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三民國小108年度推動環境教育特色及創新成果報告
項目:108_4-1_推動環境教育有功事蹟—辦理環境教育主題書展活動
一、環保教育分析:學校的資源回收跟三民社區的資源回收,一直都有志工在持續經營,沒有荒廢。今年,社區回收站回饋學校, 提供獎金,希望鼓勵努力在做環保的學生,也希望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態度與認知,規劃了「環境保育主題閱讀活動」,希望為環境教育盡一分心力。
二、預期目標:
1.認識自然的改變和人為的改變
2.認識可分解的垃圾和不可分解的塑膠製品
3.認識樹提供給人類的各式各樣產品
4.認識樹的珍貴及對環境的重要
三、活動時間:108.03.01~108.04.31
四、活動內容:
- 教學組:舉辦各項競賽,增進學生的參與:
高年級:環保議題作文比賽
中年級:環保議題繪畫比賽
低年級:環保議題著色比賽
2.閱讀推動教師:辦理環保主題書展及閱讀:
在圖書館及靜思書軒辦理小型主題書展,展出書目:
(1)森林大熊,
(2)種樹的男人
(3)怕浪費的奶奶
(4)讓路給小鴨子
(5)樹真好
(6)春神跳舞的森林
(7)塑膠島
(8)挖土機年年作響
3.入班作「繪本導讀」:繪本,看似簡單,其實寓意深遠,如果沒有對話,沒有討論,可能無法感受作者的用心。所以由圖推老師主導,和學生一起讀一起聊:
- 挖土機年年作響
整本書沒有文字,只有七張從同一個角度、紀錄20年時間鄉村變了畫的畫作。作者要大人少說話,讓孩子透過觀察,發現這七張圖裡的改變。
老師在這裡,只有引導「改變」,介紹自然的改變與人為的改變。
- 森林大熊: 延伸「改變」的概念,大熊的森林被人類改變,大熊被要求在人類的環境裡工作,引導同理的心情和處境。
- 塑膠島: 一座小島,上面充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塑膠垃圾。過境的動物們,無奈的適應和悲慘的境遇。作者輕輕的畫下動物們和塑膠纏鬥的畫面,人類的破壞 ,已經到了無力回天的地步, 動物悲慘的下場讓人感到 汗顏。
五、成果照片:
書軒是第一梯次主要展場,利用下課的時間,有著一群固定的孩子會進來參與活動。 | |
圖書館是第二個書展地點,利用閱讀課,和班級老師協同,做有主題的閱讀。 |
六、省思與回饋
在圖書館持續書展的日子裡,有一群小朋友,因為活動的延續集點策略,有耐心的犧牲下課玩耍時間,選擇進入書軒,把書展的書看完。閱讀老師也在充分了解繪本內容後,和走進書軒的孩子互動,形成很棒的氛圍。接著展場轉移到書軒、教室,只因為環境教育主題真的很重要。
環境教育,一定要繼續,要讓孩子知道,這環境是他們要生活一輩子的地方,大家都有責任一起來愛護和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