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C行動,問題與回應~國小英語兩班三組適性教學分享會小記

補救教學是針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學習輔導的積極性措施,但成效卻一直無法符合社會高度期望。

國中學生畢業前參加教育會考,英語、數學兩科成績為待加強(C等級)比率全國更超過30%,減C行動(減少待加強學生比率)不只是國中老師的任務,如何由國小開始更應是優先任務。

[@more@]

英語學習雙峰現象不是國中才有,國小老師的經驗與小六學力檢測結果分析也同樣證實學習落差國小就存在。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的英語落差,既已經無法漠視,卻苦無對策,尤其是家長提供的資源不均所造成的落差,嚴重影響老師教學順利進行,最終導致部分學生連基本能力的培養都未能達成,一部分原因是教師教學能力需要協助,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常態編班下,老師對於差異過大的學生群無能為力的結果。

雖然教育部大力支持補救教學,但現有補救教學以課後為主,成效不佳有許多主客觀因素,上課時間、師資、教材、學生參與等都是問題,而這些困難以目前運作情形也很難突破。

103學年度開始在宜蘭由於國教署的支持,在國中開始嘗試突破困境,將兩班學生,依學生程度、學習動機等區分成三組,由三位老師同時間分別授課,但大幅降低弱勢學生授課組別人數,是本實驗方案的基本設計(相關細節請參閱延伸閱讀相關計畫)。

基於第一年在國中的實驗成果,國小教學現場有相同需求,但如何進行?國小正式師資本就不足、每週英語課堂時數又少,學校安排其實更不易,課中補救教學的概念與課務安排更困難,對於願意投入第一波試辦學校與國小英語老師,真是無比感謝。

試辦初期的混亂,例如分組標準?師資配置?課務安排?教材選用?等等問題,透過國中前導學校經驗分享,基本上只要事前進行規劃,在試辦前都有效解決,如此才能進行實際授課。

本次分享會(2015/11/18)集中於困難問題研討,期望透過大家的實踐經驗,提供給目前正在試辦(共9所國小,23班)與未來想要參與同仁參考,特別邀請國中兩位夥伴與國小三所試辦學校同仁參與分享。

P1080498

(圖 1 分享者 中山國小郭家彤老師 )

國小第一個分享的中山國小家彤老師(擔任弱勢補救組授課)分享目前的狀況與學生學習經驗,對於弱勢學生如何透過多元學習策略,提供趣味化的教學活動,提昇學習信心。學生如何在補救教學班有不同以往的成功經驗,加上老師的鼓勵,回到原班與同學分享後,反而有一般的家長要求是否能到補救組上課,學生的成功,表示老師真正教學的成功,進度變少,但是成績卻仍然可以跟得上,證明一般的課堂對於這群學生可能真的太多了,學生不是沒補習就不學習,可能是沒有提供足夠的學習機會與與合適的教學內容。

關鍵問題?

家彤老師的分享除了弱勢學生的表現進展個人相當激賞外,也提供了幾個的問題與困難,個人認為每一個問題,都是開學上課後最為關鍵且在未來想要進行試辦的夥伴,必要面對與解決的困難。

教科書的進度怎麼辦?

學校定期評量如何實施?學期成績如何計算?

學生組間流動的標準?

 

教科書的進度要上完嗎?

關於進度,很多參與試辦的老師常常都卡在這裡,課本進度上不完怎麼辦?

過去以教師教學為中心的想法,「教學進度」的安排以課本上完為重要檢驗標的。

因為把課本上完才能對程度好的學生家長能有所「交代」,尤其是有意見的家長,很多也是程度較好的學生家長,「上完」是教師教學生涯的安全選擇,是否所有學生都能學會,有時是最無奈的選擇。要兼顧部分學生的基本能力,在合班上課時是困難的選擇。適性分組, 依學生起始能力選擇適當的教材與教學進度,對於學習掙扎的學生而言更重要,提供學習成功經驗以提高學習動機,需要更多師生互動的機會,但在大班教學時弱勢學生常常是被忽視的一群;課本的進度如果不適合學生,簡化、減量的做法,當然就是必然的考慮,補救教學的弱勢組別更需如此。

學生學會的進度,才是老師真正的進度。

沒有前段學生的牽絆,針對特定學生進度的合理調整,當然就是最終決定,這一部分,很多參與的老師其實都很快就達成共識,但是仍須大家支持,或是校長、教育處掛保證,幫老師擋住部分家長無理質疑才能無懼進行。為了讓更多學生能參與課堂學習,教科書的進度安排,當然就根據學生學習進展,大刀闊斧的進行裁減吧,如果刪四分之一還是不行,就刪三分之一,一切重頭開始,當課本進度枷鎖解放以後,很多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與成功機會就可能出現,「學生學會比老師教完重要」才不是口號!

評量如何進行?學期成績如何計算?

教師課堂的評量與參與升學有關的考試(例如基測、國中會考),或是大型成就測驗(學力測驗、TASA)等有很大的不同,個人觀點是:課堂評量的最大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的學習。尤其是提供弱勢學生學習成功的經驗,以提升學習動機。

升學考試有區分學生程度差異以達成排序、篩選的目的,國中會考雖然只有3等第7標示區分,也有學力監控的目的,但因為仍屬於成就測驗且為升學比序使用,試題難度控制與鑑別度設計是必要的考慮。

但是學校課堂中的定期評量(期中、期末),主要目標仍在於檢驗學生學會了那些能力(或是知識),所以老師教什麼,考什麼,應該是必然的選擇,尤其應該考一大部分學生透過老師的教學活動而學會的,而不是考很多學生沒有學會的。

但是排名、競爭,導致學生與部分家長對於分數的斤斤計較,會要求考同一份試卷才公平,用同一把尺去度量所有同學才放心。基於差異化教學與評量的理念,促進學習更重要,現場分享幾種處理原則,例如如何向程度較高學生或家長解釋為何弱勢學生的試卷較容易,期末成績也可以部分採計或是以差異化方式(類似資源班、特教班學生成績處理方式)處理,幾乎都可以解決目前成績採計問題。

對於中小學而言,期中、期末的評量也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驗證,讓學生展現學習成就也是必要的考慮,因此難度或是評量內容決定,需要配合學生學習的進展進行規劃。低學習成就學生的學習既然無法完全跟上一般同學的進度,當然就需要替這群學習困難的學生重新設計依據老師教學內容的評量才是公平,家彤老師與後續分享的雅玲老師都有很好的設計,不同程度的孩子提供給予不同試卷內容,如果需要知道與伊班同學的程度差異,就在學校的定期評量時,考同一份試卷,但是佔學期成績的比重應該有所調整,或是在同一試卷內容中,保留一部分低學習成就學生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或是此份試卷僅採計部分比例(例如30%以下,另外提供適合學生部分採計70%),都可以有效達到鼓勵學生,激勵學生前進的動力,頭城國小的夥伴也提供類似的經驗,讓學生重拾學習信心,比考倒學生更重要,尤其是針對學習困難學生。

學生組間流動的標準?

本方案特色在於組間流動有很大的彈性。過去的能力分班,因為只有兩班,人數不可能全部集中於前面,因此組間流動有一定限制。本方案目標是弱勢學生可以獲得較佳的照顧,因此人數越少越好,基於經費與師資考量,兩班學生分成三組,弱勢學生組以6~12位為限,基於小學人數較少,學生年齡較小,需要更多照顧,實務上以6~10名學生為佳。

當學生進行教學後,如果程度以提升至一般能力時,當然可以直接提升回到原班級,沒有人數限制。依照學生學習進展與學習動機等考慮,老師可以經過整合評估後,透過期中、期末等總結性評量與平時學習評估,幫學生進行組間的流動。如果部分家長對於分組結果有不同看法時,亦可讓學生先行到目標的組別學習一段時間後再行評估,以避免家長疑慮。

 

 

行政協力與支持

P1080549

(圖2  凱旋國小 李采蓉主任)

分享會中特別請凱旋國小采蓉主任簡要分享行政運作經驗,方案執行中的行政支持,除了師資安排、課務調配外,上課過程中的種種問題與困難,協助三人小組的小社群運作共備,都需要主任或校長的大力協助,方案才有持續往前的機會。這一部分在與中華國中的林志全校長與凱旋國中的陳志勇校長對談中,都可以感受到大家的協力,是學校同仁參與試辦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支柱。

輔導團的協作

透過輔導團到校服務的機會,收集各國中的經驗,辦理幾場經驗分享會,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參考。本次特別請團員蔡昕璁與黃素娟老師協助,分享各國中經驗與個人在補救教學的策略分享,未來也希望透過輔導團國中小組的協助,提供各校教學與問題解決的協助。

P1080446 (1)

(圖3  中華國中 蔡昕璁老師)

未來的努力

分享會中也有六班小校的老師提出了疑問,在小型學校,尤其是本身是共聘老師也協助跨校服務,如果也想做,如何進行?

以目前的機制可能尚無法協助這些六班小校解決困難,一部分是找同時找到三位老師(目前每一校最多只有一位英語老師)實在困難,部分學校學生班級人數在10人以下,再分成兩班三組是否有助於現場解決與資源投入等考慮,目前尚無具體措施,但是這不該是學校老師所應擔心的部分,只有透過區域聯盟等跨校機制,才有機會解決,未來國小師資員額編制提高,再透過一些整合師資策略,也許可以解決老師們的問題。

整個計畫的執行,還有有許多同仁放在前端學生的加深加廣,但是我個人的重在仍放在弱勢學生的提升,教室的客人減少才是核心關鍵。因為學習有重心,學生的學習也會有遷移效果,如果沒有把弱勢學習照顧好,方案將很難推動下去,部分老師對於擔任弱勢補救組教學仍有心理上的障礙,除了教學準備的困難以外,老師的投入努力很難被看到,對於這些願意投入弱勢補救教學的老師的協助與感謝,如何給予最大的支持,應該有所有學校同仁與家長的責任,也是未來讓所有學生都獲得最佳照顧的關鍵。


關於兩班三組的適性教學計畫,請參考下列文章:

  1. 兩班三組,英語、數學適性分組教學。

  2. 翻轉英語課的班級分組教學模式~宜蘭縣國中英語適性教學與補救教學試辦計畫的補充說明

ghwu

過去我是同仁口中的柱子老師, 曾經是課程督學,工作上更多人叫我柱督。 教職退休後在誠致教育基金會的KIST公辦民營學校系統服務 以個人觀點理解與紀錄課程與教學的工作, 還有KIST學校經營成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