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校外活動

博物館之旅

時間:113.09.27

地點:蘭陽博物館

課程名稱:文化部校外文化體驗

一、課程內容

(一)呷飯配滷蛋-宜蘭米故事特展
這次文化體驗校外叫學第一站來到蘭陽博物館,參觀「呷飯(puīnn)配滷蛋—宜蘭米故事特展」,民以食為天、糧以土為本,大地是萬物之母,土壤是孕育萬物的關鍵,肥沃的蘭陽平原,非常適合水稻的孕育,發展出宜蘭米的故事,在展覽中透過有趣的互動遊戲,讓孩子認識宜蘭的土壤和水源、人文地理、農人精神以及米食文化。
宜蘭米的故事,傳述老祖先留下來的智慧,一碗熱騰騰的飯,是幸福的滋味!台灣民生生活與米食文化的密不可分,稻米搭配節氣,研發古早旬味,閩南語中的宜蘭腔是我的母語,雖然孩子們聽不大懂,但我仍願意一一示範唸讀、解釋,讓我班上也可以認識宜蘭腔的閩南話。

(二)蘭博蒐查線:
看完特展,將孩子們分成二組,進行蘭博蒐查線的任務解題,每組有老師帶領,到山之層探索山林的植物及生物,到平原層找尋蘭陽平原過往的生活記憶,到海之層-探索龜山島火山與蘭陽平原的形成及變化。

 

(三)史前石器鑽孔體驗DIY
「洞該怎麼鑽?」當孩子看到史前時代的展覽時,勢必發出這樣的疑問,稻穀元古人在沒有機器的協助下,是如何在石器上鑽出孔洞?這次的校外較學剛好有機會讓孩子實際實際利用鑽孔器,透過纏繞繩子產生的反作用力,帶動輪軸與鑽頭向下把石片鑽孔,小朋友在操作鑽孔器上比起大人更得心應手,配合耐心在石片上鑽孔並刻畫動物圖紋,創造出屬於個人風格的穿孔飾品,也了解史前人類鑽孔工具的主要原理。最後做出個人獨特的石器掛飾,非常有趣,更充滿成就感。

(四)珊瑚法界博物館
來到蘇澳鎮上南安路和民生路的交叉口,一棟白色三層樓的建物格外引人注目,一樓木窗邊有棵矮松和黑石,些許日式庭園的味道,孩子們納悶的問:「這裡是博物館嗎?」(其實我也充滿疑問啊!)直到看見牆上懸著一圓型白底黑字遒勁的「珊瑚法界」,英文的「Coral Museum」,低調說明這裡真的是一家博物館。
我們聆聽珊瑚品種、捕撈方式的介紹,然後可以體驗白玉石拋光,自製一個珍貴的別針,孩子們也顯得格外期待與興奮。參觀完才真正理解「家是博物館,博物館是家」,這裡正是他們一家人多年來持續實踐的理念,更訴說著一家人護衛一座南方澳珊瑚產業文化的堅定心意。

  

 

發表於 校外活動議題融入學習

PaGamO環保防災勇士PK賽

目標:

透過PaGamO線上環保防災競賽遊戲,傳達環境教育相關學習內容,同時了解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和其行動意義,建立孩童對環保與防災的正確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進而在生活中落實具體環保防災行動,激發學童自主性學習,並提升學校的環境防災素養。除此之外,更希望透過孩子的啟動,使環境教育與防災安全意識深植校園、社區及每個家庭,讓環境教育的學習發揮最大效益。

進行方式:

一、提升環保防災概念
本課程在六年級班級中執行,孩子其實已經有具備許多環保防災知識,但透過PaGamO線上學習平台,讓學生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學習防災知識,以線上環保防災電競遊戲方式,正確回答題目就可以達到擴大遊戲領土,提升其學習興趣,內容結合校園與生活中的環保知識及防災教育等多元議題,讓學生更有主題性的整合過去所學習到環保防災的知識。

二、進行校內初賽
1、由慈濟志工到校舉辦校內初賽,說明規則及計分方式,從遊戲中讓學生從小培養環保及防災意識,了解環保防災的重要性,建立地球永續的概念,進而提升面對天然災害時的危機應變意識。
2、選出校內前三名學生,可以代表學校參加縣市盃決賽。

三、參加縣加縣市盃決賽
帶領前三名學生於113年3月2日到羅東慈濟聯絡處參加「2024年慈濟PaGamO宜蘭縣市盃環保防災勇士PK賽」,這次比賽共有64所學校參加,參賽選手共有183名,能帶領孩子參與這場盛會,令人大開眼界!

四、將環保防災知識落實於生活中
在環保防災課程的同時,鼓勵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在生活中,並隨時與同學進行分享,讓學生了解環保防災與生活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用行動力來深耕環境教育,提高孩子對環保防災行動的認同!

成果描述:

  • 從遊戲中學習:
    本次競賽以PaGamO遊戲學習平臺「電競地圖」賽制進行,正確答題可獲得領地與積分。每人有七塊領地,基礎能量六百點,為了避免亂猜題,答錯會倒扣能量點數,提醒選手,需要運用戰略與道具,把握時間用心答題,正確最重要。雖然在線上競爭激烈,攻占領地時出現的一道道問題都是考驗和學習的過程,一旦離開會場,不同校的選手間又像是好朋友般互相討論題目,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 融入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
    今年賽事的環保課題更具前瞻性,以「淨零排放」等時事結合聯合國SDGs十七項指標入題,與一○八課綱的跨領域學習精神,從中深入災害防救、珍惜水資源、氣候變遷,以及空氣污染、海洋污染、資源回收等十二項議題,希望孩子知道這些知識後,對於它們為什麼如此、背後的原因,能有更大的熱情去探索、扎根在心中。
  • 我是防災小勇士
    除了環保議題,防災概念的落時也非常重要,面對環境變遷地球暖化帶來的災害,例如:臺灣許多地區每逢大雨必淹水或土石流,造成地貌改變與重大災害,透過學習活動讓學生了解環境變遷與人類活動的關係,以及環境災害的發生原因,讓學生省思個人行為,建立正確的行為規範,了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預先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學到危機處理的技能,並且能夠延伸所學,內化為環境保護的價值觀,進而真正採取環境保護的行動。
  • 落實生活實踐
    在課程中,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透過DFC創意行動方案的引導,帶領學生透過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四個步驟,從設計思考角度,為眼下問題找出解方,更激發內在學習動機。有學生實踐購買早餐自帶環保餐具,也有學生落實資源回收,並自願到校園回收室協助學弟妹進行回收工作等等,期望學生能從身體力行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地球更美好。


學生利用資訊課及課餘時間練習PaGamO環保防災題目


慈濟志工入校舉辦校內初賽,和學生說明競賽規則及計分方式。


三位學生代表學校參加縣市盃競賽


帶領學生參加縣市奔環保防災勇士PK賽


參賽選手都聚精會神準備答題


戶外有許多關卡,其中針對SDGs永續發展的各項目標都有非常有趣的活動可以體驗


認識海巡署的工作與其常用的配備


體驗搭乘雲梯車,升至四樓高,令人雙腳忍不住發抖

發表於 文化課程校外活動榮譽榜

112學年度全國舞蹈比賽 特優

音樂是傳遞感情的渠道,舞蹈是傳承文化的媒介,
全國舞蹈比賽,是學校的大事,也是班上的大事!
全神貫注的態度 展現了 整齊畫一的動作,
犀利堅定的眼神 流露了 情真意切的瞬間,
層次豐富的劇情 構成了 唯美生動的畫面,
堅持不懈的決心 擁有了 勇敢拼搏的鬥志!

在自己的家鄉,
唱著自己的歌
跳著自己的舞
說著自己的故事
發揚自己的文化~
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發表於 校外活動科學創意玩家

四軸飛行器體驗課程

(一) 契機~職探體驗課程:
宜蘭縣每年都會為高年級學生開設職探體驗課程,目前共有四個職群,宜蘭國中的設計職群、餐旅職群;以及興中國中的土木建築職群、電機電子職群。這次我們預約到興中國中進行電機電子職群中的熱門課程:體驗四軸飛行器。

(二)認識四軸飛行器
一到達興中國中,首先進入上課的地點就是電機電子的專業教室,裡面有各式各樣精密儀器、雷雕機,還有不同等級的3D列印機,學生很快被琳瑯滿目的作品所吸引,今天為我們上課的講師是宜蘭大學資工系朱志明教授,在教授詳細而且生動的介紹下,我們很期待進入學習的脈絡中。

原來,四軸飛行器就是所謂的「無人機」(UAV),無人機在現代社會中有許多用途,教授先帶我們認識生活中的無人機,讓我們嘗試去說出自己所認識的內容,雖然我們較少接觸無人機,不過可以從生活經驗或新聞電視上的介紹,仍踴躍的發表想法。接著我們認識無人機的類別與構造,在操控前,一定要認識其飛行原理,令人好奇的是:「四軸飛行器有四個螺旋槳,螺旋槳不會互相干擾嗎?」在教授的講解操作下,我們知道四個螺旋槳不但不會互相干擾,反而是缺一不可,它們互相抵銷其他螺旋槳產生的反向紐拒,因此可以幫助穩定的飛行。

(三) 實作停機坪
在認識飛行器的構造之後,接著實作停機坪,除了有清楚的「H」標示之外,更重要的是有降落的緩衝器,我們在有限的材料中(厚紙板、色紙、剪刀、膠水),需要製作出可能承受無人機降落的緩衝空間,在短短20分鐘的時間裡,我們非常認真而且投入的討論與設計,並且動手實作、嘗試、修正、再嘗試、再修正,來來回回不知道已調整多少遍了,但始終樂此不疲。然後,我們必須上台和全班報告小組停機坪的設計理念與特色。

(四)程式設定與試飛
接著就是最令人期待的程式設計,透過程式設計,可以讓飛行器直飛、折返、翻轉等等,除了利用程式讓飛行器自動飛行外,也可以運用遙控器來操控!我們換到較大的空間,教授還設計了山洞,讓小組去執行飛行及降落任務,實在非常有趣!!

宜蘭大學資工系朱志明教授是今天上課的講師
很棒的教室空間
小組研究四軸飛行器的構造
製作飛行器的停機坪
過程中必須不斷試驗並修正停機坪的結構
有更好的緩衝器才能讓無人機穩當的停下來
小組發表自己設計的停機坪,包含構造、功能及美觀的功能
小組發表自己設計的停機坪,包含構造、功能及美觀的功能
執行無人機的飛行任務,要穿越障礙並順利停在停機坪上
執行無人機的飛行任務,要穿越障礙並順利停在停機坪上
收穫滿滿的一堂課,我們還帶了職探中心的禮物回家呢!

發表於 校外活動

GO!GO!水上自行車

冬山河生態綠舟擁有廣大腹地和豐富的自然生態,保有原生植被,甚至成為了侯鳥的棲息地,這次帶孩子體驗使用水上自行車遊園,全程不沾溼,沿途能欣賞不同動植物景觀,還能深入探索大自然生態!

這次的體驗路線,教練安排自由操作水上自行車,穿越陸橋欣賞沿岸綠樹及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途中會穿越神秘水道自然形成的洞窟,在陽光天井的正下方,讓陽光透射進來,營造自然光的美感!

在孩子們的日記裡看到回饋,大家都很興奮參加這次的活動,學到英語課教的交通工具,也看到國語課本中形容的「波光粼粼」。

歌德說:「在自然每一頁的字句裡,我們讀得最深奧的訊息。」大自然這間教室,裝滿了無窮無盡的知識寶藏,只要願意去接觸、挖掘,必能有所收穫,這也是我樂意帶著孩子在自然中學習的初衷啊!

發表於 DFC主題課程校外活動

無尾港賞鳥趣!

因為參與小燕鷗復育計畫,在某次的棲地勘察中,偏鄉物種保育協會的胡秘書帶了單筒望遠鏡來到東澳北溪,竟然開啟了我們對使用望遠鏡的好奇,加上在東澳北溪看見的鳥的數量真的很少,因此允諾孩子要帶他們到無尾港溼地進行賞鳥活動。

我們與岳明國小四年忠班的同學一起到無尾港進行賞鳥課程,由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理事長進盛大哥為我們導覽解說。進盛大哥間扛著一隻「大砲」,孩子們都很迫不及待的使用,岳明的小朋友很熱情的款待,指導使用單筒望遠鏡,也很大方的與我們分享圖鑑。不過這天的天氣太炎熱,鳥況沒有很好,但孩子約莫看到五六種鳥類,也算不錯了,進盛大哥和孩子們約定,等待今年冬天再來無尾港,欣賞一下千隻水鴨同在的盛況!!

       

發表於 校外活動

2023宜蘭綠色博覽會-莎士登迷宮


我們的世界開始劇變,四季不再溫和如常,時而乾旱缺水,時而瞬間強降雨致災的極端氣候愈來愈頻繁。人類因過度耗用自然資源,包括燃燒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排放過量的溫室氣體,使地球暖化升溫,冰原溶解、海面上升,國土淹沒,過量的工業、建築與汽機車排放物,污染了空氣,酸化了海洋,大量的棲地破壞也使得生物多樣性難以維持,上百萬生命物種消失滅絕中,生態鏈失衡。

而人類是這一切環境問題的製造者,也是地球上唯一有能力讓所有生物與環境都得以邁向共存共榮的困境解決者。一個善念會引導無數行動,在永續發展核心理念「滿足當下,兼顧未來」的理念下,期盼我們都能一起學習讓地球生命永續的正向生活思維,「買夠用就好,從源頭減廢減碳減塑、吃在地當季與有機友善食物,多蔬果少肉食,採用大眾交通運輸、選購節能標章產品、重視經濟動物福利、不豢養外來種生物、友善對待寵物不棄養、支持國土生態綠網、響應再生能源建置」等等永續生活作為。現在!就是現在,在氣候臨界點到來之前,趁還來得及,讓我們一起努力為這世界的美好永續盡份心力,付諸行動保護我們的地球。

人類生存在這地球上,與自然環境密不可分,一旦環境遭受到破壞,人類也免不了受到影響。人類既是禍首,也是受害者。解決環境問題刻不容緩,而環境教育是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的手段。透過教育使孩子從小建立環保意識,養成良好而環保的生活習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若想挽救自然就須得從人類自我的改變著手。而讓孩子了解環保的重要,最好的辦法便是讓孩子認識自然——這個人類所生存的星球。只有讓孩子去接觸自然,實地去了解與感受自然的奧秘與美麗,才能夠使孩子發自內心地因為喜愛自然而予以保護。

教師身為引導者,應讓學生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時常可見學生在學校裡謹守規矩,但一出校門,就不把環保工作當一回事了。這樣的情形,多是因為學生不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而只將環保工作當成是學校生活中的一項例行事務。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接近大自然,了解自然,如此才能引起他們內心對自然的喜愛之情而主動自發地去愛護環境,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

彩虹滑道:
越過青山綠水,喜見雲端彩虹彷彿一條柔滑絲帶,自遠端天際繽紛垂落綠意草原,坐躺其上,雲間彩河飄飄轉瞬流瀉,開懷驚奇暢笑。

重力位能無動力雲霄飛車:
引進美國波音客機公司退休的航太工業工程師一保羅葛雷運用建造飛機、太空梭等航太結構科學,在自家庭院打造無動力雲霄飛車。延續2022綠博這份從美國遠渡重洋而來的慈愛歡樂與重力位能物理實踐,讓來客在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快忽慢的軌道滑行中感受重力位能轉化為動能的速度變換飛馳樂趣。

額瑪麓探索區~與自然共存的智慧
到了這一區,孩子們彷彿是「回到了家」!設置山林實境體驗區,透過身歷其境的活動設計讓參與的遊客瞭解原住民族在狩文化與生態永續中是如何取得平衡,亦擔負起守衛森林環境及物種保護的責任。

卡哇伊動物區~重視友善飼養不隨意丟棄!
為提昇經濟動物福祉,鼓勵業者重視友善飼養觀念,兼達向民眾宣導動物保護與寵物登記管理制度,2023綠博持續開闢可愛動物區,提供多品種羊群及遭棄養收容的可愛動物供遊客親近觀賞,以飼養員現場解說飼養方法與注意事項,教導民眾對動物友善飼養的重要知識。

飛天彈跳闖關區:
在永續循環與創新再生理念下,2023綠博全新以「跳躍」為設計念,運用上下層遊戲空間的重新梳理,規畫三層動線,讓師生與遊客挑戰肢體協調能力,體驗上下穿梭、旋轉跳躍、暢快滑行。魔王關卡引進德國「飛天彈跳」裝置,透過安全繩索掛載與自身彈力重量,遊客最高可彈跳至六米高進行翻轉迴身身,樂趣十足。透過這些稍有難度的闖關過程,提醒人們保持冒險犯難精神,克服難關,只要不放棄,勇往前進,終能達到永續生活目標。

這次的校外教學,學生多能勇敢去嘗試不同的遊具與闖關活動,透過遊戲的方式,了解環境保育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