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環教24小時認證人員【減碳智慧王】教案設計

宜蘭縣環教24小時認證人員【減碳智慧王】教案設計

教學領域

國語、數學、綜合

教學主題

減碳智慧王

教學年級

高年級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時間

160分(4節課)

設計團隊

宜蘭縣第四組

設計理念

隨著氣候暖化議題的發酵,減碳似乎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但學生對於減碳的二氧化碳教導學生節能減碳的常識,讓其能將所學的知識,正確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並經由教學活動,使其能學習生活中有關節能減碳所需具備的的各種認知能力。

教學目標

1.        促使學生關注地球溫室效應的議題,並瞭解節能減碳的重要性。

2.        讓學生實際記錄與比較日常生活中的碳足跡,鼓勵學生改變消費行為與生活型態,進而懂得從生活中去落實節能減碳。

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教育5-2-1      能具有參與調查與解決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2-1-1-1 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A-3-06能使用未知數符號,將具體情境中的問題列成兩步驟的算式題,並嘗試解題及驗算其解。

    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教學材料準備

1.        教學影片:地球在發燒、Green life

2.        學習單×3:傳統市場、大賣場、小兵立大功

教學活動

活動說明

教學

時間

第一堂課

地球在發燒!!

 

引起動機

一、欣賞「地球發燒了」影片。﹙10分鐘﹚

二、問題討論:﹙5分鐘﹚

1.我們生活的環境正在改變,影片中有哪些動物因為氣候改變,生存空間產生了變化?

2.是什麼因素造成這些改變?

3.你覺得環境的改變對地球上的人類有什麼影響?

4.你覺得你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事?

三、介紹「綠色生活」﹙15分鐘﹚

四、問題討論:﹙10分鐘﹚

1.如果要將綠色生活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怎麼做?

2.從食衣住行育樂當中,你覺得「節能減碳」可以從哪裡著手?

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地食材是最近討論的熱門話題,選購在地食材對環境生態有什麼正面的影響?

 

40分鐘

 

第二、三堂課

l          認識碳足跡

.探訪傳統市場、大賣場

.完成學習單

單元主題認識碳足跡

1.        將學生分組,每組3~4人。先到傳統市場調查不同的攤位,並完成學習單,瞭解在地食材的比率以及運送食材的碳排放量。

2.        到大賣場調查具有節能標章之家電用品廠商,並紀錄完成學習單。

 

 

80分鐘

 

第四堂課

學習評量活動

請各組發表調查結果,討論各組所得數據之差異,探究其原因及改進略策。

1.        由各組發表自市場調查回來的心得及學習單成果

2.        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各組所得碳足跡結果差異之原因。

3.        請學生討論未來將如何實踐低碳生活,並進行發表。

4.        發下學習單,請學生利用課後的一個禮拜進行自我低碳生活的檢核,以達到落實節能減碳之目的。

 

40分鐘

 

學習單1.減碳智慧王學習單之春季的傳統市場

班級         組別:          組員姓名:

1.      宜蘭所產當季食材調查:(攤位:            

大白菜

□本地

高麗菜

□本地

青蔥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白蒜

□本地

蘿蔔

□本地

紅蘿蔔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芥菜

□本地

荷蘭豆

□本地

四季豆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甜豆

□本地

香菜

□本地

芹菜

□本地

宜蘭縣環教24小時認證人員【減碳智慧王】教案設計

宜蘭縣環教24小時認證人員【減碳智慧王】教案設計

教學領域

國語、數學、綜合

教學主題

減碳智慧王

教學年級

高年級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時間

160分(4節課)

設計團隊

宜蘭縣第四組

設計理念

隨著氣候暖化議題的發酵,減碳似乎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但學生對於減碳的二氧化碳教導學生節能減碳的常識,讓其能將所學的知識,正確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並經由教學活動,使其能學習生活中有關節能減碳所需具備的的各種認知能力。

教學目標

1.        促使學生關注地球溫室效應的議題,並瞭解節能減碳的重要性。

2.        讓學生實際記錄與比較日常生活中的碳足跡,鼓勵學生改變消費行為與生活型態,進而懂得從生活中去落實節能減碳。

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教育5-2-1      能具有參與調查與解決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2-1-1-1 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A-3-06能使用未知數符號,將具體情境中的問題列成兩步驟的算式題,並嘗試解題及驗算其解。

    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教學材料準備

1.        教學影片:地球在發燒、Green life

2.        學習單×3:傳統市場、大賣場、小兵立大功

教學活動

活動說明

教學

時間

第一堂課

地球在發燒!!

 

引起動機

一、欣賞「地球發燒了」影片。﹙10分鐘﹚

二、問題討論:﹙5分鐘﹚

1.我們生活的環境正在改變,影片中有哪些動物因為氣候改變,生存空間產生了變化?

2.是什麼因素造成這些改變?

3.你覺得環境的改變對地球上的人類有什麼影響?

4.你覺得你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事?

三、介紹「綠色生活」﹙15分鐘﹚

四、問題討論:﹙10分鐘﹚

1.如果要將綠色生活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怎麼做?

2.從食衣住行育樂當中,你覺得「節能減碳」可以從哪裡著手?

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地食材是最近討論的熱門話題,選購在地食材對環境生態有什麼正面的影響?

 

40分鐘

 

第二、三堂課

l          認識碳足跡

.探訪傳統市場、大賣場

.完成學習單

單元主題認識碳足跡

1.        將學生分組,每組3~4人。先到傳統市場調查不同的攤位,並完成學習單,瞭解在地食材的比率以及運送食材的碳排放量。

2.        到大賣場調查具有節能標章之家電用品廠商,並紀錄完成學習單。

 

 

80分鐘

 

第四堂課

學習評量活動

請各組發表調查結果,討論各組所得數據之差異,探究其原因及改進略策。

1.        由各組發表自市場調查回來的心得及學習單成果

2.        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各組所得碳足跡結果差異之原因。

3.        請學生討論未來將如何實踐低碳生活,並進行發表。

4.        發下學習單,請學生利用課後的一個禮拜進行自我低碳生活的檢核,以達到落實節能減碳之目的。

 

40分鐘

 

學習單1.減碳智慧王學習單之春季的傳統市場

班級         組別:          組員姓名:

1.      宜蘭所產當季食材調查:(攤位:            

大白菜

□本地

高麗菜

□本地

青蔥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白蒜

□本地

蘿蔔

□本地

紅蘿蔔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芥菜

□本地

荷蘭豆

□本地

四季豆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甜豆

□本地

香菜

□本地

芹菜

□本地

□外地

宜蘭縣環教24小時認證人員【減碳智慧王】教案設計

宜蘭縣環教24小時認證人員【減碳智慧王】教案設計

教學領域

國語、數學、綜合

教學主題

減碳智慧王

教學年級

高年級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時間

160分(4節課)

設計團隊

宜蘭縣第四組

設計理念

隨著氣候暖化議題的發酵,減碳似乎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但學生對於減碳的二氧化碳教導學生節能減碳的常識,讓其能將所學的知識,正確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並經由教學活動,使其能學習生活中有關節能減碳所需具備的的各種認知能力。

教學目標

1.        促使學生關注地球溫室效應的議題,並瞭解節能減碳的重要性。

2.        讓學生實際記錄與比較日常生活中的碳足跡,鼓勵學生改變消費行為與生活型態,進而懂得從生活中去落實節能減碳。

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教育5-2-1      能具有參與調查與解決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2-1-1-1 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A-3-06能使用未知數符號,將具體情境中的問題列成兩步驟的算式題,並嘗試解題及驗算其解。

    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教學材料準備

1.        教學影片:地球在發燒、Green life

2.        學習單×3:傳統市場、大賣場、小兵立大功

教學活動

活動說明

教學

時間

第一堂課

地球在發燒!!

 

引起動機

一、欣賞「地球發燒了」影片。﹙10分鐘﹚

二、問題討論:﹙5分鐘﹚

1.我們生活的環境正在改變,影片中有哪些動物因為氣候改變,生存空間產生了變化?

2.是什麼因素造成這些改變?

3.你覺得環境的改變對地球上的人類有什麼影響?

4.你覺得你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事?

三、介紹「綠色生活」﹙15分鐘﹚

四、問題討論:﹙10分鐘﹚

1.如果要將綠色生活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怎麼做?

2.從食衣住行育樂當中,你覺得「節能減碳」可以從哪裡著手?

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地食材是最近討論的熱門話題,選購在地食材對環境生態有什麼正面的影響?

 

40分鐘

 

第二、三堂課

l          認識碳足跡

.探訪傳統市場、大賣場

.完成學習單

單元主題認識碳足跡

1.        將學生分組,每組3~4人。先到傳統市場調查不同的攤位,並完成學習單,瞭解在地食材的比率以及運送食材的碳排放量。

2.        到大賣場調查具有節能標章之家電用品廠商,並紀錄完成學習單。

 

 

80分鐘

 

第四堂課

學習評量活動

請各組發表調查結果,討論各組所得數據之差異,探究其原因及改進略策。

1.        由各組發表自市場調查回來的心得及學習單成果

2.        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各組所得碳足跡結果差異之原因。

3.        請學生討論未來將如何實踐低碳生活,並進行發表。

4.        發下學習單,請學生利用課後的一個禮拜進行自我低碳生活的檢核,以達到落實節能減碳之目的。

 

40分鐘

 

學習單1.減碳智慧王學習單之春季的傳統市場

班級         組別:          組員姓名:

1.      宜蘭所產當季食材調查:(攤位:            

<td style="border-right: black 1pt solid; padding-right: 5.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5.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

大白菜

□本地

高麗菜

□本地

青蔥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白蒜

□本地

蘿蔔

□本地

紅蘿蔔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芥菜

□本地

荷蘭豆

□本地

四季豆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甜豆

□本地

香菜

□本地

芹菜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茼蒿

教學領域

國語、數學、綜合

教學主題

減碳智慧王

教學年級

高年級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時間

160分(4節課)

設計團隊

宜蘭縣第四組

設計理念

隨著氣候暖化議題的發酵,減碳似乎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但學生對於減碳的二氧化碳教導學生節能減碳的常識,讓其能將所學的知識,正確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並經由教學活動,使其能學習生活中有關節能減碳所需具備的的各種認知能力。

教學目標

1.        促使學生關注地球溫室效應的議題,並瞭解節能減碳的重要性。

2.        讓學生實際記錄與比較日常生活中的碳足跡,鼓勵學生改變消費行為與生活型態,進而懂得從生活中去落實節能減碳。

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教育5-2-1      能具有參與調查與解決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2-1-1-1 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A-3-06能使用未知數符號,將具體情境中的問題列成兩步驟的算式題,並嘗試解題及驗算其解。

    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教學材料準備

1.        教學影片:地球在發燒、Green life

2.        學習單×3:傳統市場、大賣場、小兵立大功

教學活動

活動說明

教學

時間

第一堂課

地球在發燒!!

 

引起動機

一、欣賞「地球發燒了」影片。﹙10分鐘﹚

二、問題討論:﹙5分鐘﹚

1.我們生活的環境正在改變,影片中有哪些動物因為氣候改變,生存空間產生了變化?

2.是什麼因素造成這些改變?

3.你覺得環境的改變對地球上的人類有什麼影響?

4.你覺得你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事?

三、介紹「綠色生活」﹙15分鐘﹚

四、問題討論:﹙10分鐘﹚

1.如果要將綠色生活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怎麼做?

2.從食衣住行育樂當中,你覺得「節能減碳」可以從哪裡著手?

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地食材是最近討論的熱門話題,選購在地食材對環境生態有什麼正面的影響?

 

40分鐘

 

第二、三堂課

l          認識碳足跡

.探訪傳統市場、大賣場

.完成學習單

單元主題認識碳足跡

1.        將學生分組,每組3~4人。先到傳統市場調查不同的攤位,並完成學習單,瞭解在地食材的比率以及運送食材的碳排放量。

2.        到大賣場調查具有節能標章之家電用品廠商,並紀錄完成學習單。

 

 

80分鐘

 

第四堂課

學習評量活動

請各組發表調查結果,討論各組所得數據之差異,探究其原因及改進略策。

1.        由各組發表自市場調查回來的心得及學習單成果

2.        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各組所得碳足跡結果差異之原因。

3.        請學生討論未來將如何實踐低碳生活,並進行發表。

4.        發下學習單,請學生利用課後的一個禮拜進行自我低碳生活的檢核,以達到落實節能減碳之目的。

 

40分鐘

 

學習單1.減碳智慧王學習單之春季的傳統市場

班級         組別:          組員姓名:

1.      宜蘭所產當季食材調查:(攤位:            

<td style="border-right: black 1pt solid; padding-right: 5.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5.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

能源教育創意教案

壹、      主題名稱:保特瓶用處多多!

貳、      設計者:宜蘭縣五結鄉利澤國民小學能源教育創意教案競賽委員會

參、      領域主題:自然與生活科技/美勞/環境議題

肆、      教學時間:2節(140分鐘)

伍、      設計理念:

環境教育是當今重要課題之一,資源回收垃圾減量是為趨勢。人類不斷的消費,資源不斷的消耗,製造的廢物堆積如山,而焚化爐不停的焚燒,也是一種人力、物力、能源的耗損,唯有垃圾變資源,資源再生再利用,才是節能減碳,維護地球環境的終極目標。

本教案藉由簡單的步驟,就能讓資源回收得到相當的運用,讓學生很有成就感的同時,也讓學生思考:還可以用什麼辦法垃圾變資源呢?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在能源危機逐漸迫在眉睫時刻,我們需要新的思維與創造,這不光是政府的責任,從小學紮根,讓學生製造一個小小作品,也許能源問題就此迎刃而解啦!

大白菜

□本地

高麗菜

□本地

青蔥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白蒜

□本地

蘿蔔

□本地

紅蘿蔔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芥菜

□本地

荷蘭豆

□本地

四季豆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甜豆

□本地

香菜

□本地

芹菜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茼蒿

教學對象

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

活動時間

80分鐘(2)

教學目標

了解資源回收之重要性。

能製作簡易作品。

知道資源回收不只是回收且能在生活中實用之。

能用回收物設計一種創意方法。

能力指標

2-2-3-2  認識水的性質與其重要性

8-3-0-1  能運用聯想、腦力激盪、概念圖等程序發展創意及表現自己對產品改變的想法。

教學材料準備

1.      保特瓶數百個、棉繩一捆。

2.      美工刀。

3.      植栽植物、小石子。

4.      塑膠管數條、棉線一捆。

5.      e化教室(播放講義)

教學活動

活動說明

教學錦囊

使用材料

教學時間

提問

教師提出問題:

1.      小朋友,平時在學校或家裡做哪些資源回收呢?

2.      這些保特瓶是如何來到每個人的手中?

3.      空保特瓶可以做哪些用途呢?

通常第一題的答案很容易引出:「因為每間教室裡都有回收櫃」。

第二題的答案,大致上可能出現的答案如下:

²         從工廠來的

²         從超市來的

²         從路邊攤來的

²         親人送的

²         學校送的飲料水

²         從路邊或其他地方撿的

²         海上的、河流漂過來的

除非答案太過荒誕不經,只要沾到邊的都算對。

第三題小朋友,可能的答案有:

²         裝開水

²         可以回收

²         可分解為燃料

²         可再製成衣服原料

小朋友會把所知道的節能減碳資源回收知識都搬來賣弄,也都算對。

獎勵卡或小獎品

5分鐘

展示

 

教師展示

教導學生製作

連通管教具

環保花瓶

雨水收集器

窗簾或簾幕

 

 

 

展示(如附件)

 

 

 

e化教室(播放講義)

5分鐘

教學活動

活動說明

教學錦囊

使用材料

教學時間

介紹製作內容及目的

1.      解釋,為何要製作這些用品。當人類製造出太多的垃圾時,不只浪費能源且危害地球環境,如果能將垃圾轉換為有用的東西,此作為才能真正稱之節能減碳資源再利用。

2.      介紹其他的成品

 

 

 

 

 

 

教師可參考附件加以說明

 

 

 

 

 

 

附件(e化教室播放講義)

10分鐘

發明設計

1.      師:知道製作的方法及基本樣式,很簡單的轉換型式就可以發明設計「製造」出來多種用品呢?

2.      玩「創意產品」設計比賽。

<p styl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

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競賽

 

宜蘭縣100年度辦理精進課堂教學研習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競賽

參加類別

□戶外教學  □能源科技與節能減碳教育

ˇ防災教育  □生物多樣性教育

□社區環境行動教育

學習領域或學科

綜合領域

單元名稱

災害應變

學習階段

幼稚園          ˇ國小          國中

高中            高職:                

 

學習領域

綜合領域

教學時間

 3 節(合計 120 分鐘)

主題

災害應變

設計者

林睿堉

適用年級

五年級

先備知能

學校進行防震演練的經驗

指標

4-3-1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學習目標

認識災害的發生並理解應變措施。

能確實做好防災演練

設計理念

近年因氣候變遷,天然災害愈趨頻仍,尤其地震的發生對人類所

帶來的傷害也愈來愈無法預期,為將傷害降為最低,故針對地震

的應變設計此一教案。

主題架構

 

相關資源

防災知識網

評量方式

學習單

必要教材

五上綜合課本

參考資料

防災知識網

能力指標

教學活動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情境佈置

教學評量

4-3-1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準備活動】

觀賞地震及海嘯的影片

(台灣921地震、日本311地震)

*請小朋友說說觀後感

【發展活動】

一、認識地震及地震防災

    1.認識地震

    2.緊急避難包

    3.緊急避難室內、室外

二、認識海嘯及海嘯防災

    1.地震引起海嘯形成的原因

    2.避難注意事項

  (防災知識網)

防震演練

防海嘯演練

【綜合活動】

*學習單

10

5

 

 

 

65

 

 

 

 

25

 

 

15

 

 

 

 

 

 

 

 

 

 

 

 

 

 

學生避難處

的位置和逃

生路線圖

學生避難處

的位置和逃

生路線圖

學生避難處

的位置和逃

生路線圖

 

 

學生能說出自己的經驗

 

 

 

 

 

 

 

 

 

 

 

 

學習單

P1010974-400 P1010975-400 P1010976-400 P1010977-400 P1010978-400

水善水環境輔助教材及公文公告

一、農委會羅東林管處贈「水善水環境輔助教材」2份,及推動水環境水環境保育教育相關配套,歡迎全校教師借用

二、防範校園登革熱疫情,維護全校師生健康,請注意整潔時加強校園清理及孳生源清除工作

三、為喚起全民對全球環境變遷的重視及愛護地球村的觀念,於全球網路多媒體平台製播「EPA環保頻道」,請鼓勵師生踴躍上網觀賞

網址為(http://hichannel.hinet.net/event/2010EPAchannel/indel.html)

播出時為99/8/26至100/8/31

主要內容:環保電影-3大類37支合法版影片

環保新聞

環保小短片

請教師給合相關課程,進行環境教學或活動,以培養學生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提升環境責任感及行動力

利澤國小彈性課程全校性及全年級活動

彈性課程全校性及全年級活動

校外教學—綠博之旅

【生活】

1-1-5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7-1-1 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味、輕重…)。

9-1-1 能依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

9-1-2 相信每個人只要能仔細觀察,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綜合】

4-1-3 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透過實地知性之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並建立愛護環境的的觀念。

1.蒐集97年綠博會各主題館內容,於行前跟學生簡介及討論。

2.將上述資料與當時校內各領域的學習內容統整,於校外參觀時,進行主題教學。

4節

觀察

討論

口頭報告

學習單評量

一年級

校外教學—快樂綠博遊

【生活】

1-1-5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7-1-1 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味、輕重…)。

9-1-1 能依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

9-1-2 相信每個人只要能仔細觀察,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綜合】

4-1-3 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透過實地知性之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並建立愛護環境的的觀念。

1.事先蒐集97年綠博會各主題館內容,跟學生簡介及討論。

2.將上述資料與當時校內各領域的學習內容統整,於校外參觀時,進行主題教學。

4節

觀察

討論

口頭報告

學習單評量

二年級

校外教學

(綠博會)

綜 1-2-2-1

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綜 4-2-2-10

瞭解空間的妥善運用可以減低危險的發生。

1.注意乘車安全。

2.帶領學生體驗宜蘭的好山好水,激發師生探索大自然及綠意之渴望,透過實地的知性之旅,讓師生在生活中教學、也在教學中生活,建立學生自主學習、隨時學習的能力。

1.利用各個主題館進入主題教學活動。

2.讓學童觀察周遭的事物,提出對事物的看法及想法。

3.建立學童愛護環境及環保的觀念。

4.發揮學童團隊及自主學習精神。

◎參觀行程:學校集合出發à參觀主題展館、遊戲區、體能活動區、親水區、相思林區、演出活動並填寫學習單à集合點名回校。

4

觀察

討論

口頭報告

學習單評量

三年級

校外教學

(綠博會)

綜 1-2-2-1

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綜 4-2-2-10

瞭解空間的妥善運用可以減低危險的發生。

1.注意乘車安全。

2.帶領學生體驗宜蘭的好山好水,激發師生探索大自然及綠意之渴望,透過實地的知性之旅,讓師生在生活中教學、也在教學中生活,建立學生自主學習、隨時學習的能力。

1.利用各個主題館進入主題教學活動。

2.讓學童觀察周遭的事物,提出對事物的看法及想法。

3.建立學童愛護環境及環保的觀念。

4.發揮學童團隊及自主學習精神。

◎參觀行程:學校集合出發à參觀主題展館、遊戲區、體能活動區、親水區、相思林區、演出活動並填寫學習單à集合點名回校。

觀察

討論

口頭報告

評量學習單

四年級

校外教學—快樂綠博遊

綜 4-3-2-9

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討論如何保護或改善環境。

透過實地知性之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並建立愛護環境的的觀念。

1.事先蒐集97年綠博會各主題館內容,跟學生簡介及討論。

2.將上述資料與當時校內各領域的學習內容統整,於校外參觀時,進行主題教學。

4節

觀察

討論

口頭報告

學習單評量

五年級

校外教學

(綠博會)

2-3-2【綜合】觀察野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1.注意乘車安全。

2.帶領學生體驗宜蘭的好山好水,激發師生探索大自然及綠意之渴望,透過實地的知性之旅,讓師生在生活中教學、也在教學中生活,建立學生自主學習、隨時學習的能力。

1.利用各個主題館進入主題教學活動。

2.讓學童觀察周遭的事物,提出對事物的看法及想法。

3.建立學童愛護環境及環保的觀念。

4.發揮學童團隊及自主學習精神。

◎參觀行程:學校集合出發à參觀主題展館、遊戲區、體能活動區、親水區、相思林區、演出活動並填寫學習單à集合點名回校。

4

觀察

討論

口頭報告

學習單

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