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新聞—關心一下宜蘭新聞吧!

節錄自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8&i=TXT20160525160306CQT

【宜蘭 你敢住嗎】改善了二十幾年 蘇澳人還是不敢開窗

全宜蘭落塵最嚴重的地方

在蘇澳鎮的白米社區藏著一段與水泥廠對抗數十年的故事,巨大的落塵量讓居民苦不堪言。從「老縣長」陳定南環保立縣,空氣才逐漸改善。但現在的蘇澳人,停在戶外的車子仍是一夜白了身子,當地居民卻表示:「已經好很多了啦!」

要瞭解宜蘭的水泥業,就讓人想起這個因水泥廠而死、後來卻因對抗水泥廠重生的社區。踏入白米社區的那天是平日,社區裡的人很少。從小路駛進,不斷見到路邊白色的礦石,愈往山去,就像秘境。
水泥窯高溫處理高科技廢溶劑
這裡,是當年對抗水泥廠的重要據點。白米社區的來由不是稻米,而是一顆顆白色的石頭,帶來經濟,也帶來汙染。蘇澳是全宜蘭落塵最嚴重的地方,座落著日治時期就創立的台灣水泥蘇澳廠。在白米社區周邊,還有十幾家礦石加工廠,每天巨大的落塵量,曾讓居民苦不堪言。
空氣獲得初步改善,是在一九八○年代,決心環保立縣的陳定南,提出青天碧海計畫。青天計畫就是針對主要的汙染源長期監控,甚至派人駐廠,二十四小時監測,「當時的汙染源就是水泥廠。」白米社區合作社經理林瑞木,曾在環保局工作,正好就是青天計畫的執行者之一。
「這個計畫迫使縣內四家水泥廠投入很大的經費做改善,才使周邊社區的汙染受到比較好的控制。」林瑞木提到,水泥廠改善後,監督計畫規模就漸漸縮小,轉型為其他的稽查方式。而白米社區也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發展社區特色,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
隨著產業升級,高科技產業的廢棄物終於成了問題,酸洗晶片的廢溶劑無處可去。經濟部與環保署追隨國際潮流,提出水泥窯高溫可以處理廢溶劑,而廢溶劑的熱值還能成為燃料,降低水泥廠成本的雙贏策略,由民進黨籍縣長劉守成同意,首先在宜蘭開辦。
高溫處理,真的就沒問題嗎?居民心中始終打著問號。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鄒金玉指出,「水泥廠開始處理廢溶劑以後,附近飄出了跟以往不一樣的臭味,而農田裡的菜下過雨後,有像被火燒過一樣的痕跡。」居民開始抗議。最終,是在國民黨籍縣長呂國華任內,一紙行政命令,廢溶劑再也不能進到宜蘭。
業界無法判定無毒,自行停止使用
不過,禁燒之後,社區還是時常聞到臭味,「我們就去問啊,該不會還在偷燒?」鄒金玉提到:「但台泥說他們是燒汙泥餅,是無毒的,合法的,環保局都有在監督。」
廢溶劑真的在宜蘭絕跡了嗎?
宜蘭縣縣議員林棋山去年在議會質詢環保局時曾說道,「台泥在燒的氟化鈣,聽說是因為要逃避廢溶劑不能燒,所以把廢溶劑摻土,變成氟化鈣,這不知道跟誰學的,結果也能燒!」聽來令人膽戰心驚。
但攤開宜蘭縣四家水泥廠廢棄物再利用的明細,四家水泥廠都有處理「氟化鈣汙泥」,而氟化鈣汙泥正來自電子業。
氟化鈣汙泥是什麼?林棋山說得沒錯,它是將廢溶劑與石灰石粉混合後,離子吸附部分有毒物質,成為固態的汙泥餅。其中的鈣可以取代水泥部分的石灰石,是經濟部認定可以直接再利用的廢棄物。
氟化鈣汙泥的處理有沒有問題,就如同當年爭論處理廢溶劑有沒有問題一樣。在宜蘭縣禁燒廢溶劑之前,環保局曾委由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針對廢溶劑做輔助燃料的環境管理做調查。該份報告的結果,各項指標皆符合標準,包括戴奧辛等有毒物質的排放,皆未因燃燒廢溶劑有所增加。
但,有趣的是,這份研究因為幸福水泥先自行停止使用廢溶劑做為輔助燃料,少了一個研究樣本。而記者致電幸福水泥發言人溫秀菊,她指出,當時廠內品保的人認為燒的時候很難判定有毒、無毒,後來就停了。顯見實務場合中,對廢溶劑仍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