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世代 論文剪貼的 作文拼湊的

記者張幼芳、張錦弘/專題報導

台灣師範大學某教授研究室門上貼了一張紙條:「老師:我是某某,929那個,班上只有某某要去,其他都不行or不想」。這則留言,出自台大外文系畢業的研究生之手。

另一位教授感嘆,他收過最「精簡」的讀書報告,是一張隨手從記事本上撕下來的紙,紙緣帶著不整齊的毛邊,這份大學生的讀書心得,只有五行字。

[@more@]

賓大歸國博士 寫不出計畫書

一位美國賓州大學的歸國博士,寫博士後研究計畫書,兩手捧滿了書回家K,十幾天過去,他垂著頭回報:「我寫不出來……。」

台灣學生中文程度劣化問題,從國小一路蔓延到高中、大學甚至博碩士。一位經常審閱博碩士論文的教授用「慘不忍睹」形容這些論文,因為她看到的不只是錯別字、表達能力不佳,而是這些高等生連組織及評論能力都有問題。她語重心長地說:「高等教育品質低落,已讓國家處在危機之中。」

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說,這幾年他指導的研究生語文表達能力明顯比以前差,多數學生會寫程式、也解決了問題;但要寫論文解釋原因及步驟,就是寫不出來。

李家同說,現在學生的錯字問題還算小,真正嚴重的是,很多人根本無法用中文完整表達思想,甚至連知名平面媒體的記者,寫長篇大論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他最近就看過某篇介紹成功企業家的專訪,但他讀完整篇文章,仍不知道這企業家為何成功。

中文程度低落 教授歸咎電腦

為什麼大學生中文程度低落?多數教授第一個歸咎電腦。

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宋如珊說,網路截取資料方便,也讓學生的組織能力變成「拼湊能力」,她就曾收到學生拿網路文章拼湊成的報告,連「簡體字都忘了轉成繁體」。而且大學生就只能「我手寫我口」,錯字滿篇不打緊,文句不通沒關係,組織與文采更不必提,反正對方「了」就行。

台大中文系主任何寄澎說,電視記者滿口廢話,常把「現在正進行一個XX的動作」掛在嘴邊,不純淨的語言已成為社會常態,耳濡目染自然難改。而且教改以來社會價值觀改變,強調簡單、口語、快樂學習,但學習本就要花苦功,他不了解,為什麼一定要強調輕鬆學習?

社會文化氛圍也江河日下,何寄澎說,兩千年前賓主以詩應答,現在的政治人物只會口號與謾罵,教學生向誰看齊?

周讀三篇英文 就有人要退課

一位台師大教授說,許多論文連「摘要」都無法精簡表達,「文獻探討」文不對題,「研究設計」沒緊扣主題。她有次質疑學生論文選材缺乏代表性,學生居然聽不懂,而這個學生還上過她的研究方法。

她說,「現在若一周讓學生念三篇英文,就有人要退課」,她知道很多老師最後也只能睜一眼閉一眼,若治學太嚴謹導致沒有學生,書還教得下去嗎?於是她眼看許多研究所取消資格考試,減少障礙,學生論文寫得不知所云,照樣畢業,還出書,甚至回到大學講課。但這些論述能力有問題的講師,如何教學生?

世新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廖玉蕙則認為,現在大學生或許中文基礎功不好,錯字多、文字較不通暢,卻比較有創意,應該把他們的創意引導到美學的層次,而不是只會耍嘴皮。更重要的是,各階段的國文老師要知道怎麼教作文,讓學生從生活中體現創意,同樣一個題目,應容許學生有各種寫法,只要能言之成理,自成一套生活哲學,就是好文章。
2005/09/29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