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力監控與學習回饋~國中會考結果分析與應用(二)

全國或全縣性大型評量除了評估學生學習成效目的外,如何達到促進學生學習、學力監控與教學回饋的功能,透過每年學生會考表現與跨年度間的學力進展分析,將可提供成為教師專業發展議題,評估學校經營與學力監控的重要線索。

[@more@]

對於全縣或是各國中各科學力表現,尤其是未達基礎能力等級(待加強學生)的比率,攸關學校教學品質與資源投入,本來就是各級教育夥伴所應關注的核心,透過每年心測中心提供的原始資料,只要簡要統計即可大約理解學校該科學生表現是否有明顯進展。尤其是不同教育方案導入,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改進提升成效等等,藉由長期間的學生學習成果與國中會考的分析,可以提供學校老師與相關夥伴相當的參考,藉由跨年度的簡易統計分析,剝離出可能的線索,作為教師個人或是學習社群專業研討的議題,對於提升教師專業與學生學習成效,應該都會所助益。

理解學校整體學力進展

國中會考基於學力監控的目標,學校除了關注5A++學生人數比率外(5科皆為精熟且達精熟等級前25%),對於待加強學生(簡稱C等級)比率的變化更應是關鍵,尤其這群待加強學生比率如果持續增加,對於教師教學干擾,學校經營氛圍等皆有不利影響,亦會影響學區家長對於學校辦學信心,是學校經營成效的核心。

高分群學生比率的競逐,是過去升學制度下學校間惡性競爭的根源,導致部分學校老師專注於高分學生的經營,因為過去很難具體描繪各校進展情形。學校部分同仁雖然有心改變,投入弱勢學生與偏鄉教育,但是如果單只關注高分群學生的比率,忽略國民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基本能力是否達成,雖然學校以高分錄取傳統名校或是以高分學生人數作為招生號召,如此結果,對於偏鄉小校或是學校中,積極參與補救教學與弱勢學生輔導的老師,將很難有具體積極的鼓勵。

透過國中會考學力分析,以待加強學生比率的減少進展,作為學校經營關鍵指標是較為合理的設計,待加強學生變少也是放棄學習的學生變少,達基本能力與精熟等級學生必然變多,班級學習風氣將會提升,整體學習氛圍營造也有助於高分群學生的學習。對於偏鄉小校的同仁而言,更是學校辦學經營的重要鼓勵因素,透過這兩年的分析比較,宜蘭縣的幾個偏鄉小校的學習進展,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對於老師而言,讓弱勢學生能受到合理對待,展現於考試成績中,並且讓老師的努力被看見,整體教育品質的提升才不是口號。

3C學生的比率降低是重點

基於對於教學的理解,學生是否有投入學習,而非全然放棄,學生是否能達成在國中會考中有3科成績達基礎等級,將具有一定學習成果,對於未來繼續升學到高中、高職、五專的學習準備而言,也是重要關鍵;如果5考科成績有3科以上待加強(簡稱3C),則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都是堪憂,對於未來的學習更有嚴重的影像。

image

(圖 1 103年、宜蘭縣104年各國中教育會考3科待加強學生比率下降分析局部 ,A01 起為學校代號, 原始資料來源  師大心測中心)

附註:圖1與以下各圖之學校代碼無相關。

依照心測中心所公布的資料統計103、104年度,3科以上達基礎以上學生確實有增加,與縣內學生分析後,104年度的整體學生學力品質有更明顯提升,當進一步分析各校學生比率後,明顯可見差異,部分學校3C以下學生有明顯降低,如圖1中A01~A12等校,不全然為市區升學率較高的學校,有很多郊區學校,在過去的升學競賽中,這樣的努力卻不容易被看到;但是仍有部分學校不進反退,有明顯增多的情形(負值表示比率增高)。透過這份資料分析,除考慮部分學校每一年級只有3班以下,學生人數較少,可能一兩位老師的影響導致全校學生學力變化較為劇烈外,相關分析當可作為各校學生整體學力進展評估關鍵指標,進一步分析各考科學生表現情形,將可窺探到底是哪些科目的進展,令人滿意或是需要持續關心,協助老師進行教學與評量的調整。

由測驗面向導入教學面向

如何由只關注成績延伸到教學面向,當會考成果作為教學成效的檢核,以協助老師進行教學改進,則向教學診斷的向度將趨近。

考試領導教學是必然發生,國中會考對於學校評量的影響,可能有兩個面向:

1. 正面影響:可以引導學校評量與教學的改進,讓學校的教學與評量的連結,老師教學重點的掌握可以提升。

2. 負面影響:可能窄化學校老師評量與教學的視野,不利於多元評量的實施。

長期關注、分析

因此針對國中會考學力監控的提醒,應該要加入時間的向度,長期關注、分析,也不宜單一年度資料直接解釋與應用,測驗成果解釋應該以標準參照(可以全國或縣的總體表現作為參考指標)方式進行較好,不要以常模參照(排名)解釋學校同仁壓力會較低,也會降低負面的影響。

單一科目分析

image

(圖2   103年、104年國中會考社科學生待加強比率下降分析局部,A01 起為學校代號,原始資料來源 師大心測中心)

全校學力表現是個分科表現的總和。進一步分析各科表現,以全國與縣的進展當作參考指標,作為學校年度分析依據,就可以理解每一年度學生進展如何,學校老師的努力方向與教學投入是否需要調整,這些基本資料的來源,學校在會考後都能取得,但是卻有部分學校同仁仍未善加利用殊為可惜。

以104年度的社會科為例,全國待加強學生學生比率大幅減少5.18%,大部分學校同仁與同學皆有所感成績應該較103年進步,整體表優於全國性平均,但最後統計分析可各校待加強比率降低的情形差異頗大。各校表現差異頗大,除了學校可能人數較少(低於50人)變化可能較為劇烈外,仍然可以提供對比明顯的進展結果,提供學校現場參考,對於沒有進展甚至退步的學校而言,如何協助同仁找出關鍵因素,進一步分析可能的原因,提升學校教學與行政支援的相關配套作為,再進一步分析各科學生表現內容,應是第一步工作。

image

(圖3 104年度國中會考社會科各題答對率分析圖 ,橫軸_題號,縱軸_答對率   原始資料來源 師大心測中心)

  因為社會科部分學校是分科教學,三位為老師分別負責歷史、地理、公民的教學,進一步分科通過率分析時,更可能理解哪一科目可能需要協助老師,或是相關學校資源運用需要加強,除了社會科以外,其他各領域各科,皆有類似的情形,如果可以進行類似的分析,對於教學的提升必定有所助益。

image

(圖4 104年度國中會考社會科公民部分答對率分析圖  橫軸_題號,縱軸_答對率   原始資料來源 師大心測中心)

以圖4為例,A12學校學生公民科表現,在中間區域部分概念答題顯然較大。如果可以透過試題分析,理解為何這一區塊的概念學生是較為困難,與區域或全國性的學生表現差距較大,是否是因為老師的教學與評量方式並沒有到位,即可針對特定主題內容,進行課程、教學、評量的研討。

(第三部分  由學生表現到教學提升的反向工程~國中會考結果分析與應用(三) )


延伸閱讀:

  1. 會考成績除了學生升學使用外,還可以做些什麼?~國中會考結果分析與應用(一)

  2. 千呼萬喚始出來 ~103年國中教育會考學校分析資料運用參考

ghwu

過去我是同仁口中的柱子老師, 曾經是課程督學,工作上更多人叫我柱督。 教職退休後在誠致教育基金會的KIST公辦民營學校系統服務 以個人觀點理解與紀錄課程與教學的工作, 還有KIST學校經營成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