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8_4-5 辦理活動配合宣導節能減碳關措施-家長接送學童等待3分鐘熄火

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一、  項目:108_4-5_辦理活動配合宣導節能減碳關措施-家長接送學童等待3分鐘熄火

二、  內容簡述:為建立低碳校園,勸導學校週邊接送學童車輛停車即熄火,避免怠速產生廢氣污染,維護幼童與民眾之健康。

三、實施方式:

(1) 設置家長接送區:妥善規劃家長接送區、上下學進出路線,以維護上下學時段校門附近交通秩序,並標示「家長接送區」。

(2)規劃學生路隊方式放學:依據放學路線、補習班、接送區之不同,在校內利用路隊方式集中學生,再帶領至接送區定點,加快接送速度,避免車輛怠速。

(3)    設置零怠速勸人員:            由導護媽媽、糾察隊、導護老師或替代役等組成,執行車輛勸導及協助開車門。

(4)             協助開車門:上學期間由零怠速小天使協助家長開車門,藉由學校宣導讓孩童到校前先行備妥書包等物…,到校後可立即下車加快接送,避免怠速。

三、  相關照片:

加強宣導家長接送學童3分鐘應熄火

轎車因熄火悶熱,搖下車窗保持通風。

機車接送等待超過三分鐘熄火,立中柱休息。

家長配合校方接送學童,汽車停放整齊

分類: 一、行政與管理

108_4-5 辦理活動配合宣導節能減碳關措施–節電之管理

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一、  項目:108_4-5 辦理活動配合宣導節能減碳關措施–節電之管理

二、 內容簡述:節約用電 ﹦節省金錢,愛惜地球資源 我們使用的電主要由、石油這種礦物產生,而在地球上的藏量有限,故此我們耗用越多電,可以留在未來使用的能源就越少。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在日常起居生活中能有效地用電,就是愛護地球、疼惜下一代子孫。本校透過更換省電燈具、宣導午餐及午休間熄燈、夜間走廊使用感應式照明、飲水機夜間關機與假日節電設定、利用黑網隔熱效果達到頂樓教室降溫等措施,達到節電節能的目標

三、  活動照片:

 

設置燈具定時器,控制亮燈時間,大量節省電費支出。

各電源開關均貼上省電教育標籤。

開關均貼上省電教育標籤外加緊急求救鈴。

午休時間熄燈休息

使用省電燈管

燈座設計反光板增加亮度

走廊採用感應式照明,省電又安全

走廊採用感應式照明,省電又安全

周末、夜間飲水機設定為關機,並設定周一至周五早上開機,達到省電的效果

周末、夜間飲水機設定為關機,並設定周一至周五早上開機,達到省電的效果

於教學大樓頂樓架設黑網,夏季時可達到降溫的效果

於教學大樓頂樓架設黑網,夏季時可達到降溫的效果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8_4-2推動每週一日蔬食,及有機飲食並利用廚餘、落葉製作堆肥或有效利用

108_4-2推動每週一日蔬食,及有機飲食並利用廚餘、落葉製作堆肥或有效利用

一、 資源再利用: 廚餘回收再利用、落葉堆肥後使用於校園內有機農園

二、 內容簡述:

1.本校每週五中午實施蔬食日(如菜單)

2.本校廚餘委託廠商回收,用於養豬。

3.落葉堆肥後使用於有機農園之有機肥。

三、 活動照片:

1.有機農園玉米、蔬食日菜單、廚餘有效利用

親手採收有機玉米,真是太高興了。

因應因颱風來襲,午餐菜單異動通知單

108年10月菜單,紅框為每週一蔬食菜單

學生品嘗好吃的有機蔬菜,吃的津津有味

午餐剩下之櫥餘委託養豬戶廠商回收再利用。

每週固定請養豬戶廠商回收櫥餘,環保再利用。

 

2.學生將落葉集中堆肥

優點:

1.可減少垃圾量並將之資源化,作為校園中各種植栽的最佳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料;而且因為無發生臭味之虞,可以大量製作。

2. 是鼓勵學生物質循環利用的好教材範例。

 

落葉打掃集中

將掃好的落葉用畚箕盛好,倒至落葉堆肥區

落葉集中傾倒堆肥,減少垃圾袋的使用

落葉集中傾倒堆肥,減少垃圾袋的使用

感想:

將落葉堆肥化,既可減少垃圾量,又可將之資源化,作為校園中各種植栽的最佳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料;而且因為無發生臭味之虞,可以大量製作。將落葉製作成堆肥後回歸大地的流程,是鼓勵學生物質循環利用的好教材範例。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8_4-7 三民國小 108年山野教育-桃源谷大挑戰

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一、  項目:1084-7 三民國小 108年度 山野環境教育-桃源谷大挑戰

二、  內容簡述:本校目前為宜蘭縣山野教育的種子學校,致力於推動山野教育,希望能落實運動生活化、登山教育化的理想,並減少野外安全事故。透過登山的過程,欣賞並認識台灣的動植物,並體認人也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應好好愛護地球,保護環境。

三、  活動照片:

桃源谷:

桃源谷昔名為綑牛仔山,位於台新北市貢寮區與宜蘭縣頭城鎮交界處,海拔約500公尺,上有一片綿延約三公里的矮草坡,綠草如茵的大草原, 有360度的展望視野,眺望無際的大海 ,遠望層層青翠山巒,山海交會的獨特景觀,美不勝收的世外桃源令人心曠神怡。

 

山野教育行-桃源谷 108年4月3日

 

上山前大里登山入口解說

趙家姐姐在遊覽車上介紹登山杖使用及登山包的整理和正確揹法,非常重要!

站在高崗上,登高望遠。

童軍團長沿路植物生態解說,認識了不少可食野菜,收獲良多。

終於到了,到了休息點啦!!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沿路山霧朦,伸手不見五指,但是我們還是努力的往上爬!!

 

仔細看,要小心升隻喔~

哈哈,我們成功了!!歡呼!!!!

 

 

小感想:

今年特別不一樣的兒童節~

慶祝兒童節的活動百百種
今年我們選擇的是

與「雨」同行!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8_4-7 三民國小 108年山野教育-勇闖雙連埤登山步道

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一、  項目:1084-7 三民國小 108年山野教育–勇闖雙連埤登山步道

二、  內容簡述:本校目前為宜蘭縣山野教育的種子學校,致力於推動山野教育,希望能落實運動生活化、登山教育化的理想,並減少野外安全事故。透過登山的過程,欣賞並認識台灣的動植物,並體認人也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應好好愛護地球,保護環境。

三、  活動照片:

                         勇闖雙連埤登山步道:108年6月25日

雙連埤擁有豐富的溼地生態,週遭同時還有森林生態與溪流生態系,充滿了生物多樣性,悠遊其間,便能感受萬物之美。

出發吧,剛開始的平路不代表就是這麼好走的。

道路總是有凹有凸,跨過去,勇敢的向前走!!

這麼陡的山坡,訓練腳力跟勇氣跟腳力。

三民的三朵花,人比花驕!!

  

雨過天晴,來個大合照吧!在這裏吃中餐哦!累了就休息一下吧!!

 

野營就是這樣,什麼東西都美味

來喔,大鍋麵能量補給~

 

小感想:

   宜蘭的雨真是如影隨形

   只給我們半天的陽光下午就又是一場雨中的戶外教育

   我們用熱情迎接

    我們用體力克服

    我們~

    在山中學習走路

    在行進中學習呼吸

    在寧靜中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我們~

     感謝天地萬物帶給我們教室外的體驗學習

    下我一定還要再來挑戰 雙連埤「浮島」你等我~~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8_4-7 與深溝水源生態園區簽訂合作協議一起推動水資源教育

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一、  項目:108_4-7 與深溝水源生態園區簽訂合作協議一起推動水資源教育

 

二、  內容簡述:

深溝淨水廠是全台獨有

適合進行體驗型的環境教育場所

從地底湧出如珍珠般的珍珠湧泉

及各式具有教育義意的自然靜態環境

將水的生態、處理及相關知識安全的觀念傳達給學生們

讓我們一起珍惜水資源。

三、 簽訂推動環境教育合作協議書儀式照片:

 

106年簽定後,連續三年(106~108年)持續辦理水資源生態環境教育活動

 

到深溝水源生態園區仔細聽園方導覽員的說明。

園區的生態多樣,由其是水池裏的水生植物,美不勝收。

來到廣闊的儲水池,看看水生植物美麗的身影。

環境清幽的深溝水源生態園區

啊,好多的落葉,是自然堆肥的好材料。

古早的取水方式,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多神奇。

啊,真的有水出來,太神奇了,為什麼會有水出來?

大自然的出水口,源源不絕,宜蘭真是大自然的寶庫。

 

媒體報導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為更有效運用深溝園區現有環境及設備,與宜蘭縣內小學校共同推動師生認識水資源及辦理生態環境教育,6月25日下午2時於園區簡報室,與縣立深溝國小、同樂國小、員山國小、七賢國小、三民國小等校校長或代表,共同舉行簽訂推動環境教育合作協議書儀式,約定推動縣內水資源教育。

深溝水源生態園區派員到校辦理活動

辦理水資源教育

學生熱烈參與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8_4-2 訂定食農教育農園推動計畫

108_4-2 訂定食農教育農園推動計畫

 

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108學年度教育農園推動計畫

一、依據:

(一)「宜蘭縣有機農業促進自治條例」。

(二)「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

 

二、現況分析:

本校位於宜蘭縣礁溪鄉,矗立於林美山下,周圍大都是翠綠的農田。在地理區位上屬於蘭陽平原與雪山山脈的交會處,本校東邊為得子口溪,整體地勢由西向東低降。本校學生多來自農家,早期三民村、林美村一帶屬傳統的農業村莊,老一輩的長者多以務農為主,主要農作物為茶與金棗。年輕人多到外地工作打拼,因此年輕一輩對於農務工作較無接觸。透過教育農園地推動,讓孩子從新接觸家鄉的農業根基,並從用心栽種的過程中,體認耕作的辛勞及付出努力所獲得到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再創家鄉的農業價值。

 

  1. 計畫目標:

(一)自主設置教育農園,發展在地食材認同、認識飲食安全及飲食文化傳

承、探討環境教育及生命教育等相關議題

(二)使學生於栽種過程中,體會農夫種植的辛苦,啟發對食物及生產者的

尊重,進而喜愛並認識在地糧食,以瞭解在地食材的文化價值。

 

四、種植計畫:

(一)「教育農園」規劃概況

1、校園內(多項請詳列):

耕種地點

種植作物

種植面積

校內空地

木瓜、小番茄

14平方公尺

校內空地

大陸妹

20平方公尺

校內空地

玉米

40平方公尺

 

(二)農夫老師:□曾參加政府機關培訓之食農教育種籽教師

▓校內教職員工 □學生家長 □社區志工 □有機/休閒農場

□鄉鎮市農會 □其他:

 

(三)預定種植基地照片(一張農地概況、一張土壤近照)

 

(四)參加對象:1個班級

年級

班級

參加學生數

一年級

忠、孝班

忠班15人、孝班14人

二年級

忠、孝班

忠班16人、孝班18人

三年級

忠班

19人

四年級

忠班

20人

五年級

忠班、孝班

忠班14人、孝班16人

六年級

忠班、孝班

忠班12人、孝班15人

(五)種植規劃(請比對學校年度行事曆並配合作物生長期):

時間

耕種實務項目

10.1.2月

種下菜苗

11.12.3.4.5月

育苗、疏苗間拔、除草、抓蟲

1.6月

採收、烹調美味佳餚

7月

成果彙送

六、課程規劃或教學活動設計:

 

(一)低年級:

活動名稱:大家一起來種菜

時間:□全天半天 季節:秋、春天

實施日期:107年10月-108年6月

地點:學校教育農園

主講者:導師

對象:低年級學生

人數:56位

教學目標:

一、能認識盆栽種植的類型。(認知)

二、能認識種植蔬菜的工具。(認知)

三、了解放入土壤以及移植菜苗的方

  法,並實際操作。(技能)

  1. 培養對農事好奇心,從定植活動中獲得親土經驗。(情意)

符合能力指標:初(4)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

活動流程

引起動機

整地

播種

埸地收拾

體驗者的可能反應

  1. 不知道要如何整地﹖
  2. 對整地農具躍躍欲試,覺得新鮮有趣,易忽略安全。
  1. 迫不及待想動手操作農具
  1. 迫不及待想動手播下種子或插下植株。
 

引導者的提示

  1. 說明如何整地。
  2. 說明操作農具的安全注意事項
  1. 示範除草、鬆土及整地。
  2. 提醒注意安全。
  1. 講解及示範正確的種植方法。
  1. 分組收拾工具,組長負責最後的檢查

活動進行的場所

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

幕後準備工作

鋤頭、圓鍬、水桶

鋤頭、圓鍬、水桶

蔬菜種子或植株

 

支援單位

    

 

活動名稱:健康密碼

時間:□全天半天

實施日期:107年10月-108年6月

地點:學校教育農園

主講者:導師

對象:低年級學生

人數:56位

教學目標:

  1. 能認識六大類營養素。(認知)
  2. 能認識各類營養素比重-飲食金字塔。(認知)
  3. 能判斷食物(營養午餐)中所包含之營養素組成。(技能)
  4. 能了解健康的身體需要有健康的飲食。(情意)

符合能力指標:中(2)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3-1、3-2、3-3

活動流程

引起動機

影片與ppt欣賞

討論

埸地收拾

體驗者的可能反應

1.討厭吃青菜

1.仔細觀察並聆聽

1.學生熱烈討論

 

引導者的提示

1.六大營養素與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1.仔細觀察並聆聽

2.了解六大類營養素跟健康之間的關聯

1.引導學生回答出六大營養素,並能從每日菜單中說明這道菜裡包含了那些營養素

 

活動進行的場所

教室

教室

教室

教室

幕後準備工作

教學ppt、圖卡

教學ppt、圖卡

教學ppt、圖卡

教學ppt、圖卡

支援單位

    

 

活動名稱: 親自動手做

時間:□全天半天

實施日期:107年10月-108年6月

地點:學校教育農園

主講者:導師

對象:低年級學生

人數:56位

教學目標:

一、能認識搭配生菜的食材。(認知)

二、能製作簡單的料理。(技能)

三、能了解健康的身體需要有健康的飲

  食。(情意)

符合能力指標:初(4)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2-1、3-1

活動流程

引起動機

作物採收

製作沙拉

享受成果與討論

體驗者的可能反應

  1. 對採收躍躍欲試
  1. 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即動手採收
 
  1. 充滿興奮之情想開動

引導者的提示

  1. 講解採收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如何分辨成與不成熟)
  1. 帶領學生並示範正確的採收方式
  1. 教導沙拉製作步驟
  2. 提醒學生注意製作過程保持乾淨、衛生
  1. 引導學生品嘗食物及討論問題或發表感想

活動進行的場所

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

教室

幕後準備工作

1. 準備製作沙拉相關副材料-玉米粒、優格、水煮蛋、小番茄、小黃瓜、苜蓿芽、水煮鮪魚,學生自備餐具。

盛作物的容器

  

支援單位

    

 

(二)中年級:

活動名稱:整地與播種

時間:□全天半天 季節:秋、春天實施日期:107年10月-108年6月

地點:學校教育農園

主講者:導師

對象:中年級學生

人數:55位

教學目標:

一、能知道栽種前整地的重要性並掌握其技能

二、能親手進行簡單的整地與播種

符合能力指標:初(4) 、中(4)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

活動流程

引起動機

整地

播種

埸地收拾

體驗者的可能反應

  1. 不知道要如何整地﹖
  2. 對農具躍躍欲試,覺得有趣。
  1. 迫不及待想動手操作農具
  1. 迫不及待想動手播下種子或插下植株。
 

引導者的提示

  1. 說明如何整地。
  2. 說明操作農具的安全注意事項
  1. 示範除草、鬆土及整地。
  2. 提醒注意安全。
  1. 講解及示範正確的種植方法。
  1. 分組收拾工具,組長負責最後的檢查

活動進行的場所

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

幕後準備工作

鋤頭、圓鍬、水桶

鋤頭、圓鍬、水桶

蔬菜種子或植株

 

支援單位

    

 

活動名稱: 除草與除蟲

時間:□全天半天

實施日期:107年10月-108年6月

地點:學校教育農園

主講者:導師

對象:中年級學生

人數: 55位

教學目標:一、能知道除草與除蟲重要

       性並掌握其技能

     二、能親手進行除草與除蟲

符合能力指標:初(4) 、中(4) 、中(5)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4、2-1、4-3

活動流程

引起動機

除草與除蟲

問題討論

場地收拾

體驗者的可能反應

  1. 覺得蟲噁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8_4-1推動環境教育有功事蹟—新聞報導單車成年禮

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項目:108_4-1推動環境教育有功事蹟—新聞報導單車成年禮

 

礁溪鄉龍潭湖近幾年出現世界奇觀-獨一無二的圓吻鯝魚洄游產卵秀,龍潭村前村長李志文說,每逢端午節前後,湖底水溫升高,圓吻鯝魚群會溯溪到湖面,接受水流衝擊刺激來排卵,持續約3天產完卵後,整群回到湖裡,每年大約會上演3到4梯次「溯溪秀」。今天三民國小畢業生由校長林清輝帶領,騎腳踏車到龍潭湖鯝魚洄游地,進行愛鄉生態巡禮,教導學生學習鯝魚力爭上游的精神。

 

 

三民國小推動自行車紮根教學計畫,由吳宏謀議員、林成功前議員爭取縣府補助款;自行車設備來自於申請國教署樂活運動站計畫及天勤精機公司周晉弘董事長捐贈等。教練方面更邀請「106年全運會」自由車宜蘭首金—陳姿吟選手到校擔任越野車社團專業教練;學校體育課自行車教學則由李坤祥老師任教,今天也共同帶領自行車少年禮挑戰活動。

 

林清輝校長表示:畢業季適逢龍潭湖鯝魚溯溪產卵,感謝龍潭村李志文村長現地進行鯝魚生態解說,讓畢業生了解故鄉的自然生態,學習鯝魚逆流而上、力爭上游的精神,培養愛護環境,關懷鄉土的情懷。

2019年05月29日 宜蘭在地新聞 譚杰/礁溪採訪報導

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8_4-1_推動環境教育有功事蹟—辦理環境教育主題書展活動

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項目:108_4-1_推動環境教育有功事蹟—辦理環境教育主題書展活動

 

一、環保教育分析學校的資源回收跟三民社區的資源回收,一直都有志工在持續經營,沒有荒廢。今年,社區回收站回饋學校, 提供獎金,希望鼓勵努力在做環保的學生,也希望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態度與認知,規劃了「環境保育主題閱讀活動」,希望為環境教育盡一分心力。

二、預期目標:

 

1.認識自然的改變和人為的改變

2.認識可分解的垃圾和不可分解的塑膠製品

3.認識樹提供給人類的各式各樣產品

4.認識樹的珍貴及對環境的重要

 

三、活動時間108.03.01~108.04.31

 

四、活動內容

  1. 教學組:舉辦各項競賽,增進學生的參與:

    高年級:環保議題作文比賽

    中年級:環保議題繪畫比賽

    低年級:環保議題著色比賽

 

2.閱讀推動教師:辦理環保主題書展及閱讀:

在圖書館及靜思書軒辦理小型主題書展,展出書目:

(1)森林大熊,

(2)種樹的男人

(3)怕浪費的奶奶

(4)讓路給小鴨子

(5)樹真好

(6)春神跳舞的森林

(7)塑膠島

(8)挖土機年年作響

3.入班作「繪本導讀」:繪本,看似簡單,其實寓意深遠,如果沒有對話,沒有討論,可能無法感受作者的用心。所以由圖推老師主導,和學生一起讀一起聊:

  • 挖土機年年作響

    整本書沒有文字,只有七張從同一個角度、紀錄20年時間鄉村變了畫的畫作。作者要大人少說話,讓孩子透過觀察,發現這七張圖裡的改變。

    老師在這裡,只有引導「改變」,介紹自然的改變與人為的改變。

  • 森林大熊: 延伸「改變」的概念,大熊的森林被人類改變,大熊被要求在人類的環境裡工作,引導同理的心情和處境。
  • 塑膠島: 一座小島,上面充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塑膠垃圾。過境的動物們,無奈的適應和悲慘的境遇。作者輕輕的畫下動物們和塑膠纏鬥的畫面,人類的破壞 ,已經到了無力回天的地步, 動物悲慘的下場讓人感到 汗顏。

 

五、成果照片:

書軒是第一梯次主要展場,利用下課的時間,有著一群固定的孩子會進來參與活動。

圖書館是第二個書展地點,利用閱讀課,和班級老師協同,做有主題的閱讀。

 

六、省思與回饋

在圖書館持續書展的日子裡,有一群小朋友,因為活動的延續集點策略,有耐心的犧牲下課玩耍時間,選擇進入書軒,把書展的書看完。閱讀老師也在充分了解繪本內容後,和走進書軒的孩子互動,形成很棒的氛圍。接著展場轉移到書軒、教室,只因為環境教育主題真的很重要。

環境教育,一定要繼續,要讓孩子知道,這環境是他們要生活一輩子的地方,大家都有責任一起來愛護和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