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課綱—規劃動手操作的數學學習環境

快要開學了!老師您做好準備了嗎?

您是不是正在為了教室情境布置傷腦筋呢?

想不想在教室規畫一個數學操作區呢?

那麼又該要怎麼做呢?

面對108新課綱的到來,除了強調核心素養,在國小數學領域更是注重學生的操作。美國教育心理學者Glaser提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除了可以刺激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也會讓他在心理上事先做好學習的準備。如果我們希望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那就必須安排有利學習的環境,以往的教室情境布置,多偏重於靜態的布置功能,或是學生成果展示的形式,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改變?讓孩子日常的數學探索可以融入教室情境,讓學習數學是自然的發生。

數學的操作可以透過視覺︑觸覺的方式,讓孩子看見數學,體驗數學的關係,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也能將抽象的數學概念提供具體的表徵,藉由這些操作互動,才能對這些解題與思考數學的經驗有真實的感受。

接下來,我們會分享一些作法,提供老師們在創造動手操作的數學角落參考:

1.利用開放式的矮櫃來圍出這個區域的界線,而且也可以提供足夠的空間來放置數學操作教具。

2.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循環利用的材料都是適合讓孩子探索操作的,老師可以蒐集一些日常用品,例如:植物種子︑冰棒棍︑塑膠容器︑樂高積木︑彈珠︑鈕扣︑螺帽︑曬衣夾︑撲克牌︑骰子等,都是低年級孩子數數︑配對或分類適合的材料。當然也可以購買一些數學教具例如:花片︑古氏積木︑扣條︑長條分數板︑七巧板︑天平︑數學桌遊等

3.老師也可以不定期在數學角落裡,擺放適合的數學繪本,低年級老師還可以有數學故事時間,說故事給孩子聽。

4.將數學概念融入教室情境布置,例如:在教室的牆面上布置月曆,讓孩子每天對日期有感。

或是學習角度時,也可以利用地面與門將角度呈現出來。

View post on imgur.com

5.設計一些與課程單元相關的操作活動,透過動手操作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數學成為孩子日常的發現。

6.數學就是日常的發現,我們可以透過給家長的一封信,與家長溝通,透過觀察,讓家長也能了解孩子學習數學的過程,大部分的家長需要老師協助才能了解孩子數學的學習歷程,也可以分享一些在家裡家長也能陪伴學習的一些小活動,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更了解,也能知道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協助家長了解孩子犯錯是成為一個數學思考者與解決問題的必經之路,讓家長更能支持孩子的學習。

朱心儀

班級導師:朱心儀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