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生活點滴議題融入學習

生命鬥士,輪轉校園

生命教育宣導 鄭自強(馬少)

「我的夢想是重新當選國手,我想藉由射箭重新踏上國際舞臺。」
鄭自強(馬少)出生於阿美族部落,
兩歲時因小兒麻痺導致雙腳萎縮,無法行走。
然而,他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有所限制,反而走得比別人更高更遠。

馬少不但年紀輕輕就入選籃球國手,還成為「輪椅舞王」揚名舞林,
在籃球上尤為出色,16歲就成為籃球國手。
可惜因為病情影響,他在19歲後再也無緣代表國家出賽。
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隨後他在輪椅舞蹈界闖出名堂,
不但成為舞團團長,還受邀上中國達人秀節目進行表演。

謝謝馬少叔叔的分享,讓我們看見生命的不一樣!

           

分類: 我愛閱讀議題融入學習

象爸爸著火了!

家庭暴力防治教育

家暴防治教育結合主題閱讀象爸爸著火了一書,大象家族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平時象爸不在的時候家庭的氣氛既溫暖又快樂,然而大象爸爸卻像一顆不定時炸彈,有時候只要桌子沒有整理乾淨、鞋子沒有擺好,大象爸爸就像爆發的火山,氣得的長鼻子一甩,杯子、盤子、茶壺、叉子和媽媽的玫瑰花全部飛到空中,讓象哥和象妹像被嚇的縮成一團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甚至有的時候大象爸爸會毆打媽媽,讓媽媽的臉青一塊紫一塊,媽媽卻流著眼淚告訴孩子們:「這是我們的秘密。」

「象爸爸著火了」關注家庭暴力以及目睹兒的議題,透過故事中的老師引導,讓孩子在家暴事件中承受的壓力和痛苦能被重視,並且阻止兩代之間的行為複製,讓家庭暴力問題不再延續下去,讓象媽、象妹、象哥都能有更好的生活。

透過繪本共讀,讀到一個段落時並沒有讓孩子繼續讀完,而是運用四格漫畫的方式,讓學生想像出故事的結局,最後這個家庭還有什麼事情?媽媽選擇繼續忍耐嗎?象哥象妹有沒有受傷?很多的問題先給孩子想像,或許有些孩子便會投射出自己的經驗。然後,讓孩子間小組分享自己設計的故事結局。

這堂閱讀課,學生在閱讀、聆聽的表現都十分專注,不管是繪製四格漫畫或是書寫學習單也都十分認真,最後再結合本週生命教育主題人物-鄭自強的訪談報導(報導中描述他幼年的家暴經驗),讓學生理解,家暴事件會對一個人一輩子產生很大的陰影,也希望當你聽到身邊有人正遭受家庭暴力時,可以更勇敢的協助他、安慰他,使他遠離家暴的黑暗。

    

分類: 我愛閱讀議題融入學習

情緒面對面

情緒問題,是高年級孩子勢必學習的課題。希望透過活動設計,讓學生認識正負向情緒,並能連結情緒與生活事件的關聯性,辨別情緒的來源,並以有效合宜的方式因應。

本學習活動先從認識引起正負向情緒來源開始,辨識正負向情緒;正向情 緒,例如快樂、滿足與自信等;負向情緒,例如傷心、害怕、生氣、驚訝與憎惡等。最後在各項活動與情境中覺察正負向情緒,運用有效的策略調整情緒,例如以等待、放棄自我的堅持及找到事情的真相等;與他人有爭執時,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透過面對情緒,學習語之共處的方法,才能幫助自己與人相處。

活動一、情緒樹
1、「情緒樹」學習單,請學生用色筆標示出最符合自己狀態的人偶,並從學習單下方找出相關的情緒形容詞。
2、個人發表:自己選擇哪號人偶? 是什麼情緒狀態? 是否有事件的聯結?
3、標示家庭成員並寫出情緒狀態:家中成員的組成? 情緒的標示? 事件的聯結?

活動二、情緒事件簿
1、生活中你常出現的情緒是什麼?
2、這個情緒跟什麼事件有關?
3、將自己的正負向情緒與相關事件連結記錄在學習單上。
4、想一想自己過去有沒有成功面對的方式可以和同學分享。

透過課程,肯定學生對於情緒辨識的能力,並期望學生除了情緒的辨識的能力外,也能覺察這些情緒的來源。在不同事件中,也能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覺察、共處並且學習控制。

 

透過「情緒樹」了解自己的情緒點,同時也可以寫出所觀察到自己身邊的人常出現的情緒。

思考「情緒事件簿」覺察自己何時會出現正向情緒,何時會出現負向情緒。並且能透過討論與分享,找出自己因應負面情緒的方法。

對高年級孩子來說,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情緒界線是很重要的,並且鼓勵孩子找到適合自己宣洩情緒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