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第一課是一首經由聽覺想像產生的詩,為何不直接聽聖桑的動物狂歡曲?而是閱讀改編過後的短詩,從此處理解聖桑呢?
教學第一步,教者須先對於文本有感。我反覆閱讀,實在很難有感動,如何教孩子自己無感的作品呢?只得挑出自己有感覺的片段。
有感
無感教學,孩子也許因此背下尋找段落大意的方法,能正確運用語詞,但寫出的文章無真摯情感,對於世界也毫無現實感,所有的教學恍如一個與世隔絕的框架,阻礙孩子的思考。
我先孩子讀過一次詩,找出開頭的【我】是誰,無論說是作者王洛夫或者音樂家聖桑,都要找出理由,後來認為是聖桑的孩子,找出強而有力的證據。
【聽 我的動物狂歡節】,由此可知我是作曲家聖桑。
孩子由【我】出發,一步一步跟著王洛夫假裝的聖桑感受對於音樂的熱情。
我邊演邊說句子,讓孩子先略過王洛夫,透過課文介紹聖桑。
孩子說聖桑博學是因為愛旅行,透過旅行增色作曲。
不將詩句拆解,整體來看,是有感的第一步。
當我問,鋼琴是畫筆,你想聖桑可能正在做什麼?
不斷有人舉手亂猜,有人說:他用鋼琴彈奏出有畫面的音樂
小喬說:他在寫曲子,好像在畫畫。
我問小喬:那麼音符是我的顏料呢?
你的意思比較接近哪一句?
透過不斷反問,讓每個人建構自己的觀點,一邊問問題,我一邊說明:無論今天你想要支持哪種論點,你都得說出一個道理,只要合理,你就能堅持自己的看法。
為了讓孩子更有感,我們直接聽聖桑的曲子,孩子能聽出曲式的語氣與演奏重點,還有感的說:這我聽過耶!
這時,我再說藝術的表演形式有好多種,可以寫作,可以寫曲子,也可以演出來,每個人都有詮釋藝術的自由。
透過這些觀點,孩子對於文本可以更客觀地看待。
找碴
第一堂國語課,我盡力帶著孩子理解作者、文本,第二堂課,就得教孩子找碴。
我告訴孩子:閱讀不是全盤接收,而是讀過以後,提出疑問,思考過後,接收自己可信的,懷疑不合理之處,閱讀是為了鍛鍊思考。
於是我們認真在文章中找碴:(只節錄反駁我的)
1.我要改名為動物狂歡節和我,可以嗎?
全班一番討論後,發現如果要改,得把第一二段位置對調;之所以我先開頭,是為了引起讀者注意。
2.我想將第一段的興趣與結尾對調,可以嗎?
孩子說不好,如果對調,不知道為何要說旅行讓樂音變有趣,總得要先描述旅行經過,最後下結語才有力。
3.鋼琴是我的畫筆,音符是我的顏料,鋼琴、音樂怎會是?
孩子說並不是真的是,只是好像。
4.我想讓天鵝先出場,獅王擺在後,可以嗎?
孩子說聖桑應該是為了讓出場有氣勢,選擇獅王是因為他是王,本該走在最前面。
5.為何要寫卡米爾聖桑邀請你,不寫我邀請你?
這題有好多爭辯,最後有人說這樣比較正式誠懇,小喬說:總得讓讀者知道,我就是卡米爾聖桑。
除了文本,還有語詞的反駁,為何要寫樂音不寫音樂…
在有感與反駁中,一次閱讀文章的結構、句型、語詞、生字、想法。
創作:我是誰
文章討論後,就該孩子自己創作。
詩的第一段,只描述【我】的興趣與生活,並沒有提到我是誰。
請孩子以班上同學為對象,依據平時對於同學的觀察,描述同學的生活與動作,並讓全班猜。
當創作有機會與讀者互動,寫作業者相對之下較有感。
寫作業實在是一件苦差事,能讓寫作業多一些趣味,有何不好??
明天我會補拍孩子的作品,接下來,我們有3天時間猜答案,究竟同學所寫的人是班上的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