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和文字是協商和對話的產物
所以語文需要被討論
而不僅是博學強記的學問
謝謝學校打破沙鍋問到底
謝謝礁溪玉蓉老師和岳明孟耘老師的教學經驗分享
讓我們在面對這樣的情境時
多了一個選項
策略步驟如下,提供參考
1. 先查詢國語會相關網站,如,教育部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確認教科書上的讀音是否正確
2. 確認之後,我還是會請學生學習正確的讀音,當然也包括應用到生活上。同時向學生解釋「」之可能產生的原因為何,以進行相關教學活動設計。
「一字多音」,即一個字有多個讀音,這是國語中常見的現象,其多音類型大致可區分如下:
(1)正、又音 :指同義而有正音、又音之區別者。多為因使用習慣不同而產生的音讀區分。
(2)語、讀音:指同義而有語音、讀音之區別者。「語音」為脣吻間使用的口語音,「讀音」為誦讀經典時的讀書音或為文言詞彙讀音,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文言音。
(3)歧音異義:指字義有異而有字音之區別者。其不同字音代表不同字義,使用上不可相混。
3. 討論這兩個發音會不會影響別人聽到時的意義
4. 果唸教科書裡的讀音,會影響別人聽到的意義時,我們說話時就會選擇平常習慣的語音說,但是考試時,還是得根據教科書裡的讀音,因為教科書是根據教育部規範的標準字音
5. 詳細相關規定請參見一字多音簡報和講義一字多音http://www.edu.tw/MANDR/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