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自然資源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冬山鄉2

  冬山鄉的環境十分優越,青山蘊含著豐富的水資源,和翠綠的林木資源,還有大量的岩礦資源;尤其珍貴的,就是許多列入保護的野生動物生存在其中。 希望之河 在親水公園內,可以眺望到充滿旺盛生命力的冬山河──希望之河。 冬山河,是宜蘭縣內第五大河,也是溪南最重要的河流。它一直是先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河。 過去本鄉一下雨便成「澤國」使冬山河變成了「嗚咽之河」。 冬山河為什麼搖身一變,成為一條「希望之河」呢。 山林田野好風光 鄉野生活安詳寧靜,山林、活水源頭風光,走訪、享受、欣賞可以一遊數得呢! 山區多想思樹,是水土保持的好樹種,它的木材又可用來燒製木炭,是先民不可缺少的燃料,也是地方經濟來源。 這是梅花湖的地方小特產,本鄉過去有幾處加工場採樟樹煉油,現在在附近還有幾處加工廠,不妨走一趟去看個究竟。 「仁山苗圃」內像一把綠傘撐開的油桐林道,就在入山口的柏油山道兩旁,上仁山時,別忘了仔細觀察它的生態。 觀光茶果園 冬山鄉的河谷、坡地是水果及茶的主要產地。踏青郊遊去,好好享受自己採果得的樂趣和品茶的情趣味! 好肥碩的果實啊!請問園主,你的園裡種了多少種的果樹呢? 湧泉與沼氣 瀑布的水流經河床後,奇怪,怎麼不見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叫什麼呢?新寮瀑布到過這個瀑布嗎?除了這個瀑布以外,本鄉還有一個喔!你可知道在那裡? 它們的水怎麼來的?可以做什麼用途? 從地下噗噗上騰的水非常清沁,冬暖夏涼,是最佳的水脈。 「湧泉」水清澈甘甜,可研發成「礦泉水」,不妨走訪太和社區附近瞧瞧它。這種十分奇特的自然風貌,形成豐沛的水資源哦! 「沼氣」散布在武淵地帶。走訪附近居民,了解它過去的風光,並紀錄它的特色及形成原因。 親水公園 冬山河 舟的俗稱 過去的冬山河 冬山河變成了「嗚咽之河」 「蓮霧、柚子」果園多 鄉野菜園鄉 礫石層河床…

閱讀全文家鄉的自然資源

阿公講古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冬山鄉2

  丸山文化 丸山文化遺址大約在三千年前,有一群人來到宜蘭冬山的丸山村至八寶村這個區域居住,留下了他們生活的遺址。 經過考古學家的發現他們挖掘,使得丸山文化遺址能夠出土,讓我們更能嘹解到先民的生活情形。 他們用石頭來打磨,製造出各種工具;也知道將泥土燒硬了,就可以製作陶器。 他們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愛美的,所以用玉刻成耳環萊戴,還有石環、陶環等裝飾物。 文武雙舉人 世居冬山鄉南興村的李家,傳到第十六代子孫時,有李三公昆建和李五公昆明兩兄弟,從小昆建勤習武藝,昆明從小精研書文章,適逢清朝光緒年間,朝廷選拔人才,兄弟相約赴試,雙雙金榜題名,昆建中武舉人,昆明中文舉人,不但為我們家鄉爭榮耀,更為後代子孫留下了好榜樣。 石聖爺的傳奇 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是八寶村石聖爺誕辰,各地陣頭,善男信女都來朝拜,好熱鬧啊!本來是幾塊大石頭,為什麼受到那麼多人尊敬呢?讓阿公講個精彩的故事給你聽! 傳說很久以前石頭公就變成騎馬武將,揮午著大刀,保護村民的安全。村民為了感恩,給石頭公刻雕神像,尊稱「石聖爺公」,並建廟膜拜。 陶甕棺復原模型 田字型石器 人獸形玉玦 喇叭狀黑陶環 石墩 李家組厝 文武雙舉人 「石頭公」像 石頭公廟近照 一、說說看: 1. 丸山文化遺址在鄉內的那個地方? 2. 從丸山文化遺址挖掘出來的古物,你能知道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嘛? 3. 小朋友把搜集到的照片圖片或文字貼上去。   二、你能說出一個像「文武雙舉人」這一類的鄉賢故事嗎?﹝古今都可以﹞ 1.…

閱讀全文阿公講古

寺廟之旅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冬山鄉2

  冬山鄉的寺廟很多,我們可以沿著路線,來一趟寺廟之旅。 認識家鄉的寺廟 在民風淳樸的冬山鄉,寺廟處處可見。這些寺廟中,有的歷史悠久,記載了先民開發的歷史;有的雕廊畫棟,展現建築藝術之美;有的位在風景名勝區,成為鄉民觀光、信仰、休閒的活動中心。 寺廟的藝術 廟宇可說是一個地方歷史,它蘊藏了地方的文化和藝術;也反映了地方經濟的興衰。 寺廟的建築,在材料方面會隨著年代而改變。如早期的樑柱,都採用福州杉,後由臺灣檜木取代,現今則多數使用鋼筋水泥或石雕。 廟宇中的建築藝術,古今差異不大,仍然延續中國式的傳統,不論外觀或殿內的雕刻、壁畫,一直傳承著傳統的藝術之美。 廟會活動 古時候,寺廟是地方居民的聚會活動中心,每年都以主神的誕辰舉行廟會慶典,由村民籌辦各項活動,其中的多以酬神祈求平安為主,後來漸漸轉變成民間娛樂以及各項藝文活動,形成更現代化。 寺廟 道教總廟三清宮 草湖玉尊宮 三山國王廟大興振安宮 白蓮寺 土地公 牌樓 宮殿建築 門神 公獅 母獅的分別 藝術寶庫之一 藝術寶庫之二 廟會活動 廟會活動之一 廟會活動之二 廟會活動之三   一、小朋友,回想你曾經參觀過的寺廟,選擇其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座寺廟來填答下列問題: 1.…

閱讀全文寺廟之旅

家鄉的產業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冬山鄉2

  水為我們的家鄉創造了財富;農業及工業,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不斷邁進,更提升了鄉民的生活品質。 一鄉三特產 冬山鄉以農立鄉,有三種特產聞名全省。 「香氣、水質、外貌」茶產有三好 冬山農產品中稻米是主要糧食作物。 繁榮地方資產業 鄉內有好幾家魚罐頭加工廠,你能說出圖片上這二家工廠在鄉內什麼地方嗎? 出產哪些魚罐頭呢? 工業礦產中,有好幾家工廠在鄉內,你能說出它們在那一村嗎? 畜牧產業是很好的專業或家庭副業。 其他行業能繁榮地,方增添財源,在鄉內也有很多。 茶 稻田 製茶情形 果園採收 電石場 磚窯工廠 力霸水泥工廠   一、想一想: 1. 你能說出本鄉的三大特產嗎? 2. 「特級良質米」因吸取什麼河的豐富水量,又Q又好吃呢? 3. 說一說如何防治山坡過分開發呢?   二、做一做: 1.…

閱讀全文家鄉的產業

思古幽情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五結鄉2

    走一趟本鄉,你會發現鄉內的廟宇很多,這表示鄉民的生 活習慣和宗教擺脫不了關係。其中又以供奉神農大帝、開漳聖王、土地神的廟宇最多,這充分顯示鄉民「吃果子,拜樹頭」飲水思源的情操。 鄉人的宗教信仰 鄉人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 小朋友你知道你家是信仰是什麼教嗎?調查一下吧。 認識對本鄉有貢獻的人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本鄉的進步與繁榮都是大家努力奮鬥的成果。訪問一下家人或街坊鄰居,還有哪些人對地方有貢獻?把他的事蹟記錄下來。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在我們認識了那些令人敬佩的人物後,是不是也激起你崇拜之感呢?和其他同學們分組討論後,上台發表你的收穫吧! 百年珍寶-永安橋 本鄉有一座橋,它的年紀比我們的爺爺、奶奶還 大。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名稱:永安石橋 △地點:五結鄉協和村協和中路十號路旁 △初建年代:清光緒七年(西元一八八一年) .小朋友,算算看它的年紀多大了? 除了永安石橋外,你知道本鄉還有哪些古蹟? 古蹟和我們有什麼密切關係,說說看為什麼要保護它? 想想看如何保護古蹟?把你的看法和同 學討論一下,然後上台發表。 善覺寺 百年珍寶-永安橋 天主堂 古碑 一、莊敬古雅的宗祠 本鄉較具規模的宗祠有黃氏宗祠及張氏家 廟。它訴說著祖先艱辛的奮鬥努力。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拜訪一下黃氏宗祠 黃純善公於西元一六七0年前後單獨來到台灣開拓,到現在已有十代子孫,遍居全省。他們為感恩黃純善公及歷代祖先的辛勞,在民國二十五年興建祠堂,作為紀念。 屋頂上有什麼樣的圖騰?討論一下它所代表的意義。.祠堂的名稱是什麼?…

閱讀全文思古幽情

藝術薪傳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五結鄉2

    為了傳承民間固有的技藝,目前已被列為藝術薪 傳的項目包括:布袋戲、歌仔戲、北管、大鼓陣、鑼鼓陣、宋江陣、布馬陣、腰鼓陣、舞龍、舞獅、傳統舞蹈等,真是琳瑯滿目。 傳統技藝給民間廟會及節慶活動,增添了許多熱鬧氣氛。 技藝傳承在學校 五結鄉內五所國民小學的技藝傳承項目分別是: 孝威國小 ─ 布袋戲 學進國小 ─ 北管 中興國小 ─ 陶藝傳承 利澤國小 ─ 舞龍 五結國小 ─ 舞獅 曲藝流長在地方 五結鄉各地方的曲藝活動相當活躍: 二結地區:福蘭社北管子弟團經常演出。 五結地區:五洲布袋戲團常在各廟會中擔綱演出。 各廟宇鑼鼓陣:每逢地方上拜拜時,增添廟會活動熱鬧氣氛。 利澤地區:新店的大鼓陣常在地方上的大活動中助興。 傳神的地方戲曲 陳秋香先生是平埔族噶瑪蘭人的後裔,是五結鄉季新村(即加里宛地區)人。他自幼即喜愛音樂,並自學成功。他不但自己填詞演唱,而且能利用隨手取得的素材自製樂器,是個音樂奇才。不幸於民國八十四年八月辭世,享年七十七歲。這個音樂奇才,留給後人無限的懷念。…

閱讀全文藝術薪傳

噶瑪蘭人的鄉愁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五結鄉2

    流流社是噶瑪蘭人的家噶瑪蘭人是冬山河的原住民 噶瑪蘭人的故事 平埔族噶瑪蘭人36社 看完了噶瑪蘭人的故事後,回家找爸媽或其他家人,一起討論或查證..... 本鄉的噶瑪蘭人居住在哪裡? 在你的朋友或親人中,有沒有噶瑪蘭人? 自己有沒有噶瑪蘭人血統? 你對噶瑪蘭人的印象怎樣? 噶瑪蘭人和平埔族有什麼關係? 傳奇人物-馬偕傳教士 小朋友請你依據下面資料替馬偕博士做三分鐘的自我介紹 個性熱情誠懇 有些噶瑪蘭人感戴他而姓偕 在宜蘭蓋六座教堂,其中一座在流流社 替噶瑪蘭人治病 加拿大人 長老會傳教士 娶台灣女子為妻 博士 大葉山欖話尋根 要找噶瑪蘭人就要找「橄仔樹」 「橄仔樹」是噶瑪 蘭人心中的鄉愁之樹 馬偕為台人拔牙看病 刺桐花開尋根活動 橄仔樹 龍舟競賽 一、噶瑪蘭尋根記…

閱讀全文噶瑪蘭人的鄉愁

以前的五結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五結鄉2

琅琅上口的幾句話,竟然是五結鄉一些饒富趣味的古地名。它們每一個名字都蘊含著很深的意義,生動的記錄祖先篳路藍縷,開墾鄉土艱辛的歲月。 五結的故事 晚飯之後,和爺爺在田野間散步,是小玲最快樂的時刻。 一陣和風送來的淡淡的花草香,小玲想起住在台北的小表哥說「五結鄉」名字好土氣喔,仰起頭告訴爺爺。 爺爺笑著說:「這名字學問可大咧!從前, 漢人來宜蘭開墾,都是一些壯丁,組成開墾團體,以數十戶為一「結」,推舉「小結首」領導。而數十個小結首再推舉一個「大結首」來領導。」 「所 以,"結"本來是一種開墾組織,久了轉變成地名。"五結"這個地方就是由第五個結首所獲得的,才稱做"五結"。」 打開歷史說故事 五結的故事 小朋友!五結是個好地方,根據下一章「五 結的開發」,用布袋戲、紙偶戲或者舞臺劇,安排一齣「五結的故事」,大 家上場演出。 一、人物: 二、時間: 三、地點: 四、內容簡介: 五結的開發 未來的五結,由你我手中去開創,小朋友,要努力喔!寫寫看!你對五結 的未來有哪些展望: 五結有趣的古地名 有一天,爺爺告訴小玲許多五結鄉有趣的古地名, 小玲想,長輩以「口傳方式」代代傳下很多很多既新鮮又有趣的故事,覺 得很好奇,就常常和長輩「開講」。 現在,小玲對五結鄉更覺得溫馨、更覺得可愛,她要和小朋友,共同分享這些感受。 請小朋友一起來研究小玲已經整理出來的資料: 古地名 「開講」聽來的大意 五十二甲 "甲"是荷蘭人計算耕地面積單位…

閱讀全文以前的五結

自然環境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五結鄉2

生活在五結鄉的小朋友最幸福了,因本鄉位於蘭陽平原的東南方,處處綠野平疇,東邊是廣大無涯的太平洋,而聞名全省,宛 如巨龍的冬山河穿越本鄉,孕育了無限生機,使本鄉成為「蘭陽平原皇冠上的一顆綠寶石」。 五結鄉雨量與農作物的關係 雨,是最認真的服務生,不但替大地擦淨了臉,還幫農作物換上翠綠的新裝。 小朋友請看著地圖說說看,本 鄉的年平均雨量大約是多少公釐?並用藍筆將它描繪出來。 一場豪雨使得低窪地區的農作物浸泡在水裡。和同學們討論看看,如何才能將農作物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走訪五結鄉海岸 海浪與沙灘是一對好朋友,無論走到哪裡都 是形影不離。 小朋友,沿著海灘走一段路,觀察一下這個區域是沙 岸或是岩岸? 再仔細瞧瞧,這個海灘有哪些景觀? 站在沙堆上, 你看出沙丘的迎風面和背風面植物分布有什麼差異?為什麼? 本鄉 的海岸已經逐漸在退縮了,想想看造成這種現象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大自然將它的美麗無私地呈現給我們,我們也要好好的愛護它唷!來 吧!舉手之勞做淨灘! 五結鄉的土壤資源與利用 地表的岩石經過長時間的風化破壞作用, 最後形成了一層自然疏鬆物質,它就是-土壤。 本鄉的土壤多為蘭陽溪的沖積土,鄉民大多闢為耕地,從事農業耕種;靠海的低窪地區則開 闢為魚塭,從事養殖漁業,它曾為鄉民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 回春大國手 土壤婆婆拖著奄奄一息的身子到回春醫院看病。小青蛙仔細 地檢查後將病因繪圖出來。小朋友你也知道了嗎?請將病因填在括弧內; 並討論看看如何開藥方。 我的處方箋是: 五結鄉的物產與特產…

閱讀全文自然環境

水鳥的天堂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五結鄉2

  水鳥的天堂五結鄉擁有二處賞鳥勝地,蘭陽溪口沖積沙洲,和五十二甲沼澤區。 五十二甲在哪裡 歷年來共發現鳥類159種。鳥況最佳季節為每年10月 至第二年1、2月間。 較常見到,有雁鴨科、鷺科及鷸科,其中又以小水鴨最常見。 優勢植物: 有蘆葦、布袋蓮及鹹草。珍貴植物:有風箱及穗花棋盤腳 蘭陽溪口在哪裏 小小賞鳥人 想想看你會怎樣向大家介紹蘭陽溪口的位置和鳥類情形 呢? 一隻鳥哮啾啾-水鳥悲歌 一隻鳥哮啾啾,找無巢˙˙˙ 你聽過這首歌嗎? 想想看「鳥」為什麼會哮啾啾呢? 為鳥類生存立契約 寫一句 保護水鳥生存宣言 結網補鳥 五十二甲高樓大廈-人鳥之戰 52甲沼澤區 52甲位置 蘭陽溪口沙洲 結網捕鳥   一、小朋友,在這這棵賞鳥樹上有許多要你完成的鳥人鳥事,如果你完成了, 就可以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加油! ⊙如果你是小鳥,你想對人類 說什麼?…

閱讀全文水鳥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