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學測例題公告

茲將此次注音符號學測的例題公布於此,歡迎各位家長及老師下載參考。本次測驗共有五大題,總受測時間為四十分鐘,第一大題所需時間約為4-5分鐘,

Sound94注音聽力測驗範例.wma

請老師們可下載使用讓學生習慣基本資料的填寫以及注音符號聽寫的模式

其餘大題共35-36分鐘。請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並讓學生練習,以熟悉題型。注音例題.pdf

[@more@]

宜蘭縣國小國語文課 節數決增加

中國時報 2007.10.20  陳木隆/宜蘭報導

 為提昇現代學子們的國語文能力,縣府教育處十九日邀集校長、老師和家長代表討論後,將把國小高、中、低年級的國語文節數,向上調整。

 

[@more@]目前全縣74所小學的國語文節數,低年級和中年級每星期各有5節,高年級則有6節。

 除了一些家長和老師認為目前語文課程的時數不足,希望能夠增加外,中華語文促進會也希望能夠比照台北縣市,增加國語文的上課節數。

 教育處昨天邀請校長代表、輔導員,以及教師會、家長協會的代表,到縣府開會研議後,決議運用彈性課程或生活課程,來調增語文課程的時數。

 低年級增加12堂;中、高年級各增加1節。最快九十六學年度下學期實施,九十七年度全面實施。

做與作

上面那兩個字

我猜不止學生不會區辨

老師也是常常難以掌握

為什麼

因為他們兩個字

不像在和再 候和後 得和的是沒有通用的情況產生的

他們在某些情況下的通用

造成了我們使用上的混淆

以下有一些區辨與通用的相關資料

提供給老師們參考

[@more@]

「作」與「做」於ㄗㄨㄛˋ音,時見混用,但綜觀二字諸義,仍見區別。二字相混 僅於

1. 「進行某事」

2. 成為

3. 製造

做事 作事 、 做工 作工 做人 作人 。今依習慣定字, 做事 做人 取  ,注明通 工作 製作 作文 創作 作戰 、  作為 當作 等詞取 。(教育部國語辭典)

950510東興國小種子教師分享

這是五月十日在東興國小的分享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張如婷老師:高年級閱讀教學—高年級.ppt

簡美月老師:注音符號教學—注音符號教學實務分享.ppt

陳惠娟老師:童詩教學分享童詩創作教學.ppt

[@more@]

如婷老師的資料尚有許多檔案

有興趣的老師可以至檔案中心下載其餘的檔案

謝謝三位老師無私的奉獻

讓更多老師可以增進教學的技能~~~~

台北市國語文基本能力測驗

聯合新聞網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2006-04-20 15:05

台北市小六生第一次國語文基本能力測驗結果今天公布,結果顯示,台北市小六生的國語文能力偏中上程度,80%達精熟或進階以上程度,只有字形字音能力稍低,小學生查字典能力最待加強,有四成左右小六生不會用部首查字典。

但作文抽測分0到6級評分,18.6%的學生得到0~2級分,寫作內容空泛、語句不通、清理不清,甚至通篇文理不通。若以100分為滿分的評分方式,僅23.6%的學生作文得分80分以上。

[@more@]

作文寫作錯別字平均在5到7字,超過十餘字的也不少,部分自創字或網路表情字也出現在作文中。此外,標點符號理想概念不清,語句平淡無味,閱讀圖表現最弱、分析理解能力均有待加強。

報告指出,小學生看電視和使用電腦時間超過三小時以上,國語文程度越差,但家中沒有電腦的可能是資訊能力落差,國語文程度表現最差。分析發現,回家做功課時間在一到二小時、每周考試次數不超過三次、看電視和上網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上課多發問的學生,國語文程度較佳。

外界擔心新住民子女國語文能力問題,主持報告的大同國小校長陳清義分析,母親是大陸、東南亞籍的新住民子女,國語文程度和一般學生沒有差異,但是測驗未通過率比率,原住民子女高達17%,是非原住民子女的四倍。馬英九市長聽到這個數字表示,原住民子女的「基因」沒有問題,而是「機會」不足,教育局長吳清基說,台北市已經提供原住民子女免費的課後輔導。

分析指出,父母的教養態度和社經背景明顯影響孩子的學習,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女子國語文程度越好。唯一例外的是博士父母,爸爸博士不如爸爸碩士的成績,博士媽媽的子女甚至不如高中媽媽的小孩。家長經常參與學校事務,其子女通過檢測的比率為83.2%,不到學校走動家長的子女通過率則為79.37%。吳清基局長認為,由此可見,父母的關心和參與,比父母的教育背景對子女的學習成果影響更大。

這項檢測是在94學年度進行,普查全市小六生的國語文能力,測驗方式採電腦畫卡及作文抽測,依據20個能力指標,以了解九年一貫實施後的小學生的國語文學習成效

中學生閱讀網站的介紹

大家好:

這是有關中學生閱讀網站的介紹,也許可以給小學的老師一些啟發~

如何讓閱讀與實際教學結合,一直是現場老師發自心底的期盼,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more@]

跨校結盟 e起閱讀無界線

【記者曾美惠台北報導】中學生網站自2001年開站以來,至今已經成為70萬中學生「閱讀與研究」的入口網站,每日平均瀏覽人次有6,297人,會員近3萬人。根據網站調查,中學生最愛的中文作家是侯文詠,外國作家則是米奇‧艾爾邦,其作品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也榮獲中學生最愛閱讀書目排行榜。

中學生網站(http://www.shs.edu.tw)最初於1999年由台南區台南女中、台南一中、光華女中及德光女中的圖書館發起,建立聯盟學校,成立「跨校網路讀書會」,2001年成立「中學生網站」,逐步擴大到18分區聯盟,並開始舉辦「全國高級中學學生小論文寫作比賽」及「高級中學跨校網路讀書會讀書心得寫作比賽」。去年9月5日重開新站後,不僅功能更強,內容也更豐富,除了繼續舉辦論文與讀書心得競賽外,網站也連結到博客來網路書店,讓學生獲得最新、最快的閱讀資訊。

網站規畫17學群與通識教育推薦書目專區,及11類閱讀討論區,中學師生可以進行討論,隨時互動,交換心得。還有學生作品區,只要是學生的創作,無論是否得過獎,都能自行貼上
網路,與其他中學師生分享。

學生最愛小說家

根據網站分析,94年9月到11月的跨校網路讀書會「讀書心得寫作比賽」中顯示,學生閱讀類型主要以文學小說類為主,其次是心理勵志,第三才是社會人文類。而根據統計,中學生最愛的作家第一名是侯文詠、其次是曹雪芹、第三名則是賴東進,余秋雨、李家同、戴晨志等也都擠入前10名,成為中學生最喜的作家。

中學生最喜歡的外國作家,第一名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米奇‧艾爾邦,第二名是《少年小樹之歌》作者佛瑞絲特‧卡特,第三名則是《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作者史賓賽‧強
森,另外,因為《哈利波特》一書而名揚世界的英國作家J.K羅琳、暢銷書《達文西密碼》的作者丹‧布朗也都進入前10名,成為中學生最喜歡的外國作家。

至於中學生最愛的書籍,除了上述作者的書籍外,包括《紅樓夢》、《乞丐囝仔》、《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危險心靈》、《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小王子》、《傾城之戀》、
《白色巨塔》、《死亡如此靠近》、《五體不滿足》、《讓高牆倒下吧》等書籍,都是中學生最愛閱讀書籍。

台中一中國文教師、語言資優班導師林燕媚就充分利用中學生站於國文教學,她表示與課文連結不高,但用在課外閱讀的引效用倒是很大,因為網站裡針對不同類目推薦不同書籍給學生延伸閱讀,對於提升國文能力很有幫助。

網路分享讀書心得

林燕媚說,中學生網站結合教學,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興趣,配合全校各班級讀書會運作,閱讀後以各種形式分享心得,並上傳校內網路與其他同學分享,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除了閱讀心得,林燕媚同時鼓勵學生參加中學生網站上的小論文或心得寫作比賽,她的班級有超過1/3的學生曾經獲獎,更激發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興趣。

林燕媚說,中學環境比較封閉,缺乏刺激,中學生需要拓展視野,無論是中學生網站、過期雜誌贈閱、甚至是自己班級成立的班級圖書庫,都是閱讀好幫手。林燕媚也建議老師及學校能成立班級圖書庫,由學生將家中的書籍、雜誌拿到學校,交換閱讀,一起擴大閱讀資源。

至於一般中學生的閱讀習慣與類型,林燕媚說,除非學校老師引導,否則一般學生的閱讀類型容易受流行資訊或媒體介紹影響,較少越讀經典文學,不過,經典可以再生,若學校老師
能與課程結合,例如介紹紅樓夢時結合網路或其他資訊,鼓勵學生延伸閱讀,就能引起興趣,願意深入閱讀文本,她建議老師們可以動動腦,調整課程。

過期雜誌有效利用

博客來網路書店去年協助中學生網站外,該公司總經理張天立也號召38家雜誌社贊助,自去年11月開始,贈送全國共360所高中職學生過期雜誌,至今共有23萬本,昨天教育部這些雜誌社受到教育部表揚,並致贈感謝狀。

博客來網路書店總經理張天立表示,去年受青輔會之邀到高中、職巡迴演說,發現高中、職校園封閉,升學壓力大,青少年容易與外在世界脈動脫鉤,觸動他幫助高中生拓展視野的心。

他開始邀請雜誌社提供過期雜誌贈與高中、職班級,希望藉此開拓高中生視野,沒想到獲得雜誌社熱烈迴響,至今已有23萬本雜誌送到學生手上,讓他們與外界連結。

張天立說,不分城鄉、高中或高職、明星或非明星,只要是高中、職,就能加入,博客來都願意提供過期雜誌,讓學生閱讀。

桃園農工圖書館主任余世河就表示,該校圖書館沒有多餘經費訂閱更多雜誌,加入過期雜誌贈閱計畫後,每個月就會定期收到雜誌,不僅學生有更多雜誌可以閱讀,也解決學校因經費不足而缺書的窘境,希望能持續推動,讓學生能閱讀更多好文章。

教育部學生國語文能力抽測之相關報導

教育部即將在今年五月抽測小四、小六學生的國英數學習程度,這項測驗受到相當多老師的關注,以下為其相關報導:[@more@]學習成就評量 擴大抽測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教育部5月17日起一連3天將進行第二次全國學生學習評量抽測,科目擴大為國文、英文、數學、社會和自然5科,對象除了小六,還增加小四、國二和高二,預估每科都要抽7500人。

教育部國教司指出,為建立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了解學生學習成果,擬定10年計畫,逐步建立學生基本學習資料,今年是第2年,抽測對象和評量的科目都擴大。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受教育部委託建立資料庫,主秘陳清溪指出,去年抽1萬多位小六學生,評量國、英、數3科,今年增加小四、國二、高中和高職二年級,科目多了社會和自然,除小四不考社會,其他年級5科都要評量。

目前排定抽測日期是5月17日抽測小四和小六,18日為國二,19日為高中職二年級;被抽測學生都要考2科,各科都會有7500人接受評量。

題型以選擇為主,但數學會有計算題等,另有300多人加考作文,100 多人加上英文寫和說的部分。

陳清溪表示,評量結果除作為學生學習的能力指標等,也可作為教材內容及教師教法的檢討,以進一步補強,例如去年發現幾何答題對率低,就可從這幾方面來檢視,今年評量結果預計年底公布。

【2006/02/2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