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生活點滴

魔獸來了!!

球星魔獸今天竟然出現在校園裡,擔任一日體育老師跟英文老師,一起陪我們打籃球,平常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球星出現在校園,實在令人驚喜!

看到偶像魔獸霍華德現身,大夥馬上激動站起尖叫拍手,大聲唱傳統歌謠歡迎他,魔獸也熱情回應,和我們來個high five,魔獸一出場就是不一樣,馬上引起轟動!我們熱情表演竹管琴和合唱歡迎魔獸,他不僅超喜歡,笑得相當興奮,還拿起手機狂拍,我們幫他披上披肩,象徵成為泰雅成年勇士。

最後,每個人都從魔獸的手上拿到一顆籃球,他還教我們籃球基本動作,今天真是很酷的一天!


 

 

分類: 校外活動

2023宜蘭綠色博覽會-莎士登迷宮


我們的世界開始劇變,四季不再溫和如常,時而乾旱缺水,時而瞬間強降雨致災的極端氣候愈來愈頻繁。人類因過度耗用自然資源,包括燃燒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排放過量的溫室氣體,使地球暖化升溫,冰原溶解、海面上升,國土淹沒,過量的工業、建築與汽機車排放物,污染了空氣,酸化了海洋,大量的棲地破壞也使得生物多樣性難以維持,上百萬生命物種消失滅絕中,生態鏈失衡。

而人類是這一切環境問題的製造者,也是地球上唯一有能力讓所有生物與環境都得以邁向共存共榮的困境解決者。一個善念會引導無數行動,在永續發展核心理念「滿足當下,兼顧未來」的理念下,期盼我們都能一起學習讓地球生命永續的正向生活思維,「買夠用就好,從源頭減廢減碳減塑、吃在地當季與有機友善食物,多蔬果少肉食,採用大眾交通運輸、選購節能標章產品、重視經濟動物福利、不豢養外來種生物、友善對待寵物不棄養、支持國土生態綠網、響應再生能源建置」等等永續生活作為。現在!就是現在,在氣候臨界點到來之前,趁還來得及,讓我們一起努力為這世界的美好永續盡份心力,付諸行動保護我們的地球。

人類生存在這地球上,與自然環境密不可分,一旦環境遭受到破壞,人類也免不了受到影響。人類既是禍首,也是受害者。解決環境問題刻不容緩,而環境教育是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的手段。透過教育使孩子從小建立環保意識,養成良好而環保的生活習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若想挽救自然就須得從人類自我的改變著手。而讓孩子了解環保的重要,最好的辦法便是讓孩子認識自然——這個人類所生存的星球。只有讓孩子去接觸自然,實地去了解與感受自然的奧秘與美麗,才能夠使孩子發自內心地因為喜愛自然而予以保護。

教師身為引導者,應讓學生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時常可見學生在學校裡謹守規矩,但一出校門,就不把環保工作當一回事了。這樣的情形,多是因為學生不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而只將環保工作當成是學校生活中的一項例行事務。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接近大自然,了解自然,如此才能引起他們內心對自然的喜愛之情而主動自發地去愛護環境,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

彩虹滑道:
越過青山綠水,喜見雲端彩虹彷彿一條柔滑絲帶,自遠端天際繽紛垂落綠意草原,坐躺其上,雲間彩河飄飄轉瞬流瀉,開懷驚奇暢笑。

重力位能無動力雲霄飛車:
引進美國波音客機公司退休的航太工業工程師一保羅葛雷運用建造飛機、太空梭等航太結構科學,在自家庭院打造無動力雲霄飛車。延續2022綠博這份從美國遠渡重洋而來的慈愛歡樂與重力位能物理實踐,讓來客在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快忽慢的軌道滑行中感受重力位能轉化為動能的速度變換飛馳樂趣。

額瑪麓探索區~與自然共存的智慧
到了這一區,孩子們彷彿是「回到了家」!設置山林實境體驗區,透過身歷其境的活動設計讓參與的遊客瞭解原住民族在狩文化與生態永續中是如何取得平衡,亦擔負起守衛森林環境及物種保護的責任。

卡哇伊動物區~重視友善飼養不隨意丟棄!
為提昇經濟動物福祉,鼓勵業者重視友善飼養觀念,兼達向民眾宣導動物保護與寵物登記管理制度,2023綠博持續開闢可愛動物區,提供多品種羊群及遭棄養收容的可愛動物供遊客親近觀賞,以飼養員現場解說飼養方法與注意事項,教導民眾對動物友善飼養的重要知識。

飛天彈跳闖關區:
在永續循環與創新再生理念下,2023綠博全新以「跳躍」為設計念,運用上下層遊戲空間的重新梳理,規畫三層動線,讓師生與遊客挑戰肢體協調能力,體驗上下穿梭、旋轉跳躍、暢快滑行。魔王關卡引進德國「飛天彈跳」裝置,透過安全繩索掛載與自身彈力重量,遊客最高可彈跳至六米高進行翻轉迴身身,樂趣十足。透過這些稍有難度的闖關過程,提醒人們保持冒險犯難精神,克服難關,只要不放棄,勇往前進,終能達到永續生活目標。

這次的校外教學,學生多能勇敢去嘗試不同的遊具與闖關活動,透過遊戲的方式,了解環境保育的議題。
   

分類: 文化課程

感謝飛魚

每年的這個時候,就飛魚的季節,校園的家屋裡傳來陣陣烘烤飛魚的香味,那一尾尾掛在烤爐上的飛魚,是在地部落的傳統,是學校的特色課程,更是射箭隊圓夢的希望!

七點半,孩子們準時在校園集合,牽著腳踏車、穿上雨鞋,一夥人好好蕩蕩前往粉鳥林漁港。路上,校長仔細地跟孩子們解說東澳海岸地形,直到遠遠看到漁船入港,趕緊再繼續上路。

漁船一進入港口,船上一簍一簍的魚卸下後,孩子們紛紛上前仔細挑選,一條20公分左右的飛魚最適合烘烤,30公分大小的飛魚,則適合拿來做一夜干,我們總共挑選了三大籃,搬上校長的小貨車後,可不能休息,因為馬上要回學校加工處理飛魚。

孩子們共分為四組,一組負責剪鰭、剖腹,第二組則是把鰓和內臟掏乾淨,第三組則是將魚清洗乾淨,第四組負責抹鹽,掛上掛勾。廚房外的小空地瞬間變成小小飛魚加工廠,孩子們熟練的做著這些處理動作,不怕髒、不怕臭,著實令我既驚訝又感動!

我和孩子說,「你們做的這些我都不會,換你們教我,當我的老師。」我捲起袖子和孩子們一起工作,原來要剪掉尾鰭和胸鰭,要用什麼手勢才能把魚肚裡的臟器掏乾淨,連鰓都要仔細處理,清洗時用大牙刷輔助可以抓洗更乾淨,抹上伯伯的鹽就好,掛鉤的位置可是有講究的!!孩子們吱吱喳喳的教我「秘訣」,可以當老師的老師,做起事來,彷彿變得更加起勁!而我也終於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參與這個我早已久仰大名的飛魚特色課程。

感謝校長的陪伴,感謝我們的努力,更感謝那一尾尾的飛魚,成就了用心構築的夢想!!

   

分類: DFC主題課程

彩繪假鳥(歡迎光臨小燕鷗/實踐)

小燕鷗多為夏候鳥,部分留鳥,
特色為鮮黃色的嘴,頭帶一頂黑帽,
因為體型在燕鷗屬中最小而得名,
是臺灣二級保育類動物。

鷗科鳥類很特別,牠們喜歡聚在一起活動,
如果遇到外敵,可以彼此提醒,
也可以一起飛起來,抵禦危險,安全性也較高。
為了順應小燕鷗集體營巢的習性,假鳥需要多隻擺放在一起
讓小燕鷗以為已經有同伴群在此繁殖,才有機會降下來,
像是打暗號,跟小燕鷗說這裡我幫你保留好了,可以考慮在這地方繁殖。

我們使用的假鳥是利用陶土塑形再燒製,
請孩子利用漆性顏料塗上白色身體、額頭、黃色鳥嘴及黑白灰羽色,
利用小燕鷗喜好群聚特性,飛抵時讓牠以為已有同伴在此築巢而跟進。

分類: DFC主題課程

設定棲地環境(歡迎光臨小燕鷗/實踐)

本週利用體育課時間,
和湘耘主任一起帶孩子騎腳踏車前往海邊,
這次的目的主要是觀察棲地環境,
並撿拾棲地裡的人工垃圾。
大多孩子都能在時間內進行淨灘,安靜慢行,
本想觀察看看海灘上有沒有東方環境鴴的已經先行一步來築巢,
雖然還沒有看到,不過大家對課程很有感,而且也很期待接下來的計畫。

 
仍然有許多沙灘車經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