜中年級
◎特色:不以情節發展為重點,而以提供圖文的「想像空間」與「美感經驗」

一般的圖畫書,注重人物造型和故事情節;在法國繪本作家艾立克‧巴圖的筆下,人物卻極小,如劇場舞台般的背景以及詩意感性的文字,令人印象深刻。更特別的是,他用不同的文體來說故事。

樹的聲音》有如一本樹的相簿,以散文詩述說十二個樹和大自然萬物相遇的故事。《想念的沙漠》像一幕單人演出的舞台劇,透過文字和畫面,我們「感受」到書中孤單的小孩,由「思念」所引發的種種情緒。相較於走溫馨路線,故事線清楚完整的英美或日本繪本,這類不以情節發展為重點,而是以文字與圖像的「美感經驗」為主體的歐洲繪本,不僅提供讀者多元的閱讀經驗,更留給讀者廣大的想像空間。

(三)重視「表達」的思考性讀物
◎代表作有:〈哲學種子系列〉〈哲學‧思考‧遊戲
◎適讀年齡:七歲以上〜國中
◎特色:鼓勵獨立思考,主動提問,不再單向地接收知識。重視「表達」與「對話」,以建立個人觀點。

長期以來,國內兒童讀物類別有限,除了幼幼認知書、遊戲書、知識百科圖鑑之外,圖畫書和文學讀物一向是出版大宗。相較之下,在法國常見的人文社會類(藝術、哲學、歷史)或可供孩子自由討論的思考性讀物,在國內相當難得一見。

事實上,思考讀物成為法國童書的重要類別,是有原因的(註一)。不僅是因為歐陸從十六世紀以來,深受啟蒙思潮的影響,對法國人來說,他們認為兒童階段是思考能力及人文素養的奠基期,因此許多法國童書的主題,是作為一個全人所應具備的基礎涵養。也就是說,幼兒教育就是公民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公民素養。

來自法國的〈哲學種子系列〉與〈哲學‧思考‧遊戲〉就是公民教育的代表作。不過,在書店陳列時,因這類書出版品少,無法獨立陳列,因此大都和親子教養書放在一起。

以上兩套書的作者分別是布莉姬‧拉貝以及奧斯卡‧伯尼菲。兩位作者的專業背景不同,也影響到書的整體規劃與內容。

布莉姬是受到哲學的吸引但卻深受其艱澀語言所苦,因此〈哲學種子〉的內容是以說故事的方式,討論相對性概念(如:公平與不公平、快樂與悲傷、男孩和女孩、工作與金錢),目的是為了讓讀者輕鬆入門。

相對的,〈哲學‧思考‧遊戲〉重視思考的語言邏輯,並從對話中和孩子討論哲學概念。他認為大人並非答案的提供者,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學習自己思考,以建立主動求知的能力。因此,內容是以「問題來回答問題」,呈現開放性思考,是很前衛的閱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