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聞–無差別殺人

在陳述我的想法以前,想先請大家瞭解一下挪威監獄與犯罪率報導。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217/468329.htm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7/article/286

無論是之前的鄭捷事件,或者這週五發生的北投殺人事件,這兩者都是無差別殺人。[@more@]

嫌犯與被害者之間毫無利益糾葛,完全不認識,然而被害者卻受到嫌犯殘忍對待。

站在被害者立場,我們很容易被媒體敘述的情緒渲染,轉而大聲疾呼【亂世用重典】。

檢視媒體字眼:嫌犯看來並無悔意,還面露笑容。

檢視媒體字眼:嫌犯稱沒有工作,所以入侵校園隨機殺人。

仔細一看,這麼簡單的敘述之所以可以撩撥閱聽者情緒,是因為閱聽人的【同理心】被開啟,情緒往往跑在理智前的教育訓練下,我們很容易一面倒地相信被害者才是受害者。

不過,同情完受難者的遭遇之後,能否退一步理性思考:加害者是否可能也是受害者?

確實,我得先誠實面對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的小孩受害,我還能如此理性嗎?

既然我在遇到災難當下,無法如此理性,我會需要什麼?難道我只是需要以暴制暴?以怨抱怨?以一命換一命?

我們會這樣教小孩嗎–隔壁同學打你,你就打回去;隔壁同學踢你,你就踢回去;路過的人罵髒話,你一定要罵回去。

這樣教孩子,真能讓孩子過更好的未來?

我想說的是:懲罰真的是對待人的最終手段?

如果是這樣,挪威這個國家,為何反其道而行?而他們的反其道而行,竟能降低犯罪率?

如果我是受害者,我希望政府趕緊出動社會資源,輔導陪伴我,讓我可以【真正】度過傷痛,讓我可以理解【自己沒有照顧錯誤的責任】。

受害者範圍極廣,所有認識孩子的人,應該都是受害者,心裡都有創傷,難道讓加害者死亡,創傷就會消失嗎?

再者,如果我是受害者,在心理輔導後,我會越來越寬容,我的內心會更柔軟,我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救贖,我才能變成國家正向積極存在的一分子。

就像是電影【酷馬】一樣,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受害者母親後來走出傷痛,且還固定一段時間都到監獄探望加害者,這是怎麼辦到的呢?

至於為何台灣越來越多無差別殺人事件,能否回歸社會面探討,回到教育層面探討,這些孩子怎麼了?這些殺人犯怎麼了?這些所謂社會邊緣人怎麼了?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總是在犯錯時被懲罰被記過,學校就以為盡了教育責任,在家中犯錯,父母用棍子責罰過後,也以為盡了教育責任。

孩子並沒有學到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沒有學到與人相處的方法,只學到犯錯就是用暴力,犯錯就是用威權壓制。

於是,有些大老闆成為隱性犯罪者,隨便就能關廠跑路,一旦大老闆這麼做,有多少家庭因此得走上絕路。

這些大老闆(最近永豐餘無預警在韓國關廠,已經死一個工會理事長),不也是無差別殺人事件的兇手嗎?

顯性殺手,直接殺人,訴諸媒體讓我們親眼見到罪惡。

那麼這些大老闆與殺手怎麼了?他們為何沒有一點對生命的同理心?

原因無他,從小到大,這些加害者也從未被同理過。

他們犯錯被處罰時,想的是:等我長大,你們就知道!

復仇心理從未在他們身上消失,隨著年紀增長,更複雜更龐大,直到無法控制,整個社會只得提供他們出口,於是一群被害人就會出現,這即是【社會成本】。

如果整個國家從此事件後,徹底檢討教育制度,徹底檢討社會制度,以愛為名,以愛為出發點,我們才能真正降低社會成本,才能真正杜絕犯罪。

與其蓋一堆監獄,培養一堆罪犯,不如在孩子還小時,多一些關愛,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

所以,可以讓教育單位廢除所有懲罰制度嗎?孩子犯錯可以積極輔導,替代記過嗎?孩子犯錯可以積極聆聽,替代責罵嗎?

當這些錯誤一直存在,就算殺人者一律死刑,我們國家也不會因此更祥和,只會製造更多的受害者與加害者。

看到這則新聞,想起韓國以及台灣的關廠工人,想起教育現場的斥責聲,更想起週二我教過的畢業學生,坐在竹小籃球場一隅,眼神空洞的望著遠方,問他怎麼沒上學,他淡淡地說:休學了!

問他為何休學?

他語氣更清淡的說:過太多!

社會事件不會讓我悲痛,這孩子所說的社會結構,才真正讓我悲痛。

教育現場不是要製造一堆問題人,而是要製造一堆解決問題的人啊!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2081

三峽之旅

天今早上我和小楷約好10要去利澤探險,

結果逛不到10分鐘就逛完了!

於是我們決定去三峽。

到三峽之後我們了解了它的歷史,

看見老舊街屋,

所以這是我收穫最大的一次。

愛人物–大大、小云、成成來囉

大大喜歡叫自己大大,我則喜歡叫他秉秉,在我心中,他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常在我面前眨著【小】眼睛,長睫毛搧阿搧,若戴上假髮(大家金愛獎看過),極度嫵媚。[@more@]

大大擁有獨特喜感,腦中總是天馬行空幻想,設計的故事情節總是荒謬怪誕又有童趣,這樣的他,表演和創作總讓我們哈哈大笑,帶給我們一些美好回憶,像是波谷電影公司到訪拍攝,像是環保變變變急智演出。

秉秉,在我心中的你,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班長,常常討愛的班長,常常幫同學爭取福利的好班長,還是最佳演員,也是萬能寫手,你還有許多潛力還沒發揮,未來,一定要對自己非常有信心喔!

 

小云,我還是喜歡叫你臭臭云,這一年多來,你常常守在我身邊,關心我的情緒狀態,常常遞一張小紙條噓寒問暖,同學說你很愛管東管西,但看在我眼裡,我卻覺得正因為你有敏銳的觀察力,所以你總是第一個發現誰在哭,誰在胡鬧,誰在孤單,誰需要幫忙。

我很怕你裝可愛,你的聲音會變扁,整個人退縮,不是這聲音樣貌不可愛,相反的,這時候的你,非常可愛,只是,我知道這是代表你正在自我認同混亂期。

我很想對你說,無論你想要裝可愛,還是表現你自己,無論你多兇悍,還是多溫柔,無論你反差多大,無論你狂罵人,還是溫暖的關心人,你就是你!我喜歡你所有的樣子,也很開心能認識你。

雖然我眼神生氣,表情生氣,但請你記得,小文一直都把妳放在心裡的角落,呵護著。

 

成,我覺得自己好幸運,可以和你相處四年,這四年來,看過你極度混亂,也看過你紳士有理。曾經被你氣的不想說話,曾經擔心你擔心到無言,曾經被你的反覆犯錯弄得精神衰弱,而這些都被現在搞笑的你,一一化解。

現在的你依然保有一顆愛玩的心(我一直努力著,還好沒讓你愛玩的心熄滅),總在大家需要的時刻,你站出來,提出鬼點子,總看著與你同組的組員,一邊笑一邊排演,玩得很開心。

我常常這麼想,能和你一組的同學真幸運,可以直接的接收你的正面能量。在你上台後,我’看著台下每個大笑的臉,眼底有滿滿的驕傲。

阿~那個總是讓我煩惱的小男孩,終於長大了,現在竟然可以大方站在舞台上,信手拈來一個眼神、一句話語、手一筆畫,就讓歡樂感染四愛。

謝謝你們,三個寶貝們。

DSC_0123DSC_0124DSC_0125DSC_0127DSC_0128DSC_0129DSC_0130DSC_0131DSC_0132DSC_0133DSC_0134DSC_0135DSC_0136DSC_0107DSC_0108DSC_0109DSC_0110DSC_0111DSC_0112DSC_0113DSC_0114DSC_0115DSC_0116DSC_0117DSC_0118DSC_0119DSC_0120DSC_0121DSC_0122

課程紀錄–四下第65天(倒數22天)

週五幾乎都是課程學習檢驗日,一週國數社學習約一單元,在週五總評量,測驗孩子學了多少。

週五是四愛真正的紙筆評量日,這天只剩兩節課,測驗了國語第13課和社會第五單元。

紙筆測驗有侷限,多半侷限在認知記憶層次。[@more@]

以國語科來說,測驗孩子國語生字、語詞、成語記憶或者能運用多少,測驗課文結構能分析多少,40分鐘就結束。

以社會科來說,測驗孩子對於課文理解多少,對於多元文化瞭解多少,40分鐘結束。

至於國語文應用能力,更高層次的比較、分析能力,則在課堂上直接多元評量,以13課來說,孩子在課堂上學習討論發想廣告內容,才是真正13課要評量的重點。

所以週三的語直本創作,才是13課最重要的實作評量分數。

社會則以社會報告為主,在社會報告中提出自己的觀點,比較分析不同文化之間的優缺點,並提出展望未來的好觀點。

這也是為何測驗完,要向孩子說明測驗目的的原因。

國語剩下最後一課,社會剩下最後一個單元,數學還有兩個單元,希望大家能在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提問。

我的煩惱

剩下的20幾天,我和四愛要分開了,我想謝謝小文!因為小文四愛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小文會協助四愛,小文這兩年四愛受到你的照故,四愛才能有好的教育,小文不管我們有沒有做錯事,小文都教導我們,雖然5年級不能被你教到,不過我相信我們一定會獨立,不管5年級遇到什麼事情我一定會面對,小文謝謝妳!

課程紀錄–四下第64天(倒數23天)

努力換一個方法說明數字的因倍數變大變小,還是不能把全班教會,還是需要個別指導。

是不是因為速度太快?我們的學習速度需要再慢一些?

早上,健康課上樂樂棒球,上課前,叮嚀大家所有課程都是為了6月16日的班際比賽,讓每個人都有練習與試錯機會,我們才有機會團體合作成功。

上完課以後,果然糾紛減少,謝謝強棒給弱棒練習機會。[@more@]

下午,昕媽來上黏土課。

緊接著是社會5-2報告,比起星期二,報告內容更明確,只是仍舊太慢準備網頁。

DSC_0143DSC_0144DSC_0145DSC_0146DSC_0147DSC_0148DSC_0149DSC_0150DSC_0151DSC_0152DSC_0153DSC_0154DSC_0155

看的出來,以下同學為了小組做不少事:小蓁、小瑜、阿哲、小彥、小高、佳佳、小楷、戴子、阿米、餅乾、小霖、小云、珮珮,請在心底感謝他們。

最後一次補救機會,請各組合作表演特色舞蹈,祝大家順利過關。

PS我好愛大家製作黏土時的和樂氣氛,那時的四愛真的很可愛。

PS放學後的糾紛,讓我好難受,覺得整個人不想說話,不想去想,不想…

愛作品–四愛筆筒,無價之寶!

DSC_0139[@more@]

下午1:20分,昕媽準時出現在後門,扛著兩大袋用具,滿滿的材料。

四大組被派任的組長,戴子、小昕、小蓁、阿米,盡責地立刻前去幫忙領取各組材料。

昕媽教學很有一套,一步一步帶領大家。

先製作裝飾小物,從造型餅乾開始(我想起之前的亞典蛋糕製餅經驗),塑形打洞。

小組內三個模具不夠用,大家開始穿梭到各組借取,用模具太慢,有人拿起切刀開始自行雕塑。

等待同學時刻,一條條法國麵包產生(還有師傅想製造菠蘿麵包…)。

DSC_0065DSC_0031DSC_0032DSC_0033DSC_0034DSC_0035DSC_0036DSC_0037DSC_0038DSC_0039DSC_0040DSC_0041DSC_0042DSC_0043DSC_0044DSC_0045DSC_0046DSC_0047DSC_0048DSC_0049DSC_0050DSC_0051DSC_0052DSC_0053DSC_0054DSC_0055DSC_0056DSC_0057DSC_0058DSC_0059DSC_0060DSC_0061DSC_0062DSC_0063DSC_0064

下一步,製作小草莓,每個人的草莓形狀不一,紅蘿蔔、紅番茄也來亂入。

最後一種裝飾品是造型糖果,拐杖糖、棒棒糖、巧克力豆,還有一堆髒到不行的混色糖,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昕媽只是微笑協助,從不批評。

DSC_0068DSC_0069DSC_0070DSC_0071DSC_0072DSC_0073DSC_0074DSC_0075DSC_0076DSC_0077DSC_0078DSC_0079DSC_0080DSC_0081DSC_0082DSC_0083DSC_0084DSC_0085DSC_0086DSC_0066DSC_0067

再來是最耗時的打底,將筆筒表層上一層像爆米香的土(ㄟ…這是…我忘了ㄟ…),大家七嘴八舌說起上次爆米香經驗,不斷地說爆米香有多好吃,咏華哥哥爆米香那一刻多難忘。

此時的黏土得用力壓扁,才能將筆筒鋪平,正在亟需大力士時,大力士昕爸現身,全班差點響起一片歡呼聲。

昕爸拿著工具,用力幫大家把黏土壓平。

此際,小昕說著老爸當兵時的英勇事蹟,第一組每個人都驚訝又佩服。

教室裡此起彼落:阿姨…、叔叔…、雋昕媽咪…、雋昕爸爸…、老文…?ㄟ…這…

大家邊聊邊做,邊壓邊吐槽對方,邊揉捏邊教學,邊幫忙邊觀摩,在雋昕媽咪面前,你們之所以這麼真實又可愛,我猜是因為昕媽說話溫柔,眼神滿是讚賞。

DSC_0098DSC_0088DSC_0089DSC_0090DSC_0091DSC_0092DSC_0094DSC_0095DSC_0096DSC_0097

底打完之後,就是鑲邊。

鑲邊時,昕媽發給每一組不同的色塊,將兩個不同色塊揉成條狀,併在一起捲成麻花捲,沿著上面與底面繞,邊處理好就可以找昕媽噴奶油土囉。

DSC_0102DSC_0099DSC_0101

看起來不怎麼樣的裝飾物件,在同學巧手拼裝下,最後組裝完成的筆筒,竟然每個都好有韻味,我捨不得眨眼睛,一個接一個拍照,想把這些美麗瞬間變成永恆。

DSC_0103DSC_0104DSC_0105DSC_0108DSC_0109DSC_0111DSC_0112

DSC_0113DSC_0114DSC_0115DSC_0116DSC_0117DSC_0118DSC_0119DSC_0120DSC_0121DSC_0122DSC_0123DSC_0124DSC_0125DSC_0126DSC_0127DSC_0129DSC_0130DSC_0131DSC_0132DSC_0133DSC_0134DSC_0135

大家拿著自己苦心製作的筆筒,各個笑容燦爛,充滿自信,口中還不斷唸著:好好玩喔~這堂課真的超好玩的~

拍照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製筆筒加持,全班開心的幫我倒數三、二、一…!

DSC_0137DSC_0136

我們的美好時光,就這麼留在2015年5月28下午3點15分。

DSC_0138

謝謝您們~昕媽昕爸,有你們真好。(還好有先交代玉米,感謝狀我真的忘了ㄟ…)

DSC_0142DSC_0140DSC_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