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二、教學與宣導活動

105.2.4.4辦理老鷹想飛講座

105.2.4.4宜蘭縣三民國小辦理老鷹想飛講座

日期:105.4.29

地點:本校視聽教室

參加人員:三~六年級學生

老鷹的減少除了對生態系統的健全造成影響,也使台灣人的在地文化記憶,在歲月更迭間出現了斷層。 好險我們這一代還可以藉由「老鷹抓小雞」的遊戲提醒我們老鷹的存在。不知道我們的後代,在抬頭看天空的時候,還有機會看到老鷹翱翔嗎? 我們希望透過影像說故事,鼓勵更多人一起關心台灣的猛禽物種,並看到猛禽和人類的相依性,傳達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概念。

老鷹想飛,(英文:Fly, Kite Fly),由梁皆得導演所執導的紀錄片。以「老鷹先生」沈振中老師追索老鷹生態的生涯歷程為影片核心,探討台灣黑鳶的生態處境。

經由台灣猛禽研究會支持,由研究者林惠珊帶領著原先參與的調查員、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的研究生及猛禽研究會會員等等,繼續普查黑鳶的族群,研究其生態行為。

梁皆得從1992年開始,便使用16mm電影底片記錄沈振中追尋黑鳶生態的點滴,長達20餘年之久。2013年由惠朋國際集團贊助下完成後製工作

老鷹先生」沈振中原為生物教師,投入觀察黑鳶生態的工作,1991年發現基隆外木山黑鳶群體因棲地遭受破壞而消失,觸動他發心,毅然決然放棄穩定的教職,全力投入觀察工作。他家徒四壁,靠著家族成員的支持,堅苦卓絕從事黑鳶保育工作,長達20年,直至2011年退休。

老鷹想飛」於2015年11月20日於院線上映。在2014年4月25日起,臺北市動物保護處便與台灣猛禽研究會合作,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播映「校園版」,並持續在各公私立機構、校園中辦理巡迴播映及演講。

屏東縣國際綠色影展於2015年10月24日播映,由於片中報導老鷹族群因為捕食因農藥死亡的鳥類,自身也因此中毒而死,當地農友林清源開始種植無毒紅豆,成立三十公頃的示範區

本校薛老師也是鳥類生態觀察者之一,秉著熱心無私奉獻,特地為我們的學生帶來一場精采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