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15年間,該做什麼,是大家的自由,是各位自己的選擇。有人會選擇升學,應該也有人選擇出社會就業。也有人會接受職業訓練,考取資格證照。每個人的條件不同,但所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面對社會,比起那些完全不去想自己究竟想做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要如何活下去、什麼是「適合自己的職業」而渾渾噩噩地過了4年大學生活的人,認真去思考這些問題的勞動者,或許更為有利也不一定。
首先,請一定要抱持著:無論何時,一定會遇見「適合自己的職業」的信念。這種信念可以防止自己的好奇心遞減。對任何事物都抱持著興趣,可以提供嘗試任何事物的勇氣。
進入社會工作時,不知道那時的工作、職業是否適合自己的人確實不少。但無論如何還是要先盡一切的努力試試看,這是非常合理有效的方法。不集中精神努力的話,就不會知道那份工作、職業是否適合自己。而且,傾注努力、集中精神時,會有各種各樣的發現,因此而發現重要事物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不要讓自己的好奇心消失,對各種事物展現強烈的興趣。那麼,一定可以與孩提時期是「喜歡的事物」,成長之後「適合自己的職業」的事物相遇。
〜摘錄自日本作家—村上龍 「從13歲開始迎向世界—工作大未來」一書
「The All-New Complete Job Guide for the 13-years Old」