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很多觀念和習慣都是大人養成的

[教會吃魚](國語日報100425日    作者/寧凡)

現代的小孩可能會認為魚是軟體動物,因為他們吃進嘴裡的魚肉都是沒次、沒骨頭的。

實,「吃魚」可以訓練小的耐心和細膩度。只要沒把刺挑乾淨,就沒辦法吞下那口鮮美的魚肉。當孩子肚子餓,或是想吃美味的魚時,他就會想辦法剔除那些刺。[@more@]

小孩很多觀念和習慣都是大人養成的。我們是否因為趕時間,而無法忍受小孩為了挑幾根魚刺而浪費時間,或是不相信小孩有能力可以挑出所有的魚刺,或是擔心小孩會鯁到魚刺而發生危險……?所以,簡單又保險的方法就是——幫他們剔除魚刺,讓他們可以直接享用美味又沒有危險的食物。難怪現代的小孩會認為魚是沒有刺的食物。

生活裡,我們是否太常剝奪小孩學習自理的機會,幫他們處理太多我們設想到的危險,而削弱了他們面對困難的處理能力?現代父母終日忙碌,擔心害怕,小孩卻無法感受到尊重與成長的喜悅。對於生活中很多決定,做父母的要有更深入的思考與探究,不要盲目的跟隨潮流。

擔任父母這個角色,其實是一個自我反省的過程,也是再一次提升自我的機會。要孩子成長,大人應該先自我成長。

~~~~~~~~~~~~~~~~~~~~~~~~~~~~~~~~~~~~~~~~~~~~~~~~~~~~~~~~~~~~~~~~~~~~~~~~~~~~~~

今天在國語日報看到這篇文章,忍不住跟家長們分享!

擔任導師多年,看得最清楚的就是孩子的觀念和習慣。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一舉一動、一字一句,孩子可都看得清清楚楚、模仿得仔仔細細!

我還記得真實發生在班上的事件:

有次中午水果吃西瓜,有個孩子端著西瓜片過來問我,老師這是什麼?我不解的說這是西瓜啊!孩子說這不是西瓜,這個裡面有一顆一顆黑黑的東西,而且這個怎麼咬~~問了母親才知道,原來孩子吃的西瓜,裡面的子母親都一顆顆挑乾淨了、切剛好可入口的小塊,孩子才會不認得”西瓜”原本的樣子。

營養午餐的菜色豐富,很多孩子經常問這個是什麼菜?這個魚怎麼吃?剛開始收到這種問題感到不可思議,現在也已經很習慣了。而且,是越來越習慣,因為小一新生會問這種問題的越來越多~

那天閱讀時看到一段話:

十九世紀俄國文豪屠格涅夫曾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沒有跳不出的困境。」

請讓孩子學習吃點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