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108,提問可以這樣學

面對108,專家老師們說提問可以這樣學……

T1.因著每個孩子不同程度做不同層次的提問

T2.老師示範提問四層次

T3.pirls層級提問

T4.PIRLS四層次提問

T5.透過預測文章引起好奇,再以同一目標貫穿提問的問句,或讓學生彼此提出疑問來詢問其他同學。

T6.推論

T7.提取、推論、整合、反思

T8.依照孩子的特性去做差異化提問

T9.我想提出小孩在第一時間可以直接回答,但繼續延伸下去後會主動開始思考並回視文本的問題。

T10.四層次教學(PIRLS)

面對108 ,詞語可以這樣學

面對108,專家老師們說詞語可以這樣學……

 

T1.推敲上下文

T2詞語發想(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起點)

T3.上下文推敲

T4.先透過生活情境創造共鳴還有讓他們以概括能力描述,最後用字典解釋做補充

T5.藉由情境,讓孩子可以分辨不同情境對於不同詞語的意涵,可以搭配課文,讓孩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理解。

T6.分類

T7.讓學生閱讀文本,圈出不懂的地方,再教學生從上下文推論。或者直接拆解成單字來解釋意義。

T8.拆字後依照單字去延伸然後再收攏回來(根據形音義進行相關分類比較思考)

T9.連結小孩的生活經驗,才能培養語感。

T10.詞彙聯想法

面對108,句子可以這樣學

面對108,專家老師們說句子可以這樣學……

 

T1.句子要有順序跟層次:由遠至近

T2.學生造句想像vs課本

T3.上下文填空

T4.仿寫,擴寫

T5.認唸後,可以先透過模仿並搭配先前學過的字、字詞來撰寫。

T6.關聯詞(了解句子的關係)

T7.讓學生理解句子的組成後,讓學生練習擴寫、刪減等,同時也要教學生連接詞再句子中的重要性

T8.先用課文讓孩子了解來龍去脈,再進行小活動

T9.我想讓小孩多多練習,以文字表達感覺或想說的內容,並發現其中的樂趣。

T10.五星級造句(配合設定標準,好還要更好)

面對108 促進國語文素養的原則

面對108,專家老師們說國語文可以這樣學……

Q:促進國語文素養的原則是:

T1.老師透過多元方式教學,讓學生從不同的學習中,掌握各種學習策略。

T2.透過學測系統報告,以此作合適學生的教學計畫

T3.從學生的起點開始進行教學

T4.根據評估的結果找出對應的學習重點,並用適合的教材和教法對症下藥

T5.讓孩子再找回學習的樂趣。

T6.課本不是世界,世界才是課本

T7.按照學習重點因材施教

T8.讓孩子是發自內心願意學習的

T9.我覺得原則是從基本開始,至少要讓小孩學會在生活中會用到的內容。

T10.學會比進度重要,一步一步來!

面對108,小一拼音認讀有妙招

Q:學生國語程度差異大,在小一的班級中,仍有多數學生尚無法拼音認讀,如何處理?

A:小一新生進入小學就讀,最重要課業就是學習「注音符號」,雖然表訂十週內學會注音符號,但部份學生確實無法在十週內就學會注音符號,因此請老師放寬心慢慢來,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可以用自己的速度學習,以下有些參考方式幫助老師引導學生:

注音符號的學習是:先認→再說/唸/拼音→後寫,因此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幫助學生認識注音符號,如:動作、圖畫、遊戲、歌曲、教室布置……。學生認得注音符號後就要會唸和拼音,老師除了指導學生將注音符號唸標準,也要讓學生有練習的機會,透過不同的「任務」來練習唸及拼音,如:語詞卡、課文、句子、童詩、小短文、圖畫書……,每天/每節課都讓學生花5分鐘練習拼音或朗讀,慢慢就會有學習成效了。學會拼音後,我們可以增加寫作的練習,利用課文的短語或句子或語詞,讓學生可以多寫,提升學生注音符號的運用能力。

十二年國教國語領綱中──標音符號與運用學習表現 如下:

十二年國教國語領綱中──標音符號與運用學習表現 如下:

透過十二年國教國語文領綱中的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發現學習注音符號的步驟:認→正確發音→聲調→書寫→閱讀。並且學習的目的是可以識字、閱讀、表達想法及記錄訊息,因此老師的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設計與準備,讓學生可以學會注音符號,活用於生活與學習中。

108.08.02識字教學桌遊+領綱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語文領域輔導小組

  1.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領域領綱宣導研習-生字桌遊與各年段識字教學」計畫
  2. 日期:108.08.02〈四〉
  3. 時間:0930—1230
  4. 地點:教師研習中心東棟三樓會議室
  5. 講座:蔡依君老師、張淑斐老師
  6. 主題: 低年級生字桌遊、國語文領綱的年段識字教學與運用
  7. 現場寫真:

開場介紹講師及主題內容

桌遊卡製作

部件教學桌遊分組實作

講師到各組了解實作狀況及釋疑

領綱導讀

解析領綱—識字與寫字

分組實作成果

分組實作成果

分組實作成果

分組實作成果

閱讀理解策略相關書籍介紹

1080805領綱研習之標音桌遊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標音桌遊(領綱)全縣研習紀錄

一、日期:108.8.5〈一〉

二、時間:09:30-12:30

三、地點:宜蘭縣教師研習中心東棟三樓

四、講座:張芳嫺老師、王慧君老師、蔡藍儐老師

五、課程寫真:

小國輔導夥伴跟108帶低年級的老師們一起學習注音符號教什麼?怎麼教?

張芳嫺老師說明桌遊遊戲規則並提醒老師觀察學生玩桌遊觀察面向

實物投影呈現小朋友玩桌遊的歷程

藍珠瑜老師分享口腔部位調整矯正學生發音

高純華老師分享回家結合聽說練習標音的活動與成效

蔡藍儐老師透過實作與參與老師進行聽寫作業歷程分析

藍珠瑜老師分享聽寫測驗的老師唸讀的步驟方法

六、課後回饋:

1080806領綱研習之高年級課程規畫與實踐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年級課程規畫與實踐(領綱)全縣研習紀錄

一、日期:108.8.6〈二〉

二、時間:09:30-12:30

三、地點:宜蘭縣教師研習中心東棟三樓

四、講座:周理慧老師

五、課程寫真:

王慧君老師小國輔導團為老師們迎向108所做的系列研習規劃

周理慧老師從新課綱理念切入國語文課程的應為

周理慧老師用語文的構成要素詮釋語文素養

周理慧老師以一個單元說明國語文的教學規劃進程與實踐

周理慧老師指導學生同儕互評作文的機制

專注聆聽與學習著的宜蘭老師們

七、課後回饋:

1080508巡迴(蘇澳鎮、冬山鄉、南澳鄉)

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國小語文領域〈國語文〉輔導小組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語文〈國語文〉有效教學巡迴服務紀錄

  1. 主題:領綱宣導
  2. 日期:108.05.08〈三〉
  3. 時間:13:30-16:00
  4. 地點:蘇澳鎮蘇澳國小
  5. 主持人:王慧君老師、鄭嫦玫老師
  6. 紀錄:陳麗耕、張智欽老師
  7. 課程流程:

13:35

@邀請現場6位老師當學生

@請在場老師拿出個人手機,先寫「關於新課綱我想知道」

關於新課綱老師們想知道什麼?(彙整)

1. 新課綱對國小學習有何差異

2. 和九年一貫課綱有什麼不同

3. 和舊課綱有何不同

4. 核心價值

5. 什麼是核心素養

6. 哪些素養

7. 新課綱實行上需要注意之處

8. 課程安排有何不同

9. 一年級教學內容的增減

10. 國語新課綱

11. 抒情文本的涵蓋範圍

12. 低年級國語能力提升

13. 如何更有效率協助偏鄉孩子

14. 學生學什麼

15. 學生學習有什麼不一樣

16. 學生學習方式有何不同

17. 老師的角色

18. 老師要準備什麼

19. 老師要如何準備

20. 老師需要做什麼改變

21. 老師的教學需要如何調整

22. 和現行教學方式有何不同

23. 老師上什麼

24. 課堂上小組如何分工

25. 素養怎麼教

26. 教案的寫法

27. 繳什麼資料

28. When

29. What

30. HOW

31. 評量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32. 評量方式的調整與改變

33. 評分標準

34. 作文

35. 書法

@上課13:42(嫦玫)

主題:段落的排序(總分總/說明文)

-課前小叮嚀(聆聽、說出、閱讀)

第一篇:大自然的雕刻家

-師請生先朗讀課文

師問:你們可以看出第一段的重點是什麼嗎?

生:風和水。

師:那你們覺得接著會說什麼?和第一段有什麼關係?

生:舉例。

生:一個風的例子,一個水的例子。

師:那它怎麼介紹這裡的作品?

生:女王頭……。

師:那接下來是水的「秀姑漱玉」,有什麼特別?

生:⋯⋯⋯⋯⋯

師:那你覺得這一課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

生:說明文。

師:對,說明文,是總分結構的方式。現在請大家以這樣的概念,就另一課排順序看看(分二組)。

第二篇:建築界的長頸鹿/重新排序/SS

師:如果很難的話,我們就先找第一段和最後一段。

師:我們發現這兩組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都一樣,來,請一組同學說說看,為什麼B是第一段?

師:請另一個生說明C為什麼是最後一段。

師:那A、D、E都是在做什麼?(生:舉例)

師:那有對錯嗎?

生:因為都是在介紹城市,因為我們住在台灣,所以我們把它放在最後壓軸!

師:那A和D的順序不一樣有關係嗎?

生:所以,這個也是總分總。

-第三篇昆蟲的保密妙招/S

師提醒段落比較多,可以先找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中間舉例不一定要照順序)

師提醒有沒有什麼句型暗藏在裡面呢?會不會影響順序呢?

師:我們說第一段會做什麼事?

生:總說。

師:那我們來唸一次。(你們覺得為什麼它是總說?生回……)

師:E這一段⋯⋯⋯是生命的展現,總結!中間的舉例,都不一樣,那我們來說說看。

生:為了⋯⋯有些⋯⋯有些⋯⋯另外有些⋯⋯找出順序

生:B的結尾說「昆蟲會用這種以假亂真的方法來保命」,其他都說「有些昆蟲」,所以我先排B,再引出以假亂真的「有些昆蟲」。

師:說明文的其中一種寫法,先總說,再分說,再總結,以後可以這樣試試看!

14:06(下課)

@請其他老師建構一下剛剛的課程(板書)

1.約定

2.朗讀

3.提問搭鷹架

4.第二篇文章排序/小組

5.分享發表理由

6.歸納

7.第三篇排序/個別

8.共同討論說理由

師:我為什麼用三篇?

(多練習、強化學習)

師:這樣的課堂你有什麼感受?為什麼?你學到什麼?跟以往經驗有何不同?

14:20慧君:請老師看一下講義中的檢核表,看一看剛剛這一節課,哪些可以放下去?針對參與老師的便利貼內容,進行說明,引導老師們配合看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檢核參考表,看到其中的重點。

慧君:你覺得一節課要幾個教學目標好?⋯⋯一個較好,那現在請以組為單位,請大家討論出嫦玫老師剛才那堂課的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習表現。

請各組報告

請大家發表不一樣的看法。

師:我問老師,為什麼老師要用三篇?所以有人要改的嗎?

學員:有,我們確切討論,覺得是5-Ⅱ-5,因為……。

學員:5-Ⅱ-3讀懂相符的文本,因為……。

師:我們看下一個,總核心素養?國核心素養,請用筆直接圈。

師:請大家看一下簡案格式。

@嫦玫接棒

請大家看第三頁

總綱三面九項,三面~自動好

領綱,都是從總綱發展出來的,會將國語文領域的元素放進去,並說明A1、國-E-A1等編號的代表意義。

師引導大家思考剛剛的課,有達成哪些素養?我們可以有「先畫靶,再射箭」的概念⋯⋯

師與大家對話:剛剛的課程是哪一個向度的教學?(閱讀)

第五項學習表現,帶老師們看懂學習表現的階段與內容,再看學習內容-篇章。

師:我們的重點是要達到目標,而不是教完!所以我們要教的是能力、是素養(領綱中所列之學習表現),不是課本內容,課本只是達成學習目標的素材,是參考,但不是唯一,也不是教學目的。

慧君:那我們來看看剛剛的課程學習內容是什麼?

(篇章,Ad-2-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嫦玫:我們把它寫出來,然後把其他不是這節課要達成的用刪除號標明);學習目標就是把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串在一起,再潤飾。

@總結:

剛剛的微課,我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如果直接上,就不會有三篇,所以是不是要備課?……

-九貫與12年課綱的差異:

先聽、說,再讀寫

標音符號與運用vs注音符號運用能力

口語表達vs說話能力

-各教育階段學習重點設計原則

-閱讀在不同的年段要教什麼?帶老師們看同一條指標低中高的不同處,以朗讀為例。

-請各組找出閱讀指標低中高的分析

各組引導討論

各組分享報告

慧君總結:

希望大家知道總綱和領綱的關係

學習內容、學習表現

各階段的學習表現最重要的是螺旋原則(加深加廣)

最後一個工作,煩請大家協助填問卷回饋,感謝大家的參與!

15:34結束

(關於問卷中提到的相關疑問,以電子郵件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