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環教24小時認證人員【減碳智慧王】教案設計

宜蘭縣環教24小時認證人員【減碳智慧王】教案設計

教學領域

國語、數學、綜合

教學主題

減碳智慧王

教學年級

高年級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時間

160分(4節課)

設計團隊

宜蘭縣第四組

設計理念

隨著氣候暖化議題的發酵,減碳似乎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但學生對於減碳的二氧化碳教導學生節能減碳的常識,讓其能將所學的知識,正確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並經由教學活動,使其能學習生活中有關節能減碳所需具備的的各種認知能力。

教學目標

1.        促使學生關注地球溫室效應的議題,並瞭解節能減碳的重要性。

2.        讓學生實際記錄與比較日常生活中的碳足跡,鼓勵學生改變消費行為與生活型態,進而懂得從生活中去落實節能減碳。

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1-2-2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環境教育5-2-1      能具有參與調查與解決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2-1-1-1 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A-3-06能使用未知數符號,將具體情境中的問題列成兩步驟的算式題,並嘗試解題及驗算其解。

    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教學材料準備

1.        教學影片:地球在發燒、Green life

2.        學習單×3:傳統市場、大賣場、小兵立大功

教學活動

活動說明

教學

時間

第一堂課

地球在發燒!!

 

引起動機

一、欣賞「地球發燒了」影片。﹙10分鐘﹚

二、問題討論:﹙5分鐘﹚

1.我們生活的環境正在改變,影片中有哪些動物因為氣候改變,生存空間產生了變化?

2.是什麼因素造成這些改變?

3.你覺得環境的改變對地球上的人類有什麼影響?

4.你覺得你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事?

三、介紹「綠色生活」﹙15分鐘﹚

四、問題討論:﹙10分鐘﹚

1.如果要將綠色生活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怎麼做?

2.從食衣住行育樂當中,你覺得「節能減碳」可以從哪裡著手?

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地食材是最近討論的熱門話題,選購在地食材對環境生態有什麼正面的影響?

 

40分鐘

 

第二、三堂課

l          認識碳足跡

.探訪傳統市場、大賣場

.完成學習單

單元主題認識碳足跡

1.        將學生分組,每組3~4人。先到傳統市場調查不同的攤位,並完成學習單,瞭解在地食材的比率以及運送食材的碳排放量。

2.        到大賣場調查具有節能標章之家電用品廠商,並紀錄完成學習單。

 

 

80分鐘

 

第四堂課

學習評量活動

請各組發表調查結果,討論各組所得數據之差異,探究其原因及改進略策。

1.        由各組發表自市場調查回來的心得及學習單成果

2.        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各組所得碳足跡結果差異之原因。

3.        請學生討論未來將如何實踐低碳生活,並進行發表。

4.        發下學習單,請學生利用課後的一個禮拜進行自我低碳生活的檢核,以達到落實節能減碳之目的。

 

40分鐘

 

學習單1.減碳智慧王學習單之春季的傳統市場

班級         組別:          組員姓名:

1.      宜蘭所產當季食材調查:(攤位:            

大白菜

□本地

高麗菜

□本地

青蔥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白蒜

□本地

蘿蔔

□本地

紅蘿蔔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芥菜

□本地

荷蘭豆

□本地

四季豆

□本地

□外地

□外地

□外地

甜豆

□本地

香菜

□本地

芹菜

□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