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小六學測結果出爐囉~~

國語 閱讀測驗較弱記下個人感想 摘要整理 答對率不到五成

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台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研究報告昨天出爐,在國語科方面,學生平均答對率約7成,但在閱讀測驗有關主動記下個人感想等部分表現最弱,答對率只有49.45%。

[@more@]教育部今年5月針對全台灣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抽測,接受抽測的學生都已在今年9月進入國中一年級就讀,教育部官員說明,檢測目的在了解學生基本的語文能力,題目的難易度傾向測驗學生的基本能力,所以較少高難度的試題。 負責辦理測驗、分析的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指出,學生語文能力分字詞的形音義確認、語法句式的應用與閱讀測驗三大部分,測驗難度預設為中間偏易。 字詞形音義確認部分,在辨認日常詞彙的意涵、辨識文言詞彙的意涵及能應用注音符號分辨字詞的正確音義等三項,平均答對率低於6成。常用中國文字2200至2700字的正確字義部分,答對率最高,有8成8。 閱讀測驗部分,要求學生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一項,平均答對率只有49.45%,是答對率最低的一項。至於掌握不同文體閱讀方法項目上答對率是62.71%;能在篇段閱讀中,分辨基本文體的特色部分,答對率近65%,表現較弱。 研究報告中建議,國語文測驗已朝生活化、實用化的題型發展,師長應多多鼓勵學生活用學習到的詞語、句型,配合課外閱讀、補充生活資訊等,加強理解與應用語文的能力,並增加書寫與表達的機會。 【2005-12-01/聯合報/C8版/教育.文化】

一綱多本 國語也須銜接教材

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重建教育連線昨天表示,國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反而讓學生國語文閱讀時數不足、一綱多本讓老師無所適從,不能深化教育內容,學生國語文程度低落。

[@more@]

重建教育連線、台灣省教育會昨天的教改總體檢,選定學生的國語文能力為主題,教育會總幹事王玲惠表示,教育會徵詢全省20多名國中小國文老師,老師抱怨授課時間太少、節數不足,讓教師只能講解基本概念,一直趕課,無法補充相關的國學常識。

老師們說,一綱多本反讓各版本銜接不易,版本不同深淺程度不一,讓學生語文程度有落差,老師還要「補破網」,而學生閱讀能力降低,也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

王玲惠說,909月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每周語文領域節數,國小低年級國語文一年減少96小時、中年級少72小時、高年級少48小時,國中一年減少45小時。

台師大國文系教授林安梧指出,學生應該大量增加閱讀量,中小學老師也要記得考試是為了檢驗教學,而非為了考試。改革要回到真正的理念,合乎知識系統的檢驗,才不會成為權力鬥爭的工具。

林安梧還說,國內華語文教育在10年前還是領先,現在卻開始落後,教育不是對政治服務,是對人民的教養服務。國語文的聽說讀寫最重要,若聽、寫都不正確,還被容許或鼓勵,就會出現亂象。

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江惜美也說,一綱多本讓教學內容無法深化,學習時間有限,對學習不利,建議應該有國文科的銜接教材,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她也提醒老師,要能讓學生記住授課的重點,把新的資訊與既有的知識銜接。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說,九年一貫課程增加很多領域、內容,卻減少國語文上課時數,沒有量,怎麼會有質,應該思考什麼才是學生該培養的核心能力。

教育部國教司表示,國語文能力除了在每周國語文課程外,也可以在各學習領域中加強實施。針對學習節數略有不足,教育部已修正「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部分內容,學校可以視需求利用彈性學習節數來開設加深加廣課程或是補救教學。
2005/12/08 聯合報】 http://udn.com

國小電腦創意寫作 我奪13金

記者李玉梅/台北報導

2005年國際小學生電腦創意寫作比賽,新加坡、大陸、台灣的學生共同競技,比賽結果台灣奪13金,贏大陸10金、新加坡7金,是歷年來最好的成績;較多的錯別字,是各區小學生都有的現象。

[@more@]

「國際小學生電腦創意寫作比賽」由新加坡教育部舉辦,參賽者須於規定時間內,運用文書軟體完成文章接龍、看圖寫作兩項比賽題目,並以e-mail方式繳交電子檔。今年度台灣區共有9縣市、1200多名小學生參與。

新加坡教育部華文講座教師何先贊表示,今年有新加坡、大陸、台灣5000名小學生參與,各區均評選40件作品參加國際決賽,台灣區學生榮獲13金、23銀、4銅,其中台北市獲得10金;作品整體表現創意佳,內容充實;但各區小學生都出現較多錯別字,值得華語文教師重視。

比賽分為文章接龍、看圖寫作,文章接龍是討論學生管教話題,看圖寫作則是一幅嬰兒爬行比賽畫面,讓小學生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今年由大陸承辦,129日在浙江沈家門小學舉行頒獎典禮,明年國際賽將首度輪由台北市承辦。

國際賽網址:http://czine.net/school/iclc2005/international_result.asp 台灣區競賽網址:http://w3.hyps.tp.edu.tw/~sing/2005/

基測作文 考驗4種能力

明年第一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要加考寫作測驗,國中基測推動工作委員會昨天指出,希望學生依據題目的提示和說明,綜合敘事、描寫、說明與議論四種能力加以發揮。[@more@]

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在「敘事」能力方面,國中基測推動工作委員試題發展組說明,敘事能力的優劣表現在如何呈現一個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和結果。在過程中,將人物的動作、所說的話語和事件發生的經過敘述出來,它不是記流水帳,也不是把全部的細節一字不漏、從頭敘述到尾;而是挑出事件發生過程中的精彩細節,構成故事的情節,呈現整件事情發展的經過。

至於「描寫」能力,是陳述對外在世界所看到、所聽到等各種感官知覺所產生印象的能力。陳述的內容,通常是對於各種物體、人物、事物的實際狀況、行動與事件等進行細微的描述和分析,及在心中引起的感覺。

在「議論」能力上,就國中畢業階段而言,並不要求學生針對爭議難解的議題發展論點,而是對一件事情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足以令人信服的證據,以符合邏輯的推論,爭取認同,說服讀者理解,最後推出結論。

在「說明」能力上,主要是在讀完文章後,能對這個主題或事物得到相當程度的理解,因此客觀性與知識性,是此種文章的重要特色,通常不夾帶個人強烈的情感或特定傾向。儘管議論能力也須對某一主題解說和闡明,但議論的意圖重在說服,而說明的意圖則重在解釋。
2005/11/09 聯合報】 http://udn.com

搶救國文 宜蘭小一生實施注音普測

記者徐柏棻/宜蘭縣報導

為挽救日益低落的國語文能力,宜蘭縣政府教育局決定自今年起,對全縣國小一年級學生實施注音符號基本能力測驗,跟不上進度的學童將接受補救教學,做好扎根工作。

[@more@]

教育局課程發展課長王寶華表示,因托兒所的幼兒教育非強迫教育,有些幼稚園有教注音符號,有些則沒有,幼童進國小後,對注音符號理解程度不一,如果不施以普測和補強,有些孩子可能一路落後,影響日後學習。

從今年起,教育局將在每年11月初,即學童入學10周後,對小一新生實施注音符號基本能力測驗,測驗學童對37個注音符號的聽力與書寫能力,成績提供老師做補救教學的參考;教育局同時逐步增加國中小學生課外書籍閱讀時數,加強學子作文能力。

宜蘭縣政府今年6月即對國小應屆畢業生實施國英數三科普測,讓各國中對新生能力不足部分進行補救教學,提升學生基本能力;教育局計畫從明年起,對小四學童實施國語和數學普測,將補救教學提早到國小四、五年級。
2005/10/13 聯合報】 http://udn.com

恭喜陳昇群老師及甘子建老師榮獲中時文學獎

茲將兩位老師的得獎簡介簡述於下

恭喜兩位老師!

[@more@]

得獎名單

●新詩獎

●首獎

甘子建〈島〉

一九七九年生,台南縣人,目前任教於宜蘭縣憲明國小。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創世紀詩獎、南瀛文學新人獎暨創作詩獎、府城文學獎、花蓮縣文學獎、新竹縣文學獎、屏東縣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八十九年、九十年詩選等。

●短篇小說獎

●佳作

陳昇群〈蜻蜓決定〉

陳昇群,宜蘭人,一九六三年生,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現任職小學。曾獲民生報海峽兩岸少年小說獎、台灣省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獎、文建會台灣文學獎、中華日報梁實秋散文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

教育部提昇學生國語文能力政策931031出版

壹、教育部提昇學生國語文能力政策

提升學生國語文能力之總體目標在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

國中小學國語文與鄉土語文、英語為同一學習領域,整個語文領域授課節數佔領域學習節數的20%-30%,學校依規定百分比範圍內,合理適當分配各學習領域學習節數;惟國民小學一、二年級語文領域學習節數得併同生活課程學習節數彈性實施;另學校亦得利用彈性學習節數時間安排語文學習之選修節數或實施補救教學時間。

[@more@]

學生說:考作文 除了怕 就是煩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國中基測明年起要加考作文,第一批要考的九年級(國三)學生聽到第一年不計分,慶幸「逃過一劫」,有多一點時間準備的七、八年級學生則開始「皮皮剉」。

[@more@]

今年剛升大直高中一年級的李易欣表示,雖然自己的作文還算不錯,但能不考作文「輕鬆很多」,她很慶幸自己是基測不考作文的最後一屆。

她說,同學的作文有的真的很糟,完全看不懂,但也有同學的作文,引經據典、善用名人佳句,令人佩服得不得了。

萬華國中學生蔡尊賢說,他雖然從小就常看課外讀物,各科成績也不錯,但從來沒有寫作文的習慣,一想到將來升學要考作文就有點焦慮。

同校二年級的陳佳瑩說,小學時作文大家都隨便寫,同學都覺得寫作文「很麻煩」,因此敷衍了事,或採取逃避態度。

台灣的教育需求向來是考試主導,因為基測加考作文,今年國中新生還有三年可以準備,但有人暑假就開始補作文。台北市萬華國中國文老師藍淑珠觀察發現,明年作文不算分,多數九年級學生高興得不得了,後年起要列入正式計分,八年級學生已開始憂慮,因為不少功課好的學生,作文還是不行,想到要考作文,就快樂不起來。

明德國中八年級的李睿仁指出,雖然小學就開始學寫作文,他仍覺得作文很難,想到要變成考試,除了害怕,就是「煩」,功課這麼重,還要再練習寫作文,負擔很重。

八年級的陳佳瑩也說,平時沒有寫作習慣,想到兩年後就要考,而且要在五十分鐘內寫出一篇文章,不免開始焦慮,「不知會不會來不及?」
2005/09/29 聯合報】 http://udn.com

不愛寫作只愛msn

火星來的作文 老師辛苦猜

記者陳智華、李名揚/專題報導

「昨天考試考的不錯,但這只是滄海一粟,」「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意思就是小兵聚集一起,變成一個大將」,「笑『的』半死,有夠『暴』笑」,這些都是國二學生的作文,改這些作文的國文老師說,錯字連篇、誤用成語就算了,改作文還要不斷猜測學生到底想說什麼,最是痛苦

[@more@]

討論多時,教育部終於決定明年國中基測要加考作文,多數國文老師舉雙手贊成,但有更多老師擔心,現在學生文句組織能力低落,「國中才教,來得及嗎?」

青少年作文不佳,但只要上了msn一類的網路即時通,全都寫得活靈活現,但他們用的是老師沒教、爸媽看不懂、由注音符號、數字、英文字母加表情符號組成的火星文。

例如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被改成「5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ㄅ能竟書2欲擱筆!又恐汝ㄅ察5衷,謂5忍舍汝2死,謂5ㄅ知汝之ㄅ欲5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原文: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讓學校老師頭痛的是,已經有學生把火星文應用到日常寫作,卻沒想過這種寫法不但老師看不懂,也會在考試時扣分;但有學生認為這麼做沒錯,甚至有學生主張火星文將來會流行到日常寫作上,最後大家都會這麼用。

台北市金華國中國文老師姚舜時和明湖國中國文老師施教麟都表示,不少學生寫作文會用火星文字,但多數學生在勸告後會改進。

北市景興國中國文老師蕭千金指出,現在國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錯,但文字能力較以前差很多,連基本的造句都不會,寫了主詞,但沒有受詞,常常上下文接不起來。

例如國一生只寫了「我去」,但沒有受詞說明去哪裡,要靠上下文來猜;經過一年訓練後,學生升上國二時進步了一點,作文內容如「昨天上體育課,游泳游了廿趟,很累,明天要考一堆試。今天真開心。」上下文仍不連貫。

北市萬華國中國文老師藍淑珠說,許多學生常誤用成語,雖經課堂解釋,要學生用白話敘述出來,不少人仍是照著字面亂解釋一通,如有學生將「不如行萬里路」解釋為不如多出去學一技之長。

姚舜時則表示,學生常會搞錯「已」經和「以」為,「再」一次寫成「在一次」,藍淑珠也表示一班卅多名學生,寫一篇短文一半以上至少錯十個字,改起來都是紅字,糟糕的是,不少人糾正多次還是改不過來。

正在研究所進修的藍淑珠表示,常碰到教授抱怨大學生和研究生的國文程度很差,有人甚至無法寫自傳,她則想到自己教的國二學生,作文錯字連篇、文意不通、誤用成語,未來就會變成這個樣子,她很替這些孩子憂慮。
2005/09/29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