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研習

103年度生活課程教師專業成長12小時培訓研習 講義資料

※103年度生活課程教師專業成長12小時培訓研習 講義資料請按此連結:103生活課程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講義資料(全).docx

※《成長的喜悅》相關學習單,請按此:成長的喜悅 學習單

※《教科書分析與主題教學》簡報檔,請按此:教科書分析與主題教學 蕙萍 

 

                                 生活課程輔導小組敬上

到校服務

1030305大同鄉巡迴服務

此次大同鄉巡迴服務,鄉內大同、四季、南山、寒溪等各校皆能派員參加,參與相當踴躍,值得肯定。鄉鎮的巡迴模式,提供了現場老師與輔導員直接互動的機會。此次巡迴參與老師表示肯定,輔導員帶著現場老師檢視教科書,並將教學流程與評量活動間的關連性說明清楚,就像帶著大家一起備課一樣,收穫滿滿。

壹、活動照片

大同國小胡文聰校長蒞臨指導

生活課程重要事項宣導說明

小組討論檢視教科書

惠美輔導員之色彩案例分享

振倫輔導員說明有效教學策略

怡芬輔導員分析多元評量精神

 貳、服務流程

一、宣導事項:

(一)生活課程教師專業成長研習12小時培訓研習說明

(二)生活課程的授課方式,建議以導師授課為主,若需多人共同授課,建議以主題單元做為分配的考量。

(三)宜蘭縣教學與評量平台說明及生活課程多元評量樣態分析

(四)網站分享:

1.生活輔導小組網頁(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5)

2.生活課程教與學(http://www.life-curriculum.org/home/5)

(五)《生活課程「評」「教」到》工作坊研習將於3月7日在光復國小開始課程,歡迎老師們踴躍報名參加。

二、有效教學暨多元評量探究

(一)暖身活動

1.先請老師檢視康軒版教科書色彩單元的脈絡安排。

2.請老師思考一下,這樣的教學活動安排,孩子學會了什麼?

3.課本安排了那些評量活動?

4.評量與教學活動間的相關性?

━>透過這樣的思考模式,希望老師可以檢視:

(1)孩子應該學會的能力是什麼?

(2)要學會這樣的核心能力,會怎麼安排教學活動?

(3)如何評量學生學會這樣的能力?

(二)案例分享

1.案例分享「色彩在說話」。

2.請老師紀錄「色彩在說話」案例中,運用的有效教學和多元評量方式。

(三)有效教學分析

1.與會教師發表從「色彩在說話」案例所見之有效教學策略。

2.對照彼此紀錄的內容有哪些雷同處或差異性。

3.輔導員歸納有效教學定義、策略。

4.「色彩在說話」案例有效教學分析

(四)多元評量分析

1.「色彩在說話」案例多元評量分析

2.單元總結性評量作品、基規準說明。

叁、參與教師意見回饋

一、good! Very good!

二、教學課程設計很用心。

三、更了解多元評量方式。學到生活課程融入教學方式。落實真實情境的直接經驗分享。

四、分享教學過程,收穫頗大。用心教學的精神。教師要能創思對學生有效的教學課程。

五、又是一次精彩的分享,受益良多。

六、完整的單元展現,對現場教學的老師幫助很大。

七、分享實際教學流程讓我們能重新思考教學重點。

八、分享的很好。

九、感謝分享色彩的教案。

十、生活課程輔導團真的很用心,每次上課都學到很多,完全不會無聊。

十一、精彩、認真。

增能研習

遲來的感謝….獻給102年度參與生活課程多元評量6小時研習的老師們!

今年度,因應教育部辦理多元評量的教師增能研習,生活課程輔導小組規畫了兩階段的多元評量研習課程。暑假時的第一階段課程,以多元評量內涵及實務分享為主,包括以生活課程為主的高層次紙筆測驗、歷程擋案評量、多元評量設計實務等;12月份的第二階段課程則分溪南、溪北場,由參與第一階段的老師們,進行多元評量教學實踐分享。

對老師們來說,這一場研習很「硬」,因為很少有研習後還需寫作業的。對輔導小組來說,內心也是充滿的忐忑不安,擔心著忙碌的老師們,能否在繁忙的校務、級務中,撥出時間紀錄多元評量的教學實踐歷程。因此,當收到由四結國小的淑霞老師、千慧老師所寄來的第一份作業《奇妙的聲音》,難忘當時內心的興奮、激動,詳讀兩位老師的教案後,更是感動於他們在實際教學中落實多元評量並且深刻的紀錄下整個教學歷程。

隨著繳交作業期限的到來,一封封通知參與老師交作業的信件,鼓勵老師們不要放棄、繼續努力完成作業的信件,我想收到我不斷提醒信件的老師們壓力一定很大,但也有幾位老師真的堅持到最後一刻,完成作業。看到陸陸續續寄回來的作業中,每一組除了教學流程及評量說明、也都附上教學照片,從這些詳實紀錄的作業中,感受到老師們在課堂中努力的實踐,為這一群認真的生活課程教師感到佩服。

在第二階段的分享中,老師們精彩的教學與多元評量的實施,每一組都各有特色,也提供大家很多的教學想法。印象深刻的是《泡泡真有趣》這一組三位老師—壯圍國小的純貞老師、大溪國小的麗凰老師、湖山國小的淑媛老師,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精神,彼此都以吹泡泡為題,先後在各自的班級中進行教學,彼此間互相分享教學的進行、研討如何進行教學的修正。三位原本陌生的老師,在這次研習中結緣,成為教學好夥伴,相當難得。

很感謝這一次完成多元評量實作作業、貢獻智慧結晶的老師們,因為這群老師們努力的完成作業、無私的分享教學歷程,讓每個研習參與者都帶著不同的收穫、能量回到教學現場繼續努力,這樣的研習,真的好精彩。

多元評量教學實踐實作

教學主題

教學設計者

泡泡真有趣

壯圍_張純貞、大溪_林麗凰、湖山_何淑媛

大樹大樹我來了

梗枋_鄭菊元

奇妙的聲音

四結_林淑霞、廖千慧

光影好好玩

中山_張菁芳、陳春月

校園大發現

新生_林正雄、龍潭_許友玫

好玩的飛行玩具

黎明_林智情劉雅瑜周力蓁林宜萱陳冠穎

吹泡泡真有趣

碧候_洪惠珊

我的社區生活

清溝_黃麗卿、學進_藍珠瑜、中興_趙桂芳

※多元評量案例實作分享之回饋意見:

1.「泡泡真有趣」:教師認為此主題有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在工具的蒐集中,偏鄉地區學生準備素材不足,教師協助搜尋日常生活的用具,讓課程更易進行。針對「用不同到具吹出泡泡」的評量,若兒童能掌握吹泡泡工具具有封閉特性,可不必以找出的數量來評定學生優劣表現。

2.「大樹大樹我來了」:透過撿拾校園的落葉將其分類接龍排列,讓學生認識與發現並察覺葉子的形狀、大小的不同,進而發現現在學校落葉最多的樹葉是哪一種(感受季節的變化)。此份案例仍在發展中,鼓勵老師持續努力,最後若如預定以「演一棵樹」的評量活動,建議可以小組合作方式,表現出所觀察之樹的特徵。

3.「奇妙的聲音」:以聲音在哪裡、聲音變變變、音樂的饗宴三個教學活動,從蒐集聲音、創作聲音到演奏自製樂器串聯整個主題課程。評量項目「合奏注意事項」,評量項目較多,可使用分析型評量基規準,在進行評量時較易操作。教學老師相當用心,完整詳細記錄教學省思,值得學習。

4.「光影好好玩」:捕捉校園中的影子,讓學生去發現影子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現象,透過影子變身秀中跟孩子討論光線強弱影響其物品的清晰度。彩色光影活動相當有創意。總結性評量的「光影造型作品」主要評量基規為作品的黏貼、製作能力,可再呈現對習得的光影概念的能力評量活動,將是相當完整的教學與評量之活動。

5.「校園大發現」:在活動設計中利用探索、訪問的方式,讓學生透過自己的感官去探索自己的學校,並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師長、同學互相表達與分享。針對合作評量的部分,亦可透過學生自評或同儕互評,獲得學生更多元的學習評量證據。

6.「好玩的飛行玩具」:教師在實施多元評量時發現在以設立基規準的方式來評定學生的學習表現,讓老師能更明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

7.「吹泡泡真有趣」:老師自省上課節數有限,學生玩的不過癮。生活課程可順著孩子的興趣,進一步引發其觀察探究的能力。在評量基規準的設立上,吹泡泡技巧及創意故事畫可分開評量,不必合併。

8.「我的社區生活」:帶領兒童認識、探索社區機構及使用。可統整整個學習活動安排總結性的評量,再設定評量基規準。

※參與此次研習老師們的回饋意見:

一、研習課程規劃的意見:

(第一階段4小時/多元評量設計實務、第二階段2小時/實作分享)

1.之前參與教專的課室觀察與檔案的建置過程中,依校本規準設計與文領域課程與實作;這一次的多元評量研習,從理論架構去釐清評量規準的意義與目的之後,在生活課程的教學上,能更清楚在單元的活動進行與銜接上,孩子所展現出來的能力表現之代表意義。

2.多了分享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經驗,很棒!

3.了解多元評量的意義與目的!

4.將研習課程規劃成二階段,對於教學現場的老師而言,有其實用性及必要性,可以提升教師的學科教學能力—第一階段。還可以藉由實作過程修正教學、改進歷程—第二階段。

5.第一階段的內容和生活課程的其他研習有重疊,有點”太補”了。第二階段的分享能和各校老師課程交流,收穫很多

6.在第一階段4小時多元評量設計實務的研習中,講師們設計了很多精彩的內容,但礙於時間的關係,很多案例沒有分享到,感覺很可惜。

7.兩階段的研習是理論加實務的操作。評量的設定經由討論,活動的設計更切合孩子的真實表現,讓孩子更懂得生活。實作分享時間可再加長。

8.此次研習很貼近教學現場老師的需求,尤其新手的我。從惠美老師及明素主任解釋多元評量設計實務,到實作分享,真的很用心。

9.第一階段—知道生活課程的多元評量相關資訊,謝謝!第二階段—實作分享,知曉他校在不同單元的教學方式方法。

10.感謝主辦單位的規劃,讓教學者的實務經驗得以分享,真正落實學習的意義。

11.參加過很多研習,第一次需要交作業,因同組的老師彼此還不認識,開學後工作忙,接到mail說教案難產,又無法共同討論,就產生放棄的念頭,真是不好意思啦!

12.我認為生活課程規劃的目的應首在補教材之不足,以減少每單元備課的時間,讓老師容易上手,是學生的福氣。

13.經過討論後的教案,更能了解城鄉差異,所應注意的事項。

14.實作真的需要多次練習,時數好像不太夠。

15.如果時間上許可,很想聽聽其他老師教學歷程,分享教學經驗。

二、參與此次多元評量六小時研習的心得、收穫:

1.今天各組的實作分享,讓自己一個下午就及取各個常見的生活課程單元的教學妙方。也在老師們訂定評量規準的設計上看見大家的思考脈絡。獲益良多!

2.聽各組分享教案,受益良多。增加運用在課程中的技巧。

3.看到一些精采的教案。

4.此次研習規模並不大,時間也不長,但,小而美。雖然是「必修」課程,但是不會讓人想逃跑。負擔也不致於太重。最具體的收穫是:將「評量規準」放在心上,認真的去琢磨,願意去試試看。

5.大家都很認真,將研習圓滿結束。

6.能夠重新審視教學評量的多元價值並藉由老師們的分享,得到不同啟發。

7.走過六小時的研習,將實務落實到教學中,在反思設計本身的架構,對老師有實值得助益,讓教學品質更佳,學生收穫更多其他夥伴的成果分享十分實用。透過輔導員的角度去作細部的探討和分析,相當有意思。

8.了解多元評量的設計以及應用在教學中的方式及實施,分享各老師的想法很棒!

9.使自己教學更活潑、評量更多元,學生更喜歡上生活課程。

10.這次的研習認識他校的老師,有這次的經驗與其他老師交流是非常好的經驗。

11.能聽到各校低年級老師教學的分享,能提供教學活動內容在設計實的想法,或者教學後的省思,做為以後的教學省思並修正教學的活動。

12.透過實際的教學設計與執行規劃,更能去剖析教學上的迷思,感覺很棒!並聽到、看到先進們的成果,更能補強自己的不足,也學會了由更多層面去看待教與學。Good!感謝生活輔導團的老師們!辛苦了!

13.雖然交作業讓自己花了很多時間,但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收穫很多,因為學生在老師的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學到很多知識。

14.對多元評量的概念,透過討論與分享,概念可以更釐清

15.從實作分享中能和有相同經驗的老師們此討論,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覺得收穫良多。

16.看見課程可以進行的方向、方式

17.感謝學習夥伴的熱烈討論,讓我學習很多。

18.回去自己寫,沒人可討論,比較困難。自己實作在課堂上,雖然不完美,但也有小小的成就感!J 實作分享可以聽其他老師的教學分享和建議,很棒!

19.能與夥伴們共通溝通教學上所遇到的困難,尋找解決方法、交換教學心得,是最大的收穫

三、其他想法:

1.大家都很認真!超棒的!

2.實作分享的部分令人激賞、欽佩,是一段快樂時光。

3.「共同備課」會是讓課程精彩,達成多元評量的關鍵因素。

4.跨校的討論分享令人驚艷,共同備課也令人期待。參與此次研習感受到的不僅是教學技巧及多元評量設計,還有教學者的熱忱和用心,十分精彩。

5.感謝生活課程輔導員舉辦這樣的研習,提升老師教學及評量能力

6.生活課程首重實作,希望每次的研習都可得到許多〝帶的走的能力〞。

7.智情老師說的小書研習,會再辦一次嗎?

8.可以辦理更多的研習,讓珍貴的經驗可以彼此分享

※第一階段研習實況:

研習規畫及課程說明

課程一《高層次紙筆測驗》

課程二《歷程擋案評量》

課程三《多元評量設計實務》

分組進行多元評量規畫及基規準設定

各組分享規畫架構及評量基規準

 

※第二階段研習實況(溪北場):

冠穎老師介紹學生從家裡帶來不同的塑膠袋,剪出降落傘的形狀。

淑媛老師跟學生討論吹泡泡需要的準備工具與分配攜帶物品

惠美輔導員跟老師說明評量基規準的設定與需注意的事項

春月老師分享探究把玻璃紙放在燈影的照射下的光影效果。

菊元老師介紹透過觀察比較接龍讓學生對樹的落葉有不同的了解與認識

輔導員對於各組的報告內容給予回饋

 

※第二階段研習實況(溪南場):

好康資源分享—生活課程多元評量案例集

惠珊老師分享吹泡泡主題教學

參與老師們的交流對話

麗卿老師分享社區的主題教學

怡芬輔導員分享自己的社區教學經驗

明素輔導員提出以清溝國小附近有菜市場、超市、便利商店,可帶領孩子深入探究比較。

增能研習

延續感動的一場研習…

昨日受邀至黎明國小參加校內所舉辦的手工書教學分享研習,任教於低年級的智情老師在今年暑假參與了宜蘭縣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輔導小組所舉辦的活化教學研習「手工書製作及在生活課程中的運用」之課程,回到學校後與學年老師分享研習內容,學年老師們一同製作手工書,並將手工書落實於課堂教學中。此次校內周三進修活動,就是由她們分享精彩的手工書教學應用。

研習一開始,由智情老師透過簡報、照片檔,分享暑假參與研習之心得。生活團貼心的準備各項材料,加上講師台北市內湖國小鄭安修老師專業的分享手工書在生活課程中的運用,讓她相當感動。

智情老師分享之簡報及影像檔如下:

手工書的製作與運用—實務.ppt

 

接著智情老師分享了她回到班級後,運用手工書做為班級經營的策略,將老師頒發給學生各項表現優良的小獎狀,例:圈詞王,成語王……收集在學生個人的手工書中,再給學生自省,家長及安親班老師回饋,讓學生在這樣的勉勵下,更努力於各項學習活動。

 

 

同學年的晴如老師則分享繪本小書的創作指導教學,孩子們以「長長的」為題,創作了一本本生動的小書,孩子們也充滿期待的預約了第二本書的創作。

 

最後分享的雅瑜老師,除了「長長的」繪本,更發展出「圓圓的」等各種主題繪本創作,也提供個人在手工書融入教學的經驗。智情老師為了重現暑假參與研習時的感動、讓老師感受當時的生活團的貼心,也特地準備了打洞書製作的材料,讓參與的老師們現場也完成實作,可以帶回一本簡易的手工書。

 

感佩智情老師在校內散發能量,學年群彼此分享、彼此支持的氛圍讓人感動,有夥伴可以一起共同為教育努力著真好!

 

到校服務

102.10.02南澳鄉巡迴服務

感謝南澳國小行政團隊協助承辦此次活動,更感謝熱情有活力的南澳鄉生活課程老師認真參與此次巡迴服務,與你們ㄧ同精進生活課程教學,感覺真棒!

壹、活動照片

南澳國小教導主任的開場鼓勵。

惠美輔導員進行案例分享。

暖身活動的小組討論。

暖身活動的小組討論。

明素輔導員參與小組討論,互相分享教學現場的經驗。

老師透過小組合作,寫出自己對色彩教學的有效策略

小組討論完成後,成員樂於分享自己的創新教學與經驗。

美虹輔導員用心準備多元評量資料,讓老師了解其意義及重要。

 貳、服務流程

一宣導事項:        

(一)《生活課程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培訓課程宣導

(二)教學與評量平台介紹、多元評量樣態分析。

二、有效教學暨多元評量探究

(一)暖身活動

1.色彩課程發想:兩兩一組,先紀錄於白紙上。

2.簡述三家教科書關於色彩單元的脈絡安排。

(二)案例分享

1.案例分享「色彩在說話」。

2.請老師紀錄「色彩在說話」案例中,運用的有效教學和多元評量方式。

3.分組討論從「色彩在說話」案例所見之有效教學策略,並寫在便利貼裡。

(三)有效教學分析

1.與會教師發表從「色彩在說話」案例所見之有效教學策略。

2.對照彼此紀錄的內容有哪些雷同處或差異性。

3.輔導員歸納有效教學定義、策略。

4.「色彩在說話」案例有效教學分析

(四)多元評量分析

1.生活課程多元評量精神、內涵說明

2.「色彩在說話」案例多元評量分析

三、小組省思:請老師討論參與此次巡迴服務後對教學想法的改變。

從一開始對色彩課程的發想、介紹教科書中所安排的色彩教學,到輔導員所研發的案例分享、有效教學及多元評量運用分析後,請各組討論並發表對教學脈絡設計的省思和補充新發想。

叁、參與教師意見回饋

一、如何將課程上得活潑又貼近生活,是往後教學要做的努力。

二、「教案分享」從中學到很多小技巧,可以從中稍作調整會更豐富。教學小技巧如改編歌詞、媒材工具(相機)、觀察異同部分等,謝謝老師的分享。

三、將課程中的教材,從生活中去延伸。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可由老師的教學設計達成目標。

四、學習共同體。學習不再是等待與接受。多元評量的呈現,讓評量與教學脈動吻合。

五、提供案例分享,令人反思自己的教學。

六、落實生活即是教育。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專業需不斷的精進,才有新知識,才有新方法。

七、辛苦了!謝謝!

八、老師的分享很實用!

九、看到輔導員的分享,都會對自我教學產生省思及期許。藉由實例分享較能理解課綱精神與評量的內容及方式。

 

增能研習

102年度生活課程教師專業成長研習—主題教學實作成果海報

今年暑假一連辦了三梯次的生活課程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兩天精實的課程中,最讓人「驚艷」的就是最後一堂的「主題教學實作與分享」課程,老師們的合作能力、創意,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出來,令人佩服。這一課程反應了老師們對生活課程的認知,也是這兩天課程的成果驗收。課程規畫從一開始的「課綱精神與敎學實踐」然後是「主題教學與教科書分析」,再到「主題教學分享與分析」,最終希望能培養老師進行主題教學的能力,達成課綱精神—以兒童為主體、培養生活能力、多面向的目標。

三梯次的培訓課程,總共規劃了32個主題教學,大致分成了「學校與開學」、「大自然」、「社區」、「玩具與遊戲」、「米食」、「色彩」、「吹泡泡」、「節慶活動」、「紙張」等九個類別,以下為各組實作海報,提供作為現場的生活課程教師們在思考生活課程主題教學時的參考資料。

不管進行哪一個學習主題,記得生活課程五大能力主軸—探索與體驗、理解與欣賞、表現與運用、溝通與合作、態度與情操,要讓孩子們在真實情境下充分探索、體驗,從中建構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各項能力,再透由文字、語言、肢體、音樂的方式表現所學,在學習歷程中與他人溝通合作的學習經驗,進而培養出應有的態度情操。

拋開電子書、紙上談兵,帶著孩子一起出發探索去吧~~~

(一)與學校、開學相關主題

吾愛吾師:寒溪(陳金山、鄭韻慈);(學進)吳美惠、藍珠瑜、馬秀惠;(過嶺)簡珮媜;(澳花)李俐瑩、林淑真

(光復)王柏蓉、鐘念慈、李玟靜、林芳萍、陳美雲、蕭蕙雯、何佩珊

我是新鮮人:(北成)李美珠、許玉育、王盈清、黃冠瑋、張月霞、林麗麗、邱怡瑄、賴顥勻

○○鄉見歡:(新生)陳玉如;(黎明)張美滿、陳嘉虹;(北成)張瓊月、官美君、陳珮琪;(公正)郭鳳茹;(冬山)高淑玲、吳陸英

我想認識你:(黎明)黃小芬、楊逸湘、游惠君、林靜宜、劉恬方、廖安貞

校園小玩家:(憲明)黃佳玲;(大洲)游文君;(大同)鄭靜芳、劉雅琴;(大溪)葉文晶;(廣興)張靜宜、藍珮文;(古亭)張雅惠

認識新學校:(成功)吳玉桂、林玉圓、吳玉蘭、楊智惠;(學進)廖孟慧、戴皖華

(二)與大自然相關主題

1.季節

冷暖知多少:(南山)李淑君、李紫君;(龍潭)李瓊瑤、游青芬、莊惠雯;(蘇澳)林靜樺

溫暖過冬天:(北成)黃淑姿;(過嶺)李適蓮;(南屏)林家璜;(湖山)卓詩婷;(大福)陳君昭、朱麗惠;(礁溪)游麗芬、王麗霞;(中山)林明怡

冬季戀歌:(冬山)方淑秋、吳佳慧、鐘玉芬;(中山)吳悅如;(武塔)張蕙蘭;(碧候)羅秋英;(凱旋)楊玉娟

歡喜過冬天:(大湖)詹慧齡;(公館)林慧如;(壯圍)張淳貞、林宜平;(黎明)周雴蓁;(柯林)李雪菁

2.風

大風吹:黎明(陳冠穎、林宜萱);(新南)黃麗惠、洪慧娟;(東興)黃惠娜;(新生)簡麗惠

3.水

奇妙的水:(竹林)羅玉潔;(蘇澳)吳玉芳、賴媛伶、許竫屏、伍雪惠、游雅君、廖敏良

魔力水:(北成)游才嫻、張麗香、林淑娟、黃瓊瑤、林鍾淑真、洪雅姿、李錦玉、劉怡倩

真水:(光復)李斐雯、黃淑琴、郭倩如、林姿君、強怡芬、劉振倫;(員山)李昱瑩

4.植物

樹 per star:(黎明)林智倩、李瑞鏵、游雯秀、羅心屏、劉雅瑜;(玉田)吳婉瑜

我的樹朋友:(壯圍)羅幸宜;(學進)羅桂華;(蘇澳)吳靜怡、伍惠卿;(南屏)李嘉玲;(梗枋)鄭菊元

(三)社區:

到海邊走走:竹安(郭滿足);大里(張麗卿);大進(陳曉琪);成功(劉芳玲、林怡伶);廣興(連延芳)

社區趴趴走:清溝(謝惠玲、吳侎燕、林潔宜、林玉玲、劉懿瑩);(冬山)陳鳳如、王秀枝、劉富敏

漁民守護神:(南安)林穎秀、游佳鈴;(北成)伍書廷;(蓬萊)吳淑菁;(士敏)陳麗華;(大溪)蔡金鸞;(頭城)沈心培

社區嘻遊記:(龍潭)塗文賢;(南安)林玉玲、邱俐俐、邱婷芳

社區與我:(黎明)林佩芬、楊曉璇、鐘晴如、鄭嘉芸、林秀紋;(凱旋)李亭儀

(四)玩具、遊戲:

玩具總動員:(光復)李宜臻、廖佳珮、王美娟、謝依婷;(三民)李素月;(岳明)吳慧娟;(廣興)侯瑞貞;(萬富)陳秋伶

玩具世界:(育英)謝顏璞;(大湖)林雪如;(大溪)蔡啟惠;(大隱)廖怡婷;(清溝)林冠妙;(公正)陳麗敏;(大里)蘇淑真

怎麼玩才不無聊:(柯林)楊曼華、楊千逸、戴秀儒

(五)米食

花路米:(育才)鐘淑香、(憲明)游豐瑞;(員山)李佩玲、方淑芬;(頭城)吳惠娟;(壯圍)闕惠娟;(同樂)林敏淑

小「米」的世界~捉「米」藏:(大福)吳麗花、吳惠卿;(宜蘭)賴月汝、何美玉;(七賢)洪慧玲、吳淳薏

(六)色彩

美麗的色彩:(順安)宋淑文、吳淑玫、林玉嘉、游雪惠、李佳慧

(七)吹泡泡

吹泡泡真有趣:(中山)張菁芳;(礁溪)林怡彣、陳碧卿;(玉田)陳月華;(馬賽)邱慧玲、林梅春、林淑茹;(武淵)邱淑琴

(八)節慶活動

走ㄤ慶元宵:(利澤)張至品、陳怡芬、蔡麗芬、黃郁蒨;(成功)吳鳳玟

迎新年:(育英)蔡依君;(育才)游曉君、莊詩瑩;(南屏)黃意如、楊慧華、林慧娟;(公館)余芝蘋;(學進)沈姵君

(九)紙張

紙有你真好:(新南)蘇畇之、邱若婷;(內城):鄭靜茹、何寶貴、吳美秀;(新生)林映君;(中興)洪苾瑄

 

到校服務

1020410羅東鎮巡迴服務

  1. 活動照片

羅東國小劉校長到場關心致意

明素輔導員帶領生活課程有效教學探究

一起玩玩光影遊戲

以光影為主題,分組討論符應課綱精神的教學設計。

學員上台分享小組討論內容

惠美輔導員以玩具課程進行多元評量實務分享

貳、活動紀錄

一、生活課程的宣導活動

1.鼓勵老師踴躍參與今年度暑期舉辦的生活教師專業成長研習培訓課程。

2.分析縣內低年老師生活課程的授課情況,並鼓勵導師任教生活課程,因導師最了解孩子的經驗、興趣,易於帶領孩童展開各種有意義的主題學習。不要將生活課程切割授課為音樂、美勞、律動的科目。若因學校配課需求,需釋出生活課程,亦可語科任老師分配授課單元,維持課程的統整性。

二、生活課程有效教學探究

1.說明生活課程五大能力主軸(探索與體驗、理解與欣賞、表現與運用、溝通與合作、態度與情操)、三個面向(以兒童為主體、培養生活能力、多面向)、一個重點(真實情境的直接經驗)。

2.以「光影之舞」為例,並說明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3.體驗活動:請老師分組利用影子操作的方式來表現出「現在幾點鐘」。

4.透過體驗之後,請老師思考以下問題,並進行討論、紀錄:

(1)學生會發現什麼?

(2)學生會想問什麼?

(3)老師希望學生發展何種能力?

(4)教學活動/教學策略?

(5)學生學習歷程與評量?

5.請學員上台分享討論內容,接著由講師總結說明,並揭示課程精神,如何運用在教學脈絡中。

三、生活課程多元評量規劃與設計

1.多元評量的實施概念說明。

2.請老師兩兩分享曾以何種方式進行多元評量。

3.分享「好玩的玩具」課程架構與評量活動。

4.說明如何設計評量規準及應注意事項。

四、問題交流

‧老師提問:一般兼代課老師可否來參加巡迴服務?

‧輔導員回應:非常歡迎所有任教生活課程或對生活課程有興趣的老師前來參加生活課程巡迴服務,提升生活課程專業知能。

叁、參與教師回饋

一、感謝輔導員認真指導教課。

二、提供生活課相關教學策略方法。

三、老師們設計轉化課程的能力確實待加強。

四、光影教學實際應用於實際教學。

五、從實作中學到多元的教學方法。

六、老師教學經驗豐富能針對學習內容增添內容。

七、教學有趣又新奇,學生收穫多。

八、感謝輔導員用心分享。

九、用心分享可以課堂的實作評量。

十、落實教學目標。

十一、多元評量適才適性。

十二、習得能力是什麼

十三、光影這個主題已聽過,可換另一主題,讓參與課程時能更豐富。

肆、檢討省思

一、感謝承辦學校羅東國小行政團隊協助場地、相關設備準備,並貼心準備美味茶點,讓大家享受了一個溫馨的下午。

二、今年度巡迴服務型態,改以操作體驗活動為主軸,安排討論、實作、發表等活動讓老師投入參與,最主要的目地是希望老師也能將這樣的上課型態帶回教室課堂中,除了傳統講述教學法外,能多安排探索體驗、思考討論等等的機會讓孩子投入學習活動,會有更佳的學習成效。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則是希望透過討論,思考符應生活課綱精神的課程規畫。以大家熟悉的光影課程為例,今日的重點並不在於案例的分享,輔導員帶著老師們思考在上光影課程時,孩子會想問什麼關於光影的問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希望孩子學會的內涵、能力是什麼?我們可以安排什麼教學活動達成目標?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孩子學會了?當老師們在課程開始前能有以上這些考量,則已是將課綱精神要落實在生活課程中的最佳證明。

三、羅東鎮五所國小中,羅東國小、成功國小、竹林國小的生活課程教師出席率高達九成以上,相當踴躍,感謝老師熱情參與。輔導小組用心規劃巡迴服務內容,期待更多老師的參與,一同精進生活課程教學。

增能研習

102年度 有效教學暨多元評量工作坊 紀錄(3)

壹、活動紀錄:

一、惠美老師簡述工作坊進度及多元評量之內涵

二、教學實踐工作進度分享:

(一)惠美老師報告「聽見色彩的聲音」教案架構、實施概況。

(二)婉茹老師報告「繽紛色彩」教案架構及目前實施進度之成果分享。明素老師回應此組教案雖然只有規劃六節課,但架構清楚、目標明確,後續完成後,應能有不錯的成效。

(三)其餘尚有淑霞老師、玉華老師、綺娟老師、怡芬老師等亦努力進行教學實踐中。

三、夥伴Q&A

Q:何謂多元評量的基準與規準?每個評量活動都需設定嗎?

A:基準是老師想要孩子達到的目標,規準是老師給分的標準。原則上不需每個小活動都設基規準,總結性評量再設即可,所謂總結性評量是指需利用前面的學習經驗來展現成果的評量活動。

Q:請孩子帶相機來學校,是否會有實質上的困難?

A:若能事先與家長溝通課堂中所需要用的物品,並告知家長老師教學的目的為何與物品可能遭受的損壞狀況,請家長衡量是否能配合,就能將課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降到最低。

Q:若老師不想跟著課本上,該如何進行轉化

A:轉化教科書是落實課綱精神相當重要的關鍵。例如「小動物」的單元,可根據學校有的資源、小朋友的興趣做安排,而不是老師硬性規定該養什麼或觀察什麼。因此建議老師可依孩子的實際生活狀況進行調整,而不必拘泥於課本。

Q:「磁鐵」這個主題除課本規劃動,還可延伸的教學活動或評量活動?

A:常見磁鐵活動如探索磁鐵(如:磁鐵能吸什麼?哪裡有磁鐵?測試磁力的活動等)、運用磁鐵玩遊戲後(如:迷宮、釣魚等),評量活動除一般文字、圖相表徵外,亦可以考慮讓進行磁鐵律動活動,讓孩子以肢體律動表徵形式,展現出對磁鐵相關概念的學習。

貳、檢討省思

一、生活課程在教學上會遇到許多需要家長協助或配合的事項,老師若能事前與家長妥善溝通,並讓家長了解這樣的教學活動是為了要讓孩子學會怎樣的能力,家長通常都是願意配合的。甚至在教學中若有發生器材損壞的情形,家長也比較能體諒。

二、教案的設計與產出會帶給老師們一定的壓力,但相對的也會讓老師與孩子們共同成長,希望大家能繼續堅持下去,感謝各位參與工作坊的老師們辛苦的付出。

三、感謝光復國小行政團隊協助提供場地、相關設備等。

叁、活動照片

多元評量之內涵分享

參與學員們聚精會神的思考、聆聽

「聽見色彩的聲音」課程分享

婉茹老師分享「繽紛色彩」教案

淑霞老師教學實踐進度分享

玉華老師認真投入參與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