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3.1.3教室與辦公室綠化美化

105.3.1.3教室與辦公室綠化美化情形

辦公室裏若進行綠美化的工作,它所能帶來的效益可能超過大多數人的預期。有報導指出德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顯示,辦公室綠化不僅能提高空氣質量、降低污染物和噪音,還有助於緩解職員頭痛、緊張等症狀

科學家研究所得到的數據是:適度的辦公室綠化能提高室內空氣環境質量30%,降低噪音和空氣污染物15%,透過改善辦公環境可以把職員病假缺勤率從15%降低到5%。對職員進行的問卷調查表明,他們認為在”綠色辦公室”裏緊張感降低,創造力和活力卻得到提高。

老師辦公桌上美麗的花卉盆栽增添室內清新氣息。

※回收櫃上美化的綠色盆栽

※回收櫃上美化的綠色盆栽。


教室掃具間鏤空牆面綠化盆栽。

校長辦公室走廊綠化美化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3.1.2校園綠美化─廁所管理與綠化

105.3.1.2校園綠美化─廁所管理與綠化

學校廁所由於人數眾多、使用頻繁、維護不易,經常被忽略而成為學校環境經營的死角,假日時更有校外人士不當使用及破壞。學校廁所的設備已全部更新及修繕完畢,而事後管理卻更為重要,不但深深地影響師生的身心,並間接關係著學習的成效。廁所雖然是解決生理需求的地方,卻是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提供一個明亮、通風、無味、清淨、舒適的如廁環境、再加強綠化、美化設施與正確如廁習慣的養成,使用廁所將會是一種生活的享受。

綠色盆栽增加美觀。

※教育宣導標語

門板貼上風景圖片

※風景圖片提供學生等待時欣賞。

※由負責班級進行清潔維護。

※使用吸水拖把,保持地面乾爽。

分類: 校園環境管理校園環境管理

105.3.1.1校園環境綠化美化

105.3.1.1校園環境綠化美化

三民國小
溯自民國四十一年前,林美、三民地區小地號,楓腳、客人城、柴圍、十六結、番割田等村落之學齡兒童,須跨過得子口溪至北岸邊的礁溪國校上課,平時溪谷無水常呈乾涸狀態,對兒童上學尚無妨礙,惟暴風雨時期山洪暴發,洪流滾滾白浪滔人,無人敢渡,每每須坐待數日,洪水稍退仍水深及膝時,家長才敢背負子弟過溪上學往來,故溪南兒童往往於洪水季節輟學,影響學生課業至鉅。因此家長亦不忍坐視子弟長期功課落後,乃呼籲陳請於溪南設校以求教育普遍,幸賴地方人士響應屢次陳情,終獲上峰俯允,准予民國四十一年成立礁溪國校三民分校,學生假集會所,五穀王廟上課。
民國四十五年五月奉准獨立,名曰礁溪鄉三民國民學校。

校園周遭田園美景

校園周遭田園美景

美麗的校園,處處綠意盎然。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2.8.4參加壯圍鄉永鎮海岸淨灘活動

105.2.8.4參加壯圍鄉永鎮海岸淨灘活動

 

沙灘上的垃圾從何而來?是誰製造?根據近年於國際淨灘間的垃圾統計,海洋垃圾兩大頭號殺手:免洗餐具及塑膠垃圾。光是撿拾到的塑膠瓶,堆疊高度高達8.4座台北101大樓;免洗餐具的數量,以每人三餐使用來計算,可用上將近30年。這些廢棄物歷經幾十年也不會分解,不僅隔離了人與海的距離,也迫使海洋生物享用人類製造的「垃圾食物」。

瞭解海洋廢棄物人人有份以後,是不是只要淨灘、只要平常不亂丟垃圾,就可以減少海洋垃圾?還是,我們必須從源頭作起,拒絕使用一次性的產生,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我們希望讓這些知識傳承,讓更多人一起守護海洋環境!

原本滿佈漂流木及垃圾的海灘經過全校師生努力還原了海灘應有的面貌
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學生們了解到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精神及其重要性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2.8.3參與校外環保服務活動

105.2.8.3參與校外環保服務活動

在學校附近的三民社區撿垃圾,做環境的清潔

社區的環境清潔是必須靠著大家的合作與同心協力才有辦法維持的. 雖然過程很累很辛苦,但我相信我們的努力可以使得社區更加乾淨,那麼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社區服務打掃工作,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助人為快樂之本」,能夠幫忙大家,讓這個環境更整潔,使自己感到很充實也很快樂。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2.8.2環境美化打掃學校周邊社區

105.2.8.2環境美化打掃學校周邊社區

出發前!

礁溪鄉公所及湯仔城溫泉產業暨觀光發展協會邀請鄉內共7所國中小,透過台灣美化協會所提倡的「掃除道」清掃哲學,體驗「凡是徹底、謙卑學習、感恩惜福」,淨化個人心靈,進而帶動良好的社會風氣。

社區是我們的家園,本校學生,藉著實施校內期末大掃除及社區美化服務,希望對社會風氣的改善起到示範作用,並期待號召更多人參與這項活動。

礁溪鄉在發展觀光的同時,對於環境保護的推動亦不遺餘力,未來將持續打造「友善城市,台灣亮點」的希望,使礁溪朝向更健康、休閒、友善、繁榮的目標邁進。

學生在風雨中認真打掃家園

學生在風雨中認真打掃家園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2.8.1與三城資源回收站合作解決資源問題

105.2.8.1與三城資源回收站合作解決資源問題

 

於民國93年成立三城資源回收站,廠區位於三民社區活動中心旁,由一群愛好環保的義工,將回收之資源回收變賣款,集資合力蓋成目前的資源回收站,目前參與的環保志工有25位,每年資源回收量多達50公噸,變賣所得約新台幣30萬元。該站每年除了將部分所得添購資源回收器具外;並且提撥部分經費從事公益活動。例如、教育基金、冬令救濟及學校運動會經費贊助等。

學生協助社區資源回收隊,推動環保服務工作

學生協助社區資源回收隊,推動環保服務工作

 

 

三民村周遭路旁常見垃圾,設置資源回收分類廠後,垃圾棄置情形已漸漸消失,落實「垃圾變黃金」政策。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2.7.2推動環境教育有功–與深溝水源生態園區合作推動環境教育

105.2.7.2推動環境教育有功–與深溝水源生態園區合作推動環境教育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為更有效運用深溝園區現有環境及設備,與宜蘭縣內小學校共同推動師生認識水資源及辦理生態環境教育,6月25日下午2時於園區簡報室,與縣立深溝國小、同樂國小、員山國小、七賢國小、三民國小等校校長或代表,共同舉行簽訂推動環境教育合作協議書儀式,約定推動縣內水資源教育。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2.5.4結合民間團體—民豐有機米新生代農夫談有機米栽培

105.2.5.4結合民間團體—民豐有機米新生代農夫談有機米栽培

時間:105.6.13

地點:本校視聽教室

參與人員:三–六年級學生

宜蘭地區因受氣候影響,一年一期作,二期休耕種植綠肥作物,可使土壤增加有機質成分,強化地力與土壤,使土壤有充足的時間休息,提升有機米品質。宜蘭縣礁溪鄉民豐有機米產銷班,民豐有機米生產於礁溪鄉良質米栽培區 ,栽培環境未受工業污染,水質清澈,水源充沛為山泉水,是生產有機良質米最理想的地區。

有機農業的好處
(一)降低對環境污染
(二)農業廢棄物回收再生資源利用
(三)建立良好之耕作制度
(四)改進空氣品質
(五)防止土壤沖蝕

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