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

108_4-4 規劃設置水循環再利用設施

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一、  項目:108_4-4 規劃設置水循環再利用設施

二、  內容簡述:規劃設置水循環再利用設施─本校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將斜面屋頂、外露的陽台之雨水,以排水管線連接於設置在地下室下方之兩個大集水槽,學校生態池的池水來自雨水回收系統,充分運用雨 水。

三、  活動照片:

 

斜屋頂設置集水溝槽,以排水管收集雨水

宜蘭多雨設置集水溝槽,以排水管收集雨水

宜蘭多雨設置集水溝槽,以排水管收集雨水

側面斜屋頂設置集水溝槽,以排水管收集雨水。

地下室之地下水槽入水維修口。

地下室之地下水槽入水口管線。

每日定時將地下室蓄水池的雨水打入生態池

池內依不同水深來栽植原生的濕生、挺水、沈水及浮葉等植物,池邊則栽種親水的原生地被、灌木及喬木。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8_4-4 學校綠建築設置

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一、  項目:108_4-4_學校綠建築設置

二、  內容簡述:

綠建築設計概念,即在強調由地球環保的角度出發,以全面化、系統化的環保設計作為訴求的永續建築設計理念,從積極面觀點,「綠建築」可定義為:「以人類的健康舒適為基礎,追求與地球環境共生共榮,及人類生活環境永續發展的建築設計」

  1. 行政大樓三樓屋頂,採用透光防水天幕式屋頂,有效提供大自然天然光源增加照度,完全免用電源,符合綠建築指標的能源與光源之管理運用”

屋頂採用透光防水天幕式屋頂,有效提供大自然天然光源。

落地牆採用透光式空心磚,提供大自然天然光源。

 

2. 一樓走廊之感應照明裝飾符合綠建築指標的”能源與光源之管理運用-照明

開關控制”

走廊裝設自動感應照明裝夜晚有人經過時感應亮燈,節能減碳

走廊裝設自動感應照明裝夜晚有人經過時感應亮燈,節能減碳

3.教學大樓頂樓黑網隔熱裝置符合綠建築指標中的”節約能源-減少空

調的使用”

利用黑網減少熱輻射屋頂黑網的隔熱原理,除了有一定比例的遮陰效果外,主要是利用黑網吸熱的原理,使得屋頂地面與黑網間產生對流帶走熱量。

 

4.本校幼兒園戶外遊戲場鋪面為細卵石,相較塑膠地墊,透水性更加

更天然環保

 

幼兒園室外遊憩區採細卵石鋪面,防止雜草叢生,透水性佳,不會有積水,溼滑情況。

幼兒園室外遊憩區採細卵石鋪面,防止雜草叢生,透水性佳,不會有積水,溼滑情況。

 

 

5. 本校風雨操場採用綠建築的概念興建,所用材料須符合綠建築標章

 

校風雨操場採用綠建築的概念興建,所用材料須符合綠建築標章

校風雨操場採用綠建築的概念興建,所用材料須符合綠建築標章

 

6. 本校生態池符合綠建築指標中的”基地保水-景觀貯留滲透水池”

基地的保水性能係指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養水分及貯留雨水的能力。基貯留滲透設計-就是讓雨水暫時貯存於水池、低地,再慢慢以自然滲透方式滲入大地土壤之內的方法,是一種兼具防洪功能的生態透水設計。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4.2.5學生資源回收刷卡集點數活動

105.4.2.5學生資源回收刷卡集點數活動

三民國小資源回收

宜蘭綠卡點數

  • 綠卡點數學期末可以換獎品及摸彩(電腦課可上網換)

廢電池5顆換1點(不分大小顆)

光碟片10片換1點

寶特瓶10支換1點(不分大小支)

請攜帶閱讀卡閱讀卡、閱讀卡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沒有卡的不能刷,

請拿50元去找美貴阿姨補辦)

 

到辦公室刷卡

統一刷卡時間

105年5/23星期五早上10:00~10:30

地點:辦公室電腦旁

學生帶許多光碟回收

帶寶特瓶回收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4.2.3學生參與綠卡活動獲得點數

105.4.2.3學生參與綠卡活動獲得點數

 


一.依「宜蘭綠卡認證行為表」之認證行為,以選擇以讀卡感應、系統登錄或外撈資料方式累積綠點:

(一)直接刷卡以不增加卡片為原則,參與人可持童年宜蘭閱讀卡、悠遊卡或具有悠遊卡功能之信用卡等具RFID卡功能之卡片,均可於本系統開卡後,使用於讀卡機感應刷卡積點。未持有上述卡片者,可透過所屬任職單位向發卡單位(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申請核發宜蘭綠卡專屬卡片。

(二)系統登錄宜蘭綠卡登錄網站逕行登錄積點。

二.綠色行動認證行為:以「家庭生活習慣之養成」、「學校行為之落實」、「社會生活之實踐」、「正向的環境行動參與」四個面向,訂定可參與及操作的環境學習、活動、體驗認證行動的「宜蘭縣環境教育電子護照(宜蘭綠卡)認證行為表」,符合表列認證行為者,可透過「宜蘭綠卡」網路系統的登錄,取得環境學習綠點。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4.2.2辦理教職員宜蘭綠卡說明會

105.4.2.2辦理教職員宜蘭綠卡說明會

《宜蘭綠卡》的核心主軸為何

《宜蘭綠卡》以「家庭生活習慣之養成」、「學校行為之落實」、「社會生活之實踐」、「正向的環境行動參與」四個面向為主軸。「家庭生活習慣的養成」、「學校行為之落實」以及「社會生活之實踐」三項均屬於負責任環境行動中的生態管理以及消費者行為模式,透過綠點的累積,實際上就是在幫助使用者對於負責任環境行動的實踐;另外認證行為的第四項「正向的環境行動參與」,則強調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學習,以及多元管道的環境教育活動參與,有助於環境學習成效的提升。

 

說明宜蘭綠卡實施精神及方式宜蘭縣政府為什麼要推行《宜蘭綠卡》

目前國際間已開始推行「綠色護照(green passport)」,以鼓勵人民勵行環境保護行動,本府有鑑於地球環境之變遷,乃規劃符合「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構觀點之《宜蘭綠卡》,訂定累積綠點獎勵回饋措施,鼓勵縣民於日常生活行動中實現綠色價值,並串連相關商家與民間團體組織,從學校及家庭生活為起點,拓展至社會行動,期透過生活習慣之養成、消費行為的選擇、生態旅遊的體驗、正向環境行動的參與,於日常生活中落實綠色生活行動。

由承辦人負責說明

說明刷卡積點獎勵方式 :

一.認證行為採綠點累積值和經驗值並行,每年於6月(學校畢業前夕)核算前1年6月1日起至當年5月31日止所累積綠點,於宜蘭綠卡網站線上兌換獎品、競標或抽獎方式獲取獎品獎勵,兌獎後或逾期未兌換點數歸零,轉為經驗值。

二.學校級任老師綠點計算:以全班學生所獲得之總點數再加值比例5%,作為該班級任老師可獲取之綠點數,該點數可供級任老師作為送點數或以點數換獎品獎勵班級學生之用。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4.2.1辦理宜蘭綠卡家長說明會

105.4.2.1辦理宜蘭綠卡家長說明會

時間:105.9.9

地點:視聽教室

參與家長:約40人

宜蘭綠卡

宜蘭縣政府為什麼要推行《宜蘭綠卡》

國際間已開始推行「綠色護照(green passport)」,以鼓勵人民勵行環境保護行動,本府有鑑於地球環境之變遷,乃規劃符合「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共構觀點之《宜蘭綠卡》,訂定累積綠幣獎勵回饋措施,鼓勵縣民於日常生活行動中實現綠色價值,並串連相關商家與民間團體組織,從學校及家庭生活為起點,拓展至社會行動,期透過生活習慣之養成、消費行為的選擇、生態旅遊的體驗、正向環境行動的參與,於日常生活中落實綠色生活行動。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4.1.2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

宜蘭縣礁溪鄉三民國民小學105年度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

壹、依    據:

    (一)本校中長期校務發展計畫

貳、目    的:

1、改善學校環境,消除髒亂,使學校達到整潔及綠美化之境地。

 2、落實校園環保及綠美化以提供校園靜謐清爽的校園環境,減輕師生校外生活壓力,並以收境教之效果。

3、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發展符合當地特色之永續學校。

參、實施原則:

1、應落實『共同參與』原則。

2、應符合『經濟』原則。

3、應強調『實用』原則。

4、應注意『設計』原則。

5、要把握『教育』原則

肆、實施計畫內容:

內容

進行方式

執行單位

(一) 訂定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推動學校環境管理

1.    訂定並發展符合學校特色的永續校園環境管理計畫,營造健康、安全與關懷的校園環境。

2.    利用各種會議說明實施精神及方式。

3.    定期會議進行檢討實施成果。

4.    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參與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的推動。

5.    推動校園環境稽核實務,以強化校園環境管理。

教導處

行政事務務處

(二)將綠色建築納入永續校園整體規劃

1.    配合校園整體規劃,採行綠建築觀念,建構及修繕房舍、設施、場所。

行政事務務處

(三)執行永續校園環境管理

1.    營造本土生物多樣性的校園生態環境。

2.    使用再生能源、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及省水省電器材。

3.    運用校園及社區閒置空間,設置環境教育學習場所。

4.    妥善規劃資源回收及廚餘回收工作。

5.    妥善處理研究、教學、實習後之廢液及廢棄物,落實實驗室安全衛生教育。

6.    定期取樣學校飲用水體送檢化驗,並委由專人或維修商依約定期維護管理,做好水質管理。

7.    發揮環境保護小組組織功能及其運作,定期檢討環境保護小組工作推行及相關措施。

8.    建立校園環境安全衛生及防災應變機制。防治校園污染。

行政事務務處

教導處

(四)環境教育融入課程,落實環境教學

1.    成立環境教育教師專業成長團,進行環境教育相關研究。

2.    結合環境教育議題進行課程規劃與教案設計。

3.    鼓勵教師參與相關研習活動。

4.    提供優良教材供老師教學使用。

5.    設置環境教育網頁、環境教育宣導專欄及場所。

6.    善用校園環境資源、規劃校園環境教學步道,提供教學。

7.    依不同年級自行設計及運用教育部或環保署等編訂的環保輔助教材、教案及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

教導處

行政事務務處

(五)辦理環境教育相關活動

1.    結合國語文競賽將相關議題列入。

2.    辦理環境教育藝文活動與競賽。舉辦環境地圖繪製、攝影、辯論、徵文、戲劇、網頁、海報、有獎徵答及教學觀摩等活動。

3.    鼓勵學生參與社區環保活動。

4.    結合市公所推展之相關回收活動鼓勵學生做好資源回收及廚餘回收。

教導處

行政事務務處

(六)推動校園生活環保

1.    落實綠色採購方案,購買環保用品,並加強校園辦理綠色消費之宣導活動及鼓勵師生力行綠色採購。

2.    加強校園省能低碳、低污染、綠色消費等生活習慣。

3.    校成立環保小尖兵,進行校內外環保工作。

4.    結合戶外教學或參觀環境教育場所及環保設施(如環保科技園區、焚化廠、資源回收場等),加深學生印象。

5.    推行校園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再利用(含二手制服、藝能科課本、參考書、學用品、落葉及廚餘等)、辦公室做環保及節省資能源等。

6.    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並配合政府機關環保施政重點,推動校園環保服務工作。

行政事務務處

教導處

  

伍、獎勵:依實施辦法之內容,舉辦各項之活動,依本校獎懲辦法擇優獎勵之。

陸、本辦法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李坤祥          教導主任:江淑瑰           總務主任:  嚴立勳   校長:徐博正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4.1.1參加永續校園研習

105.4.1.1參加永續校園研習

 

參加目的:

為加速校園進行永續改造、轉化傳統校園環境以符合綠色、生態、

環保、健康、省能、省資源之環境目標,使校園環境成為推動環境教

育之基地並配合城鄉風貌再造、社區總體營造、生態旅遊之推動,故

辦理永續校園推廣計畫,希冀藉由推廣永續校園理念及改造實質環境

以達成永續教育之目標。

研習證明

研習證明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3.7.4教育農場教案設計

宜蘭縣三民國小教育農場教案設計

學生親自動手鬆土、鋤草

種出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義賣

 

教案

單元名稱

大家一起來種菜(低年級)

適用年級

低年級

上課節數

2

配合領域

  1. 生活領域
  2. 健體領域

教學目標

 

  1. 能認識盆栽種植的各種類型。(認知)
  2. 能認識種植蔬菜的各種工具。(認知)
  3. 了解放入土壤以及移植菜苗的方法,並實際操作。(技能)
  4. 培養對農事好奇心,從定植活動中獲得親土經驗。(情意)

對應食農

相關議題

能力指標

議題:1-4-參與農事,了解農業生產與食物的關係

低(4)

培養對農事活動的好奇心,從定植或採收中獲得親近土地的經驗

課前準備

與建議

 

準備:菜盆、培養土、澆灌器、挖土鏟、手套、菜苗

 

建議:可以全程戶外進行,亦可先透過投影片介紹後再至戶外,可以在上學期期中考過後開始進行本課程,也就是建議在第11週或第12週,至少在11月底前應完成本單元。

 

教學內容

所需用品

時間

評量方式

 

※準備活動:

將學生事先分組,每組負責一個菜盆,教師準備示範(需另外一個菜盆)。

說明整體活動:今天我們要來一起種菜,老師會教大家簡單的種菜知識,並且讓大家都可以動手種菜。

 

※發展活動:

  1. 教師介紹適合蔬菜生長的盆器:不同尺寸盆器會影響種植蔬菜的種類,小蔬菜用小盆,大型蔬菜或是根莖類蔬菜需用到較深的菜盆。
  2. 教師介紹各種工具名稱以及使用方法:
  3. 教師介紹今天定植的蔬菜名稱,並給學生實際觀察的機會,另外講解該種蔬菜可以如何食用,學生可能有看過這類蔬菜,教師透過提問可以連結學生的新舊經驗。
  4. 教師示範放入土壤:盆底若已有網狀構造就可以直接倒入土壤,上方預留2公分澆水空間,土壤放入後可用鏟子或手直接撥平,但無需重壓。
  5. 學生分組進行實作。
  6. 教師示範移植菜苗:不管是在育苗軟盆裡播種出來的幼苗或是買來的幼苗,移植的方法都一樣。從軟盆中取出幼苗時,可以先用剪刀剪出一個缺口,要小心不要破壞到根部周圍的土塊(根團),栽種時不要種太深,和根團同高即可。種下後輕壓土壤固定,再大量澆水。
  7. 學生分組進行實作:每人需親自完成至少一株。
  8. 教師詢問學生水要怎麼澆:重點在高度,避免沖倒剛剛種下去的菜苗。獲取共識後示範澆水,可澆在手上在讓水自然流入土壤中。
  9. 各組澆水完成種植並收拾場地。

 

※綜合活動:

  1. 教師歸納今日學習重點,詢問孩子感想。
  2. 各班分派照顧者,持續照顧。

 

 

 

 

 

 

 

 

PPT/實物

 

 

PPT/實物

PPT/實物

 

 

 

定植工具

 

 

定植工具

菜苗

 

 

 

 

 

定植工具

 

 

 

 

 


 

 

 

5′

 

 

 

 

 

5′

 

 

5′

5′

 

 

 

5′

 

 

15′

5′

 

 

 

 

 

15′

5′

 

 

10′

 

 

5′

 

 

 

 

 

 

 

 

觀察

 

 

觀察

問答發表

 

 

 

觀察

 

 

實作情形

觀察

 

 

 

 

 

實作情形

觀察

 

 

實作情形

 

 

問答發表

 

宜蘭縣三民國小食農教育設計

單元名稱

健康密碼(低年級)

適用年級

低年級

上課節數

2

配合領域

  1. 藝文領域(運用兩節時)
  2. 健體領域(僅一節時)

教學目標

 

  1. 能認識六大類營養素。(認知)
  2. 能認識各類營養素比重-飲食金字塔。(認知)
  3. 能判斷食物(營養午餐)中所包含之營養素組成。(技能)
  4. 能了解健康的身體需要有健康的飲食。(情意)

對應食農

相關議題

能力指標

議題:3-1-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

低(2)

透過體驗讓孩子嘗試多樣化的季節食物,啟發其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等五感能力,了解真食物的美味,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

課前準備

與建議

 

準備:食物金字塔相關圖卡與教學ppt,學生需準備色鉛筆或彩虹筆之簡單著色工具。

 

建議:於教室內透過資訊媒體進行教學,事先擷取當日營養午餐之菜色與食材圖片(或運用網站) ,第二節亦可搭配藝文進行著色。

 

 

教學內容

所需用品

時間

評量方式

 

※準備活動:

準備好教學ppt,並事先測試。

 

※發展活動:

  1. 教師提問:肚子餓了怎麼辦?此時小朋友通常直覺的回答:吃東西,教師可以接著再次提問:那你都吃些什麼?小朋友可能會提出各類型答案,教師可以將小朋友的答案依據六大類食物先行板書在黑板上,以備看完影片後建立聯結。
  2. 播放教學ppt。
  3. 教師提問:老師提問,藉此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4. 教師提問:昨天中午我們的菜單有「○○○」,請看看這道菜有哪幾種營養素呢?教師只需舉其中一道菜色進行提問即可,視時間狀況可增加提問,可以使用連結上網至學校菜色網站。
  5. 學生回答:教師可以適時提醒。

 

※綜合活動:

  1. 教師歸納今日學習重點。
  2. 發下著色單,作為作業,增強今日所學印象。

 


 

 

 

 

 

 

 

 

 

 

 

教學ppt

 

網路

午餐菜色網

 

 

 

 

 

 

著色單

 

 

 

 

 

5′

 

 

 

 

15′

10′

5′

 

 

 

 

 

 

5′

40′

 

 


 

 

 

 

 

 

問答發表

 

 

 

 

觀看專心度

問答發表

問答發表

 

 

 

 

 

 

問答發表

實作


 

 

 

宜蘭縣三民國小食農教育設計

單元名稱

親手自己做(低年級)

適用年級

低年級

上課節數

2

配合領域

  1. 生活領域
  2. 健體領域

教學目標

 

  1. 能認識搭配生菜的相關食材。(認知)
  2. 能製作簡單的料理。(技能)
  3. 能了解健康的身體需要有健康的飲食。(情意)

對應食農

相關議題

能力指標

議題:1-1-手作料理、綠色烹調、享受共食的樂趣

議題:1-3-飲食禮儀、珍惜食物與感恩

議題:3-2-認識食品添加物與標示

低(2)

透過體驗讓孩子嘗試多樣化的季節食物,啟發其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等五感能力,了解真食物的美味,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

低(3)

能完成工序簡單的料理,如飯糰、麻糬、沙拉、蒸蛋等。

課前準備

與建議

 

準備:製作沙拉相關副材料-玉米粒(非基因改造)、優格(或沙拉醬)、水煮蛋(可選用有機蛋)、小番茄(可選用有機)、小黃瓜(可選用有機)、苜蓿芽、水煮鮪魚、起司粉、紅麴排骨肉、小漢堡,學生自備餐具。

建議:於較大場地(綜合教室)內佈置各類食材分站,供學生依序取得乙份。

 

 

 

教學內容

所需用品

時間

評量方式

 

※準備活動:

準備好相關食材,並事先分站布置完成。

將學生帶往菜盆,依原先組別分組就定位。

※發展活動:

  1. 教師說明:說明採收生菜之步驟,避免傷到生菜,並提醒安全事項以免學童發生危險。
  2. 學生進行動作:採收並清洗,因生食考量,請以清水清洗乾淨後再以冷開水清洗,並留意泥土徹底清洗乾淨。
  3. 教師介紹搭配食材並提問/引導:

    參考問題一:我們種的生菜是屬於哪一類營養素?

    參考問題二:玉米粒為什麼要裝在罐頭中呢?(保存與運送)這些玉米粒來自哪個國家?(美國)你怎麼知道的(檢視罐頭上的標示)。

    參考問題三:水煮鮪魚罐頭的原料有什麼呢?(大豆油、水、鹽、食品添加物),這些食品添加物的作用是什麼(延長保存期限,避免腐壞)

  4. 沙拉製作:注意秩序與清潔,學生可以帶上了料理用手套直接抓取食材,方便組合,另外為了衛生考量,學生請帶口罩。

 

※綜合活動:

  1. 每位學生完成沙拉時間不同,各組必須全數完成後,由老師統一說明:剛剛大家都完成自己的沙拉了,現在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來回想從大家開始種植一直到收成、製作成食物,我們用餐前應該想想這些過程(老師可以播放之前活動與課程的照片給學生看),食物的取得真的不簡單,所以我們更要珍惜食物,不可以浪費。
  2. 學生進行品嚐:教師走到各組邀請學生進行對課程的回饋,讓學生發表各階段的經驗。(運用綜合教式的無線麥克風)
  3. 活動結束:各組協助收拾並整理桌面,然後帶回教室。

 

 

 

 

 

剪刀、手套

水桶、菜盤

 

 

 

 

相關食材

 

 

 

 

 

 

手套、口罩

 

 

 

 

投影片

 

 

 

 

 

 

 

 


 

 

 

 

 

 

5′

10′

5′

 

 

 

10′

 

 

 

 

 

 

20′

 

 

 

 

10′

 

 

 

 

 

 

10′

 

 

10′

 

 

 

 

 

觀察

實作

觀察

 

 

 

實作

 

問答發表

 

 

 

 

 

 

 

 

 

實作

 

 

 

 

 

 

問答發表

 

 

實作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3.7.3民豐有機米新生代農夫談有機米栽培

民豐有機米新生代農夫談有機米栽培

時間:105.6.13

地點:本校視聽教室

參與人員:三–六年級學生

宜蘭地區因受氣候影響,一年一期作,二期休耕種植綠肥作物,可使土壤增加有機質成分,強化地力與土壤,使土壤有充足的時間休息,提升有機米品質。宜蘭縣礁溪鄉民豐有機米產銷班,民豐有機米生產於礁溪鄉良質米栽培區 ,栽培環境未受工業污染,水質清澈,水源充沛為山泉水,是生產有機良質米最理想的地區。


常見農業用藥

有機農業的好處
(一)降低對環境污染
(二)農業廢棄物回收再生資源利用
(三)建立良好之耕作制度
(四)改進空氣品質
(五)防止土壤沖蝕

有獎徵答時間,學生正努力回答中。

結語: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