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環保實務, 活動照片, 行政與管理

102_防災師資培訓研習

活動名稱:防災師資培訓研習

 

辦理日期:102814

 

舉辦地點:成功國小

 

參加對象及人數:學校承辦人員─學務組長

 

活動簡述說明:

 

照片說明:研習照片、簽到簿以及研習資料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成效評估:參與此項研習,讓老師可以增進防災的逃生知事,在進行演練時,更能使演練更完善。

 

學校環教特色, 教學與宣導活動, 校園環保實務, 活動照片, 行政與管理

102_有機、自然農耕研習

活動名稱:有機、自然農耕研習

時間:102下半年

地點:班級教室、開心農場

活動內容:學校利用行政院原民會的經費建立開心農場,利用有機、自然農法教授學生耕種蔬菜。因此聘請寒溪耆老到校教授有機以及自然農法。

活動照片:

成效評估:

一、學校從育土到養土到耕種都沒有用化學肥料、農藥。

二、耆老進行教學時,利用教學簡報教授傳統的儀式、農更的技術,最後進行開心農場的實際教學。利用有機化肥進行施肥,教導我們如何使土壤更肥沃。

三、經過這次的教學,讓所有老師增長了農耕的知識、技術,增進日後教授學生知識的基礎。

教學與宣導活動, 校園環保實務, 活動照片, 行政與管理

102_農村再生活動

活動名稱:農村再生計畫

時間:102下半年

地點:本校圖書室

活動內容:村民參與此計畫共96小時課程,內容為農村再生。村民參與此項計畫,並達到授課時數可以申請補助經費,進行農村再生。

活動照片:

成效評估:

一、社區本種植枇杷,因產業的移轉─礦產,導致農產品種植的沒落。

二、村民積極參與此項計畫,為的就是可以改善社區的農作。

三、根據出席率的統計,村民必定能夠達成計畫的門檻,為社區的農村再生。

教學與宣導活動, 教材

102_環境教育教案-跳蚤市場

宜蘭縣澳花國小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主題或單元名稱

 

「舊愛變新歡」跳蚤市場活動

 

配合領域

 

綜合活動

 

設計者

 

1.

 

適用年級

 

二年級

 

2.

 

教學節數

 

三節課

 

3.

 

主要教學資源

 

文字故事   DVD影帶   繪本  ˇ其他

 

 

相關能力指標

 

 

語文

 

C-3-1 能發揮說話技巧

 

C-3-2 能運用多種溝通方式

 

綜合活動

 

1-2-2-1 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2-1-2 欣賞與表現自己的長處,並接納自己。

 

3-2-1-7 參與各類團體自治活動,並養成負責與尊重紀律的態度。

 

3-2-2-4 參加團體活動,了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並能表達自我以及與人溝通。

 

3-2-3-5 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心得

 

3-2-4-8 認識鄰近機構,並了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重要。

 

生涯發展教育

 

2-2-1 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
3-2-2
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3-3-1 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

 

3-3-2 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家政教育

 

3-2-5 認識基本的消費者權利與義務。

 

 

 

教學目標

 

 

1.        能了解「舊愛變新歡」活動的意義。

 

2.        能衡量自己的需要,購買想要的商品而不浪費。

 

3.              能將活動情形用語言及文字表達,與同學和家人分享心得。

 

 

 

 

 

 

教學活動

 

 

 

 

 

一、準備活動

 

【活動一】全班分組,進行義賣活動準備事宜  (10’)

 

1. 教師依班級人數,讓學生分為四~五組,並依各自興趣專長分配工作。(物品登記、標價,繪製海報、場地布置、會場值班、記帳…)

 

2. 發通知單,請家長協助配合。

 

二、發展活動

 

【活動二】四月四日下午130各班帶至活動地點,準備開始義賣活動。 (1330~1430)

 

1. 各組同學依班級順序分配好擺攤位置,著手布置場地,陳列商品。

 

2. 依分配工作及值班時間,分工合作販賣物品及至其他攤位購買物品。

 

3. 教師觀察學生合作及參與狀況,適時給予協助與指導。

 

 

三、綜合活動

 

【活動三】  (14:30~15:10)

 

1. 將未賣完的物品歸還提供者,收拾場地,整隊回教室。

 

2. 各組結算所得,並核對現金與帳單上的金額是否相符。

 

3. 心得分享,記錄學習單

 

 

評量方式

 

1.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是否能熱衷參與活動。

 

2.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是否能和同組同學分工合作。

 

3.透過學習單,了解學生是否能了解活動的意義。

 

4.學生是否能認真完成學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