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抽考 小六生國語字音最弱

【記者曾美惠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天公佈台灣首次學生學習成就評量,針對15千多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測驗結果發現,數學科有近2成學生未達基礎,英語科的「吟唱與朗讀歌謠韻文」能力上最差,國語方面「字音」最弱。

[@more@]

教育部935月委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建立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成就資料庫,去年國立教育研究院即針對全國25縣市的小學6年級學生,分層抽樣15983人,進行國、英、數進行測試,每位學生施測兩科目。教育部長杜正勝表示,社會對學習表現停留在印象式想法,有了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就結果及資料庫,未來將有明確依據,這是中華民國史上重大事件。杜正勝強調,評量是在正常的教學環境下進行測驗,他呼籲教師與學生不要為此補習或特別準備,以平常心看待。杜正勝不斷強調,此次公佈第一次評量的結果,評量將會持續下去,也希望外界不要過度解讀,一切平常心看待。國語能力則分為「語文應用」及「綜合性與文技巧」及「作文」,學生的平均答對率為65%-75%,其中「閱讀測驗」的答對率較為集中,約是72%-78%,而「多音字」的表現最差,平均答對率僅有58.85%。作文部分,抽測樣本僅有320份,在5級分中,獲得3.5級分的學生最多,佔23.4%。整體看來,學生的敘寫技巧多數表現良好,學生能力高低差異不大。國語科召集人、台中教育大學測統所所長許天維分析,學生的多音字表現不佳,主要是因為高年級老師比較不重視字音,多著重於字義,因此字音部份表現較弱,建議教師未來能加強學生的字音學習,不要偏廢。教育部:別過度解讀教育部國教司司長陳明印對於這份結果,除與杜正勝一樣,不斷強調希望各界不要過度解讀外,也表示未來將會作為政策擬定的依據。陳明印表示,該項評量今年起將擴大辦理,包括小四、小六、國二、高中(職)二年級都將進行測驗,預計受測人數高達5萬人,進行為期10年的評量測試,以建立學生學習資料庫。

小檔案:PISA

PISA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針對參與的國家內15歲學生所做的國際標準能力評估,評估內容有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從2000年開始,每3年進行一次評估,每次著重的範圍不一,以3次為循環。過去於2000年舉行的評估,著重於閱讀能力;而2003年則以數學能力為主,並加入綜合處理能力,今年則輪到科學能力評估。

2006年的測驗包括台灣在內,全球將有58個國家參與。約每年9月該協會就會派員赴參與國進行抽樣,以15歲以上的高中生為主,參與樣本數約在45百人至1萬人之間,被抽中的學校及學生不能拒絕測驗。(整理/唐澄暐  資料來源:OECD PISA Online http://www.pisa.oec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