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健體5上課程計畫

宜蘭縣梗枋國小100學年度上學期 五年級
健體 領域教學計畫表

參考書目

1.如何與殘障朋友相處(民81):詹慶臨主編。臺北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2.兒童EQ的開發與培育—四至六年級學童教師手冊(民86):王秀園著。臺北縣: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3.洪濬正控球術(民89):洪濬正著。臺北市:道聲出版。

4.長大的感覺真好(民94):帕特生著,尹萍譯。臺北市:天下文化。

5.青少年性教育(民88):米莉亞姆.史塔帕特著,張彩銀譯。臺北市:笛藤出版。

6.元氣青春的神奇魔法(民95):楊宗蓉著。臺北縣: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性教育(民84):江漢聲、晏涵文主編。臺北市:性林文化。

8.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排球(民86):師大體研中心主編。臺北市:教育部。

9.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民86):許義雄譯。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10.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田徑(民86):師大體研中心主編。臺北市:教育部。

 

年級:五年級

科目:健體

學習目標

(一)引導學生了解增進人際關係的原則與方法,期盼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自信心,增進團體中的人際關係。
(二)透過身心障礙體驗活動,培養學生接納與尊重身心障礙同學的觀念,並能給予適當的協助。
(三)藉由快速移動傳球、變換運球速度,增進籃球技巧。
(四)設計多元的傳球、投籃等團體活動,幫助學生與隊友建立默契,同時演練基本急救技巧,以將傷害降至最低。
(五)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的變化,使其能接受成長過程,並對自己身體意象有正面的評價。
(六)透過躲避球運動,讓學生達成基本的擲、接、閃、躲技巧。
(七)學習排球發球和低手傳球的技能,表現身體的操控能力。
(八)引導學生了解交通事故傷害的嚴重性,培養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
(九)藉由蹲踞式起跑,增進身體的敏捷度。
(十)藉由拔河體驗,了解肌肉適能之重要性,並實際提升肌肉適能活動。

學習領域課程的理念分析及目的

旨在培養兒童健全身心,以促進其均衡發展,透過活動的過程,啟發兒童學習的興趣,藉由良好習慣和運動行為的養成,來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並指導兒童採取行動改善自己與他人的作息、安全、運動、休閒、環境等,讓學習成果與生活相結合,以奠定身心健全發展的基礎。
(一)引導兒童正確價值觀。
(二)重視個別差異,讓每位兒童都能發展自我。
(三)養成生活上所必須的習慣和技能。
(四)發展各種互動能力。

教學材料

翰林版國小五上健康與體育

教學活動選編原則
及來源

(一)善用觀察、發表、操作、體驗、示範演練、參觀、訪問、調查、遊戲、欣賞、角色扮演、反省、思考、讚美肯定、討論、綜合方法等方法引導學習。
(二)利用聯絡教學及統整教學,擴大學習領域。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主題

單元名稱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六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第一週

8/29~9/2

單元一、伸出友誼的手    

活動1 培養健全的生活態度、活動2認識新朋友

6-2-3參與團體活動,體察人我互動的因素及增進方法。
6-2-5了解並培養健全的生活態度。

活動1培養健全的生活態度
1檢視自己對團體生活的看法
2培養健全的生活態度
活動2認識新朋友
1與人相處時,能避免偏見的形成
2知道增進友誼的方法

活動1 培養健全的生活態度
活動一:討論對於團體生活的看法
1
教師說明在團體中遵守規範、與人合作,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及積極樂觀的態度,這些都是人生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2
請學生閱讀課本內容並說明哪些是正面的想法?哪些是負面的想法?哪些正面的想法可以幫助自己快樂的生活和學習?
3
教師歸納並鼓勵學生表現友善、合群的態度,以贏得團體的認同與接納。
活動二:檢視自己的生活態度
1
教師說明: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都不同,如果能從正面方向思考問題,努力學習、勇於調整,就能開創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2
學生閱讀課本內容並思考自己生活態度。
3
請學生發表個人之生活態度,並反省自己仍待改進之處
4
教師歸納: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態度及與人互動的方式,在相處的過程中應學習尊重及包容,對於他人善意的建議,用開闊的心胸予以接納,懂得用正向的思考方式及態度面對問題,會讓自己過得更愉快
活動2 認識新朋友
活動一:討論偏見形成的原因
1
請學生逐一討論圖中的人物,其想法是不是正確?為什麼?
2
教師整理學生發表的看法,並歸納說明。
活動二:討論增進友誼的方法
1
教師說明要發展較深刻而持久的友誼須注意哪些原則。
2
學生發表自己認識哪些新朋友,並說出他們的姓名及優點。

3

活動1 培養健全的生活態度
健全生活態度的範例

活動2 認識新朋友
偏見的實例

自我評量
參與度評量
發表

【人權教育】1-2-5察覺個人偏見與歧視態度,並避免偏見與歧視之產生。
【生涯發展教育】3-2-4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第二週

9/5~9/9

單元一、伸出友誼的手    

活動3 天生我才必有用、活動4 將心比心

6-2-1分析自我與他人的差異,從中學會關心自己,並建立個人價值感。
6-2-3參與團體活動,體察人我互動的因素及增進方法。

活動3天生我才必有用
1肯定自己的優點和特長
2建立個人價值感

活動4 將心比心
1能體會身心障礙者所遇到的困難和不便
2願意尊重和關懷身心障礙者

活動3天生我才必有用
活動一:肯定自己的優點和特長
1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有哪些優點和特長?並且練習說一段話來肯定自己的表現,為自己加油打氣。
2
教師整理學生所發表的看法,並歸納說明。
活動二:閱讀及發表感想
1
請學生閱讀課文中所舉的奮鬥例子,並發表閱讀後感想。
2
教師整理學生所發表的看法,並歸納說明。

活動4 將心比心
活動一:同理身障者的困難與感受
1
請學生就曾經聽過、看過,有關身心障礙者自我奮鬥的感人故事作發表。
2
師生共同分享聽完故事後的感想。
活動二:認識無障礙設施
1
討論無障礙設施的必要性及維護的方法。
2
教師強調硬體設備只能增加身心障礙者的順利感和獨立程度,更重要的是身邊的人以接納和真誠的態度,與身心障礙者相處。
活動三:進行「如果有一天」活動
1
教師視時間及場地,進行殘障體驗活動。
2
活動後,請學生發表感想與心得,並共同討論不同類型的肢體障礙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不便。
活動四:討論如何與身心障礙者相處
1
請學生閱讀課本內容,針對不同的情境提出看法。
2
教師進行統整。

3

活動3天生我才必有用
歷史偉人或知名成功人士,克服困境的故事

活動4 將心比心
1眼罩
2球
3水桶

自我評量
發表

【人權教育】1-2-2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性別平等教育】1-3-4理解兩性均具有分析、判斷、整合與運用資訊的能力。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第三週

9/12~9/16

單元二、籃球樂趣多    

活動1 跑傳、運球變化多

3-2-2在活動中表現身體的協調性。
3-2-3在遊戲或簡單比賽中表現各類運動的基本動作或技術。

1學會移動傳球、原地運球及在行進間換手運球
2學會運球轉換方向及變換運球節奏

活動一:手眼協調訓練
1
此活動重點在於「反覆做兩球傳接動作」,應提醒學生傳球速度不宜過快,讓接球學生措手不及。
2
五名隊員應掌控傳接球速度,才能讓活動進行順暢。
活動二:合作無間
此活動首要重點在於「傳接的準確度」,「加快跑傳速度」為次要目標,若學生為快速到達目的地,而未將動作做確實,甚至讓球落地,則將降低練習效果。
活動三:原地運球練習
1
左(右手)運球:呈弓箭步、身體微彎,球體落在左前方(右前方),眼睛直視前方,手臂跟著球體上下運球。
2
左右手運球:呈弓箭步、身體微彎,球體落於兩腳之間,手臂跟著球體上下運球。
活動四:行進間運球
1
左、右手運球:採用高姿勢運球,雙腳小跑步,以左、右手運球,將球運在前進的方向,約左、右腳前方外側。
2
學生於行進間運球,應養成眼睛不盯球,注意前進的方向。
活動五:運球接力
1
學生依據教師指定來回運球的方式操作(運球方式可改變)。
2
學生均分為數組,依據教師指定動作來回運球,於運球區域置放折返標示後返回,比賽哪一組最快完成。
活動六:曲線運球
隨著學生技能的熟練,可拉近角錐的距離,增加換手運球難度。

3

籃球

自我評量
實作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1-2-2瞭解兩性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性別平等教育】2-2-4學習在團體中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性別平等教育】3-2-1學習尊重兩性的行為。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第四週

9/19~9/23

單元二、籃球樂趣多    

活動2 我是神射手

3-2-2在活動中表現身體的協調性。
3-2-3在遊戲或簡單比賽中表現各類運動的基本動作或技術。
3-2-4了解運動規則,參與比賽,表現運動技能。

1學習雙手投籃的技巧
2學習投擦板球與空心球的技巧

活動一:雙手定點投籃
1
兩人一組,相距約五公尺。
2
利用相互對投的方式,練習持球投籃的姿勢,並找出投球的最佳路徑。
活動二:擦板球及空心球投籃練習
1
教師於籃框前分別指導擦板球及空心球的投籃動作技巧。
2
學生分組練習擦板球及空心球投籃。
活動三:三點交替投籃
1
此活動為上一活動之延伸,會加入跑位的動作。
2
教師宜多讓學生練習,直到學生都熟悉跑位動線為止。
活動四:挑戰自我
1
鼓勵學生站在不同區域投球,以練習在各個不同定點投球的穩定性。
2
將全班分成數組,各組依教師指導進行「挑戰自我」活動。

3

籃球

自我評量
實作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1-2-2瞭解兩性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性別平等教育】2-2-4學習在團體中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第五週

9/26~9/30

單元二、籃球樂趣多    

活動2 我是神射手、活動3 運動傷害與處理

3-2-2在活動中表現身體的協調性。
3-2-3在遊戲或簡單比賽中表現各類運動的基本動作或技術。
3-2-4了解運動規則,參與比賽,表現運動技能。
5-2-5探討不同運動情境中的傷害預防及其處理。

活動2 我是神射手
1學習雙手投籃的技巧
2學習投擦板球與空心球的技巧

活動3 運動傷害與處理
1能了解急性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
2能知道如何降低運動傷害的發生機率

活動2 我是神射手
活動五:先馳得點
1
教師說明遊戲規則。
2
請學生分組進行「先馳得點」遊戲。
活動六:步步為營
1
教師說明遊戲規則。
2
請學生分組進行「步步為營」遊戲。

活動3 運動傷害與處理
活動一:經驗分享
1
請學生發表自己曾經發生過的運動傷害狀況。
2
請問學生當時是否有做緊急處理。
活動二:如何預防運動傷害
1
教導學生「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2
教師說明適合打球的襪子:
(1)
材質的選擇:棉及尼龍混紡製成,襪底加厚的中統襪。
(2)
下水洗過:新襪子會造成腳的滑動導致受傷,所以最好洗過再穿。
(3)
如果時間緊迫,可以反穿以增加襪子的摩擦力。
活動三:急救處理
1
運動傷害的緊急處理步驟。
2
讓學生實際操作、演練。

3

活動2 我是神射手
籃球
活動3 運動傷害與處理
1扭傷相關圖片
2繃帶

自我評量
發表
實作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1-2-2瞭解兩性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性別平等教育】2-2-4學習在團體中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家政教育】3-2-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政教育】3-2-4熟悉並表現合宜的生活禮儀。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六週

10/3~10/7

單元三、成長的喜悅    

活動1 男女大不同、活動2 我長大了

1-2-4探討各年齡層的生理變化,並有能力處理個體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變。

活動1 男女大不同
認識青春期身體的變化,並能用健康的態度面對

活動2 我長大了
1明瞭為何會出現夢遺
2了解為何會有月經
3知道經期應注意的事項

活動1 男女大不同
活動一:發表青春期身體的變化
1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日記內容。
2
討論成人與小孩在外觀上的差異。
3
教師說明青春期出現的時間,以及青春期會產生的身體變化。
活動二:說明面對青春期的態度
1
請學生發表在同學或朋友之中,目前已出現哪些青春期的特徵。
2
教師說明面對青春期的正確態度。
活動三:分享青春期的感受
徵求同學分享出現青春期特徵的感受及因應方法,教師進行統整。

活動2 我長大了
活動一:青春期的健康生活
1
請學生發表長大的感覺。
2
教師歸納並鼓勵學生遵行健康的生活習慣,幫助自己愉快迎接、順利度過青春期。
活動二:認識夢遺
1
教師說明夢遺形成的原因及處理方式,以及保護生殖器官應注意的事項。
2
教師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觀念,並說明這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歷程。
活動三:認識月經如何形成
1
請學生發表曾聽過哪些有關月經的事。
2
請學生發表對長大的感覺,並說明有哪些事讓自己覺得開心?哪些事覺得麻煩?
3
老師講解月經的原理及相關知識,並讓學生發問。
活動四:柔軟操
教師說明「柔軟操」可減緩經期時的不舒服感,並且向學生講解其正確的做法。
活動五:介紹經期的注意事項
1
教師說明經期的保健方法。
2
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衛生棉及處理方式,學生進行分組練習。

3

活動1 男女大不同
青春期身體變化資料

活動2 我長大了
1男女青春期的保健資料
2與衛生棉相關之錄影帶或投影片
3衛生棉數片

自我評量
發表
資料蒐集
實作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2-3-1認知青春期兩性的發展與保健。
【性別平等教育】3-3-6主動探索青少年文化和身體意象﹙例如:身材、體型、服飾等﹚的關係。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第七週

10/10~10/14

單元三、成長的喜悅    

活動3 青春補給站、活動4 珍愛自己

1-2-1辨識影響個人成長與行為的因素。
1-2-4探討各年齡層的生理變化,並有能力處理個體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變。
2-2-2了解營養的需要量是由年齡、性別及身體活動所決定。

活動3 青春補給站
1明瞭飲食對生長發育的影響
2選擇合適的飲食

活動4 珍愛自己
1能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2能了解青春期社會關係的改變
3能在青春期做適切的裝扮

活動3 青春補給站
活動一:分享對未來體型的期望
1
請學生發表曾經聽過哪些增高、減重的方法。
2
請學生依目前的體型發表對自己的期望。
3
教師鼓勵學生養成均衡飲食的好習慣。
活動二:說明青春期的飲食原則
1
請學生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並說出改善的方法。
2
教師提醒學生:飲食應注意定時、定量。

活動4 珍愛自己
活動一:青春期的改變
1
請學生發表進入青春期會有哪些特徵,並記錄在黑板上。
2
教師說明青春期除了生理改變,心理的變化與人際關係的改變也是重要的特徵。
活動二:青春期的心情
1
教師補充學生未提到的心理特徵,並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師歸納青春期的心理變化,說明這些改變都是正常的,應該學習以正確的態度面對這些改變,讓自己的成長更喜悅。
活動三:帥哥酷妹停看聽
1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及發表時下流行的裝扮,記錄在黑板上。
2
教師引導學生針對身體改造進行討論。
3
教師歸納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外形,不需要盲目跟從他人做一些身體的改造。
活動四:接受自我、肯定自我
師生共同討論要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之美。

3

活動3 青春補給站
學生的身高體重紀錄

活動4 珍愛自己
1心理特徵圖卡
2傷口發炎圖卡

自我評量
參與度評量
發表
實作評量

【性別平等教育】1-3-2瞭解兩性生涯發展歷程的異同。
【性別平等教育】3-3-1學習分享兩性的成長經驗。
【家政教育】1-3-4了解均衡的飲食,並能分析自己的飲食行為。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八週

10/17~10/21

單元三、成長的喜悅    

活動5 千面女男

1-2-5檢視兩性固有的印象及其對兩性發展的影響。
6-2-1分析自我與他人的差異,從中學會關心自己,並建立個人價值感。

1能覺察性別刻板印象
2了解兩性的心理與能力沒有明顯差異
3能成為剛柔並濟的人

<span style="font-f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