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悄悄話–潘朵拉的盒子

維基百科上這麼解釋

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源自於希臘神話,是宙斯潘朵拉的神秘盒子,但原本在神話中是壺,壺在古希臘中是盛載食品的器具。

宙斯要求潘朵拉不可以打開,但是潘朵拉不敵好奇心的誘惑,還是偷偷的把盒子打開了,然而在盒子裡面裝的是許多不幸的事物,疾病、禍害等。

潘朵拉把盒子打開後,原本寧靜沒有任何災害動亂的世界開始動盪不安起來;慌亂中,潘朵拉趕緊蓋住盒子,結果盒內只剩希望沒飛出去。

對我來說知識是潘朵拉的盒子,人一旦知道太多,煩惱憤怒生氣等負面影響就隨之而來,不過,要因為也許會伴隨而來的一切,就不讓人知道嗎?[@more@]

潘朵拉打開盒子是對的,人都有好奇心,對於不瞭解的事物,想要求知,這是人類進步最重要的動力。所謂的災禍,確實因為打開知識大門,全都跑出來,然而,人有理性,能透過理性思辨解決這些負面影響。

所以,我們可以用信任化解紛爭,可以用尊重搭建合作橋梁,可以用希望戰勝絕望。

政府怕人民知道太多,往往會透過教育手段來抑制人民求知。也許是給予制式教科書,培養一群只會教育制式知識的工具老師。

制式工具老師培養出一堆制式工具家長,家長會害怕小孩使用網路,害怕小孩使用新科技媒體,怕小孩知道太多,知道太雜,接觸不良事物。

制式工具學生可能成為各行各業制式工具人,以為在自己的位置安份工作就好,從來不管自己周遭不公不義的事情。

然而,有腦的掌權者開始欺壓工具人,工具人只感覺生活苦悶,感覺社會不公,感覺命運悲苦,卻從來不奮起抗爭,因為從小受教育的過程,抗爭是不【對】的,抗爭的是【壞孩子】,抗爭的會【破壞社會和諧】。

孩子們,知道為何你們在賴群組上互罵,而我卻淡然處之嗎?因為我知道你們正在打開潘朵拉盒子,而我不怕你們只拿出災難,我知道透過開放而信任的學習,你們最後會拿出【希望】。

我還是認定你們是親愛的小寶貝,不要怕衝突,不要怕分裂,好嗎?有衝突有分裂,我們才得以反思:

這個班級怎麼了?

這群人怎麼了?

那些話很傷團體?

那些舉動很不尊重團體?

大家想走向怎樣的結果呢?

股長們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每個人該怎麼自處呢?

開始思考,一切才會真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