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教師參加天下雜誌環境教育教案甄選
附件四:
「環境教育‧關懷台灣」教案徵選活動報名表
「環境教育‧關懷台灣」創意教案徵選活動報名表
| | 收件號碼 | (由收件單位填寫) |
主題名稱 | 『手』護地球-這ㄍㄚ是愛台灣啦! |
學校名稱 | 三民國小 | 三民國小 | 三民國小 |
姓名 | 江0瑰 | 林0鎂 | 黃0娟 |
職稱 | 教師 | 教師 | 教師 |
聯絡地址 | 260宜蘭縣礁溪鄉三民村十六結路100號 |
聯絡電話 | | | |
E-mail | |
| |
| |
傳真號碼 | 03-9880741 |
切結事項 | 1.本人保證作品無違反著作倫理事項。
2.本人遵守實施計畫所列規範,倘違反規範而獲獎者,其得獎證明及獎金收回。 |
備註 | 1.請詳閱本活動實施計畫。
2.教學資料使用授權書未簽具者,一律取消參賽資格。 |
附件五: 教案設計表
「環境教育‧關懷台灣」教案徵選活動
教 案 設 計 表
教學活動名稱 | 『手』護地球-這ㄍㄚ是愛台灣啦 | 參賽者
編號 | |
課綱
相對應內容 | 本單元活動融合社會、綜合領域及環境議題帶領學童,從觀賞影片開啟序幕,接著運用創思教學法引領學童思辨對於環境保護此重要議題有字我的想法,最終以進入到社區中以自身的力量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 教案時間 | 240分鐘
6節 |
設計
理念 | 一、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引發了頻繁的天然災害,透過創思教學的高層次思考,以See Reason和Visual Ranking為思考工具,運用網路資源,以互動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對於環境問題進行辯思,以小組討論方式,透過腦力激盪,正視我們面臨的環境變遷,透過『手』護地球的海報繪製,並思考身為一個小學生,能為受傷的地球做些什麼。
二、讓頭腦忙起來,透過網路資源,完成See Reason,增強學生理
解、應用等學習能力;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節能減碳的十
大妙方,進行排序,完成Visual Ranking,提升學生歸納、形
成等學習能力。
三、三民國小學區內的林美社區及三民社區,近年來在環保工作的
推動相當落實,在社區人士積極奔走下,獲獎無數,更獲頒永
續發展獎,社區家長熱烈參與社區的資源回收工作,許多義工
都是學生的爺爺奶奶,更將每年回收工作的盈餘拿做照顧老人
及提供社區內學童獎助學金,善為懿行,堪為學生榜樣,希望
透過活動,達到傳承之效。 |
教學
目標 | 一、學生能運用創思工具,與同儕進行討論及腦力激盪。
二、學生能對於環境問題進行辯思,以小組討論方式,透過腦力激
盪,正視我們面臨的環境變遷。
三、學生透過『手』護地球的海報繪製,並思考身為一個小學生,
能為受傷的地球做些什麼。 |
教學準備 | 一、教師(教師應繳交教師手冊) | (一)消失的生命之河DVD
(二)Intel創思教學工具
(三)網路資源(含影音播放器)
(四)書面紙及彩繪用具 |
二、學生(學生手冊應繳交學習單) | (一)電腦操作技能
(二)網路搜尋
(三)三人一組 |
三、情境佈置 | (一)書架上展示環教叢書
(二)張貼環教圖片 |
參考資料 | 一、消失的生命之河DVD
二、Intel創思教學工具
三、網路資源 |
教學流程 |
時間 | 教學活動內容 | 使用時間 | 教學資源 |
| | ※活動一:SOS大地的吶喊
–觀賞消失的生命之河DVD,了解我們居住的
地方目前所面臨的破壞及大自然的反撲,面
對環境變遷,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守護這個美
麗的地球。
※活動二: 我是小偵探
–藉由See Reason 創思工具進行分組討論或
網路搜尋,三人一組,每組各自尋找破壞環
境的十個原因,並繪製成因果圖,指派組長做分享報告。
※活動三: 我的腦袋裡有蛇
–三人一組,請學生將老師已設定的節能減碳
10大秘方,利用創思工具Visual Ranking
進行排序,並敘述理由。三人小組中,
一人為組長,負責報告;一人為操作者,負
責資料keyin;另一人為反叛者,只要負責
對小組討論要下決定時提出質疑:「是嗎?」
「為什麼?」讓小組對每個排序決定都做最
充足的思考。
※活動四: 『手』護地球
–每組發下一張書面紙,在中央畫下一個地球
的形狀或提它有代表性的圖示,在園內寫上環保減碳愛地球做法然後;再將全組組員的雙手面向圓心,描繪出手型,在掌中央各自寫下自己的姓名,在自己的10根手指頭則寫下自己能做到的環保工作,並進行彩繪,完成後進行分享。
※活動五: 大手牽小手–綠色地球小主人就是我
–實際參訪社區資源回收站,請社區環保義工
說明回收工作的進行程序,並指導學生實地
進行回收工作體驗。 | 40分
80分
40分
40分
40分 | 影音播放
麥克風
Intel
See Reason創思工具
Intel
Visual Ranking創思工具
書面紙
彩繪用具
|
【壹、內容說明】
一、 學習主題:『手』護地球-這ㄍㄚ是愛台灣啦!
二、 學習領域:社會領域、綜合領域、環境議題
三、 教學對象:六年忠班
四、 教學節數:6節
五、 設計理念:
一、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引發了頻繁的天然災害,透過創思教學的高層次思考,以See Reason和Visual Ranking為思考工具,運用網路資源,以互動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對於環境問題進行辯思,以小組討論方式,透過腦力激盪,正視我們面臨的環境變遷,透過『手』護地球的海報繪製,並思考身為一個小學生,能為受傷的地球做些什麼。
二、讓頭腦忙起來,透過網路資源,完成See Reason,增強學生理解、應用等學習能
力;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節能減碳的十大妙方,進行排序,完成Visual
Ranking,提升學生歸納、形成等學習能力。
三、三民國小學區內的林美社區及三民社區,各有一處資源回收站,近年來在環保工作
的推動相當落實,在社區人士積極奔走下,獲獎無數,更獲頒永續發展獎,社區家
長熱烈參與社區的資源回收工作,許多義工都是學生的爺爺奶奶,更將每年回收工
作的盈餘拿做照顧老人及提供社區內學童獎助學金,善為懿行,堪為學生榜樣,希
望透過活動,達到傳承之效。
※基本能力指標
(一)概念分析
| | 社會領域 | 綜合領域 | 環境議題 |
基本能力指標 | 1-4-8評估地方或區域所實施的環境保育政策與執行成果。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5-2-2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 6-2-2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並知道維護自己的權利。 9-3-4列舉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研究等),並提出問題解決的途徑。 9-4-7關懷全球環境和人類共同福祉,並身體力行。 | 3-2-3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心得。
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4-3-2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討論如何保護或改善環境。
4-4-1覺察人與自然的關係,並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做有系統的觀察與探究,發現及解決問題。
4-4-2分析人為和自然環境可能發生的危險與危機,擬定並執行保護與改善環境之策略與行動。
4-2-4舉例說明保護及改善環境的活動內容。
| 2-2-1 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4-2-3 能分析評估國內區域性環境問題發生原因,並思考解決之道。
4-2-4 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4-3-1 在面對環境議題時,能傾聽(或閱讀)別人的報告,並且理性地提出質疑。
4-3-2 能客觀中立的提供各種辯證,並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指正。
5-3-1 參與學校社團和社區的環境保護相關活動。 |
概念分析 | 獨立思考、主動探索與研究、應用、尊重 | 獨立思考、主動探索與研究、應用、尊重 | 獨立思考、主動探索與研究、應用、尊重 |
(二)發展整合性的目標
從社會領域、綜合領域、環境議題能力指標抽衍出來之相關概念性知識,結合主要概念知識,發展成整合性學習目標。













※創新理念
本教學活動設計運用英特爾創新思考教學工具,採用互動式教學法,設計「See Reason」引發學生思考,並分類歸納形成因果圖;運用「Visual Ranking」進行排序,並經由小組成員反覆詰問與思考,提出排序理由。這是一種「心」與「新」的思考工具,經由老師不斷的提問,讓學生進行批判與反思的高層次思考,學生在小組間進行腦力激盪,達到「讓頭腦忙碌起來」的目的。以此概念進行教學,讓學習由單向變雙向,希望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的學習過程,提升學生學習的意願,讓學生的學習更多元,也讓學生展現更具體的學習成就。
1、E起來創新:
為了讓學生進行思考,將所學與生活結合,設計將學生喜歡操作電腦的特質融入嚴肅的環保議題,運用電腦資訊,再加上分組討論,每組三位成員,各司其職:組長負責報告;操作者負責Keyin;反叛者負責反對及提問。期盼激出璀璨火花。
2、題材生活化:
近年來台灣地區頻頻遭遇重大天災,我們居住的環境正面臨重大考驗。這些因為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引發的天然災害,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該如何改變現有的生活模式,建立珍惜愛護自然、與自然共生的環境倫理意識來因應未來,是刻不容緩的事;採取因應措施及保護台灣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深耕推廣下一代的環境素養,我們必須從學校教育扎根,培養新一代年輕的環保公民。
3、雙向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為主角,透過Intel創思工具,讓學生在課堂充分的參與,讓學習由單向變雙向,透過思考、思考、再思考的辯思活動,讓頭腦忙碌起來。希望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的學習過程,提升學生學習的意願,讓學生的學習更多元,也讓學生展現更具體的學習成就。
※課程架構圖















宜蘭縣三民國小「環境教育‧關懷台灣」教案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
活動
名稱 | 『手』護地球-
這ㄍㄚ是愛台灣啦! | 教學對象
年級/學期 | 六年級
上學期 | 活動節數 | 六堂 |
活動地點 | 六忠教室
電腦教室
社區回收場 |
學 習
領 域 | 社會領域 | 分段能力
指標 | 1-4-8評估地方或區域所實施的環境保育政策與執行成果。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5-2-2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
6-2-2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並知道維護自己的權利。
9-3-4列舉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研究等),並提出問題解決的途徑。
9-4-7關懷全球環境和人類共同福祉,並身體力行。
|
配 合
領 域 | 綜合領域 | 分段能力
指標 | 3-2-3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心得。
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4-3-2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討論如何保護或改善環境。
4-4-1覺察人與自然的關係,並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做有系統的觀察與探究,發現及解決問題。
4-4-2分析人為和自然環境可能發生的危險與危機,擬定並執行保護與改善環境之策略與行動。
4-2-4舉例說明保護及改善環境的活動內容。 |
環境議題 | 2-2-1 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4-2-3 能分析評估國內區域性環境問題發生原因,並思考解決之道。
4-2-4 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4-3-1 在面對環境議題時,能傾聽(或閱讀)別人的報告,並且理性地提出質疑。
4-3-2 能客觀中立的提供各種辯證,並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指正。
5-3-1 參與學校社團和社區的環境保護相關活動。 |
教 學
準 備 | 一、教師:
(一)消失的生命之河DVD
(二)Intel創思教學工具
(三)網路資源(含影音播放器)
(四)課程實施前的學生分組設定(組長、操作者、反叛者)
(五)書面紙及彩繪用具
(六)連絡社區回收隊隊長參觀事宜
二、學生:
(一)電腦操作技能
(二)網路搜尋
(三)三人一組 |
設計
群 | 江淑瑰、林妗鎂、黃素娟 | 教學群 | 江淑瑰、林妗鎂、黃素娟 |
學
目 標 | 1.(認知)(1)能透過創思教學的引導,使學生對於環境問題進行辯思。
(2)能透過課程活動環境問題歸納出個人意見並發表。
2.(技能)(1)掌握創思教學精隨可以將其技巧運用到生活中。
(2)透過『手』護地球海報的製作後,可身體力行做出愛護地球的實例。
3.(情意)(1)能與同學團隊合作,發揮自己所長。
(2)可以體會上課的內涵,內化到心中進而表現其外在行為。 |
教 學
目 標 | 教 學 流 程 | 相對應
能力指標 | 時
間 | 教學資源
上課實況 | 學習評量
方式 |
2-3
3-2
1-3
2-2 | 活動一: SOS大地的吶喊
一、引起動機~消失的河DVD
觀賞消失的河DVD,了解這幾年台灣因遭受到大自然反撲,地形地貌在面臨天災所造成的變異,許多地方失去了他原來的面貌,許多居民也因此不得不遷離遠本生長的地方。青山不在、綠水不流,大自然不斷的發出求救的訊號,面對這些大地的吶喊,我們若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