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博物館群~130元打發一整天的好地方

國立台灣博物館四館聯票只要130元,就可以在購票日起一個月內參觀本館及古生物館、南門館及鐵道部園區一次,尤其對於喜歡火車、恐龍的「小男孩」來講,有什麼比來參觀這些地方有趣?由於鐵道部園區還沒參觀過,特地買了這張聯票重溫舊時回憶。

台灣博物館

大正2年(1913年),為紀念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籌建的「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總督府委託建築師野村一郎和技手荒木榮一設計紀念館,建築採用了西洋古典風格,並在山牆上使用了巴洛克藝術時期的雕刻裝飾。紀念館於同年4月1日正式動工,並在大正4年(1915年)完工,後來委員會將其捐贈給總督府作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使用。

 

臺博館土銀展示館

臺博館土銀展示館於2010年2月21日啟用,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前臺灣土地銀行總行。

臺博館南門園區

臺博館南門園區於2013年11月30日開館,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前臺灣省樟腦廠。

鐵道部園區

鐵道部園區於2020年7月7日完成修復工作並正式對外開放,前身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前臺灣鐵路管理局局址。

隨意逛逛之蘭陽平原的永續能源

從 電火溪 到 安農溪

蘭陽平原得天獨厚,冬迎東北季風,背倚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形成畚箕地形,水資源豐沛,自日治時期即將蘭陽溪引水匯集至九芎湖再流至下游的天埤發電廠發電,發電後的尾水則排入安農溪,故安農溪在日治時期稱為「電火溪」,成為灌溉蘭陽平原溪南四鄉鎮五千多頃農田的重要水源,滋養我們世代生息的蘭陽平原,後稱「安農溪」

天送埤發電廠,於1921 年日治時期由「台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興建,為最原始的「川流式」發電即利用水位高低差轉化為動能,帶動發電機的水輪機轉動產生電力,為蘭陽平原帶來光明,完工當時是臺灣全島排名第三的電廠。

天埤發電所有4部水輪機與發電機組,年發電量可達4560萬度以上,1941年於天埤發電廠上方再設立圓山水力發電所,設有2部機組,年發電量約為8600萬度。1977「天埤發電廠」與「圓山發電廠」合併,更名為「蘭陽發電廠」,1981年7月再將「清水地熱發電廠」併入,併聯台電系統並做試運轉工作。

台灣第一座生態友善、潔淨永續的小水力發電/微水力發電

期望在對河川生態影響最小的範圍內,對分散電力供應做出不同的選擇。

清水地熱發電廠 vs 清水地熱公園

清水地熱發電廠位在蘭陽溪的支流清水溪右岸,於1981年開始運轉,為臺灣第一座利用地熱能發電的地熱發電廠。後因地熱井結垢阻塞,管線鏽蝕,於1993年11月關廠。

2002年起政府重新探勘並評估修復地熱井。2016年宜蘭縣政府進行招商,2017年由「宜元股份有限公司」得標,第一期電力裝置容量4.2百萬瓦,小時發電量約3,150度,約可提供宜蘭縣大同鄉、三星鄉約1萬戶家庭使用。2021年11月23日開始商轉。

騎行的感慨

冰島地熱發電約占全國發電比例百分之30,紐西蘭地熱發電約占全國發電比例百分之18,2021年土耳其地熱電力裝置容量1,650百萬瓦,同年我們的地熱發電是4.2百萬瓦,大約是我們的400倍,可見地熱發電的技術不是問題,不禁讓我想起當我們發現的火藥是用來放煙火,傳到西方卻是促成十字軍東征,結束歐洲黑暗時期,我們有這麼好的資源,卻用來煮蛋。

政府有大筆的錢用在廢除核四,興建最大的然氣發電廠來汙染空氣幫地球升溫,高價收購太陽能、風能這些對環境生態尚有疑慮的”綠電”,卻沒有”錢”投資在這些更環保更永續的”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