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實驗方案企圖建構系統性的解決策略,透過學生適性編班降低差異組成的翻轉,解決常態編班下,學生落差過大,教室內的教師就算是有心進行差異化教學,也很難讓大部分的學生能夠投入學習(尤其是英語與數學兩科),在合班上課時缺乏助理教師協同教學情形下,適當的分組教學,又要避免能力編班對於後段學生放棄的問題,以降低學習掙扎學生班級基本人數,不是在課後實施,而是長期而有效的在一般授課時間進行教學輔助,才有機會讓所有學生得到應有的基本照顧。
本方案希望對所有學生都有幫助,尤其是針對後面那群已經呈現放棄英語狀態的學生,有機會重新學習英語,英語老師可以真正實施學會比教完課本進度更重要的想法,讓更多學生甚至每一位學生在每一節的課堂中,都有成長的進展,而非呆坐於教室中聽不懂老師的英語課,如果可以再加上老師有效教學與學習策略的協助下,應該值得更大的期待。
[@more@]
英語與數學的雙峰現象一直是台灣教育現場的難解習題,雖然有補救教學,但是放在課後,每週一節就算加到兩節,在一般課堂上沒學會,課後在老師與學生都疲累的情況下,雖然大家想要有所作為,但卻一直被檢討成效不佳。
這個方案的分組模式不是近幾年的分組合作教學模式,而是常態編班下的分組教學模式,依學生能力分組,再進行各種有效教學模式(當然也可以進行分組合作教學,學習共同體等有效教學策略),為了避免能力編班的負面影響,需要更審慎的作業與強化對於弱勢學生的照顧。
這是期望落實學生學會比老師教完更重要,讓每一位學生在每一堂課,都有學習進展的差異化教學解決方案。
教育處文處長就任後,一再強調,縮短學生之間的落差是重要工作要項,除了實驗教育的推動外,大家應該更應該注意學生基本學習品質,如何兼顧不同學習進展的學生,老師在教學歷程中,如何以學生的進展為真正教學進度。教完或是考試前的趕進度,其實真的只是老師安心而已,對於學生是否真正學到一堂課應該有的進展,其實是要打很大的問號,但是在國中,尤其在兩極化落差很大的科目或是班級,老師到底如何選擇進度,或是其實有別無選擇的困難,也一直無法處理。如何解決兩極化的課題,在教學中讓更多學生可以參與教學,而非提早放棄,是所有現場老師最為困難的課題。
本方案的基本構想在15年前就已經有類似的想法在個人服務的原學校中推動過,約在92年正式啟動,但是在5年前因為老師授課時數負擔太大,學校課務編排困難,數學與英語科目屬性不同難以統一分組等等因素下喊停。103學年度因緣際會,有機會讓宜蘭縣願意嘗試解決雙峰現象的老師再次投入這個解決方案,修正一些十年前難以解決的困難,加上教育部大力支持經費投入,讓解決學習困難學生的解決方案有機會重來一次。
這個實驗方案企圖建構系統性的解決策略,透過學生編班組成的翻轉,解決常態編班下,學生落差過大,教室內的教師就算是有心進行差異化教學,也很難讓大部分的學生能夠投入學習(尤其是英語與數學兩科),在合班上課時缺乏助理教師協同教學情形下,適當的分組教學,又要避免能力編班對於後段學生放棄的問題,以降低學習掙扎學生班級基本人數,不是在課後實施,而是長期而有效的在一般授課時間進行教學輔助,才有機會讓所有學生得到應有的基本照顧。
本方案希望對所有學生都有幫助,尤其是針對後面那群已經呈現放棄英語狀態的學生,有機會重新學習英語,英語老師可以真正實施學會比教完課本進度更重要的想法,讓更多學生甚至每一位學生在每一節的課堂中,都有成長的進展,而非呆坐於教室中聽不懂老師的英語課,如果可以再加上老師有效教學與學習策略的協助下,應該值得更大的期待。
1/20請四位現場實作的老師分享甘苦談,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生最為缺乏的學習動機因為適性分組的關係,因為老師的投入,部分學生有了明顯的改善,不管是課堂上的表現與課後與老師的互動,四位分享的老師都有共同的看法,雖然過程真的辛苦,但是看到學習掙扎的學生因此提升動機或是參與學習的時間變多,我想有參與分享會的老師都可以感受到老師付出的回報是值得投入的。成績的進展雖然是小幅成長,但是對於學生減緩學習落差的情形,未來在更完整資料收集下,應該會有更多的可以分享的案例,提供老師進行後續改進參考。
今天的分享會,所有關心的長官都到了,除了國教院曾副院長專業的協助與支持外,文超順處長與文連科長全程參與,展現行政面的支持與對於參與實驗方案老師的感謝。會後國中英語輔導小組對於未來協作的方向研討,如何協助現場老師進行共備與分享協作,也有了進一步規劃,大家捲起袖子一起來翻轉困境!
為了讓沒機會聽分享會的夥伴,提供一點試辦計畫的基本想法與推動重點,因為個人時間有限,就以簡報內容條列整理重點說明如下,宜蘭縣下學年度(104年)如有願意嘗試的學校英語與數學老師、主任、校長,可以先參考看看,其他分享簡報或現場錄影分享待團隊成員處理好以後,將置於蘭陽英語教師天地(FB社團)或英語輔導團blog平台提供大家參考,也歡迎大家加入相關社團。
一、 試辦計畫目標
- 兼顧教育公平性,讓不同程度學生皆可適度照顧。
- 促進低學習成就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生困難學生學習成效。
- 提供不同程度學生適性學習機會。
二、 試辦重點
- 試辦的兩班學生,依能力分成三組。
- 學生依能力適性分組,進行差異化教學。
- 教師可依學生程度,安排教學與評量。
- 學習弱勢學生組別人數低於12人,10人以下為佳。
- 教師授課時數納入基本鐘點時數計,降低教師授課負擔,提高試辦意願。
- 多出鐘點費用由教育部專案補助。
三、 103學年度試辦學校
1. 宜蘭國中、中華國中、復興國中、凱旋國中 壯圍國中 內城國中小 、興中國中、東光國中、國華國中 、順安國中、文化國中、南澳中學等共12校。
2. 共有26班674名學生,38位英語老師參與試辦。
四、 適性分組模式主要內涵
- 對象:國中八、九年級學生。
- 試辦時間:一般上課時間(非課後、第八節課)。
- 科目:英語
- 授課教師:現職教師、代理教師、代課老師。
五、 適性分組與授課模式
- 適性分組模式:以兩班三組為一試辦模組。
- 原班級兩班為一班群,因應學生學習需求分成三組。
- 依學校學生學習狀況,可分為兩種分組模式。
- 各組授課老師由學校自行安排(或是由授課老師自行安排)。
- 每一組授課節數皆相同為佳,因應國中生程度差異過大,全部分組授課效果最好,需要補救的學生就全部進行教學扶助。
- 所有組別(含補救弱勢學生那一組)教學時間皆為一般授課時間,非課後(第八節課),以提升學生授課意願與授課精神較佳,老師也比較願意授課。
六、 學生分組模式主要分為三種模式:
分組模式由各校老師自訂,因經費需符合補救教學計畫要求,學習最弱勢的學生組別人數不得超過12人,以10人以下為佳。
— 分組模式(一)
- 依學生學習成效,分成A組為精熟組,B組為增強組,C組為潛能組。
- A組學生最多,B組次之,C組學生人數以補救教學標準(12人以下,10人左右或更少)。
- 以2班約60名學生,分成三組為例(市區學校)
組別 | 學生數 |
A | 30 |
B | 20 |
C | 10 |
— 分組模式(二)
- 依學生學習成效,分成A、B、B三組。
- A組學生最多,B組次之(學生人數以補救教學標準12人以下,10人左右或更少)。
- 以2班約50名學生,分成三組為例(郊區學校)
組別 | 學生數 |
A | 26 |
B | 12 |
B | 12 |
— 分組模式(三)
- 依學生學習成效,分成A、A、B三組。
- A組學生在原班授課,B組抽離合班(學生人數以補救教學標準12人以下,10人左右或更少)。
- 以2班約50名學生,分成三組為例(郊區學校)依學生學習成效,分成A、A、B三組。
組別 | 學生數 |
A | 20 |
A | 20 |
B | 10 |
七、 教師授課時數納入基本鐘點節數,以降低授課負擔
- 三組教師之授課時數,都納入基本授課時數計算,以避免老師授課時數過多,影響備課與工作負擔。
- 多一組之教師鐘點,以補救教學之計畫經費核支,申請教育部專案經費全額補助學校(補救教學經費)。
- 教材與教法因應學生學習需求,由教師自訂配合課本或增修教材。教授學習掙扎之組別教師,配合補救教學精神應有適當簡化、減少內容、難度之教材與評量,可不受一般教科書進度限制,規劃合宜的教學進度,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
- 課程與教學之協助,未來將請輔導團協助組織跨校社群,共同備課與分享教材(存於網路硬碟),並請試辦教師組織跨校社群,定期聚會以分享教材模組與學生學習成果。
- 有效教學策略將請國教院協助教學模組發展與增能活動。
八、 學生組間流動,可彈性調整
- 學生可依學習成效,進行組間流動。
- 可先預設學習成效檢核點(定期考)。
- 家長或學生有意願可以安排跨組學習一段時間,再行決定是否持續學習。
九、 評量與學期成績計算
- 評量方式與內容由學校參與教師自訂。
- 建議應採差異化評量處理,尤其是最弱勢學生,學生評量可參考學輔班模式另外考量。
- 程度較佳學生可與未試辦學生相同。
- 期末成績計算,依差異學習精神,可以適性考量(類似學輔班)。
十、 課務安排
- 三位上課教師排配課,由教務處協助共同時間授課。
- 各組授課教師建議由參與試辦教師自行協調。
- 授課C組教師,建議應由較有經驗教師擔任。
- 各組教師可於學期中或下學期彈性調整。
- 授課地點由學校彈性運用
- 應安排多一組授課教室。
- 學校最好可以增設一間英語專科教室,或由安排其他教室授課。
十一、 試辦經費由教育部國教署全額補助
- 試辦計畫新增鐘點費結合補救教學計畫由教育部補救教學相關計畫專案補助。
- 對於整體計畫經費而言,因為不需要額外進行課後的補救教學經費,精算後總體經費並不會增加國家過多的財政負擔,每兩班為一組的總經費約為6萬元。
- 每一試辦模組初期,提供教師教材與教具發展、學生獎勵文具費用。
十二、 試辦計畫之家長說明會由學校個別說明
- 請學校先向家長會說明,尋求支持。
- 班級家長之說明,可請學校辦理班級家長說明會與書函說明。
十三、 試辦計畫成效評估與專業諮詢
- 專家諮詢:國家教育研究院曾世杰副院長
- 定期辦理試辦學校成效評估與交流,本學期辦理期中與期末(1/20)兩次交流活動。
- 學生學習成效評估,第一次期初前測103年10,第二次成效評估預定於104年3月第一週辦理,第二次104年月成效評估。
十四、 未來發展
- 持續試辦,向上延伸至9年級,在相關法規允許下,向下延伸至7年級,甚至國小。
- 擴大試辦學校校數與班級數。
- 擴大試辦科目加上數學。
附件:提供給試辦學校家長說明會的建議書函
敬愛的家長您好:
您的子女在本校就學期間,轉眼之間已面臨到求學生涯中重要的階段。
十二年國教推動後,學生參加會考後全國英語成績處於待加強等級學生皆超過三成,從國小到國中,同學們對於新課程學習的成效尤其是英語科的學習,從國小開始就有兩極化的現象產生,由於現有教育體制的班級人數一直無法降低,學習成效較不足的同學,很難針對同學的問題進行補救,尤其面對國中會考的考驗,讓許多家長與老師們憂心不已。
學校為了強化同學們的競爭力,全面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對不同學習成就的同學進行學習輔導,本學期開始將規劃部分班級,全面利用補救教學策略,針對學習成就較為低落的同學,進行英文適性分組的補救教學,為了提升學習效果,學校在經費結据的情形,申請教育部專案補助經費,下定最大決心希望能夠為學習成效較為不足的同學,投注最大的資源,低學習成就學生降低每班的授課人數至12位以下,利用適性分組補救教學輔導時間〈每週共4節課〉,由英文老師加強同學們的課業,希望透過授課時數的增加與班級人數的降低,讓貴子弟受到更好的照顧。
對於學期成績較好的同學,我們的老師則會利用補救教學與輔導課的時間,除了為同學強化一般課程的成效外,也會為同學進行加深加廣的進階學習課程,希望透過因材施教的方式,提升孩子們的基本水準,以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準備。
同學們到了二、三年級後,相關的課程壓力將會有所增加,學校的老師與家長一樣,期盼我們的孩子有好的發展,老師們希望用適合不同程度的教學策略,提升孩子們的競爭力,當然更希望家長們,除了關心孩子們的成績外,更不要忘了多關心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多與孩子們的導師多聯繫互動,陪孩子們走過這一段學習成長的路。
OOO國中
校長 OOOO 敬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