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學校環境三年計畫(總計畫102-104年)

宜蘭縣五結利澤國民小學加強學校環境三年計畫(總計畫102-104年)

壹、 計畫依據

一、環境教育法第19條之規定

二、落實「本縣低碳城市規劃構想計畫書」之節能減碳教育政策及配合「環境教育法」之相關規定,(100)年1月1日起,每年參加至少8小時的環境教育課程,其中節能減碳課程應至少4小時。

貳、願景

以人文、民主、創新、健康等價值為所追求與努力,融入在地環境、人文資源,朝向永續性。

叁、環境教育的目標

一、 依據環境教育法之規定辦理各項環境教育研習,增進每位師生環境教育知 能及素養。

二、 依據宜蘭縣環境教育中程計畫,營造永續校園環境,創造人與環境相互融 合,相互尊重的習慣與態度。

三、 發展融入式的課程,建立永續環境的概念、永續環境的情境與各領域之間 課程與活動的連結。

肆、環境概述

一、地理位置及社區概況:

沿著台二線(濱海公路)往南走,經過了噶瑪蘭大橋、清水大橋後,繼續南走,在路的東側你可以看到一座像公園般的學校,學校裡老樹縱橫,綠草如茵,紫色的建築物與金色的涼亭座落在綠意盎然的草木中如詩如畫,讓許多遊客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來參觀,那就是利澤國小! 從滿清時代開始,利澤簡一直保持繁華的景象:各式船隻、熱鬧的商街、新式建築物、教堂、戲院等構成一幅熱鬧的商場畫面,直到日治初期,利澤老街仍是溪南的經濟中心,與當時頭城的烏石港並為宜蘭地區溪南、溪北的兩大港口,在一片繁榮景象之餘,地方人士有感於教育的重要,利澤國小誕生了,初時建校於利澤公路右側(今利澤社區活動中心),民國三十一年七月,強烈颱風破壞了校舍,於是計劃遷校,民國三十三年(西元1944年)開始進行遷校工作,次年完全廢止舊校舍,遷入新校舍。

利澤國小學區涵蓋利澤、成興、季新、協和四村,土地面積相當遼闊,緊鄰利澤簡老街、冬山河親水公園、流流社、五十二甲水鳥保護區、傳統藝術中心、養鴨中心、利澤工業區、利澤焚化廠,是一所鄉土資源豐富的學校,近年來,由於經濟因素及少子化等影響,致使學區內就學人口減少,目前有十九班,但近來附近社區興建新式住宅,利澤工業區廠商進駐、東北角風景區延伸、今後學校將結合豐富的鄉土資源,與社區結合發展特色,提供一個學生多元學習的環境,讓利澤的兒童在這裡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二、校園環境

為使校園環境能成為有特色、健康、安全、有美感的學習場域,本校經由環境稽核檢視校園空間配置、生態與自然環境特性,規劃學校空間願景,籌措有限經費,持續進行環境改造與經營,使教師、學生共建適宜的學習品質,符合永續發展目標。

伍、規劃歷程與計畫緣起

我們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一系列的環境總體檢,以及教師專業增能研習。除了提升多方面的校園管理能力之外,也利用非正式的場合,同仁聚在一起交流校園的改變,探討有哪些環境教育的主題,如何吸引更多的夥伴參與;目的是希望學生瞭解校園與課堂上的知識,都是生活的、動人的、可親的;建立關懷人與環境友善的倫理關係。

我們開放校本課程內容,鼓勵教師依照各學科需求,融入開發新課程,試驗環境教學主題與方式的多元性。我們期待各種嘗試與創意的加入,重要的是大家有心投入。

陸、計畫發展架構

本計畫是以全校朝向未來的教育願景為依歸,參考各處室與環境教育推動相關事務、國內推動綠色學校的發展面向為方針,進一步納入本校環境條件與特色,經學校環境保護小組討論並廣徵學校師生意見後,共同研擬。其發展架構圖,如下所示:

clip_image008

柒、 環境教育實踐策略

一、執行校園環境管理

(一)發揮環境保護小組組織功能

職稱

姓 名

工作職掌

校 長

楊顯欽

召集並統籌推動環境教育各項工作

教務主任

邱泰慶

負責環境議題及融入課程計畫執行

學務主任

何薇慧

負責辦理特色學校及環境教育各項議題

總務主任

于沛霖

負責永續校園及活化空間各項工程。

特教組長

蒙珮如

負責友善校園規畫及執行

教學組長

林秋月

協助環境議題課程之研習辦理等

課研組長

陳建明

負責發展將環境議題融入各領域課程

衛生組長

林怡慧

負責環境課程之研習辦理及資料彙整呈報

事務組長

陳瑞澤

負責節能減碳校園設備維護、管理

行政人員

班導師

配合環境教育之推行及資料蒐集

家長會會長

林鴻文

負責家長環境教育及家長會相關活動

二、落實環境教學

(一)培育環境教育師資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及綜合領域教學研究會,進行環境教育議題專業成長。

(二)開發環境教材

1. 根據宜蘭縣課程設計規定,各年級每學年需有每年參加至少8小時的環境教育課程,其中節能減碳課程應至少4小時,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本校以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及綜合領域教學為主。

2. 配合校外教學路線之規劃,本校以參訪宜蘭縣綠色博覽會、蘭陽博物館、仁山植物園、冬山河、傳藝中心、養鴨中心、焚化廠等為主。

3. 本校規劃有水生池、養生植物園生態教學園區及生態教學步道、奇力園羊咩咩教學區,更有臨海之利實施海洋教育,同時配合節能減碳教育、永續校園等教學。

(三)舉辦環境教學活動

1. 各年級根據使用之教材,適當融入能資源、生物多樣性、防災教育等教學,並發展本校環境教學步道進行教學活動。

2. 進行能源教育、低碳教育、節約用水教育等。

3. 配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利用溼地教育(五十二甲溼地)、水質檢測(冬山河、五股圳)等鄉土環境教育。

4. 每年安排消防體驗,進行防災教育(複合式防災)。

三、推動校園生活環保

(一) 舉辦環保競賽及會議

1. 規劃辦理中、高年級環境教育(垃圾分類、節能減碳)等環境教育週學藝競賽。

2. 每年舉辦跳蚤市場。

3. 適時召開環境教育會議,並檢討改進。

(二) 落實校園生活環保

1. 優先採購環保標誌物品,綠色採購年度需達90%以上。

2. 配合本縣政策校園禁用免洗餐具、瓶裝水、杯水,每週一、三、五晨間進行資源回收,全校設置落葉堆肥區進行落葉堆肥處理及廚餘再生。

3. 生態教育園區設置太陽熱水器,全校水龍頭90%為省水龍頭,並不定期利用兒童朝會宣導節約用水用電。

4. 進行汰換本校燈具期能具符合T5與T8(電子式)省電燈管。

5. 學生朝會之生活教育納入校園生活環保措施(如:資源回收、隨手關燈、禁用免洗餐具等)。

6. 組成環保小尖兵,進行教室節能檢查、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等環保稽查工作。

7. 組織本校志工進行校園綠美化與周圍清潔工作。

8. 配合低碳政策宣導、鼓勵師生騎腳車或步行上學。

9. 本校餐廚每週五訂為蔬食環保日,提供蔬食環保餐。

10. 向宜蘭縣林區管理處羅東管理所索取本土性植物種植青剛櫟、羅漢松、紅淡比、香楠、土肉桂、光蠟樹,更取材種植社區附近之風箱、穗花棋盤腳、黃槿、苦楝、水柳、野薑花等多樣性植物,豐富校園生態。

四、整合設置環境教育設施或場所

(一) 倡導環境美學創造永續校園

生態美學不但可以持續發展永續校園的生態概念,同時也兼顧校園的整體美感,創造生命的美感經驗。環境美學的內涵包括生態理解、環境關懷、生態體驗、美感經驗、美感空間營造等等。

(二) 建構「生態村」概念創新永續校園

生態教育是最好的人文教育,也是最好的情感教育。生態教育的新「視界」應該將整個地球看成一個大的生態村,學校和社區是一個小小的生態村,是所有生物共存共榮的地方。生態村的概念,是營造一個吸引生物進來棲息、繁殖和覓食的環境。是一個開放的空間,所有的生物都可以進得來,也可以出得去。

(三) 以全方位階段性建構生態永續校園

透過生態校園教室的課程,把教學場域由教室延伸到校園再拓展到社區,學校細膩全方位的規劃未來

(四) 應用環境議題轉化,師生共創校園空間

發現事件,當成議題來討論,重新來定義事件,認識我們的思維,落入了理所當然及「經驗固著化」困境。以問題解決為導向,才能創造更多的「無限可能」。

五、拓展宏觀視野

1、校長、主任參與宜蘭縣環境教育輔導團,參加縣內外各項有關環境議題研討,掌握最新議題方針。

2、參觀新北巿深坑國小、瑪陵國小等環境永績學校,以資借鏡。

3、參觀利澤國中、育才國小、岳明國小、馬賽國小等環保積優學校,允為改善超越。

捌、 預期目標

一、經由研習、觀摩及生活體驗,全校的師生能夠深刻的認識與環境共生、共存、共享的永續發展概念,以落實「永續校園」的環境教育工作。

二、為達到節能減碳,學校用電量逐年以減少2個百分點為目標。

玖、 實施期程

本計畫自102至104年度

壹拾、 考核評估

每年提報教育局評估檢討實施情形,作為改進修正之依據,以確保計畫執行進度,增加計畫之實施成效。

壹拾壹、 經費來源

一、自籌經費。

二、上級單位補助(縣府補助、中央補助)。

三、爭取民間團體經費的合作計畫(農會、焚化廠)。

壹拾貳、本計畫經行政會議通過,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