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省思—羅東踏查

https://photos.app.goo.gl/3C33YU2KkBt5B7q39

上學期已經走過大竹林社區,孩子們對勸世堂、林場有一定的了解。申請今天的活動,是為了看松林公園水圳的分流與陳進財古厝的面貌。

第一站松林公園

走進松林公園,立刻聽見腳下水流湍急的聲音,一條沿著竹林街往外,是萬長春五結幹線;另一條順著羅高後方社區走,走向羅東運動公園,是北成圳。

這條水圳最開端的取水處在羅東溪,這條溪在哪兒,就在羅東運動公園旁邊那條,也是歪仔歪橋下那條。

這一站,是唯一能表演狀況照片的一站。

題目:

古早人會怎樣運用水圳?

第一組—洗衣服

第二組—玩水

第三組—洗澡

第四組—釣魚

 

 

第二站—勸世堂

楊士芳和黃纘緒的故事,三下踏查已說過。陽陽還記得【帝幸在茲】,同學也都記得傳藝的黃舉人宅。

廟的方位與鸞堂功能,之前也說過,可惜今天還是看不到扶鸞所用的鸞筆,這筆必須以桃木或柳木製成,俗稱「桃枝柳筆」。

今天蕾問了廟頂圖像,林老師解釋麒麟的長相。

維基百科有這一段:

麒麟的首似龍,形如馬,狀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口能吐火,聲音如雷。

與龍有關的鰲魚,上次在永和寺我們有見過。

第三站—陳進財古厝

看完陳進財五子創建的遠東紙廠遺址,我們走進陳進財古厝。

孩子們第一眼印象說:好破舊,和課本的三合院都不一樣。

當然不一樣,古厝有好多部分大部分被賣出。

林老師教我們看窗戶鐵條數量,單數為陽,雙數為。陳進財古厝的鐵條數量是七或九,代表這是人要住的房子。

古厝的蚊子太多,孩子們無法專注,也無法演出狀況照片。

第四站—林場

順著萬長春五結幹線走,走向林場。

林老師說台灣有三大林場,大家比較熟的是太平山、阿里山林場,另外一個八仙山林場在台中市與南投縣的交界。

1921年,土場到羅東的鐵道開通(平地鐵道),而山地也從木馬道改成輕便鐵道。全盛時期,羅東林場附近有兩百家鋸木工廠。1926年,開放載客。

而羅東的發展與街長陳純精的關係以及五分車的規格,三下已經教過。

對歷史有興趣的小誠,問了好幾個問題;小昱分享最近三星小火車復駛的新聞;大部分寶貝則因為已經學過,比較難以融入。

再走一趟大竹林社區,可以藉此複習之前學習過的資訊;不過,我更在意的是如何將聽過的資訊轉換為知識,且能透過此知識協助社區找到一條新的路。

換句話說,知道家鄉以前的故事,然後呢?喜歡說故事的人,如何讓愛說故事的人增加呢?

PS謝謝辛苦帶隊指揮交通的玉菁老師和家長們。

PS2可惜我們沒時間和場地互動,互動能讓孩子更有感。

後省思—就愛你~柚子

https://photos.app.goo.gl/AKvT3NiGRFowpSDU6

920當天,收到蕾家將近40顆柚子。每個人都能選一顆柚子,寫上給全家人的祝福。

我告訴寶貝:有些我們看不見的事情,相信了就會實現。(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裡頭就有一段經典對白…宇宙…)。

我舉了一個身邊朋友發生的故事,孩子們很認真聽。

請孩子在選好的柚子上,畫上一家人的模樣,並幫忙用祝福解決家人最近的困擾。

我繼續對寶貝說:這顆柚子沒寫字,全家一起在中秋節享用,就足夠幸福;若是加上充滿愛的文字,全家享用的將會是更甜蜜的幸福。

說完話,寶貝們全安靜的低頭,專注的畫著,似乎都想在小小柚子上寄予大大祝福。

最可愛的是小昱,把沒住在一起的親戚朋友全畫進柚子裡,邊畫邊擔心的說:怎麼辦?我畫醜了。

我告訴他:祝福沒有美醜,真誠是最美的禮物。

為了祝福所有的親戚朋友,放學超過十五分鐘,小昱才畫完。

隔天,小楨說:昨天爸爸看到柚子很開心。

大家收到柚子的那一刻,心情又是如何呢?

後省思—蘭博環教【蘭陽移人】有感

https://photos.app.goo.gl/6NbV6CnBw3BegfMP9

我們從哪裡來,又預計往哪裡去?最近台灣的新聞(日本外交官、間諜案、亞運、東奧…),更讓人深覺這個問題,得從小讓孩子思考。

上週,蘭博邀請仁寶到博物館試課,這一套【蘭陽移人】課程,正好結合社會課【認識宜蘭】。

仁寶剛學到宜蘭的地形、氣候與河川,接續在自然環境後的課程,就是認識住在其上的人。

整天課程一共分成四堂,第一堂欣怡老師介紹著蘭陽平原舞台上的主角,從葛瑪蘭人開始。

從她口中的故事,知道當時的地形多沼澤,葛瑪蘭人卻能自在居住其上。與世界上其他原始部落一樣,總會遇到外來入侵者。荷蘭人入侵,以其強大武器,強逼葛瑪人歸順。自在的民族在非自主意識下被管理,每戶上繳米(取代鹿皮)。

沒多久,台灣西部改朝換代,鄭氏王朝來了,葛瑪蘭人在後山得以過一百年安適愜意的生活。一個漂流而來的人,被放回後在日記上寫著:葛瑪蘭人很會種稻。

直到清朝人吳沙(三年級明明提過….)入侵,葛瑪蘭人一直是蘭陽平原的守護者。吳沙帶著一大群民兵開墾,後代很快就占領溪北,葛瑪蘭人的土地不斷減少,就算有官方立碑,也擋不住入侵的漢人(漳泉粵)。清朝設官之後,移民更多,葛瑪蘭人大遷徙,蘭陽平原舞台上的主角換人。

甲午戰爭後,清朝政府割讓台灣給日本。日本人來到蘭陽平原,一開始把台灣當成掠奪物產的地方,從高山到沿海,所有資源全部收納。原本在宜蘭山上安身立命的泰雅族,與平地的葛瑪蘭人有一樣的命運,在火藥大砲攻擊下,被迫順服日本人,繳械繳頭顱(宜蘭中山公園內的獻馘碑,紀載一切)。也於此時,太平山林場被開墾,水源豐沛的宜蘭土地,正一步一步變化。

日本二戰戰敗,台灣暫由國民政府託管,國民政府時代,來自中國各地的族群,帶來各種文化,原住民與閩客文化被壓抑到最高點。

倒帶想像一下,如果沒有獨尊國語,我們有機會在宜蘭聽到各種語言,葛瑪蘭各社語、泰雅語、閩南語、客語、日語、北京話、四川話、山東話…,加上現在多元移民的越南話、印尼話…等,語言統一好,還是各自發展好?

這堂課,欣怡老師一小時半講完,四年級孩子要從頭專心聽到尾,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仍有幾位,自始至終努力發問著。(誠真的對歷史很有興趣,叡則是專注力滿分)

我建議將課程切成四段落,每一段都讓孩子休息5分鐘。第一段從葛【瑪蘭人海上來】開始,一群小孩(認真聽的孩子)在地圖上演一遍。

第二段從【漢人山上來】開始,讓另一群小孩在地圖上演一次。

第三段從【日本人占領】開始,又讓另一群小孩在地圖上演。

第四段從【國民政府接手】開始,讓各式各樣的文化在宜蘭插旗,幾個孩子拿個各地文化的旗子放在宜蘭各地。

故事要變成動態呈現,前置作業似乎不少,卻能讓孩子更有參與感。

 

第二堂課,欣怡老師帶大家到展場,從四樓山之層走起,她讓仁寶尋找古早宜蘭人的生活軌跡,山上有許多伐木工人與煉製樟腦工人的生活。

往三樓走是平原層,先經過一整條商店街,街上有賣雜細的,有賣麵茶的,還有乞丐;再往前走,鎮外的水田裡養鴨,以水車引水,利用溪水養活了一家人;往後走是地方信仰搶孤模型,孩子們第一次看到,很驚訝有這種競賽。

剛好這層樓可以看到漢人向葛瑪蘭人租土地的契約,呼應第一堂課所說的【永久租約】。

往後走,是泰雅族的家屋,欣怡老師在這裡告訴我們泰雅族的結婚與離婚儀式。

往二樓走,走向海之層,站在鏢魚船面前,仁寶不斷轉頭看地上的豬肉祭品,那是葛瑪蘭人海祭的用品;至於鏢魚船,竟然和日本人有關呢!

我猜早上兩堂課,欣怡老師希望能做連結,不過宜蘭人的故事第一次聽,宜蘭人的生活第一次看,四年級孩子要立刻歸納並做連結,似乎很困難。

如果老師在展品前說明時,能搭配記載年代與族群的手板,仁寶就會對族群與其生活有深刻的印象,下午第三堂課演出族群故事時,就不會只有衝突畫面。

也許看完山之層樟腦作業,仁寶會演出漢人如何在山上討生活;聽完平原層泰雅族提親儀式,仁寶會演出歡樂的婚禮;經過日本人的鏢魚船,仁寶會演出日本人如何教導台灣人鏢魚技術。

下午第三堂課演戲,仁寶果然只記得衝突與打獵,彷彿每個族群相遇都會引發戰爭,彷彿每個族群的生活都只剩打獵。看他們在台上玩得開心,我在台下捏好幾把冷汗。

如果要讓四年級孩子,邊透過演戲邊整理上午所學,可以給主題,各組抽主題,每個主題都是狀況題,後面的劇情如何發展,就讓孩子自己討論。

比如:抽到【泰雅族結婚】主題,狀況題:泰雅人瓦礫.諾幹想要迎娶阿媉.舒米,他需要哪些準備?要做哪些事情,最後才能成功呢?

第四堂課,以體驗葛瑪蘭人捏陶作結,是很棒的設計。孩子們能一邊捏陶,一邊沉澱一天所學。每張小臉都沉浸在創作的樂趣,尤其喜歡創作的孩子,反覆補土捏圓。

我想起欣怡老師說的:從出土陶器的薄度,可以推想葛瑪蘭人悠閒的生活。

從孩子們不疾不徐的捏陶過程,我也能推想孩子們在蘭陽博物館的放鬆。

一整天,滿滿的故事,我們先儲存在【牛的胃袋】,未來社會課,我們會慢慢反芻。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們都是蘭陽移人。

PS但若是大人上這一套課程,會覺得值回票價,欣怡老師說的故事生動精彩,展場解說也清楚明白。

後省思—無獨有偶藝術家駐校

https://photos.app.goo.gl/GSk7rjMXCiu8Vdug9

週五無獨有偶藝術家彼得先生到校,帶了他的好朋友鹿鹿一起來。十點半上課前,彼得先生希望跟更多小朋友互動,於是先到小操場和其他年級聊天。

小彧掃完地,大喊著:我要去摸鹿鹿,我要當幼稚兒。

其他寶貝都知道大節下課留給全校其他班,十點半後我們就能獨享。

小叡不斷制止,我選擇讓他去,足見鹿鹿的魅力。

十點半,五組都進入視聽教室。彼得先生笑笑地分享鹿鹿如何誕生。我好愛他介紹的一張圖,一張白色的長頸鹿,完全顛覆我們對長頸鹿的想像。

他問:這隻白色的長頸鹿,你們覺得其他長頸鹿怎麼對他?

仁愛兩班一起回答:對她很好。

他追問:為什麼呢?

阿珉大聲地回應:因為他很珍貴啊!

哈哈!妙哉回答。

除了介紹長頸鹿的外型,也讓我們看長頸鹿的肢體動作。一直以來,我們認為長頸鹿都是站著吃葉子,牠們會蹲下嗎?如何睡覺呢?一邊猜想一邊打破孩子對於常規的認知,大自然總有例外,例外未必不好。

發骨架與鋁箔紙

每一隻長頸鹿的骨架,都由鐵絲包保麗龍做成。每個人拿到的骨架有不同姿態,也可以隨意變形。一片鋁箔紙分為五片,就能用捲棉被的方式,把頭與四肢包覆。

做完之後,仍舊有幾個長期【被規矩束縛的孩子】,高喊:好醜!我這隻長頸鹿有夠難看。

靠過去瞧,原來不過是姿態與一般乖乖站立不同。

這時,小陸大叫:小文,你看,我做好了,很好看吧!

我說:很好看。

幾個做好的孩子,開始調整自己鹿鹿的姿勢。

小臻說:小文,我這隻在喝水。

小凱把鋁箔紙撕成五等分時,其中一張撕碎,頭無法完全包覆,小蕾見狀馬上拿起自己多餘的鋁箔紙給他:給你,我有多。

小凱開心地道謝,也滿足地看著自己的鹿鹿。

發包覆全身的超輕土

超輕土有各種顏色,但每一種數量有限。多數孩子還是最愛黃色,少數孩子願意挑戰不可能,選了粉紅色、藍色、青綠等。當彼得先生拿出白色,小彧、小楷大叫:我們要白色。

哈哈!我猜阿珉的珍貴論,有讓兩個同學印象深刻。

將一整塊超輕土搓揉成長條,再分抓六等分,分別包住四肢、頭與身體。製作時,個性謹慎的小柔,從六等分中拿取一小塊,慢慢的拼裝,接縫處,用手指輕輕推平,整隻鹿鹿的皮膚光滑無瑕;個性大而化之的安安,不到十分鐘,大聲喊:我做完了。

隔壁的小誠,正在處理第三隻腳。

藝術家從不催促,總是用正面眼光對著孩子們說:好特別!你真有想法。

在彼此鼓勵的環境中,不斷批評自己作品的孩子只剩一位,製作半小時後,仁寶爭相大喊:小文,幫我拍照!

黏眼睛、貼斑點

斑點顏色也一樣讓孩子決定,仁寶變得很有主見(剛剛選身體顏色還猶豫),想要什麼顏色立刻發問。

小小超輕土,捏一小塊揉成綠豆大小,壓扁後貼在身體上,整隻長頸鹿就完成。

手作過程,不僅沒有對錯,也沒有批評,孩子們用色、造型越來越大膽。有的幫長頸鹿加上耳朵,有的則加上尾巴,幾個孩子討論造型後,加上兩條棒狀裝飾品。我在教室內多走幾圈,長頸鹿出現頸圈(阿庭),耳環,各式各樣的隨身物品都出現。小陸說要幫鹿鹿做手槍,小蕾幫鹿鹿做了一個禮物盒。

任大聲叫我:小文,你看,我幫他嘴巴做出條紋。

不經意看見一旁的小誠,把鹿鹿的表情做出來,我驚呼:哇!全班只有你開嘴巴!

原本在一旁已經無所事事的安安,突然又埋頭苦做。

這堂課大家沒有互相較勁,而是互相激盪出創意,每個孩子都對自己的鹿鹿疼愛有加。(為人父母的好教養態度,寶貝們都已學會)

陪鹿鹿逛校園

因為時間有限,各組只能陪鹿鹿繞小操場,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接觸,孩子們意外的開心(原本我還在擔心,推鹿鹿走路,孩子不會覺得無聊嗎?完全是多慮)。

最後一組(21、2、13、15)在小彧帶領下,溫柔地推著鹿鹿,尤其推過九十度轉角時,特地放慢速度,製造完美轉彎,我在一旁感動著(還以為這一組會和其他組一樣,只想飆車)。

畫下完美句點

離開鹿鹿之前,寶貝們大聲的喊:鹿鹿,再見!

整個課程,透過手作,讓人更相信自己,進而激發出各種創意與情感。短短兩節課,孩子們和我得到的不只一隻長頸鹿。

延伸介紹

最近偶戲村在偶戲村出沒

身上有螢光桃紅色斑點的大個兒

就是彼得先生的好朋友-鹿鹿

鹿鹿在各地旅行,最近跟著彼得先生來到利澤

在9/22-23 OPEN DAY卡樂趴藝術市集

鹿鹿也會參與演出唷~

彼得先生楊瀚橋(台灣)

專長領域:劇場設計、插畫、裝置藝術

現職:自由藝術工作者

駐村期程:2018/8/9~9/23

*成果展演:

2018年9月22日 (六)~23日(日)

其他駐村藝術家成果展演-

場次資訊及購票 http://bit.ly/2mDS7Cc

彼得先生 http://bit.ly/2N0kbes

仁人—給別人一個理由愛你(持續增加中…

一早(9/4),在黑板上寫著給仁寶的留言,留了其中一句:給別人一個理由愛你。

一直以來,孩子都處在被動位置,天天等著我的讚美小卡。我想讓寶貝知道,做自己覺得對的事,就會給別人一個理由愛你。當自己經常成為給予的主動者,腦中想的會是如何給,而不是如何討,自信與滿足就會接踵而來。

今天好多孩子,給我不只一個理由愛他們,認真的小臉令人感動。

下回,我們要試【讓別人沒有理由的愛上你】。

以下會隨著時間,不斷增加,不知道哪一天會寫滿全班呢?敬請期待

1

陽陽昨天看見我桌上的垃圾,對我說:怎麼這麼髒?不拿去丟?

我隨口回一句:等你來服務啊!想知道你會不會幫我。

說完之後,陽陽每節下課都到我座位繞啊晃啊,看到垃圾立刻撿起來,隨口說了一句:不要說我不幫你。

哈哈!

2

每天掃地時間,我得先照顧好教室內掃地的人,才能衝下樓看廁所。好幾次衝到廁所,男廁只看到小恩。

問他:其他人呢? 小恩彎著腰刷大便間,邊艱難的回答:走了啊!

就算大家都走了,他還是慢慢地安靜地刷,我好像看見一個認真的藝術家,細膩地為大便斗塗上潔白的顏色。

3

小維一早對我說:小文,黑板上直笛的笛,你寫錯了。

我愣了一下:哪裡錯?

小維正經八百的說:下面是田,不是由。

我倒是沒想過:是嗎?等一下我查字典給你看。

查教育部線上辭典,請小維過來看:你看,是由!

換小維愣了一下:我一直都寫田。

這次,我反應變快了:抱歉,之前都沒幫你抓錯。還好你有發現我的錯誤。

4

開學三週,小誠狀況不佳,不是作業沒交,就是閱讀長工作沒做好。

這禮拜(第四週),連續兩天,小誠早上一放下書包,會立刻來找我,把作業攤開,放我桌上,總會對我說:我作業放好了喔!

上星期五放學,小誠站在座位催我快看書包。

我平靜的回:是你要讓我插手的,獨立的人就不用面對這種焦慮。

昨天放學,小誠安靜地站在座位,沒有催我。

我檢查完,對他肯定地說:很棒喔!再一天,你就要自由了。

今天掃地時間,小誠看著我發禮物給班長副班長,問我:我有嗎?

我認真而肯定的說:有啊!只要你趕緊成為自由的人,一定會有的。

放學時,小誠開心的站在座位等我檢查書包,我告訴他:很棒喔!就是明天!你的努力就要有成果了!明天一早作業自動交,你就自由了。

小誠露出招牌燦爛笑容,眼睛笑得睜不開。

5

掃地時間結束,鐘聲響起,要上最後一堂課。全班都知道,這堂課上快一點,能有一段綜合時間。

昱還在擦落地門,看見我正在看他,立刻從椅子上下來,一邊擦椅子一邊對我說:小文,你等一下,我快好了。

我沒說話,只是點點頭。

昱轉身洗抹布,洗好後發現我還在看著他,又說了一次:抱歉,我拖到大家時間。

聽完深覺一定要解釋:我不是覺得你很慢才看著你,我是看見你認真的身影,忍不住想一直盯著,謝謝你這麼認真為環境努力。

6

午休結束,假裝午睡的寶貝們全衝出教室。珉仍在睡夢中,我趕緊走過去,輕輕拍肩。身旁一個人背對著我,不知道在忙什麼,我轉身一看,原來是小宇正默默地整理著玩具。

8

今天(9/18)音樂課結束,音樂老師直接來找我,告訴我剛才上課的混亂(後來小彧有調整,只剩…依然)。

我並沒有太意外,反正科任課沒有我在,誰無法獨立,我大約是知道的。

音樂老師一走,班長副班長在我座位附近徘徊。

陽陽問小維:要說嗎?

小維回:說吧!?

我猜想:大概又是音樂課誰搗蛋吧!

我直接打斷他們說話:怎麼了嗎?請說。

小維緩緩說道:上音樂課,@@不是亂取我綽號,當時大家都在笑,!!和**笑得特別大聲,原本小彧也跟著笑,一看到我哭,他馬上提醒,還不斷提醒大家不要笑。

我問陽陽:我聽到兩個訊息,你們是要告訴我!!和**笑很大聲,還是要告訴我小彧很有正義感?

陽陽和小維同時說:小彧很有正義感。

班長內心都受傷了,還能看見他人的好;脾氣火爆的副班長能在關鍵時刻,也跳出來提醒大家。最棒的是小彧的好,在第四週被看見了。

1、3、7、10、13、14

每一天放學,我都會請開關小秘書小臻關好電源、門窗,全班才能放學。當小臻一個人有些艱難的關窗,我說:你可以在座位空等,也可以…,話還沒說完,小叡、安安、陽陽總像噴射機一樣衝出座位,立刻幫忙關窗。

接著幾台慢速老爺車也會跟著出發,小維、小陸、小琰慢慢走向最靠近自己的窗戶…

今天最後一節上課,請擦窗戶的寶貝幫忙開窗,小叡二話不說衝向墊子區,跪著幫小陸開窗簾。

11

一早,小任又和三年級時一樣,一早抄完聯絡簿,開始補作業,我有點習慣這身影,不以為意。

八點全校路隊整編,教室內只剩下我和小任。

小任突然對我說:這些圖都很難畫耶。

我沒有回話,心裡想著:生字出題,你可以自己決定畫什麼,可以選簡單的畫,為何要讓自己為難?

轉念一想,小任是不是有話要說?

多問了一句:昨天也很忙嗎?

小任不疾不徐地說:練完棒球到家六點,吃完飯弄一弄,大概八點,我就開始寫功課,這個就寫到十點多。

我驚訝極了:為什麼?這作業需要寫這麼久?而且你還沒寫完?

小任笑笑的:因為形似字,我和媽媽都在查字典,查很久。

反觀我手上,十五個形似字只寫兩個的孩子,小任和三年級時完全不一樣。

12

每次午休,我總是擔心,等一下珉又要讓我看起床氣了。為了叫珉起床,想過各種招式。最常用的就是輕拍他的肩,反覆叫他的名字,換來的總是大臭臉。

昨天午休結束,我輕拍一下,問珉藥呢?

珉立刻醒來,慢慢的說:今天早上媽咪說明天開始吃。

今天午休結束,輕拍一陣子:珉,對不起,要起來了喔,起來走一走,好嗎?

珉頭抬起來,又趴下去。

又拍一陣子:珉,我知道你很想睡,但如果現在不起來,等一下更難起來了。

珉頭又抬起來,手托著右臉,繼續睡。

再輕輕搖他:珉,抱歉,不能再睡了,走一走好嗎?快上課了耶!

珉終於站起來,這次竟跟著我走到座位,笑著跟我聊天。

13

小陸心情好的時候,說話音量極大,像是廣播器旋鈕壞掉一樣,只會不斷擴音,無法靜音。

一早進教室,持續三分鐘大笑大叫沒有停止。

我走近他:抱歉,可以靜下來了嗎?

小陸笑笑的:可以。

果真靜下來,過七分鐘,小陸在教室後方大叫:小文,我要去圖書館!

我叫住正要向外衝的他:人和人講話的距離,一格就好,說話給我們聽就好。

小陸笑笑的:可以!

借完書回教室,小陸看見好朋友來了,又大聲起來:ㄟ….

我請小陸過來:說話一格的距離,好嗎?

小陸依然笑笑的:可以!

中午盛飯時間,值日長過來說明:小陸堅持要自己盛飯。

我請小陸來談談,還沒談到話,又被打斷。

刷完牙,小陸衝進教室:豬頭呢?豬頭在哪裡?我刷完牙了!

再度請小陸過來:說話可以站在對方面前一格再說嗎?

這麼多次的提醒,小陸和我都沒有不耐煩。

小陸還是笑笑地說:可以!

午休前,我請小陸來:抱歉,你盛飯有跟我談嗎?你應該知道如果沒有找我談,下午無法再跟我說肚子餓要吃點心。

小陸馬上回:我盛很多耶!

我知道他想吃點心:你有讓我看見嗎?你沒找我談,我沒辦法幫你。

小陸依然是溫和的:好!

今天和小陸談了各式各樣的事情,來來回回至少十次,小陸都沒有發怒。

14

小琰這學期負責掃殘障廁所,是他自己的選擇。

星期一她對我說:我有努力掃喔!

星期二她對我說:小文,現在殘廁已經乾乾淨淨。

昨天星期三她語氣提高:小文,殘廁你說的黑色,我已經刷起來了,不能再更乾淨了。

上禮拜五,我撥一些時間教她掃地技巧,經過一個暑假靜置,馬桶內黑黑一圈。

想起上學期末請她幫忙掃廁所,她還一臉排斥,現在的她,臉上的笑容特別美。

20

需要幫忙嗎?

可愛的秘書小楨,只要看到我座位堆滿作業,總會主動詢問。

大部分時刻,都是我正需要人手,小楨已經在身邊。

有時我還會擔心地問:真的可以嗎?你事情忙完了嗎?

小楨總是說:忙完了喔!

前陣子心疼她掃樓梯,總要掃很久,教她偷懶掃地法;教過之後,小楨依然慢慢地打掃,仔細的清除角落的沙土,我總算明白她的堅持。

我說:小楨,不要理我的方法,你做得很好,照舊就好。

22

開學前兩週,小昀仍處於放長假模式,每天作業都有缺漏,股長工作也常忘記。開學第三週,我決定看著她整理書包連續三天。

第一天,小昀主動整理好,站在座位後安靜等待,我檢查後,請她加油,她微笑地說好。

第二天,小昀依然準備好,這次我多說一些:真好,已經過兩天,明天就要自由了!

第三天,小昀站在座位後,我說:今天我不看書包,我相信你,接下來,你就要依賴自己了,好嗎?

從那天起,小昀又回到自主獨立狀態,股長工作也毋須提醒,下課還會陪我聊天。

小昀說: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很愛喝酸的…

23

小萱從開學第一天,就跟在我身邊。看我不忙,就說些自己暑假發生的事情;有時興致一來,主動動手整理我的桌面。

問我:這堆習作需要發嗎?

有幾次看我忙著貼聯絡簿,又要處理同學的個別狀況,便接手貼起來。

教了兩三次值日長工作,為了讓我午休能好好休息,一個人把混亂承擔起來,直到無以承受。

怎麼會有一個孩子,這麼懂事又令人心疼呢?

25

第一週週五,我們要上自然課,請小臻處理好開關才走,小臻大聲的回應:沒問題!

一個小小身軀開始在教室內穿梭,一下忙關電風扇,一下忙關門。

最近上課,也總看到小臻笑笑的回應。

連續7天, 前往科任教室、上學放學總要開開關關,小臻總是熱情服務。

26

週一發現小茹和上學期一樣更改作業,把不想寫的擦掉。周二又來一次,但一早自己會努力補作業,週三數學作業仍舊未寫。

練續三天逃避作業的小茹,被我要求放學前都要在我面前整理書包。

週四依然,當大家放學直接離開,小茹總要【被我監視】五分鐘。

週五一早,小茹交功課時說了一句:我功課都有交。

這是教小茹一年來,她第一次主動開口說明。

我點了點頭:嗯!

八點半下課,小茹主動問:我的數學都改好了嗎?

這也是教小茹一年來,她第一次主動關心自己的作業。

我趕緊回:抱歉,我剛才都沒時間改作業,一改好一定告訴你。

放學時間,小茹又拿著書包來報到。

我說:你的數學都好了,不只這樣,所有作業都處理好了,今天你的態度很積極,我感覺你想掌握自己的生活,所以從今天起,你自由了,不必再讓我檢查,我決定再相信你一次。

小茹開心的笑了。

27

小晨這學期7天下課時間,隨時都陪在我身邊。

問她:下課了,不去外面玩嗎?

她總是說:不要,我要陪你。

看到我處理事情,她會靜靜站在一旁,像要幫我壯大聲勢一樣。

掃地時間,她的工作比較輕鬆,不到五分鐘就做完。一般孩子會離開,衝到外面小操場玩耍。小晨會跟在我身後,一起巡視廁所。

有幾次我忍不住問:廁所好像不是一個可以待很久的地方,你不先回教室嗎?

她總是回我:不要,我要跟著你。

乾脆給她工作:那麼你幫忙拖地,好嗎?

她總是大聲且乾脆的說:好!

認真拖地的她,也是一下子就好,又回到我身後行列。

再給她工作:那麼,你幫忙擦小便斗上方,好嗎?

依舊是可愛的回應:好!

有時,短短十五分鐘掃地時間,她可以做五份工作,卻從不計較。

後省思—國語第一課

第一課第一堂

【請同學說自己曾經看過日出的經驗】

誠–有一次我在太平山上看日出,記得那一天天色很暗,很冷,真的很冷,超級冷,我們等很久,我冷得快受不了,太陽才出來。

叡–車子開在高速公路上,一開始天色是暗的,我一直看窗外,等天有一點亮,金黃色的太陽慢慢上升,整顆太陽出現時,我很感動。

文:誰的日出說得多?

全班:叡的。

文:所以誠的題目應該要改成【看日出很冷】。謝謝這兩位同學提供的故事,讓我們能具體猜想,這一課【阿里山上看日出】,應該會寫到什麼?

珉:日出。

文:當然,而且應該有詳細的描寫。還有嗎?

宇:還有等待的過程,才會有期待感。

文:你的意思是讀者也能跟著期待,對嗎?

宇:嗯!

文:還有什麼呢?

昀:寫到阿里山。

文:對!要提到阿里山的景色。

【請大家翻開課本看第一段】

睡夢中,我聽見爸爸把大家叫醒,他要我們趕快準備好,早起到祝山看日出。

文:哪裡奇怪?

琰:不是在睡覺嗎?怎麼會聽見?

文:好問題。感覺是在半夢半醒的狀態,聽見了。同意嗎?

任:作者還在作夢,爸爸要他準備好,怎麼準備?

文:哈哈!作者在半夢半醒聽見這一大串話,至於作者到底有沒有醒,給讀者猜。同意嗎?大家都沒發現有個很奇怪的描述嗎?若沒有就看第二段吧!

【請全班看第二段】

  我們走出飯店大門,發現外面還是一片漆黑,只有幾家旅館還亮著點點燈火。一陣陣冷風吹過來,凍得我直發抖,低頭看了看手錶,原來才凌晨四點。

文:哪裡感覺奇怪?

珉:不是說一片漆黑,為什麼還有旅館亮著?

文:問得真好,我來解釋【只有】的用法。只有的上句要接最大多數狀況,下句接只有,會讓人特別感覺到與眾不同。比如:全班都穿班服,只有洋洋穿校服。

宇:喔!有唯一的意思。

文:嗯!這樣說也行。當上句往某方向,下句只有往反方向,句子的張力就會出現。

文:【原來】意思大家還記得嗎?

珉:本來。

文:是的,還有嗎?

昱:有一種狀況是我們不了解,經過實驗或調查,才發現真相。

文:你說得真好。這課的【原來才凌晨四點】是哪一種?

全班:發現真相那一種。

文:請看上句,因為很冷,才想看手錶,因此發現時間是四點,合理嗎?

安:太奇怪了吧!應該是很暗,才想看時間。

文:既然上下句沒什麼關聯,怎麼改比較對?

臻:把發抖和低頭中間的逗點改成句點。

文:意思是風吹來,作者很冷。他低頭看手錶,發現四點。

宇:還是有點怪。

文:嗯!怎麼調整呢?

宇:走出飯店大門,先感覺冷,再說外面很黑,低頭看手錶,發現時間很早。

文:大家覺得呢?要怎樣讓【發現四點】這事情合理些呢?

有人支持作者寫法,有人支持小宇寫法。

文:不管選擇哪一種,都要有合邏輯的解釋。

【請全班看第三段】

  「嘟——嘟——」我們搭乘阿里山小火車,在山林間緩緩爬升,穿過幽暗的山路來到祝山車站。只見處處黑影晃動,仔細一看,原來觀景臺早已擠滿了看日出的遊客。離開小火車,我們也站在人群裡靜靜的等待。

文:哪裡奇怪?

媛:觀景台早已擠滿,為什麼課本寫我們也站在人群裡?

文:哈哈!一開始我也想過這問題耶。擠滿是一種感覺,事實上,再擠更滿,應該是可以的。

文:如果把聲音拿掉會怎樣?

萱:比較不能跟作者一起感受。

文:聽到火車聲音,讀者會好像也在現場。這一段天亮了嗎?有沒有證據證明?

巧:從【只見處處黑影晃動】,可以知道還沒天亮。

文:這三段都要存在嗎?有沒有不太相關的段落?

彧:有阿,第一段。

文:是嗎?我們下一次討論。

 

第一課第二堂

文:上一次我們跟著作者一起等待,還沒見到日出,今天應該會看見才對。先複習上一次說的,第一段有人說不相關要拿掉,我直接從第二段開始,可以嗎?

叡:這樣很怪,我們會不知道他們走出飯店要做什麼。

文:所以第一段不能刪,因為他想表達什麼?

巧:他們要去看日出。

文:嗯!還有位置。好,我們來看作者等半天等到什麼。

【請全班看第四段】

 不久,東方的天色漸漸發白,層層浮雲的背後透出淡淡亮光。日出的奇景馬上就要上場,我的心裡又是高興,又是緊張,目不轉睛的看著天空。

文:請問發白什麼意思?

晨:變白。

文:沒錯,這一段天色如何?說明證據。

昀:天色亮了,漸漸發白和透出亮光可以證明。

文:很好。這一段日出了嗎?

陽:還沒,因為他說日出的奇景就要上場。

文:誰可以幫我說清楚一些,這整句話從哪兩個字就可以判斷還沒。

維:【就要】,這兩個字代表還沒。

文:太對了,當我說就要下課,就是還沒下課。

彧:我的心裡應該改成我的心情。

文:你要這樣寫也行,但作者這樣寫也沒錯喔!

【請全班看第五段】

  日出的「燈光秀」開始了!先是灰雲轉換成紫雲,紫雲又轉換成紅雲,紅雲逐漸變成橘色的雲,橘雲漸漸閃耀著金光。就在這金光閃閃的浮雲背後,忽然跳出一顆圓圓的火球,一下子金光四射。「哇!」我們等待的太陽出來啦!讚嘆聲此起彼落,大家都被眼前的美景深深感動。

文:日出了嗎?來看看他怎麼說明的。請凱幫忙念。

文:為了說明六種顏色轉變,作者使用一些連接詞,可以學起來。這裡是在說日出嗎?

陽:這裡說明雲顏色的變化。

文:下一句日出了嗎?速度如何?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巧:從【忽然】可以知道日出的速度很快。

安:我有問題。怎麼會先說完金光四射,才哇!太陽都上去了。應該要先哇!才會金光四射。

文:發現的好。在整個太陽上升的過程中,觀眾會不斷讚嘆吧!所以該怎麼改寫呢?

維:【哇!讚嘆聲此起彼落】這樣就好,不用中間那一句。

文:大家覺得呢?我們下一次再討論。

 

第一課第三堂

  

我轉頭向旁邊一看,山邊的白雲湧起,像千堆雪,又像成群的綿羊,更像朵朵的浪花。想不到高空突然出現了大海,群山變成海上的小島,讓人看得又驚又喜,捨不得移開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