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024南澳鄉巡迴(第二場)活動紀錄

宜蘭縣 107 學年度國小語文(國語文)領域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

日期:107.10.24〈三〉

地點:南澳國小

帶領:蔡藍儐老師、王夢真老師

紀錄:陳麗耕老師、邱敏芝老師

-藍儐先引導中年級確認教學指標,連結核心素養,一開始老師先三選一就好,不要一開始就看到九項!選出三選一,比重最高的一個!

教學過程中必須檢視連結文本的指標。

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要參照回歸學習目標才能聚焦成形。

-中年級老師的教學回饋

第一位老師的教學回饋

-第二位老師的教學回饋,教學老師說他沒有講清楚所以孩子一開始畫的是他心目中的魚屋!老師跟他們討論之後課本找關鍵字表之後在背面再畫一次。

-第三位老師的教學回饋

建國老師帶孩子回到文本,聚焦魚屋的描述、構造在哪一段。

讓孩子回頭用句段檢視自己畫的圖片,看到字句的細節,發現被忽略的地方,並將指示代名詞澄清。

孩子再次回到課文仔細閱讀,自我檢視並修正。

藍儐分享教師可運用本課課文的語文結構和標點符號,幫助孩子在跨領域自然和社會科的重點整理和寫作呈現,抑或作文習寫「我的書包」,同樣有分層的結構。

@一年級老師的教學回饋

孩子們很喜歡聽故事也很喜歡說故事,所以都很興奮

上次的備課內容如下:

老師發現教學現場,小朋友聽不懂特質個性情緒這樣的字眼,整場卡住了,老師開始舉例快樂、傷心等字眼,孩子們就喔⋯⋯我知道了,終於拉回學生,學生們講出了驕傲的字眼!

「我覺得從孩子嘴巴說出解釋,比老師說出來的還有效」

兩兩一組在底下說非常賣力!在挑戰的部分,回家說,因為沒有人引導,孩子還沒內化,對於故事體的內容還不是很了解,所以,回家說故事沒有在校的效果!未來除了課本,我會再利用繪本讓孩子有更多的練習、更扎實。

@夢真進行回饋、與老師對話

夢真:您如何介入教他感情的部分?中年級也很難,不論是低中高都會遇到這個點

除了這些,您覺得還用了什麼方法?

孩子回去不太會講,因為沒有結構化!如果透過三格或四格讓孩子畫出背景/起因、經過、結果,透過繪畫,讓孩子說話,更有所依循!可以試試看!還可以再對一點,變成寫作!

課本其實資源很豐富,圖可以改變順序,也可以用在聆聽,把聽到的圖片內容寫一句話在旁邊!邊聽邊做!

讓孩子回家有圖為鷹架,看圖說故事!

夢真:分享「畫話寫」的策略,我會讓他們先話,再說出來畫的內容,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結果怎麼樣?這樣就有五句了!大概要三節課才能實施!

中年級老師:會教得很趕

夢真:有共備才能教得更順!(老師頻點頭)

Q&A

1.12年課綱的有什麼不一樣

儐:最大的不同是節數是655,低年級是6節,顛覆傳統的思維!

2.校訂與校本的不同?

校本=部定+校訂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 (第二年)107.10.31萬富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語文領域輔導小組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

第二年B場-2

*日期107.10.31〈三〉

*地點:萬富國小

*講師:蔡藍儐老師、陳綺娟老師

*紀錄:陳綺娟

*主題:自我提問教學分享回饋、重述故事共備

*課程內容:

一、提問

  1. 透過萬富國小六年級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的好表現,看到萬富國小六年級教師教學的努力,也看到孩子們的學習成效。

  • 回顧107.9.26的課程,並接續至今天的課程,請低、中、高年級老師分享「提問」教學時的1感覺2挑戰3未來會如何調整?
  • 中年級老師分享:
  • 1感覺:課程綱開始進行時有點混亂,因為一次給孩子3個任務,後來教學慢慢順暢了,孩子也分組找到課文中的「人」、「時」、「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我開始看到孩子學習討論得很熱烈,他們也很開心可以完成任務。到了教學的最後,我們甚至透過這3個任務就快要完成「課文大意」了!

    2挑戰:這次的教學最大的挑戰是時間不夠,原本要用1節課上完,但最後花了快2節課,所以要這樣上課很怕時間不夠用。

    3未來:這次的教學教得很開心,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好,未來我會每一單元選一課這樣實施。

    4回饋:老師這次教學花了2節課,但教學熟練以後就會縮短教學時間,所以不要怕一開始會花時間。如果家長知道老師花2節課教孩子一種學習策略,你們覺得家長會不會覺得值得。

    我們從老師的教學可以看到「素養」就在教學裡了!老師整合課程的知識、技能、情意,並且有脈絡的教導孩子「提問」策略,最後讓孩子學習完成任務,這樣就是很具「素養」學的一堂課。

  • 低年級:
  • 1感覺:我覺得這次的教學很有挑戰,因為我怕孩子聽不懂「六何法」,因此上網找了PPT並修改成孩子可以懂的內容來教導孩子,也用「六何小精靈」來引發孩子興趣,綱開始介紹孩子覺得深奧,但是第二堂課,我用第六課課文來教學,我發現孩子其實是有聽懂的,所以孩子都可以完成任務。最後,我拿教過的第五課來評量孩子,孩子也都可以完成。只有學習單的設計,我讓孩子「自問自答」,孩子在提問上比較有困難。

    2挑戰:我也覺得時間不夠,我最後用了3節課來完成教學。

    3未來:接下來我會在教「語文天第二」時,再一次帶著孩子進行「六何法」提問教學,我覺得多加練習,孩子是可以學會的。

    回饋:老師願意花時間找PPT還修改。接著教學用第六課,評量時用第五課,最後老師的評量設計很多,會用不同的形式來評量孩子,真得很用心。所以老師的評量中,也有「素養」味了!

  • 高年級:
  • 1感覺:這次的教學學生給我的回饋中,有一個孩子說:「他的想法被解放了。」這句話我很喜歡,表示孩子喜歡這堂課之外,還有他在學習時,是有在思考的。

    原本我在教學前會先有預習單,但是這次是讓孩子自己出,沒有任何限制,我將題目全張貼在黑板,再讓他們分類→找答案→如果找不到答案,就大家一起找策略來解答。孩子們都一直問還可以這樣上課嗎?表示他們都很喜歡這堂課。

    2挑戰:我覺得上課的活動設計太多,教學時間太趕,有些教學步驟沒有很完善,覺得可以修正,放慢教學步驟,一步一步慢慢來,把這個教學策略上得更完整一些。

    3未來: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老師來一起備課,不要一個老師埋頭苦思,這樣才可以多面向的看見課程。

    回饋:每位老師都花了很多時間在這次的教學,這樣的經驗是很珍貴的,因為老師都看到學生的學習,透過學生的學習反應去調整教學活動、上課時間,彌足珍貴。

    另外,共備真得很重要,透過共備,觀課、議課才有意義。

    二、重述故事

    綺娟老師從課綱、要素、步驟、實踐先做重述故事策略說明後,以三上教材為例,帶老師體驗以重述故事為教學目標的文本分析的歷程

    重述故事與素養教學原則的關係說明

    重述故事在新課綱的相關條目與策略

    重述故事教學模式(一)

    重述故事教學模式(二)

    綺娟老師和秋伶老師指出低年級學生以找出六何要素,比較容易進入學習狀況。

    以三上擁抱為例進行共備討論

    秋伶老師提問:「學生不知道背景的意思?」

    綺娟老師提到會用背景是奠基在之前多課和學生慢慢建立的共識,背景=時、地、角色。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第二年)1070926大同第一場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語文領域輔導小組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第二年)

    1. 日期:107.09.26〈三〉
    2. 時間:13:30-16:00
    3. 地點:大同國小餐廳
    4. 講座:張淑斐視導、蔡藍儐老師

    5.現場寫真:

    大同老師們寫下推論的再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與應用

    淑斐視導分享推論的年級教學要點

    藍儐老師跟老師們討論學習目標、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

    藍儐老師演示推論_指代詞教學活動

    實作課程目標、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內容為參與者討論歷程記錄)

    參加老師的心得與建議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第二年)1071024大同第二場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語文領域輔導小組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第二年)

    1. 日期:107.10.24〈三〉
    2. 時間:13:30-16:00
    3. 地點:大同國小餐廳
    4. 講座:張智欽老師、張淑斐老師
    5. 現場寫真:

    智欽以蘇小發展閱測經驗,說明對學校推動新課綱的優勢。

    以學校發展閱測之後,評量卷上的變化。

    進入主題

    從點點表對應12課綱的相關閱策

    寫大意在中年的重要基礎

    對比中高年級閱策焦點分布

    記敘文結構舉例。

    受過中年級閱策練習學生作品的進化

    段落大意》大意

    段落大意》背景/問題/經過/結果(結構〉大意

    閱策,說明文結構對閱讀社會課本的應用

    智欽老師提供2個文本(記得螢火蟲+角力士糞金龜),請研習老師們試著看看,會用什麼方式教孩子們寫大意。

    107學年度領域召集人研習紀錄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語文領域輔導小組領域召集人研習

    1. 日期:107.10.13〈六〉
    2. 時間:09:00-16:00
    3. 地點:教師研習中心東棟三樓會議室
    4. 現場寫真:

    實作:分段_找出障礙和解決問題

    老師們根據領綱學習內容與楊教授提供架構思考與討論文本的類型

    楊教授簡要說明新課綱的課程架構

    楊教授分享先敘述再抒情>後來補描寫的教學步驟

    學員回饋

    學員回饋

    1071003南澳國小巡迴(第一場)活動紀錄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語文領域輔導小組南澳鄉巡迴服務第一場

    日期:107.10.03(三)

    地點:南澳國小

    主題:以閱讀理解策略設計閱讀教學與實踐案例

    講師:張淑斐、王夢真

    紀錄:陳麗耕、邱敏芝

    開場囉!南澳國小風雨教室

    今日的共備任務。

    確認今天的目標,1-3年級一桌

    夢真與一年級老師聚焦討論,引導老師們討論今天共備的目標

    每學期成績單上都要點選學生重要達成的能力指標,那現在我們想想我們想要什麼?我們就聚焦在那個上面

    釐清教學時要聚焦在語文的部分

    設計任務與關鍵提問的說明與引導

    兩位老師為了教學順序的不同,開始討論,夢真引導他們先放聲思考

    夢真放聲思考示範,請兩位老師一一跟著做!都唸完後,一起討論「目標」

    指導說明,有了學校目標後,要設計達成的任務,相對應的「老師提問引導」讓孩子更能理解完成任務!夢真一級棒!

    上圖為課督的總指導流程

    夢真引導如何更具體的提問,並用不同筆修改,留下歷程

    努力達成任務中,夢真指導兩組不同版本的一年級哦!康軒版和翰林版

    康軒版的產出

    翰林版的產出

    老師說明教學構想與流程

    淑斐視導帶老師們從識讀策略成分與年級對照表聚焦學習重點﹑表現和內容。

    教師們閱讀文本後思考學習目標。

    透過討論和共備再次聚焦在學習內容和學習表現。

    討論的過程因為大家的積極參與而變得多元豐富。

    學習任務的設計如何搭配回饋和提問,夥伴們一起集思廣益。

    透過不斷的對話和討論,形成共備最美好的畫面。

    小組共同完成的心血。

    熱心積極的建國老師為其他領域的夥伴分享小組的共備成果。

    有共備的夥伴真好!期待下次夥伴們分享教學實作的點滴。

    下一次的面向分享

    1070926萬富國小閱讀理解策略(高年級自我提問)研習紀錄

    宜蘭縣 107 學年度國小語文(國語文)領域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第二期)—第三四場

    日期107.09.26〈三〉

    地點:萬富國小

    講師:張芳嫺老師

    紀錄:陳綺娟

    主題:高年級自我提問

    課程內容:

    1. 從『閱讀策略』到閱讀策略中的『提問』

    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應該學習不同的閱讀理解策略,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閱讀時』進行自我學習,得到應有的能力。

    透過閱讀理解策略成分表,可以更清楚知道,『自我提問』是學生應該習得的重要閱讀理解策略,二、三年級應該學會「六何法」,五六年級應該學會「有層次的提問」。

  • 介紹六何法
  • ◎老師們實作練習~翰林版三上~第三課 明天再寫

    ◎六何法在「說明文」中的運用~南一三上第十課昆蟲的保命妙招

  • 介紹有層次的提問
  • 有層次的提問可以分成三種層次~事實的提問、推論的提問、評論的提問

    四、五年級學習事實、推論的提問,六年級就應該學會評論的提問。

    提問教學如何教

    1.老師先操作給學生看

    2.老師讓學生自己出題,並試著找出題目的層次

    3.老師讓學生練習出三種層次的題目〈可使用三種顏色便利貼來區分層次〉,最後全班討論題目的層次,所以題目可能會被移動到不同分類

    4.進行『有層次的提問教學』時得注意事項:問題要扣緊文本的主軸來出題、學生在出題時要能自己說出答案、需要多次多課的練習,並從事實層次開始教學

  • 教師實作:低年級找一課來共備『六何法』,三、四年級找一課進行「事實層次」的提問教學,六年級則找一課共備『有層次的提問』
  • 萬富國小的老師認真討論、用心備課

    1070919南安國小閱讀理解策略(高年級以文本表述方式來閱讀及寫作)研習紀錄

    宜蘭縣 107 學年度國小語文(國語文)領域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第二期)—第五六場

    日期:107.09.19〈三〉

    地點:南安國小

    講師:曾俊榮、蔡藍儐老師

    紀錄:陳綺娟

    主題:高年級以文本表述方式來閱讀及寫作

    課程內容:

    1. 打破單元主題的編排,依照課文文本表述方式調整課次

    調整前

    調整後

    1. 說明調整課次的理由及方法

    學生可以在3-4課相同形式的文章中學會寫作的策略方法→進行仿寫

    EX:五上 背殼砂、古今西湖詩選、湖邊散步、與山為鄰都是『寫景』,

    學生在校外教學後,可以進行仿寫。

    說明:老師的教學設計

    說明:寫景的教學策略

    教學優點:

    1. 學生更清楚文本表述方式
    2. 寫景時,更清楚『近景』、『中景』、『遠景』的寫作手法。
    3. 透過仿寫,學生可以將文章寫得更完整。
  • 教師實作
  • 低、中、高年級找出課文中寫景的文章

    低年級→雨聲

    三、四年級→月世界、南投美地,凍頂茶香

    六年級→雪的銘印

    說明:老師們在課本目次中,找寫景的文章。

    說明:不同年級各自討論。

    說明:老師們在文章中找出『寫景』的部份

    說明:透過藍儐老師的朗讀,感受寫景文句的優美。

  • 分享文本表述中的『寫人』教學策略
  • EX:六上翰林:孫翠鳳與歌仔戲、滿修女採訪記、跳躍的音符

    六年級文章除了寫人,還可以加入『採訪』的元素~搭配教師節活動,採訪學校教師或愛心志工

    1. 在「孫翠鳳與歌仔戲」中學習提問的設計

  • 在「滿修女採訪記」中學習寫出和受訪者的互動
  • (三)(四)分享文本表述中的『藝術』教學策略

    EX:六上翰林:旅客留言簿為例

    〈五〉介紹南安國小國語課程結合社區特色進行寫作~可用素材

    107.09.19東興國小閱讀理解策略研習(中年級摘要策略)記錄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語文領域輔導小組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

    第二年C場-1

    一、日期:107.09.19〈三)

    二、時間:13:30-16:00

    三、講座:張淑斐老師、鄭嫦玫老師

    四、紀錄:張如婷

    五、現場寫真:

    (一)六何法(淑斐)

    1. 從閱讀理解策略成分表裡了解六何法

    從這段文字當中讀懂閱讀理解的重點

    • 首先 何者何時 何地 接著 何事如何為何

    • 提醒學生可以從課文的標題 先閱讀並與內文做連結, 例如可以先問學生課文標題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再利用六何法的表格填充(下圖)網絡連結課文文本鎖碎的細節, 最後 可以從表格中 看出一課課文的大概內容。

    • 提醒老師六何法是一種策略,適合用在每一個年級。

    (二)中年級的摘要策略–刪除/歸納/主題句(嫦玫)

    **奠基活動:

    1.教師在練習刪除句之前可以先讓學生熟練句子的基本句型。

    利用三個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了解句子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提醒:這三個活動低中高年級均可實施,只是時間長短不一。

    活動1:詞卡分類

    請學生分組將下列所有詞卡分成2類(名詞與非名詞)

    各組可以了解與其他組分類結果的異同

    星星 眼睛 你 妹妹 是 是 小明 早起 夜空的 我們的

    開心果 小魚 游來游去 小松鼠 做運動 好可愛 傷心 嗎

    活動2: 詞卡組成句子

    學生分組將所有詞卡組合成6個句子:

    **句子的基模

    A.誰(什麼) 做什麼:例1.小明早起做運動。 2.小魚游來游去。

    B.誰 (什麼)怎麼樣:例1.你傷心嗎? 2.小松鼠好可愛。

    C.誰 (什麼)是什麼:例1.妹妹是我們的開心果。 2.星星是夜空的眼睛。

    2. 刪除/歸納/主題句的練習

    說明刪除的重點:刪除不重要的、刪除重複的……讓段落中的重要概念完整浮現

    操作:從貼近生活句子的刪除開始練習,並保留基本句型的樣貌(如1.)

    思考—整個句子重點在說什麼? 刪了這個語詞會不會影響句子重要的意思

    順序:刪除的練習應從 句子—段落—篇章。

    3. 刪除/歸納/主題句的練習

    a.名詞的歸納(例如:西瓜 鳳梨 芒果 香蕉 歸納為”水果”)

    b.動詞歸納

    c.句子歸納

    d.段落與篇章的歸納

    4. 刪除/歸納/主題句的練習

    a.選擇:從段落中尋找一句最重要的句子,該句可包含段落重要內容(非常適用說明文)

    b.創造:經刪除->歸納->潤飾後,合併寫出一句代表該段落意涵的句子

    5.檢核

    1070926南安國小閱讀理解策略研習(高年級摘要策略+作筆記)紀錄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語文領域輔導小組

    整體提升閱讀素養教學三年計畫

    第二年C場-2

    1. 日期:107.09.26〈三〉
    2. 時間:13:30-16:00
    3. 地點:南安國小音樂教室
    4. 講座:王慧君老師、曾俊榮老師
    5. 現場寫真:

    北成國小王慧君老師分享「指導學生作筆記」的教學。

    慧君老師說明閱讀教學的目的,以及可以指導學生使用的閱讀策略。

    慧君老師分享預習單的設計目的,以及希望能引導學生進行的相關策略。

    慧君老師請現場老師,利用自己所帶來的課本,實際操作三次閱讀的流程。

    慧君老師舉例,如何透過策略,解決閱讀時因為遇到生難字詞而造成的困擾。

    慧君老師展示學生的筆記,說明不同紀錄方式的優缺點,以及適合的文體。

    慧君老師帶領現場老師,實際操作「聆聽記重點」的策略。

    老師們在聆聽課文之後,所記錄的重點;可看出碧記的多元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