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文化課程

文化實作課程:Tana香菇雞湯

從殺雞放血→拔毛→掏出內臟,
校長和師母詳細的向孩子們介紹,
師母還一直鼓勵女孩們,
「現在不會沒關係,慢慢學,師母也是嫁給校長後才會殺雞的……」,
女孩們都能專心的聆聽。
接著,要準備生火,
我們將生火的工作交給世恩和迪珥,
但看著他們興致高昂的模樣,
相信應該可以勝任這個重要的工作。

校長先教煮雞湯的步驟,
原來公雞和母雞料理的時間不同,
原來刺蔥要到後面才放,
原來加鹽調味一定是在最後,
要是沒有這樣的經驗傳承,我們肯定無法掌握這些技巧。

校長示範在拔毛前要先用熱水燙雞
光溜溜的雞
師母教如何拿出食道和氣管
專心的聆聽和發問
烹煮之前要先生火
架式十足
又香又美味的雞湯出爐囉!

分類: 文化課程

文化實作課程:蝸牛什錦湯

在本週文化學習課中,秀華老師帶領學生作「蝸牛什錦湯」,
第一次看到敲蝸牛的景象,令老師大開眼界!

因為山上野生蝸牛很多,以前老人家常撿來煮湯,
湯頭鮮美,吃了之後也讓人精神抖擻,
全程汆燙,只加鹽巴,滋味滿分!!

學生處理地瓜葉
一起去摘刺蔥
洗蝸牛
營養滿分的蝸牛湯
好喝喔!

分類: 文化課程

感謝飛魚

每年的這個時候,就飛魚的季節,校園的家屋裡傳來陣陣烘烤飛魚的香味,那一尾尾掛在烤爐上的飛魚,是在地部落的傳統,是學校的特色課程,更是射箭隊圓夢的希望!

七點半,孩子們準時在校園集合,牽著腳踏車、穿上雨鞋,一夥人好好蕩蕩前往粉鳥林漁港。路上,校長仔細地跟孩子們解說東澳海岸地形,直到遠遠看到漁船入港,趕緊再繼續上路。

漁船一進入港口,船上一簍一簍的魚卸下後,孩子們紛紛上前仔細挑選,一條20公分左右的飛魚最適合烘烤,30公分大小的飛魚,則適合拿來做一夜干,我們總共挑選了三大籃,搬上校長的小貨車後,可不能休息,因為馬上要回學校加工處理飛魚。

孩子們共分為四組,一組負責剪鰭、剖腹,第二組則是把鰓和內臟掏乾淨,第三組則是將魚清洗乾淨,第四組負責抹鹽,掛上掛勾。廚房外的小空地瞬間變成小小飛魚加工廠,孩子們熟練的做著這些處理動作,不怕髒、不怕臭,著實令我既驚訝又感動!

我和孩子說,「你們做的這些我都不會,換你們教我,當我的老師。」我捲起袖子和孩子們一起工作,原來要剪掉尾鰭和胸鰭,要用什麼手勢才能把魚肚裡的臟器掏乾淨,連鰓都要仔細處理,清洗時用大牙刷輔助可以抓洗更乾淨,抹上伯伯的鹽就好,掛鉤的位置可是有講究的!!孩子們吱吱喳喳的教我「秘訣」,可以當老師的老師,做起事來,彷彿變得更加起勁!而我也終於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參與這個我早已久仰大名的飛魚特色課程。

感謝校長的陪伴,感謝我們的努力,更感謝那一尾尾的飛魚,成就了用心構築的夢想!!

   

分類: 文化課程校外活動榮譽榜

宜蘭縣音樂比賽/鄉土歌謠第一名

我們驕傲著,演唱家鄉的歌謠!
我們努力著,展現泰雅的美麗!

東澳國小榮獲宜蘭縣鄉土歌謠原住民語系
國小團體組   第一名
~代表宜蘭縣參加全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