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花蓮騎腳踏車、看山、看海、看古蹟、看回憶

冬天的宜蘭又濕又冷,拎起小折來花蓮找溫暖~~

在新城站下車,太魯閣歷經0403大地震山崩,遠觀好似山頭白雪靄靄。

明治29年(1896)12月發生「新城事件」是東臺灣首次原住民抗日行動,事件結束後為了紀念殉難的軍警人員,日人於大正3年(1914)建造木造納骨堂,大正9年(1920)又設立「殉難將士瘞骨碑」;後於昭和12年(1937)在舊址西南側(今聖母園)以鋼筋混泥土材質建造神社。

戰後,日本人返回日本,神社部分建築多遭到毀壞,民國53年天主教花蓮教區購買此地並興建一座以聖經「諾亞方舟」為主的禮拜堂,由於外來神父並無仇日情緒,因緣際會的保留鳥居、石燈籠及狛犬等神社遺跡。

不是我熟知腳踏車環島的那個”練習曲”電影喔。

2015年,創辦人胡文偉來到花蓮新城,在海堤與野球孩子相遇,重新成立球隊讓孩子有追尋的目標,並從兒少陪伴看見地方更深的議題,在山海間與孩子一起練習人生的大小事。發展至今除了有練習曲書店外還有山海百貨豆花兒新晨共學基地四個與地方結合的公益團體。

新舊並陳的新城,由於到的時間有點早,出名的新城照相館和甜點店都休息中

研海庄役場~是花蓮縣內極少數日治地方官署建築(因現存大多數是日式宿舍建築),原為研海支廳廳舍。研海庄(けんかいしょう,Kenkaishо̄)之庄名取自第5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之號「研海」。

看到房屋裡面的看版,看來有是有極詳細的修復計畫,不知何種原因? 時至今日卻荒廢成這樣,相較於市區熱門但較無價值的日式宿舍卻修復成美輪美奐的”將軍府”,兩相比較令人不勝唏噓。

新城海堤與路邊的綠肥”太陽麻”,騎行在花蓮好像常常能遇到海和花田

加灣神社,隱身在秀林鄉景美國小後方,在一片綠意環繞下充滿神秘感的神社

建物早已頹圮,然基座駁坎完整,長滿青苔,馨無人聲,在此遠眺太平洋,時間瞬間拉回到昭和12年(1937)中日戰爭爆發,為了配合全日本「國民精神總動員」而展開皇民化運動,其中在宗教改革方面,在台灣更積極推行一庄一神社的運動,カウワン祠(加灣神社)也在次年1938年3月9日完成鎮座。

七星潭看海應該是許多來花蓮遊客必去的地方,我也不例外

沿七星潭騎到了花師,花師是我1990年離開宜蘭而愛上花蓮的地方,2008年併入東華大學,而今人去樓空,僅剩下門口花圃上花師2個字,令許多花師人不勝唏噓,有一種部分年輕的時光被掏空的感覺。

讀書時有一陣子好喜歡沿著花師前的馬路一路跑上七星潭去看海。花師小水池前的那棟建築是最恐怖的地方。學生餐廳是每天來排隊的地方。古老的慎思齋是許多男生守候的地方~~

篤行樓是我們男生宿舍,年輕歲月打混聊天盡情揮霍~懷念啊!敬業樓是我們系辦、每天上課的地方。當初選擇了這個職業,決定了一生。狗洞還在,哈哈!

阮弼真君廟,花蓮的大陳新村,1949年政府退守台澎金馬,1955年中美聯合艦隊將大陳島軍民撤退來台的這段歷史已不見於教科書,現代人早已遺忘確仍在台灣的角落留下一點痕跡,就像舞台上的永懷領袖是歷史的一部分,廟前的”避難登記處”旗幟飄揚,是過去?是未來?

今年0403大地震傷痕還在(路邊雲朗翰品酒店殘骸),熱鬧的聖誕節已經來臨,無論如何日子還是要過下去

探訪郭子究音樂文化館,因下午2點才開館尚無緣入內,留待下次再訪。遂沿菁華橋造訪美崙溪步道,昭和4年(1929)的花蓮港山林事業所關閉中,時間也差不多了,在將軍府上個廁所,便準備搭15點10分的火車北返了

將軍府1936園區,是1936年前美崙溪畔的日式宿舍群,政府前後投入新台幣2.6億元,修舊如新變成一個新文青喜歡的地方,台灣有越來越多這樣的日式宿舍群,就像台灣的老街一樣,越來越缺少吸引力,沒多逛來上個廁所罷了。

回火車站的途中不到100公尺可以看到縣定古蹟檢察長宿舍(昭和11年1936)、花蓮港教會(1961)、潔西艾美渡假酒店(2024目前花蓮最高建築)老中青三代建築齊聚,就像花蓮也是閩客原族群融合的地方,花蓮就是這麼有趣值得一再探訪的地方。

今天追火車~宜蘭線鐵道通車百週年

蒸汽火車不是我童年的回憶,今天來追火車主要是要聽那響徹心扉的氣笛聲,是那汽笛聲揭開了現代社會的序幕,工業革命讓人類由依賴獸力的”古代社會”轉換成使用機械的”現代社會”。

1924年草嶺隧道開通,北起八堵、南至蘇澳的宜蘭線全線完工通車,11月30日(就是百年後的今天)上午6點55分從台北發車,10點40分到達宜蘭。將宜蘭到台北的交通時間從走淡蘭古道的2~3天縮短成4小時,進而大大促進蘭陽平原的發展,對蘭陽平原發展史來說應該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CT270型蒸汽機車是1943年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引進日立製作所生產的客運用機車,因其優美且流線的外形而享有「貴婦人」、「蒸汽機車女王」等美譽,CT273是台灣少數能動態行駛的蒸汽機車

火車快飛,時至今日,火車運輸在宜蘭已經不再是扮演重要角色了,就像在電腦、晶片出現後,”現代社會”已經又邁入”後現代社會”,我們何其有幸生在此時,見證這些在人類發展史上最劇烈的變動

參觀完宜蘭站前的宜蘭線鐵道通車百週年展覽,想要蓋紀念章留念,手頭卻沒有空白紙,順手拿起旁邊的贈閱小冊,剛好翻到這一頁來蓋紀念章,也是今天追火車的一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