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英語教學:以部落格為例
轉載自:http://ejee.ncu.edu.tw/feature.asp?period=30&flag=30
作者:台師國際與僑教學院外語學科講師 曾俊傑
[@more@]
前言
「創新教學」、「創意教學」、「成功的教學」、「有效的教學」一直都是老師們想追求的教學目標。通常老師們會根據教學環境、學生的狀況以及對學科知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的瞭解,把他們所學得的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轉化英文這個學科成為學生容易瞭解的形式,進而能夠讓學生習得語言知識。但是這樣的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卻不是可以直接教授的 (Shulman, 1986, 1987),而必須以老師們的教學專業為基礎,加上平日教學經驗的累積,逐漸發展出他們個人覺得最棒的教學方式;所謂最好的教學方式,不只是老師個人覺得滿意,學生更是能直接受益。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普及,電腦科技近幾年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地應用在教育上,電腦能力不錯的老師也開始嘗試使用各式各樣的科技來輔助教學,例如PowerPoint、電子郵件、全球資訊網、學習光碟,甚至是最近流行的Skype、wikipedia、blog、podcast,都已經有老師把這些科技融入在教學中。這樣的電腦輔助教學對老師來說,不只是具備學科知識、教學知識而已,還要加上科技知識,最後產生學科科技教學知識,英文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簡稱TPCK (Ferdig, 2006; Koehler, 2005; Mishra & Koehler, 2006)。雖然說這樣的知識無法直接傳授,但是只要老師們清楚掌握以上三大知識範疇,也就是學科知識、教學知識、科技知識,加上老師們的巧思,創意教學其實不遠矣。本文將以實例來說明,英文教師如何利用電腦科技來進行創意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
部落格的特色
筆者以最近很火紅的部落格為例,因為它的便利性,使用的老師愈來愈多,但是在介紹教學應用前,我們先來看看部落格的特色,這個新興的科技應用是Web 2.0的產物之一,什麼是「Web 2.0」?基本上它的定義並不是很嚴謹,最大的特色就是強調使用者參與、開放與互動,有別於傳統單向傳播與靜態的網頁呈現。過去,如果如果想要在網路上架網站,通常要會使用網頁編輯軟體,諸如Frontpage或Dreamweaver,甚至於再懂一點HTML語法,網頁會更精緻,但是即使如此,仍舊缺乏與瀏覽者互動的機會,除非加上留言版或討論區,這又大大地超越了一般使用者的能力。除此之外,每次要更新網頁,總是脫離不了原本安裝了Frontpage或Dreamweaver的那一部電腦,其他電腦如果沒有網頁編輯軟體是無法更新網頁的;以上的限制和缺點,通通在Web 2.0可以得到解決,也就是擁有部落格網站,不需要使用網頁編輯器,也可以跨平台更新網頁,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網路出版」,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個人網站,甚至於可以在網站上與別人互動,因為部落格有一個「comment」的功能,可以讓瀏覽者留言和參與討論。
教學考量
有了這樣的低門檻技術需求的科技應用,老師與學生們都可以輕易地擁有與維護自己的部落格,接下來,就看老師們如何應用了,這部分就牽涉到老師們個人對學科知識與教學知識的瞭解,也就是老師們的教學專業;老師們的英語教學專業素養高低,會反映在所設計出來的教學活動。譬如說,英語學習在電腦輔助教學的環境之下,可望可以達到以下Egbert (2005, p. 6-8; 1999) 學者所提的八點優勢:
1. Learners have opportunities to interact socially and negotiate meaning.
2. Learners interac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ith an authentic audience.
3. Learners are involved in authentic tasks.
4. Learners are exposed to and encouraged to produce varied and creative language.
5. Learners have enough time and feedback.
6. Learners are guided to attend mindfully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7. Learners work in an atmosphere with an ideal stress/anxiety level.
8. Learner autonomy is supported.
這些也是專家學者這十幾年來經過研究後所達成的共識,其實大致是呼應溝通式英語教學法,注重互動、真實情境、即時回饋、個別差異以及獨立自主。如果老師們也有了這些信念,認為電腦科技對英語教學是有所助益的,就更加增強他們使用電腦來輔助教學的決心了。這時候再根據所教學的學生對象,以及教學環境,做出符合學生需求與教學目標的決定(pre-instructional decision),設計出合適的教學活動,例如以國內的國高中學生為例,多數的教學還是比較強調語言形式(form),重視語言的正確性(linguistic accuracy),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學習語言的結構,分別表現在各個語言技能的教學上,例如聽、說、讀、寫、字彙、文法等。老師們就必須思考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要如何發揮科技的特性,進而達到教學目標。
部落格教學實例
瞭解了部落格的特色及其教學考量後,我們來看一些實例。基本上,部落格的教學應用要看老師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了,例如以中、低成就的學生來說,我們想要加強他們的發音,鼓勵學生大聲念出課文,經由不斷的練習,矯正學生自己的課文發音;此時,學生可能會模仿CD的課文朗讀或是求助於老師和同學的指導,進而獲取成就感,同時又可以讓同學、家長欣賞並且給予意見。這樣的教學目標,可能在一般教室不容易達到,因為家長或其他相關人士無法參與;同時學生缺乏練習的動機,在班上念課文的表現隨著下課時間到來也隨之消失了,無法保存,學習者本身也就無法檢視自己的表現。這樣的教學問題,可望用部落格的方式來改善,就是影音錄製學生念課文,把一些影片片段上傳至部落格,不但具保存效果,而且還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參與—欣賞與評論,藉由這樣的應用,提升學生的練習動機,進而改善發音問題。也許會有老師擔心技術問題,怎麼拍影片?如何上傳拍好的影片?等問題。事實上,錄影就交給數位相機,通常錄製幾分鐘的影片,對現在的數位相機不是問題,然後直接把影片檔,上傳至影片共享網站,例如知名的YouTube(http://www.youtube.com),最後只要在老師們的部落格上做個連結即可,瀏覽者就可以在老師們的部落格欣賞到學生念課文的影片。以上的作法如以下範例所示,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p6Wmvwso8YU。
至於對程度較好的學生,如果我們希望他們能廣泛閱讀,透過閱讀來習得更多的字彙,甚至於取得特定的知識,讓閱讀變成是一件愉悅且目標明確的事情。一般的作法可能是挑選符合學生程度的文章或讀本給學生閱讀,但是這樣的作法可能會遇到兩個問題,一個是文章可能不是所謂的真實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另一個是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指定的閱讀教材。事實上,閱讀真實材料可以讓學習者感覺更接近真實生活,就像一般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看網路新聞一樣,可以獲取資訊;另一方面,讓學生有決定閱讀材料的權力,選擇真正符合自己興趣的閱讀材料,培養學生負責任、獨立的態度,也許這樣的閱讀會更持久。這樣的理想要怎麼達到呢?我們建議可以利用RSS技術來幫助學生廣泛閱讀。什麼是RSS?其簡單定義如下:
RSS的英文全稱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種透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特性所制定的格式,讓網站的管理者可以把網頁內容傳給訂閱戶。這是個有點像電子報和新聞群組(Newsgroup)的東西,但是賦予讀者更大的自訂能力和更豐富的資料。(摘錄自http://edu.tcfst.org.tw/rss.asp)
首先我們必須選擇一個部落格閱讀器(blog reader),它分為non-web-based和web-based兩種,前者指的是安裝在電腦上的軟體,猶如Outlook電子郵件軟體一般,必須事先安裝,代表性的軟體是SharpReader(http://www.sharpreader.com/),後者則是像用瀏覽器上雅虎網站來收發信件一般,不用安裝軟體,但是要有一組帳號與密碼,代表性的網站是Bloglines(http://www.bloglines.com)與Google Reader(http://www.google.com/reader/)。有了閱讀器之後,接下來老師或學生自行挑選有支援RSS功能的網站,當然那些網站除了兼顧學生興趣外,還要考量語言的難易度是否適合學生閱讀。以下是一些部落格網站範例,適合程度較好的同學來閱讀,瀏覽介面是以Google Reader為例,如下圖所示,左邊是所訂閱的部落格清單,右邊是部落格的圖文。
l MAKE magazine: http://www.makezine.com/blog/
l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
l The View from Taiwan: http://michaelturton.blogspot.com/
l What’s up in Taiwan: http://whatsupintaiwan.blogspot.com/
這樣的閱讀方式,其優點在於可以方便管理與瀏覽部落格文章,當訂閱的部落格數目變多時,使用者不用一一地連結到各個網站去檢視是否有新文章,部落格閱讀器會顯示出新文章,學習者可以學著瀏覽其標題及相關圖片來決定是否要閱讀該篇文章,這個過程就猶如閱讀策略裡的審視標題與圖片,以便猜測即將閱讀的文章內容,如果覺得文章不適合就捨去,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如此一來,可以讓學習者閱讀到真實材料,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而培養其主動學習的精神。
也許會有讀者不習慣在電腦上閱讀,提出諸如字型太小、眼睛會不舒服等問題,這樣的問題其實隨著瀏覽器的更新,例如微軟最新的瀏覽器IE 7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ie/default.mspx?mg_ID=10006)以及另一個瀏覽器Firefox (http://www.moztw.org/),現在都已支援放大字型到使用者滿意的大小的功能,使得網路閱讀變得不是那麼吃力,加上字典軟體的輔助,例如Babylon(http://www.babylon.com/)等軟體,可以讓學習者隨時查詢不懂的字彙;如此一來,網路閱讀也會變得比較輕鬆。
更多的有關部落格教學應用的範例可以在「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of Practice: Teacher Development in CALL」網站(http://calltd.fld.ntnu.edu.tw/)看到。今年,一些中學英語老師參加了「資訊融入英語教學」的工作坊研習時,以省思的方式在網站上的討論區(http://calltd.fld.ntnu.edu.tw/LILT/forum/ShowTopic.aspx?tid=205),寫下他們對部落格教學的作法與看法。仔細一看,我們發現老師們對部落格的應用大部分都與文法、寫作有關;利用部落格分享及回饋的特性,進行造句比賽、連貫式翻譯教學、故事接龍、英文心情日記發表、看圖說故事以及作文教學。參加工作坊的台北縣三民高中劉老師就說到:
部落格對我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第一,運用到新新人類所熟悉且喜愛的電腦平台,學生的學習動機可能就會提高一些,至少要比枯燥的白紙黑字交作業要色彩繽紛有趣得多;第二,所有同學的作品大家都看得到時,同學的面子壓力變大,作品的質也會提升;第三,是為了老師可以多活幾年著想,不必辛苦將優秀作品一一key in,就可以分享給同學看。
劉老師充分利用部落格的特性:出版與分享,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除此之外,也有老師把部落格用在跨文化交流計畫上,台北縣三民高中蘇老師就記錄她與日本的學校進行泰迪熊計畫的活動過程,以便讓已經畢業的國三學生家長及日本同學看,網址如下:http://dearsu1218.blogspot.com/。最後,也有老師把部落格當成自己的教學省思以及班級管理工具,例如台北縣義學國中的吳老師(http://blog.yam.com/doggerwu)。
有關部落格應用在文法與寫作教學上,也出現在老師們所編寫的CALL教案裡,如網址所示:http://calltd.fld.ntnu.edu.tw/LILT/syllabus/lesson_plan/works.aspx。其中部分老師就把部落格應用在文法句型翻譯練習、回答問題與短文寫作等教學,跟前面的省思作法差不多。這些應用都是發表在老師的部落格,而不是學生各自的部落格;我想這樣的作法是方便老師管理,以節省老師的時間與力氣。
結語
創意教學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或單一的形式,其成功與否與老師對學科知識、教學知識與科技知識的瞭解有關,甚至於取決於連結這三種知識的能力,也就是學科科技教學知識(TPCK),簡單講就是創造力與想像力,因此每一個老師所呈現出來的電腦輔助教學作法就會不一樣,五花八門,其創新的精神是值得鼓勵的,但是不要落入「新瓶裝舊酒」(old wine in a new bottle)的窠臼,也就是電腦輔助教學只不過是材料再製(reproducing materials)罷了;舉例來說,很多老師都把部落格應用在文法與寫作教學上,用意在提高寫作動機、分享與評論作品,但是這樣做是否能真正提高語言的正確性與複雜度,還是只是換個媒介,寫作過程並沒有獲得改善。這樣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基本上,老師們應盡量避免過度重視科技,賣弄技術,而忽略教學的本質,甚至失去教學的目標。
參考書目
Egbert, J. (2005). CALL essential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CALL classrooms. Alexandria, Virginia: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
Egbert, J., & Hanson-Smith, E. (Eds.). (1999). CALL environments: Research, practice, and critical issues. Alexandria, Virginia: TESOL.
Ferdig, R. E. (2006). Assessing technologi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7(5), 749-760.
Koehler, M. J. (2005). What happens when teachers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32(2), 131-152.
Mishra, P., & Koehler, M. J. (2006).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8(6), 1017-1054.
Shulman, L.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 4-14.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7, 1-22.
作者
曾俊傑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外語學科英文專任講師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英語教學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