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生活點滴

食農教育~種植玉米

這學期的食農課程設計,我們嘗試從育苗開始,看著玉米一天天的長高,心中也充滿成就感,後來孩子們竟也會主動利用課餘時間到農地拔草、澆水、抓蟲、觀察玉米 的生長狀況,還會主動來問!也透過觀察玉米的生長,了解其授精方式,與自然領域結合。

在疏苗的過程中,我們現採現吃新鮮的玉米筍,孩子驚呼:「原來玉米筍是玉米的寶寶!!」我們還直接在教室大鍋煮鹽水玉米,又香又甜,連玉米水都喝個精光!更值得開心的是,菜園旁邊的寶貝班小朋友,也因為我們的菜園,一起認識了玉米,甚至還跟我們一起採收作物,品嘗天然的有機玉米。

育苗、播種通通自己來!
  利用下課時間幫忙除草
採收玉米筍
經歷過一場颱風的吹襲,幸好損失不大
 
終於等到大豐收的那一天~~
早上採收,老師立刻煮鹽水玉米,好香好甜!!

分類: DFC主題課程

成果分享會(歡迎光臨小燕鷗/分享)

參與小燕鷗復育計劃學校之課程成果分享交流會

(一)時間:6/9(五)10:00~13:30
(二)地點:蘇澳珍奶文化館
(三)帶隊老師:尹君老師、文皓老師
(四)發表形式

1、動靜態相輔相成:
除了有動態的口說發表之外,我們也準備了靜態展覽,呈現我們平時的工作本成果。
  二位場佈小幫手


2
、每個人都很重要:
每位學生都能上台進行分享,所以全班分成三組,以多口相聲的方式,讓學生在台上進行對話,從對話中引導出整個課程的發展,讓觀眾了解我們的課程概念。

3、搭配簡報背景:
簡報上繁複的文字反而會讓孩子準備多時的內容被忽略,因此我們決定採用照片的方式,搭配口說內容來進行播放,偶爾幾句孩子的詞和簡報有互動,讓兩者之間有連結卻不搶了丰采。

4、融入音樂:
東澳孩子的優勢就是天生的一副好歌喉,為了提升自信也展現東澳的特色,因此在本次的分享會中也融入二段音樂,首先是在開頭的部分,先用A-ra-ra當作開頭,當作是一種引起注意,團聚在場觀眾的心之後再開始。最後則是在口說的尾段加入海洋保育的概念,由我們的孩子引唱「還地球幸福笑臉」,中段再由岳明的孩子加入合唱,以「相信我們的行動,為地球帶來幸福笑臉!」當作結語,也為分享會畫下完美的句點。

5、跨校合作
與岳明國小四年忠班的同學,一起進行最後的大合唱,透過{還地球幸福笑臉}這首歌曲,希望以純真的童聲音樂,引發大家海洋保育的決心。

晲寊接受記者採訪

共同留下美好的回憶

 

分類: DFC主題課程

現地觀察(歡迎光臨小燕鷗/實踐)

帶領學生到棲地進行觀察紀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尤其是在瑪娃颱風靠近台灣東部外海時,孩子們十分擔心,
颱風一離開,安全無虞的情況下,
我們立刻騎腳踏車前往海邊觀察(感謝偉慶教練陪同),
令人驚訝的是,整個棲地環境完完全全產生變化,
我們一方面吃驚又無奈,一方面更是感嘆大自然的威力,
雖然感覺之前的努力好像白費了,
但仍然鼓勵孩子,每一次的經營都是經驗,
我想其他棲地環境一定也跟我們一樣遭遇相同的問題,
與其自怨自艾,倒不如打起精神繼續做。

before

after

分類: 生活點滴

歡送龔老師

龔老師是學校的閱讀志工老師,一個學期我們會和龔老師見一次面,
龔老師不僅教我們閱讀的方法,更和我們分享許多閱讀的樂趣!
我最喜歡聽龔老師到處旅遊的經驗談,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謝謝龔老師帶領我們從閱讀中體會生活,
希望龔老師帶著我們的祝福,幸福而健康!

分類: 校外活動

GO!GO!水上自行車

冬山河生態綠舟擁有廣大腹地和豐富的自然生態,保有原生植被,甚至成為了侯鳥的棲息地,這次帶孩子體驗使用水上自行車遊園,全程不沾溼,沿途能欣賞不同動植物景觀,還能深入探索大自然生態!

這次的體驗路線,教練安排自由操作水上自行車,穿越陸橋欣賞沿岸綠樹及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途中會穿越神秘水道自然形成的洞窟,在陽光天井的正下方,讓陽光透射進來,營造自然光的美感!

在孩子們的日記裡看到回饋,大家都很興奮參加這次的活動,學到英語課教的交通工具,也看到國語課本中形容的「波光粼粼」。

歌德說:「在自然每一頁的字句裡,我們讀得最深奧的訊息。」大自然這間教室,裝滿了無窮無盡的知識寶藏,只要願意去接觸、挖掘,必能有所收穫,這也是我樂意帶著孩子在自然中學習的初衷啊!

分類: DFC主題課程

放置假鳥(歡迎光臨小燕鷗/實踐)

1.放置假鳥
胡祕書告訴孩子放置的位置必須要遠離草堆,假鳥屁股不要翹高(那是交配動作),不要刻意放在大石頭或高處,可以單獨一隻,也可以兩兩一對。接著就讓學生在圍起來的棲地內放置自己的假鳥,並且讓他們說明自己選擇該地點的原因。

2.設立告示牌
設立告示牌的目的是為了讓還這裡的遊客、釣客們都知道這裡或許會有小燕鷗來棲息,希望人類能學習尊重,不要干擾牠們。

分類: DFC主題課程

圍設棲地(歡迎光臨小燕鷗/實踐)

1.認識海保署
在認識海保署之前,孩子們依直覺地穿橘色衣服的巡邏員是海保署,其實那是海巡署啦!!因此邀請到海保署張老師來為孩子們介紹海洋保育署的工作性質,這個單位成立才五年的時間,可見海洋保育議題在台灣愈受重視,因此成立專門的部門來處理海洋保育相關議題,海洋動物擱淺、海灘環境維護、海洋保育動物相關議題宣導等等,皆是海保署的重要工作。

2.整理棲地
因為天氣愈來愈炎熱,發現我們預設的棲地位置長了許多雜草,雜草容易躲藏老鼠,是小燕鷗的天敵,因此在圍設棲地前先和孩子一起整理棲地,拔除過高的雜草。
  

3.圍設棲地
我們最後選擇溪口凹進去的地方,但原本這裡是不會有車子進出地,沒想到卻被釣客的車走出一條路了,為了避免互相干擾,因此我們又將原本設定的棲地再內縮。先用漂流木固定五支樁,再用黃色警示帶圍起來。

分類: DFC主題課程校外活動

無尾港賞鳥趣!

因為參與小燕鷗復育計畫,在某次的棲地勘察中,偏鄉物種保育協會的胡秘書帶了單筒望遠鏡來到東澳北溪,竟然開啟了我們對使用望遠鏡的好奇,加上在東澳北溪看見的鳥的數量真的很少,因此允諾孩子要帶他們到無尾港溼地進行賞鳥活動。

我們與岳明國小四年忠班的同學一起到無尾港進行賞鳥課程,由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理事長進盛大哥為我們導覽解說。進盛大哥間扛著一隻「大砲」,孩子們都很迫不及待的使用,岳明的小朋友很熱情的款待,指導使用單筒望遠鏡,也很大方的與我們分享圖鑑。不過這天的天氣太炎熱,鳥況沒有很好,但孩子約莫看到五六種鳥類,也算不錯了,進盛大哥和孩子們約定,等待今年冬天再來無尾港,欣賞一下千隻水鴨同在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