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二-2-6. 環境步道六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宜蘭縣利澤國民小學特色課程六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增氧透水區

觀察

活動名稱

植草磚

教學對象

教學節數

六年級

2

能力指標

7-3-0-2 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1-3-4-3 由資料顯示的相關,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配合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設計者

六年級學年群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相對應能力指標代號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1-1學生能知道植草磚的作用為何?。

1-2學生能知道植草磚與一般水泥地所造成生態環境的不同。

 

2-1經由實際操作,了解植草磚對於植物生長環境的幫助。

1.介紹植草磚

(松竹館北、東兩側的植草磚區,既可防止地層下陷,雨水亦可迅速滲入地下,磚格之間亦可自然長出小花小草)

  觀察植草磚與一般水泥地的不同

  敘述植草磚上生物生長的狀況

  討論為何雜草可以生長於植草磚上

 

2. 嘗試畫出地面的形狀?

3. 拿溫度計量量看!水泥地、籃球場和這裡的地表溫度有何不同?

4. 拿一杯水分別倒在水泥地、籃球場和這裡的地表,看有何不同並將它記錄

5. 比較水泥地、籃球場和這裡的生態有何不同?

 

1-3-4-3

7-3-0-2

20

 

 

 

 

 

 

 

60

松竹館旁植草磚區  

 

 

 

 

 

 

松竹館旁植草磚區

聆聽

觀察

發表

 

 

 

 

 

觀察

實地操作並記錄

 

105-二-2-5. 環境步道五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宜蘭縣利澤國民小學特色課程五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冒險犯難區

活動名稱

鐵甲武士

教學對象

教學節數

五年級

1

 

 能力指標

1-1-5-2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7-3-1-4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2-3-2-2觀察動物形態及運動方式之特殊性及共通性。觀察動物如何保持體溫、覓食、生殖、傳遞訊息、從事社會性的行為及在棲息地調適生活等動物生態。

 

配合領域

生活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設計者

五年級教師群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相對應能力指標代號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1.PPT介紹獨角仙、鍬形蟲的特徵及一生,還有如何飼育。

2.影片介紹

◎「雞冠鍬形蟲羽化」(5’40"

◎「放學ICU-蟲森萬象甲蟲介紹」(8’56"

3.發表自己飼養甲蟲的心得。

4.帶學生到綠色隔離區做觀察。

◎不喧嘩、守秩序

◎不碰觸、不破壞

◎仔細觀察、注意老師說明

2-3-2-2

 

 

 

 

1-3-5-4

1-1-5-2

7-3-1-4

10

 

15

 

 

 

5

10

教學PPT

 

教學影片

聆聽

 

 

 

 

 

發表

觀察

 

105-二-2-4. 環境步道四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宜蘭縣利澤國民小學特色課程四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水生植物觀察

活動名稱

小小觀察員

教學對象

教學節數

四年級

1

能力指標

1-1-5-2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7-3-1-4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

2-3-2-1 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

配合領域

生活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設計者

四年級教學群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相對應能力指標代號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1-1學生能知道水生植物的各部位構造與不同。

1-2學生能知道水生植物生長的過程。

 

2-1經由觀察水生植物,了解各種水生植物的構造。

1.介紹水生植物的構造。

◎認識各種水生植物,如浮萍等。

◎結合自然課,認識浮萍的各種特徵。

◎認識水中小動物。

◎了解水生植物生長的過程

 

 

 

2.帶學生到水生植物區做觀察。

◎不喧嘩、守秩序

◎不碰觸、不破壞

◎仔細觀察、注意老師說明

 

2-3-2-1

 

 

 

 

 

 

 

 

1-1-5-2

7-3-1-4

20

 

 

 

 

 

 

 

 

20

自然課本

 

 

 

 

 

 

 

 

校園

聆聽

發表

 

 

 

 

 

 

 

觀察

 

105-二-2-3. 環境步道三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宜蘭縣利澤國民小學特色課程三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水生植物區

活動名稱

水生植物面面觀

教學對象

教學節數

三年級

1

能力指標

1-1-5-2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7-3-1-4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

2-3-2-1 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

配合領域

生活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設計者

三年級教學群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相對應能力指標代號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1-1學生能知道水生植物的種類。

1-2學生能知道水生植物的構造。

1-2學生能知道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的不同。

2-1經由觀察植物,了解各種植物的構造。

1.PPT介紹水生植物的種類與構造,與陸生植物的不同。

◎認識水生植物的種類

◎認識水生植物的構造

◎認識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的不同

 

2.帶學生到水生植物區做觀察。

◎不喧嘩、守秩序

◎不碰觸、不破壞

◎仔細觀察、注意老師說明

2-3-2-1

 

 

 

 

 

1-1-5-2

7-3-1-4

20

 

 

 

 

 

20

教學PPT

 

 

 

 

 

校園

聆聽

發表

 

 

 

 

觀察

 

105-二-2-2. 環境步道二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宜蘭縣利澤國民小學特色課程二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多變樹屋

活動名稱

觀察苦楝樹

及臺灣欒樹

教學對象

教學節數

二年級

2

 

 能力指標

1-1-5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7-1-1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

2-1-1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及培養親近自然,尊重自然與關懷生命的態度

 

 

配合領域

生活領域

設計者

二年級學年群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相對應能力指標代號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1. 認識苦楝樹及臺灣欒樹

2. 能分辨苦楝樹及臺灣欒樹的特色和差異性

3. 能觀察大自然並愛護周遭環境

4. 養成愛護環境的正確態度

5. 能互相分享及鑑賞作品

一、引起動機
      
教師說明:苦楝樹的傳說故事,
民間野史相傳臭頭皇帝朱元璋說話靈應,當其逃避元兵追殺,四處躲竄時,好不容易捱到一棵苦楝樹下打盹,適值冬寒料峭,枝果飄零,苦楝子不停的打在癩痢頭上,痛得他直罵苦楝:「你這個壞心的東西,你會死過年。」沒想到苦楝在朱元璋的詛咒下全應驗了。每當新歲交替之際,西風凋碧樹,全株呈現枯死的樣子。

凋零枯萎的景象,成了不祥的象徵。加上其味辛苦的果實,使得苦楝的諧音,成了苦苓,也成了「可憐」。因此,漢人的宅院,不但不種植苦楝,甚至不種桑樹,因其與喪的音同。

 

二、發展活動

認識苦楝樹及臺灣欒樹

苦楝樹詳見補充資料一

臺灣欒樹詳見補充資料二

 

三、實地觀察
      1.
觀察苦楝樹及臺灣欒樹。

   2. 摸一摸樹皮。

   3. 找一找樹的四周有什麼小動物。

   4.教師隨時注意學生觀察活動情形。

四、歸納評量完成學習單

教師發學習單讓學生填寫,學生將觀察到的情形一一填寫至學習單(),學習單()   

 

 

 

 

 

 

 

 

 

 

 

 

 

 

 

 

 

 

 

1-1-5

 

 

 

 

 

7-1-1

 

 

2-1-1

 

 

 

5

 

 

 

 

 

 

 

 

 

 

 

 

 

 

 

 

 

 

15

 

 

 

 

20

 

 

 

 

 

40

 

 

 

 

 

 

 

 

 

 

 

 

 

 

 

 

 

 

 

補充資料

 

 

 

 

 

 

 

 

 

 

學習單

 

聆聽

 

 

 

 

 

 

 

 

 

 

 

 

 

 

 

 

 

觀察

 

 

 

 

 

 

實做

討論

 

 

 

 

105-二-2-1. 環境步道一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宜蘭縣利澤國民小學環境步道一年級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活動名稱

環保小尖兵

教學

對象

教學

節數

一年級

2

能力指標

生活領域3-1-4

舉出重要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處理等),並願意負起維護環境的責任。

環境教育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配合領域

重大議題

生活領域

環境教育

設計者

一年級教學群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相對應能力指標代號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1.認識垃圾分類的目的及項目

 

2.練習做資源回收

一、準備活動:
教師播放文建會兒童文化館網站上的【恐龍和垃圾】繪本動畫,藉由影片引導學生明白垃圾對生活的影響。

http://children.cca.gov.tw/garden/animation.php?id=200109A01

 

二、發展活動:


1.
問題討論

  教師與學生討論為何要做垃圾分類的理由。

 *「地球只有一個,垃圾愈來愈多時,怎麼辦?

 *「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垃圾減量、變少呢?

 

2.練習與實踐

 *教師先在黑板上介紹垃圾分類的項目,再依學校所做的垃圾分類方式,讓學生練習將垃圾圖卡加以分類。

 *教師先指導學生如何將回收的垃圾清洗乾淨及減少體積;在利用教室回收櫃及其上之圖示,讓學生實地練習將身邊的垃圾洗淨壓扁、投入正確的回收籃子裡。

 *日常生活中,教師應隨機檢視學生有無將垃圾投錯,如有投錯,宜馬上予以指正,以加深學生印象。

 

三、綜合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實地參觀全校的回收櫃「聚寶屋」,再與學生歸納統整相關的回收規定。

生活領域

3-1-4

 

環境教育1-1-1

 

 

10

 

 

 

 

 

 

5

 

 

 

 

 

 

15

 

 

 

30

 

 

 

 

 

 

 

 

20

漢聲圖書【恐龍和垃圾】繪本或動畫

 

 

 

 

 

 

 

 

 

 

垃圾圖卡

 

 

各類可回收之垃圾

 

 

 

 

 

 

 

 

 

 

 

 

能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及分類的項目

 

 

 

 

 

能將資源回收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105-二-1-3. 四健會會員校外農場觀摩活動

1.時間:2016/05/19

2.地點:內城國中小圓夢農園 (員山鄉內城路545號)

3.對象:四健會會員師生(五忠.六仁)

4.活動內容:五結鄉農會四健會與利澤國小合作辦理土壤的秘密–根莖類作業組縣內農場觀摩活動

12:30

利澤國小集合

13:00

抵達內城國中小

13:00-14:00

農園解說食農教育

14:00-15:00

柑橘清潔劑DIY

15:00

賦歸

15:30

返抵利澤國小

5.活動照片 :

DSCN5390  DSCN5400  DSCN5406  DSCN5438  DSCN5453  38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