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連結是國語文講師名單
提供給各校規劃相關研習參考
[@more@]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很多人以為,閱讀只要讓孩子能識字就好,沒什麼好教的,但專家建議,教孩子閱讀策略,才能事半功倍。
中央大學教授柯華葳說,中文不但難寫,字詞前後、顛倒組合起來的意義,有時差很多,可以擺在一起,教孩子分辨異同。她舉例,老子、小子、猴子、弟子等詞,後面加「子」都說得通,但就是沒人說「姊子」。
[@more@]此外,很多兩個字的中文詞彙,倒過來寫也可以,但意義有的相似,有的卻差很多。例如,「感傷」、「傷感」意義類似,但「感性」、「性感」就很不一樣,但「他感動了我」說得通,「他性感了我」就沒人這麼用。
柯華葳說,同樣是地點,中文的「書店」、「圖書館」、「醫院」、「警察局」等詞尾用的字,卻不相同,老師教孩子認識這些字詞時,應有一套策略與方法,但還是要由閱讀做起,要孩子多朗誦文章,培養說不清楚的「語感」,再透過不斷列舉、反覆出現的字詞,加強印象,進而能判斷句子上下文的正確意義。
柯華葳說,識讀中文字,大家常說「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但有很多例外。中文就是這樣微妙、複雜,規則往往又暗藏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讀;讀多了,也就懂得愈多,讓閱讀能不只是求學的工具,更是目的。 【2006/01/12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柯華葳教授
讀者看了題目可能會問:「這是什麼?」
「感」是感動、感受、感覺的感。字、詞、語就是一般所說讀字的字、詞彙的詞、口語的語。字、詞、語加上「感」,簡單的說是對字、詞、語的感覺。這是使用字、詞、語很重要的能力之一,不論是學習、欣賞或創造字、詞、語。
[@more@]
從認字到組成有意義的詞彙
一般而言,閱讀文章或書籍若要有所理解,要先認字並將字組成有意義的詞彙。
中文字由許多部件組成。有的部件可以構成部首或是聲旁甚至是一個中國字。如「木」是部首,「可」是聲旁。但有的部件單獨不成字,卻是構成中國字的關鍵。例如「大」多一點變成「太」,這一點是部件,少點不成太。至於字的部首旨在提供意義,聲旁則提供唸音的訊息。「木」「可」放在一起唸「柯」是樹木的一種。又例如「腦」、「惱」、「瑙」。三個字的右半邊分表肉體、心情、玉石,左半邊都一樣,表聲。三個字念音相同,但是意思不同。
認中國字要注意部件、部首和聲旁。能利用這些條件,遇到陌生字時,一當確認它是中國字(字感之一),讀者不用查字典可以猜出新字的字音與意義。這也是字感。
語感有助於理解新詞
詞是基本的意義單位。有的中國字就是詞,如「木」和「可」或是你、我、他。但是有的字不成詞,如「葡」。大家知道「葡萄」是什麼,但說不上「葡」是什麼。多數中國詞由兩個字組成。也有的詞由三個字或是四個字組成。因由字組成詞彙,因此我們可以創造新詞。每一天媒體(包括網路)產生許多過去沒有看過的詞彙,但不是每一個新組成的詞都是新詞彙。就像讀到生字,若遇到沒見過的詞就需要查字典或問人,我們閱讀的速度會慢下來,理解自然受影響。這時需要「詞感」幫助理解新詞。
中文詞的組成也和中國字一樣有些規則可尋。例如感動的感放詞前,我們可以說「他感動了我」。性感的感放詞後,卻不說「他性感了我。」為什麼我們知道後者不太合適?這就是語感。不待語言學者或國文老師說哪一種表達方式才算正確,我們會覺得哪一些詞可以接受或哪一些是怪怪的。雖有規則可循,有的我們知道其中道理,有的「說不上來,但就是這麼一回事」,有的可能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判斷是否正確。這當中包括否定字的使用,如「不」。好吃可以變成不好吃。善良變成不善良。但是好人不能說不好人。為什麼呢?
再以「子」這一個字為例。許多字後面可以加「子」。如小子、老子、猴子、獅子,或是貓子、虎子、牛子。不過後三者的「子」與前四者的「子」意思似乎不同。又例如:窗子、桌子、椅子、板子、盤子。我們可以說「碗子」嗎?還有,為什麼可以說妹子但不可以說姊子。而弟子的意思似乎不同於妹子的子。這麼複雜的用法怎麼學的來?有趣的就是,若要把「子」的使用規則羅列,一一教導,一定教不全,且會讓學生受不了。唯一途徑且是研究上肯定的途徑就是多聽多讀,或是有機會玩字和詞的遊戲。換句話說,一個豐富的語文環境對兒童學習語文很有助益。
我們再舉幾個文字變化成詞的例子。
一) 字的位置。一個字可以在第一個位置也可以在第二個位置。有時意思可以一樣但有時意思改變。如一「打」、「打」毛衣、「打」傘、「打」架。又如辣一點和一點辣,哪一個辣?
二) 字的倒置。意義或許接近或許不同甚至變得沒有意義,例如感傷和傷感、感性和性感、感化和化感。哪一組的變化可以接受?
三) 字的重疊。「甜甜蜜蜜」比「甜蜜」似乎多許多「甜」和「蜜」。但為什麼可以說笑哈哈,卻不說氣哈哈?一點和一點點的差別在哪裡?詞的五大特色
由字組成詞後,詞的一些特色由是產生,例如:
1. 量詞:「張」開,變成一「張」桌子﹔尾巴和一「尾」魚。不過有尾巴的老虎卻不算一「尾」。
2. 狀聲、狀形或狀情詞:如以大自然的動物、植物描述型態或感受。老虎鉗是老虎嗎?筆直像松樹夠挺直嗎?濕答答的心情有夠壞吧?
3. 語氣詞,如啊、啦、吧、嗎:少了這些語氣詞,文章會少去許多味道。但是用多了,滿篇「啊啦吧嗎」顯得拖泥帶水不俐落。
4. 數字詞,如十全十美、五花八門等:這些是數學還是語文?全心全意可以減去三心二意嗎?
5. 迴文:因字的位置可以移動且形成不同的意義,就有所謂的「迴文」,從第幾個字讀起都是有意義的。如,好花開多美、花開多美好、多美好花開、……。本套書中的「書生嚇一跳」就是一篇有趣的迴文例。
上述關於字與詞組織簡化如如下圖,希望幫助讀者更清楚字詞間的變化。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中央大學教授柯華葳昨天發表一項調查指出,國內小學生的國語課程時數、閱讀文章長度,都只有國際平均數一半,雖然家長很願意買書給孩子,卻沒時間陪讀,影響孩子的閱讀能力。
[@more@]天下雜誌昨天發表「字的童話」系列繪本,擔任導讀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在會中公布一項兒童閱讀研究,她使用國際標準化評量工具,抽樣調查全國25個國小、1200位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把結果拿來和「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的40多國平均數比較,發現國內學童的閱讀能力仍待改進。
調查發現,國內小四生每周國語上課時數只有4-5小時,遠低於國際平均7-9小時;台灣小學生的閱讀內容也較膚淺,教科書每篇文章平均字數僅500字,遠低於國際平均的1000-1200字。
此外,國內小四教科書收錄的文章,較缺乏說明文,說明文和記敘文的篇數比是1:2,國際平均則是1:1。
教科書文章短、又缺乏說明文,連帶影響學生完整、清楚陳述概念的能力。
柯華葳指出,國內家長推動孩子閱讀的表現,也不理想。調查發現,相較他國,台灣的父母很願意買書給孩子看,總金額偏高,但在家閱讀的時間卻偏低。國外根據研究指出,父母在家閱讀的時間愈多,孩子的閱讀能力也愈強。台灣的小學教育多半強調團體閱讀或朗誦,孩子獨立閱讀時間少,也影響閱讀能力。
柯華葳說,台灣的國小普遍設有「班級圖書館」,課外書隨手可得,有助提升閱讀能力。
她還指出,先進國家強調教孩子「閱讀策略」,台灣卻普遍認為閱讀是「天生就會的」。調查發現,只有1/4的老師有能力設計出教導閱讀策略的教案。
柯華葳教授建議家長或老師,有效的閱讀策略,應以語音為基礎,幼兒時期要多和孩子對談,讓孩子先熟悉「口語辭彙」,培養語感,再透過大量閱讀有趣的故事,認識更多「書面詞彙」,及不同詞句和上下文之間的關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知道「感性」和「性感」有不同意義;但「感冒」說成「冒感」,就沒有意義。 【2006/01/12 聯合報】 @ http://udn.com
關於縣市層級的學測,大家都相當關心,在此提供教育部公布的學測消息,相信可以讓大家有所參考。 |
[@more@]
| ||
| 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 ||
| 教育部去年首次辦理的學生學習成就評量結果顯示,受測的1萬多名國小六年級學生中,數學科有19.1%未達基礎水準、國語科對多音字的表現欠佳、英語科還有少數學生無法聽辨26個英文字母。 教育部長杜正勝昨天強調,這項學生學習成就評量可以逐步建立學生的基本學習資料,去年的評量只是開始,將來會一直辦下去,希望學生、家長、老師要以平常心看待,以反映學習狀況,外界不應對評量結果過度解讀,以避免誤導。 學習評量數學科召集人、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洪碧霞說,這次的評量參考美國學生學習進展評量的技術經驗,分基礎、精熟和進階及未達基礎水準四類,未達基礎水準的學生,需要補救資源的協助。有約四成可以達到基礎水準、近三成五是精熟、5.7%是表現優異的進階水準。 英語科召集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所長陳淑惠說,各縣市國小學生開始學英語的年齡不一,評量是設定小五開始學英文。整體而言,聽讀的通過率是71.63%,但在理解日常生活對話及簡易短文的單字及內容上,能聽辨26個字母上,有約5%答錯。不過,第一次的評量,受限於設備與人力,說寫部分只有100人應試,抽樣人數太少,表現不易比較。 國語科召集人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測驗統計所所長許天維表示,抽測結果發現,小六學生國語字詞字音的辨識力最低,尤其是多音字的內容,平均答對率只有58.85%。建議國中小學的語文教學時數不宜繼續被刪減,或精讀範文不宜太多,以免老師教授字詞的音義演進時,粗疏略過,造成辨識不清,同時應落實推廣「一字多音審定表」,加強語詞、句型的應用能力。在注音符號的應用能力上,國小四至六年級的老師,應該持續指導學生正確的書寫、辨認。 國教司長陳明印說,學生學習成就評量,今年要從去年的小六生,擴大到小四、小六、國二及高二,測驗科目從去年的國英數三科,加考社會、自然共考五科。小四則不施測社會科,估計會有7.6萬人被抽到要參加評量。 【2006-01-06/聯合報/C7版/教育】 |
凡入我港,強行搜船;若有新書,抄完再還。
[@more@]
撰文╱曾志朗
蔚藍的地中海上,一艘雕飾得十分精美的木造大商船,緩緩地駛進埃及亞歷山大(Alexandria)港,身形高壯的船長,一臉嚴肅站在船頭上,所有的水手都暫時放下了手邊的工作,緊張的凝視著岸上那一大群全副武裝前來迎接他們的軍隊。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他們要上船來搜查。但,搜什麼呢?
船終於穩穩的靠在岸邊,岸上的將軍和士兵們不動如山,倒有一位看似文職、長相圓滾的官員,帶著四、五位隨從,穿過軍隊面前,輕快的走上船頭。船長懷著忐忑的心情迎接上去,以流利的埃及話向官員們致意,滿臉笑容一再強調這是一艘道道地地、如假包換的商船,在地中海的各個港口航行,以貨易貨,純粹做生意,而且依法繳稅;絕沒有隱藏罪犯,也沒有偷運奴隸,更沒有任何走私的違禁品,一點都不會亂來。帶頭的長官聽著船長緊急的陳述,微微一笑,以文質彬彬的口吻說:「船長,請放心,我們不是稅吏,也不是國家安全官,我們是國家圖書館的代表。我們上船來,是因為埃及剛剛頒下了一道律法,規定所有外來的船隻一旦在亞歷山大港停靠,都必須接受搜查,看看你們是否帶來了新的書卷,是我們沒有的!」
搜書?!船長聽了這席話,吃了一驚,心中更是嘀咕不已,難道帶書有罪嗎?何時埃及變成焚書、扼殺新思潮的國度呢?圖書館的長官看出了船長的驚慌,立刻安慰他說:「我們搜書,是為了看看有沒有新的知識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出現了。只要是新書,我們會派人抄寫下來,存在圖書館裡,原書就還給你。如果是用我們不懂的文字寫成,則我們希望你們船上那位懂得該文字的人幫我們翻譯成埃及文或希臘文。我們的君主認為,擁有書,就是擁有智慧。他特別頒佈這條法律,是為了要埃及擁有全人類的智慧,並且把亞歷山大城的藏書庫(Bibliotheca of Alexandria)變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智慧之城堡。」
兩千多年後,我背對著圖書館,坐在石階上,迎著海風,面向亞歷山大港,遙想著發生在地中海岸邊的這一段故事,不禁肅然起敬。居然在兩千多年前有這麼一位大智慧的國王,頒佈了這樣的法律,以收集人類的新知為己任,然後把他的藏書庫開放給各國學者,邀請他們到這裡來學習、創作,並思考人類的未來。這位君主的遠見、決心與具體作為,真正奠定了人類智慧的基石。仔細回顧科學史,則所有後代科學的成就,都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那個收藏豐富的藏書庫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上。
這個藏書庫建於公元前290年埃及的托勒密(Ptolemy)王朝,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以政府的經費支援的公共圖書館,它建在當時地中海最繁華城市的海邊,所以得地利之便,收集到過往船隻有心或無意攜帶來的各種書卷,內容之琳瑯滿目,有對天上星象的觀測,有對地上各種動植物的描繪,有數學的運算,有醫療的技術,有哲學的思考,還有曆法、農事、建築等學問,有各種不同文字的書卷、繪本,也有各地風土人情的述說,甚至包括了各地的食譜,在最強盛的時期,藏書庫所擁有的羊皮書卷及草皮書卷高達70萬卷,絕對夠資格被尊稱為「人類智慧的城堡」。
從一開始,負責書庫的管理員都是一時之選的學者,他們一致認為,只重收藏是沒有意義的,藏書再多,若不能被使用,則等於無用。所以建立索引,以文字的拼音字母為序,以作者姓氏的拼音字母做排列,利用這些準則,方便使用者的查詢。根據這樣的原則,藏書庫不停的改進索引系統的方便,也由當代大詩人菲勒塔斯(Philetas)利用館裡的資料編纂了歷史上第一部大字典,而且字的排列就按字母的次序加以編序。不久之後,又有學者針對每一個字的內容加上註釋,由字典變成辭典。而後來的學者又根據這些新的詮釋與比對,寫出了歷史上第一本文法書。這一切都是為了方便使用者的查詢,套一句現代常用的術語,就是要造出一套“User Friendly”的搜尋引擎。我想,雅虎、Google的使用者,不可不感激兩千年前在亞歷山大藏書庫中孜孜用心的學者所開拓的這些「軟體」的概念。
但君主們的遠見不僅在書卷的管理與使用方式。他們考慮到是要誰來使用它們,這一點才是令人佩服的。當時的君王不以埃及本土的意識型態規範文明的進展,而是廣收其他國家的作品(包括敵對國家的學者著作),對當時最有名的他國學者更是敞開大門,邀請他們來到庫中學習、講學、研究、寫作,期望不同文化的觀點可以融合在一齊,撞出新興的火花。這些措施使得藏書庫一下子就變成世界各國最有名學者的聚會場所。
亞里斯多德的兩位學生來了,一位是幾何學的始祖歐幾里德,另一位是「發現者」阿基米德;另外,第一位宣稱地球是繞著太陽轉動的亞里士達克(Aristarchus)也來了,還有第一個算出太陽曆的一年有多長的希巴克斯(Hippachus)也是其中的留學生之一;還有第一次量出地球圓周有多長的伊拉特斯提尼斯(Eratosthenes)也曾經在那裡待過;當然,那位為圖書定出索引系統的詩人卡力馬克斯(Callimachus)也是外國來的學者,他整頓了亞歷山大港的藏書庫,使它變成為現代的圖書館,所以被尊稱為圖書館之父。這些外籍人士沒有因為他們是「外人」而被排斥。亞歷山大港的藏書庫除了眾多書卷之外,這一種接納萬流的胸襟,才是令後人景仰的,也許這也是君主們把藏書庫建在地中海港口城市上的重要原因,不但借交通之便引進世界各地的人才,更要展現納萬川入地中海的宏願吧!
這個人類文明史上的第一座圖書館在公元後的450年裡,經過幾次的戰亂,就一再被烽火燒毀。第一次的戰火是在凱撒大帝為亞歷山大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托拉(Cleopatra)所發動的戰爭中點燃的,公元48年,凱撒火攻埃及艦隊的餘燼漫延到港口的木造藏書庫,造成巨大損害。後來幾次羅馬軍的入侵,又燒又打的大肆破壞,到1600年前就只剩下斷垣殘壁,供後人憑弔了。
三年前,在聯合國文教組織的努力下,耗資六億美金的新圖書館在原地重建完成,世界上許多國家出錢出力,為館裡的軟硬體做出貢獻。11月底,我代表台灣中研院來此參加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的會議。會議選在亞歷山大港的新圖書館開,是有特別意義的,因為非洲是科學家應該關心的地區,而埃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是提升非洲科學能量的出入口。我帶著台灣完成的數位典藏研究的成就,望著蔚藍的地中海,對王朝君主們的宏願,心嚮往之:把東方的文明以數位的方式,融進埃及、希臘的古文明中,更期望東西的結合,帶來更高層次的文明!
【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6年1月號】
教改近5年 課程變活潑 少教多學、課外活動多台灣老師無奈:我們太過瑣碎、缺乏彈性
[@more@]記者張幼芳/台北報導
大陸小朋友國語課學什麼?大陸小學語文課程教改推動近5年,課程變活潑,在「少教多學」下大量從事課外活動,許多學生閱讀課外書超過145萬字、會背的古典詩詞超過300首。
大陸教改 也是一綱多本
第4屆「兩岸四地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暨研討會」昨天舉行,約有350人參與,包括來自大陸的66位老師及港澳50位代表。大陸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指出,大陸2001年開始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實是跟著台灣腳步教改,如「一綱多本」,由中央訂出大綱原則,但保留兩成空間做為地方特色,由省市及學校發揮,目前已有13種教科書版本。
大陸小學教改全面翻新語文教材,大量加入兒童文學作品,貼近日常生活。崔巒說,孩子都喜歡貓狗,「作家筆下的動物」單元就以豐子愷的白鵝與俄國作家寫的白鵝對照;或者以作家筆下不同的動物為主題,如老舍寫的貓與母雞,藉由生動的題材引起學生閱讀興趣。
重書法 每天練20分鐘
大陸小學教材「厚今薄古、厚中薄外」,文言文大量減少,儒林外史、紅樓夢等名著節選只在高年級教材出現,但課程標準強調古典詩詞,要求學生6年內須背70首,但東部學校學生往往背了兩三百首。
大陸國語文教學時數,從低年級每周8、9課時(一課40分鐘)到高年級的4、5課時,跟台灣一樣面臨時數不足窘境;台灣小學因此沒有時間教作文及書法,大陸卻非常重視,山東日向友誼學校全校學生每天要練字20分鐘,低年級練鉛筆,中年級練硬筆,高年級練毛筆,每個學生學習成果都在校內展示。
至於作文,低年級就要求「寫話」、中年級寫片段、高年級寫作文。電腦漸普及,面對愈來愈多的「火星文」怎麼辦?崔巒說,電腦絕對對寫字不利,許多孩子會打不會寫,山東小學的「電腦作文」實驗課程,學生可以在40分內「打」1200字,還配圖。但老師會要求學生重新以硬筆謄寫一遍,不讓他們依賴電腦。
崔巒說,現在不只學生不寫字,老師因運用多媒體,也很少寫字了,這是不好的示範,喜歡以投影教學的美國已在檢討,大陸也加強訓練教師,板書字跡一定要娟秀。
大量閱讀 6年145萬字
大陸教學也出現許多變通,崔巒說,「少教多學、提高效率」,有老師縮短課內時間,3年半內教完6年的課,剩下的兩年半大量閱讀「上下五千年」;也有老師兩個月教完一學期的課,剩下時間教中外神話,課程標準要求學生6年課外閱讀145萬字,許多學生超過此數。
台中市中正國小老師鄭喬方說,大陸的課程安排活潑多樣,台灣老師也很想多要求學生作文及寫字,但作文併入國語課,又被鄉土語文及英文分掉時間,老師相當無奈。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林文寶說,台灣的課程綱要太瑣碎,缺乏彈性,應該籠統一點。對大陸許多文學家投入教育,把現代文學甚至台灣作家林海音、林清玄作品都編入教材,林文寶表示肯定,他說孩子就應該讀兒童文學,背唐詩宋詞可以,但三字經等就不必,因為「農業時代離孩子太遙遠了。」
【2005-12-28/聯合報/C7版/教育】
傅啟倫.臺北訊
兩 岸 四 地 華 人 學 童 的 中 國 語 文 能 力 到底 誰 強 誰 弱 ?
[@more@]
由 臺 灣 小 學 語 文 教 育 學 會 、 私 立 復 興 中小 學 、 臺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教 育 系 主 辦 的 「 第 四 屆 兩 岸 四 地 小 學 語 文 教 學 觀 摩 暨 研 討 會 」, 昨 日 首 次 移 師 臺 灣 舉 行 , 來 自 中 國 大 陸 近 七 十 位 小 學 語 文 教 育 學 者 及 香 港 、 澳 門 地 區 六 十餘 位 教 師 與 臺 灣 地 區 學 者 、 教 師 齊 聚 復 興 中 小 學 , 透 過 專 題 演 講 及 教 學 示 範 , 探 討 兩 岸 四 地國 語 文 教 學 的 改 革 之 道 。 中 央 研 究 院 副 院 長 曾 志 朗 除 了 歡 迎 四 地 的 蒞 臨 外 , 也 鼓 勵 學 生 多 多閱 讀 。
兩 岸 四 地 語 文 教 學 觀 摩 研 討 會 已 分 別在 中 國 大 陸 、 香 港 、 澳 門 舉 辦 前 三 屆 的 研 討 會 , 第 四 屆 研 討 會 昨 日 在 復 興 中 小 學 舉 辦 , 四 百多 位 兩 岸 四 地 學 者 、 教 師 透 過 為 期 兩 天 的 研 討 會 , 探 討 兩 岸 四 地 分 隔 多 年 後 , 臺 灣 國 語 文 教學 展 現 的 自 由 創 意 及 中 國 大 陸 語 文 教 學 的 深 度 等 特 色 進 行 研 討 。
來 自 香 港 保 良 局 陳 南 昌 夫 人 小 學 的 關偉 基 老 師 , 以 課 堂 即 興 戲 劇 為 主 題 示 範 教 學 活 動 , 將 課 文 中 的 一 篇 記 敘 文 改 編 為 劇 本 後 , 讓現 場 復 興 小 學 的 學 生 們 演 出 , 不 過 一 位 現 場 的 歐 姓 研 究 生 表 示 , 雖 然 老 師 很 認 真 的 準 備 內 容來 展 現 教 學 活 動 , 可 惜 的 是 教 學 內 容 與 語 文 能 力 的 加 強 沒 有 太 大 的 關 連 性 , 小 朋 友 太 害 羞 沒有 肢 體 動 作 , 也 顯 得 從 教 學 內 容 獲 得 的 收 穫 較 少 。
另 外 , 來 自 哈 爾 濱 醫 科 大 學 附 屬 逸 夫小 學 的 李 曉 密 老 師 展 現 的 主 題 是 秋 天 的 雨 , 以 課 文 朗 讀 的 方 式 讓 小 朋 友 們 知 道 如 何 以 形 容 詞來 形 容 秋 天 的 狀 況 , 形 容 詞 都 是 用 來 描 述 聲 音 、 視 覺 、 嗅 覺 及 聽 覺 , 由 於 老 師 的 發 音 充 滿 抑揚 頓 挫 , 引 起 了 現 場 學 生 們 的 共 鳴 , 迴 響 很 大 , 而 課 程 內 容 的 設 計 也 富 有 組 織 性 , 課 程 結 構清 楚 , 讓 參 與 的 學 生 都 明 瞭 課 程 內 容 為 何 。
今日 還 有 多 位 老 師 的 教 學 示 範 及 課 後 討 論 , 還 有 多 場 專 題 演 講 , 如 中 央 研 究 院 曾 志 朗 副 院 長 主講 中 文 閱 讀 的 腦 神 經 機 制 、 香 港 教 育 城 計 畫 經 理 區 淑 玲 主 講 的 活 用 數 碼 教 學 資 源 建 構 知 識 分享 平 台 、 以 及 上 海 師 範 大 學 吳 立 崗 教 授 的 打 好 語 文 基 礎 , 提 升 作 文 能 力 。 。
【記者胡慕情笨港報導】由天下雜誌與國內6家企業共同推動的
他感性地說,天下雜誌跟教育部同時都在推動閱讀,但兩者給學校的
「我當時真的被感動,這一百所小學,天下文化雜誌都和校長親自談
形塑完整閱讀環境
首先是量的提升,陳新平與學校老師認為,既然有了資源
為了鼓勵學生閱讀,陳新平也安排了許多獎勵機制,閱讀10本書可
陳新平進一步說明,低年級學生主要以量的提升為主
閱讀氣氛活絡校園
「我們的校園沒有死角。」陳新平說,自從推動希望閱讀之後
、大姊姊說:「不要走!要來看我!」
陳新平認為學生的語文能力透過閱讀的確大幅提升。
中國時報2005十大好書推薦名單
最佳青少年圖書、最佳童書、十大好書、十大好書(翻譯)、美好生活推薦書
[@more@]
十大好書(中文創作) 最佳青少年圖書
●自然科學驚異奇航(9冊)
文:阿尼達.加奈利(Anita Ganeri);圖:麥克.菲利浦(Mike Phillips),鄧景元等譯,如何出版社,各190元
●我是大衛
安娜.洪(Anne Holm)著,穆卓芸譯,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200元
●青銅葵花
曹文軒著,小魯文化公司,250元
●誰偷了維梅爾
文:布露.巴利葉特(Blue Balliett);圖:布萊特.赫奎斯特(Brett Helquist),蔡慧菁譯,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50元
最佳童書
●小石獅
文、圖:熊亮,和英出版社,250元
●巴斯拉圖書館員
珍娜.溫特著,郝廣才譯,格林文化公司,250元
●為什麼薯條會這麼迷人?
張文亮著,國語日報社,200元
●洪通繪畫.無師自通
鄭明進著,青林國際出版公司,250元
●海之生
文:立松和平,圖:伊勢英子,林真美譯, 青林國際出版公司,250元
●帶不走的小蝸牛
文:凌拂,圖:黃崑謀,遠流出版公司,280元
●會飛的祕密
文:林佑儒,圖:楊麗玲,小魯文化公司,190元
十大好書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董啟章著,麥田出版,380元
●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
甘耀明著,寶瓶文化公司,250元
●半世紀舊書回味
李志銘著,群學出版公司,360元
●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
郝譽翔著,聯合文學出版社,280元
●柬埔寨旅人
劉紹華著,允晨文化公司,200元
●善女人
林俊穎著,印刻出版公司,240元
●頭目哈古
趙剛著,聯經出版公司,350元
十大好書(翻譯)
●公司的歷史
約翰.米可斯維特(John Micklethwait)、亞德里安.伍爾得禮奇(Adrian Wooldridge)著,夏荷立譯,左岸文化公司,280元
●同名之人
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著,彭玲嫻譯,天培文化公司,280元
●她─身體的故事
珂妮.戴維絲(Cortney Davis)著,朱恩伶、石大青譯,女書文化公司,320元
●黑皮膚,白面具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心靈工坊文化公司,350元
●焚舟紀
安潔拉.卡特(Angela Carter)著,嚴韻譯,行人出版社,780元
●愛因斯坦的宇宙
加來道雄著,郭兆林譯,時報出版公司,280元
●演化:一個觀念的勝利
卡爾.齊默(Carl Zimmer)著,唐嘉慧譯,時報出版公司,790元
●貓大屠殺
羅伯.丹屯(Robert Darnton)著,呂健忠譯,聯經出版公司,380元
●戰廢品
哈金著,季思聰譯,時報出版公司,350元
●斷背山
安妮.普露(Annie Proulx)著,宋瑛堂譯,時報出版公司,300元
美好生活推薦書
●把父母變健康──照顧父母小百科
康健記者合著,天下雜誌公司,250元
●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
河合隼雄著,蕭照芳譯,天下雜誌公司,240元
●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
李鼎、徐君豪著,大塊文化公司,300元
●和佛陀賞花去
釋見介著,野人文化公司,200元
●東海岸減肥報告書
林宜澐著,大塊文化公司,250元
●食物戀
張詠捷著,野人文化公司,350元
●紅燜廚娘
蔡珠兒著,聯合文學出版社,230元
●涓涓人生
郭漢崇著,原水文化,250元
●梅約憂鬱症小百科
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著,賴孟泉、林育如譯,天下生活出版公司,280元
●與海豚交談的男孩
呂政達著,九歌出版社,200元
●絲路分手旅行
李桐豪著,milk牛奶出版,320元
2005開卷好書獎.評選委員
■十大好書:
朱偉誠(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
吳海音(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所副教授)
洪裕宏(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陳雨航(文字工作者)
賀淑瑋(清大台文所兼任助理教授)
張娟芬(作家)
張嘉泓(台灣師大物理系副教授)
蔡篤堅(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盧非易(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美好生活推薦書:
工頭堅(旅遊部落格作者、專業領隊)
王治元(亞東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
朱福銘(誠品旗艦店簡體書館長)
果子離(作家)
邱銘章(台大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許薌君(作家、中央廣播電台製作人)
葉宇記(八里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任)
楊雅棠(攝影、設計工作者)
盧美杏(中國時報家庭版主編)
蘇惠昭(家庭主婦)
蘇瑞華(華克文化公司副總經理)
■最佳青少年圖書、最佳童書:
黃桂冠(北投國小教師)
張文婷(誠品書店童書採購)
張怡雯(王留公國中教師)
賴淑芳(中山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繆長泉(屈尺國小自然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